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奇斷案


神獸奇斷案


獬豸(xiè zhì)奇斷案

獬豸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它擁有很高的智慧,還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他是如何辨別是非曲直的呢?諸葛先生來給你講一講。

不太寬敞的街道上擠滿了一圈看熱鬧的人,被圍在中間的是一個老人和一個年輕人。那個年輕人扯住老人的袖子,擺出不依不饒的架勢,而看熱鬧的人們議論紛紛。年輕人衝著老人喊道:“你這個老頭,偷了我的錢,難道就這麼算了? 你必須多給我一些錢作為賠償,要不然我就拉你去見官。”

只見那個老人頭髮已經花白,牙齒也掉得差不多了,他怕年輕人打他,就小聲地說: “你搶走了我的錢,我哪裡還有錢啊?”人們看老人穿得破破爛爛,而年輕人卻衣著體面,都認為是老人偷了錢。

這時,一箇中年人擠進人群,來到兩人面前。他個子並不高,卻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他的手裡還牽著一頭奇形怪狀的動物。這頭怪獸的大小就和一隻羊差不多,卻長著一身青色的毛,更奇怪的是,它的頭上居然長著一隻角。中年人對大家說: “我叫皋 (gāo) 陶,剛到本地負責執法,就讓我來處理這個案子吧。”年輕人聽他這樣說,也不拉扯老人了,他看著那頭怪獸,心裡有點發毛。皋(gāo)陶向旁邊的人問清楚了情況,仔細想了一會兒,便放開了拴著怪獸的繩子。那頭怪獸特別兇猛,只見它低著頭撲上前去,一下子就用頭上的角把年輕人頂翻了,還張開大嘴要咬他。這一下可把所有人都嚇壞了。皋(gāo)陶忙上前拉住了怪獸,對大家說: “這是我的神獸,叫做獬豸(xiè zhì),只要是有罪的人,它一下子就能分辨出來。”

說完又轉頭問躺在地上的年輕人,“快說,是不是你搶了老人的錢,還反過來說他偷了你的錢?”老人看到皋(gāo)陶幫他說話,也壯起膽子大聲說: “這錢是我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這個年輕人偷我的錢被我發現了,卻反咬一口說我偷了他的錢。” 那個年輕人看著獬豸(xiè zhì)冷冷的目光,再也不敢說謊了,趕忙承認老人所說的是實情。他把錢如數還給老人後,被皋(gāo)陶帶回了監獄。人們看到皋陶和獬豸(xiè zhì)威武的樣子,都不住地大聲稱讚。

原來,皋(gāo)陶是顓頊(zhuān xū)帝的兒子,從小就聰明過人,尤其是律法學得特別好,在得到了神獸獬豸(xiè zhì)之後,他就沒有判錯過案子。無論多麼複雜的案子,只要獬豸(xiè zhì)把頭上的角往人身上一碰,就立刻能知道是誰犯了罪,這可是它獨一無二的本領。有了獬豸(xiè zhì)的幫助,皋(gāo)陶的名聲便逐漸傳開了。

辦理了這個案件後,皋(gāo)陶和獬豸(xiè zhì)的名也傳到了堯帝的耳朵裡,堯帝十分欣賞皋(gāo)陶,便讓他做了大理官,掌管司法。後來,舜帝繼承了帝位後,又把皋(gāo)陶封為士師,專門負責執法。有一次,有個心地特別壞的大臣想要陷害別人,被獬豸豸(xiè zhì)及時發現,差點把他給吃掉了。這樣一來,那些有心做壞事的人一想到獬豸豸(xiè zhì)能辨別忠奸,心裡就非常害怕,從此以後只好老老實實做人了。舜帝在皋(gāo)陶和獬豸(xiè zhì)的幫助下,把國家治理得越來越好。

後來,皋(gāo)陶被人們尊為 “司法鼻祖”,而獬豸(xiè zhì)則因為它神奇的斷案能力,被看作是 “法” 的化身,它的形象也被繪製在衣服和帽子上,穿戴在後世大臣的身上。從此,獬豸(xiè zhì)就成了明察秋毫、 執法公正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