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打“補丁”“防護服”的故事

一件打“補丁”“防護服”的故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熊小平

“看到護士穿著打補丁的防護服,不知疲倦地奔忙在病房之間,很溫暖,很敬佩,也很心疼!”2月3日上午,在婁底市中心醫院就治的確診患者彭彭(化名)給記者打來電話,動情地說。

25歲的彭彭,1月22日從工作地武漢乘高鐵返回家鄉婁底過年。23日感到不適,27日檢查出“疑似”,住院隔離,28日核酸檢測確診陽性。他的父母、姐姐等5個密切接觸的家人相繼醫學隔離。他也從僥倖忐忑,到後悔自責,到敏感煩躁。“看到最親的人因為自己而隔離,我後悔這個時候回家。”他說。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疏導下,他狀徵、體溫逐漸正常平穩,心中的焦慮慢慢散開。彭彭說:“管床護士康丹總是叮囑我,有什麼不適一定要隨時告知她。”

他通過微信發出的照片中,有一張格外讓人動容:病床邊,一名護士邊走邊察看手中的藥具,正準備去給患者換藥。看上去,她動作嫻熟敏捷,步履匆忙又從容。儘管隔著厚厚的防護裝備,看不清她的臉,但從她的身影,就能看到她工作中的專業和專注,充滿自信和力量。讓人意外的是,她的“防護服”背上,竟然打了一個膠帶補丁。

“防護服”為什麼要打補丁?打補丁的“防護服”還管用嗎?

這名護士就是康丹。記者等了5個小時才等到她回覆的信息:“覺得人生總要鼓起勇氣做點有意義的事情。瞞著家裡人報名,勇敢地到了一線。”她坦言,那幾天醫院醫用資源特別緊張,尤其是N95口罩嚴重不夠,防護服也存量不多,第一班次她只穿了兩層薄薄的手術隔離服。

她說:“防護服是一次性用品,領導說庫存很少,又貴。我們全科室都儘量節約使用。”說到照片上“防護服”的“補丁”,她糾正記者的說法:“那個不是防護服,是普通手術隔離服,穿久了,上面自帶的膠水就會粘不上,我用膠帶補起來繼續穿,節約一件是一件。當然,那是前幾天,今天已經穿上正式的防護服了,白色連帽子的。”

她告訴記者,從新聞上看到,省委書記杜家毫在一個會議上聽取湘雅醫院專家艾宇航彙報時,得知婁底市中心醫院克服重重困難對重症患者開展救治,特意對她們醫院的謝瑜團隊點贊:“醫護人員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取得了巨大成績,不愧為白衣天使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守護神。”她和同事們備受鼓舞,每天相互勉勵,以最飽滿的工作熱情堅守崗位。

據婁底市中心醫院感染科科長趙暉介紹,該院前期醫用防護物資確實緊張,1月31日防護用品僅剩100套,N95口罩僅夠使用一天。當時,醫院領導緊急調度,同時科學嚴格控制用量。這兩天通過婁底市委市政府統籌協調,加上愛心單位、個人捐贈以及醫院千方百計採購,緊張狀況得到緩解,基本能夠保障醫院防護的需要。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2月4日0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