林君《百年孤獨》讀後感——一個世紀的孤寂

有人說,時間是某些事情的解藥;但卻不知道時間亦是某些東西的毒藥。從5月15日相識到6月4日為這段友誼劃上並不完美的記號,終於還是在今天——我生日這天結束了所有的未來幻想,從那時刻的覺得的時間再次變得有意義變為今天的時間孤寂,或者是因為《百年孤獨》。剛好在這20天的日子,結束了這本書鎖貨諾貝爾文學獎項的書籍。只是在那時刻答應給你講這本書內容的我,從此失去了這個機會!

林君《百年孤獨》讀後感——一個世紀的孤寂

百年孤獨簡介

從內心感知來講,在所讀為數不多的書籍裡面,《百年孤獨》絕對是我目前讀的邏輯最完美的書籍。人物細節處理和環境描寫無一不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原來諾貝爾文學獎作品不單單是文學的意義還具有對生活的映射。

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用他特殊的智慧和不同尋常的想象力書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一個世紀的孤寂,或者說、這完全超過一個世紀。書寫家族的一個世紀,從平凡到鼎盛在墮入孤寂,這一百年的歷史沒有一點拖泥帶水,每一次的變革都處理得栩栩如生。如此清晰的人物畫面和故事情節現在一人可以出現在我的某個時刻的某個畫面中。連貫的邏輯性終於給了我一次不平凡的閱讀體驗。

百年孤獨,怎麼理解?最開始的理解和閱讀完後理解的差別!

最初決定買這本書籍是因為覺得這本書的書名很違和,給人熟悉卻又不敢恭維的感覺。當時的百年和孤獨這兩個詞自然是認為,“孤獨的感覺不是一時而是長達百年之久”。認為孤獨僅僅是作為一種感覺,在某些事情發生的時刻突然產生的內心的空寂。知道把這本書的內容閱讀完,才明白,加西亞.馬爾克斯筆下的孤獨是一種性格,而這種性格是可以繼承的,是可以隨著家族延續的,直至最後一刻,家族沒落,這種孤獨才會隨著消失。但在現實生活中,何人才會具有這種孤獨的性格,對外面的世界不聞不問?也只有作者的想象之中書寫出這些現實生活中難以表現出的情景。然而,對於我現實生活中總能給自己一種孤獨的感覺,在大學的現在尤為強烈。

百年孤獨,只有通過對比才能得出那一刻是孤獨,哪一個人具有孤獨的性格!

《百年孤獨》開始於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和烏爾蘇拉。也是這個家族中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人物塑造。通過表現也許覺得男主人公才具有孤獨的特質,其實不然,這一對,可以理解為這一家族的孤獨核心,外表忙碌的烏爾蘇拉埋藏了內心孤獨的性格,只有在一個世紀後的晚年才會表現出來,也許是隻有那時刻表現的太明顯。荒涼的馬孔多、熱鬧的馬孔多、城市的馬孔多和被遺忘的馬孔多,記錄和留下的是這整個家族的興亡史,是五代人的悲慘歷史。羊皮捲上隱藏的東西知道一個世紀後也沒有能解答出來。羊皮捲上所載一切自永遠至永遠不會再重複,因為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

在不知不覺之間,《百年孤獨》這本書也為我的人生歷程增添了新的歷程和磨礪。為當是所認為會永遠的事情努力,最後的結果卻是在幻想中結束,喜歡一個女生是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讓自己無法自拔,只因為情感投入過於深入,卻在生日這天受到了打擊。沒有一個人會註定孤獨一輩子,只有這個人想讓自己孤獨永濟!對愛情的執著不會產生改變,因為這次我至少堅持了某一件事情——健身

閱畢

寫作人 :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