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把房子全卖了,换成现金,过一段抄底再买回来,这个方法可行吗?

理财迦


关于题主说的这个假设性话题,我认为仅仅是理论上有机可乘。但实际操作起来有难度,且受央行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很大,与此同时国家监管政策取向无法准确研判。最终很有可能是得不偿失,甚至导致亏损本金。



首先,现在要是把房子全卖了,且不说换成现金存入银行是否划算?问题是卖了房子之后住哪里?还有就是提及“全卖了”是指多少套房子啊?如果多的话可能不容易变现,尤其是在宏观调控及各地不同的限购方式之下。


其次,国家一再强调“住房不炒”的原则,要求各地务必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落到实处。从房价的角度来看,绝对不允许出现大起大落。你要想把房子全部卖了,等待低价时来抄底?恐怕过“一段”时间到底有多长不好把握,那么这就涉及到资金的成本问题。也是一开始说的存入银行未必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举个例子: 假如你买房变现后有100万,然后选择银行一年期(假定这就是所谓的一段时间)定期存款,且根据目前真实通货膨胀率6%计算如下:

存入银行100万,

一年后本息合计收入为1020000元,

按真实通货膨胀率维持6%的增幅来看,

也就是说,今天你100万元可以买到的房子,一年后就得多支付60000元,即106万元!

相当于你存入银行一年下来净亏40000元!

很明显,一年前的100万元购买力仅相当于一年后的94万。恐怕最糟糕的是,辛辛苦苦等待一年下来,一方面能不能攒下被通货膨胀吞噬的6万元很难说!另一方面,在国家大力推行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为满足1亿落户人口的刚需及改善性住房需求,一年后的一二线城市房价可能是稳进。



总之,千万不要将自己住的房子也变现了!如果你是有多余的几套房倒是可以考虑,但鉴于你根本就不了解资本运作规律,对于最基础性的专业知识也缺乏了解,更不熟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因此对于实操经验明显不足。建议你不要轻易尝试,更不要全卖了。


东震木


首先看你几套房,如果两套以上,全力支持。如果一套,也支持,但是需要魄力,这几年我陆续卖了三套,现在就一套洋房,但是我也在犹豫要不要卖掉。我是这么考虑的,如果我的年收入完全能够支持住房的居住成本,一个分析200万的房子居住成本大概一年是10万。因为200万放银行理财一般来说接近10万的收益。如果能支持还有很多剩的,可以不卖。如果真的收入很少,日子过的很紧绷,还不如卖掉,手里拿着一笔钱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国房价偏高,这个数据得全球去对比,视线开阔一点,而且我们需要享受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几十年后觉得房子会升值,或者感觉自己有多套房多少资产结果什么都很节约,这种生活到了老的时候会后悔的。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民的思维,来认真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每个人接触的环境和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也有很多愿意一直苦都要有个房子。其实古人说的好,那真是身外物。世界很美好,还有很多的不一样可以去了解尝试体验,千万别一辈子只为房子。不值!


淡定从容cq


天才,你好。祝你成功,虽然这种做法大概率是要失败的。

送你个故事:

1984年,老王不顾家里的反对卖了父母给他留下娶媳妇的位于鼓楼大街的四合院房子,当时一共凑了30万。拿着这笔钱,老王就去了美国。

背井离乡到美国打拼,风餐夜宿,大雨天送披萨,大半夜学外语。住在贫民窟被打7次被抢了3次,受歧视是常有的事,但想着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老王就咬着牙坚持着。

就这样30多年来,老王靠着开中餐馆和勤俭节约,终于攒下100万美元(人民币636万),想着也该是时候回国享受荣华富贵了。

回到北京后,想把卖了的四合院再买回来。找到中介一问,他当年30万卖出的四合院,挂牌8000万。

老王瞬间崩溃了。

以上。

我是曾英杰,专注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产老兵,畅销书《一本书读懂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作者,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欢迎关注、留言、提问和交流。


英眼看房


如果有多套房的话,留下自住的一套,其余房产全部卖掉换成现金,这是可行的。如果只有一套房,就不用折腾了。


房价上涨持续了二十年,如今已经上涨乏力了。随着限售期到来,今后入市的二手房数量会越来越多,急于套现的炒房客一定会降价出售,拉低房价。对于开发商来说,融资渠道越来越窄,不管是贷款还是信托都被大幅压缩,未来降价快速回款是必然选择。


从消费者角度来讲,2019年的房价普通工薪阶层已经普遍买不起房了。首付很难拿出来,贷款的话月供要超过家庭月收入的一半以上,一旦工作不稳定,还贷就会成为问题。


不需要讲更多,房价继续上涨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未来十年将是房价回归理性的十年,而这也将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个人预测五至十年内多数城市房价将会腰斩,如果现在房子多,抓紧时间卖掉多余房产,五六年后抄底完全可行。需要注意的是,今天的房产已经失去投资价值,随着人口拐点来临,即使房价大幅下降,继续投资房产的意义也不大了。


如果有多套房,变成现金存到银行,起码能有4%以上的收益率,比如选择三年期大额存单。持有房产出租的话,现在租售比不过2%左右,理财收益远超出租收入。


只要是2016年以前买房的,现在出售起码能有50%以上的净收益,部分城市达到100%也不难,这是其他投资很难获得的收益水平。做人要知足,止损很重要,止盈同样重要。把房地产看作股市,如今基本在6000点高位徘徊,后面的风险不容小觑。


现金具有最好的流动性,理财收益超过出租收益,即使经济出现问题,持有现金也能有更多机会。房产流动性差,一旦房价出现普遍下跌,买涨不买跌的社会心理下,出售房产的难度将无限增加。


2019年出售多余房产,两套房出售所得五六年后有可能能够购买同样大小的三套房。即便不买房,也还可以投资实业,做生意,有更多选择的机会。看看大佬们的选择,想想李超人为什么2014年前后就开始卖房,不赚最后一个铜板,这才是投资的核心要诀。


如果只有一套房,那么确实不用折腾了,毕竟房子需要装修,需要购买家具电器,还涉及户口和子女上学。卖掉的话将来买房还得再装修,购买家具电器,即使房价大幅下跌,实际也赚不到多少钱。


财智成功


首先你得考虑,你抄底的胜算是多少?房子不是金融资产,买卖一次有很多手续,我记得我当时光是签字都签到手软。房子每次交易涉及的税费都是十几二十万的。就算房子跌了20万,你再买回来可能都是亏本的,因为你的购房成本比原来不卖的时候还高,那又何必呢?

我之前有个同事,在深圳2010年买的首套房,那时才八千一平。然后在2014年,房价大涨后,他认为以后会降,于是就把那房子以每平25000的价格卖了。可是谁知道2015年之后,深圳房价继续大涨,他那小区都涨到每平36000了,才过去的几个月涨了一万多块。然后我有另外一个同事就是在2015年,以每平36000买了他原来小区的一套房子。

所以我那同事2014年把房子卖了之后,肯定是后悔莫及啊,虽然自己卖的价钱比买进的价钱涨了3倍多。看着房价那么大涨,他又没了房子,怕后面继续涨,于是又在原来小区附近以每平35000的价格买了一套房。这么算下来,他的购房成本直接增加了每平1万块。原来预期的等房价下跌再买回来,可谁知道等来的却是大涨。

当然未来房价肯定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大涨了,深圳房价从2015年到现在,平均每年涨幅在6%左右,这个收益其实扣除银行利息,基本是没得赚的了。如果是投资的房子,卖了,把钱拿去理财,收益都比这高。

尽管房价这几年没什么涨,但也没见跌啊。所以要是你像我同事那样2014年把房子卖掉,后面一直等房价下跌再买回来,那么估计一直等到现在,五年过去了房子都没下跌,这样的等待是多么的煎熬啊。

因此如果现在手上的房子是首套房,我建议还是留着吧,短期的涨跌就不要理会它了。


月牙亮投


这种想法是一种朴素的投资观念,有道理可言但是没有可行性!之所以说没有可行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房子不是单纯的商品

住房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属于不动产,交易手续繁琐,过户费用高,如果把房产和股票比,佣金和印花税太高了,不适合炒作,尤其是不适合频繁炒作。

2、房价没出现下跌的趋势

虽然很多人预测房价可能会出现下跌,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只是个别城市出现价格波动,并没有出现下跌趋势,而且整体上还是略有上升的,因此从投资角度看谈不全部卖出,更谈不上抄底。

3、房产属于大周期波动

即便房价真的出现下跌趋势,你在高点卖出所有的房产,你得到的现金很可能也是贬值的,因为房价下跌很可能会引发货币贬值,更关键的是,房价波动不像股票,房市周期更长,一旦下跌有可能几十年都不会在上涨,你还抄什么底呢?

所以,我的观点是,尽管以前房价上涨比较快,很多人投资房产也赚了钱,但是“房子不是用来炒的”这个观念是不会错的,多余的房产可以考虑变现,但是没有必要等待抄底。


互金直通车


房子的价格涨起来了,很多房主会思考一个问题,与题主的这个问题一样“现在把房子卖了,换成现金,过一段抄底再买回来。”这个方法可行吗?金老师,有两点需要注意:

1、如果房产数量较多,可以卖掉几套换成现金。

现在住房与租金的回报率,并不理想,普遍在1%-3%之间。也就是说投资100万的发展,年收租金仅在1万元-3万元之间。虽然,现在租金价格在上涨,但具体上涨到哪里,谁也说不清楚。加上现在房地产价格比较理想,所以将手中多余的房产出售,是合理的。

投资理财,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房产,而是各个产品相对风险与相对回报率,并且还需要对比市场普遍能达到的理财收益率。现在房产租金回报率并不高,普遍仅能达到1%-3%之间,而银行中低风险理财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什么区间呢?普遍在3%-6%区间。也就是说,现在银行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要比房产租金的回报率要高。

这就需要分析房产未来的价格走势,到底是向上还是横盘、向下,或者租金价格是否有所增长。以现在房产市场来看,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虽然租金价格有所上涨,但影响也是颇深,未来可能会上涨至2%-5%的租金区间,金老师认为不会疯涨。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房地产的回报率并不会超过银行理财回报率。

既然不会超过银行理财产品回报率,那么将多余的房产选择卖掉,也就是合理的选择。毕竟从回报率的角度思考,将回收来的资金进行投资理财,也是合理。

2、“炒房”需谨慎!

金老师并不认为现在将房产卖掉换成现金,然后过段时间再买回来,这样的方法是好办法。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你不知道未来房产价格到底是涨还是跌,如果上涨了,自己内心也会后悔当初卖掉。最重要的,城市资源的房产,不是说你想买哪里就买哪里,能买到自己心怡的位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很多地方卖掉了以后,可能这辈子将与自己无缘。

如果是“炒房”,就建议题主不要打这个主意了。现在炒房的风险,金老师认为不亚于炒股的风险。甚至稍不注意,可能面临本金亏损的风险!


厚金说


理论上是可行的。实践中会被打脸的,还是被死死按在地上摩擦的那种。

我说个实际发生过的事例吧。

魔都某金融企业高管H,是白富美,老公也在金融机构,算高富帅。他们结婚时买了一套徐家汇的婚房,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他们俩平时都有炒股的习惯,在股市里也赚过不少。

到2015年春节时,他们敏锐地感觉到春节后会有一波猛烈的涨势,而上海房价似乎已涨不动了——于是决定将他们的住房以700万卖掉了,打算在股市赚一大票,再在低位买回原来区域的更好的房子。


他们手里留了50万日常生活开销的准备金;预留50万和一个房东签订了5年的长租合同,每年年付10万租金;两人又换了档次更高的新车。

由于H夫妇都是金融公司的高管,年收入也有百万左右,所以这样的财务安排是有很大安全边际的,不会带来生活品质的下降。


余下600万现金,他们每人拿300万投入了股票账户。

他们之后的生活更为滋润,到5月底两人的股票账户市值都已达到了千万级,妥妥的人生赢家,夫妇俩也在亲友们眼中成为股神级人物。



结果好景不长,随后一轮股市大跌,让他们的财富快速缩水,割肉后,投入股市的600万已不足240万,而他们当时卖掉房子已从700万涨到了780万。

他们夫妇一方面不甘心地在股市继续操作,试图翻本,另一方面,等待房价下跌后买回房子……

结果股票资产依然稳步缩水,房价则从当初的700万涨到了今天的1200多万。

据说,之后他们当初的房子离他们越来越远,金融农民工搬砖的工作持续至今。


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现在把房子全卖了,换成现金,过一段抄底再买回来,这个方法可行吗?

将房子当股票一样炒,当然可以啊。如果能够抄底,还可能赚得钵满盆满呢。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好事,会有吗?能够让自己轻松地获得巨额利益吗?

不错,从理论上讲,高点时把房子卖掉,到低点时再买回来,是可行的,也是符合赚钱道理的。做得好,能够很赚钱。但是,市场的变化并不完全受个人的意志所支配,也不会因为有人想通过高抛低买来赚房钱,就顺着这些人的意志而变化。

事实上,按照目前房价变动的规律,并不会出现现在是最高价,今后一定会降价的现象。至少,出现这种现象的概率会比较低。原因就在于,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房地产与金融的关系所决定,房地产业与地方的经济增长所决定。只要有这些因素存在,只要这些方面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房价就不可能出现明显下跌。

这也意味着,想通过现在高价抛房,以后低价买房的空间是很小的。未来的房价,上涨的概率比下跌的概率更大。只是,上涨的幅度也会很小。也就是说,现在卖房,可能不会吃亏。尤其有经营头脑的人来说,可以将卖房获得的资金用于其他经营,因此,可以选择卖房。即便没有其他经营手段,现在将房子卖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或者比较好的价位,不会出现吃亏现象。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房子上赚更多钱的目的,可能难以达到。

所以,对待是否将房子高价卖掉、低价回购的想法,可以有,但很难变成现实,很难令己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谭浩俊


楼主您这是有多少套房子呀。

在楼市一天一个价的时候,倒是有类似的操作,不过不是卖掉房子,而是借钱买了房子赶紧卖掉。最火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交首付签购房合同,只要交定金,预定一下就能转手把这个预定指标卖掉,赚个几万十万的。

但是现在还可操作吗?

我是具体有点问题。

从各大城市的数据来看,房价并没有说真的大幅在下降,二三线城市反倒有些是涨了不少。价格在下降的那些地方的房子,则未来能不能涨可真难说。

从政策角度,始终在强调的是刚需买房,不要炒房,任何时候跟着大趋势做操作应该比逆势而为要好很很多。

而且,房产交易的税收也是个大问题,一卖一买这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收益就要交税了,也挺不划算的,如果收益都覆盖不了税,那不是白忙活了。


我是觉得,房子这种资产配置里的大件,还真不适合总是做大动作,除非是真的房地产非常熟悉和了解,知道政策导向,能判断价格变化趋势,也知道哪里会成为热点,那就另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