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個才知道,原來乾隆的九塊“補丁”並不是亂來的!

看了這個才知道,原來乾隆的九塊“補丁”並不是亂來的!

自董源把“淡墨輕嵐”的作風帶到了宋代,以李成、郭熙、范寬、米芾、李唐、牧溪、瑩玉澗、李嵩、馬遠、夏圭……諸家為代表的山水畫,既繼承並淨化了色彩絢爛的優良傳統,也發展和提高了水墨渲淡的表現,不少優秀的遺蹟,還充分地證明了色彩和水墨的高度結合。

一般說,墨在山水畫上就慢慢顯得重要並逐漸地發展起來,使得中國繪畫的面貌開始起了新的變化。李成的“惜墨如金”,就充分說明了他對墨的理解和對墨的重視。同時,這“惜墨如金”的過程,也就是畫家高度洗練—概括和集中的過程。韓拙也說過“山水悉從筆墨而成”,這話等於說山水畫是由線條和水墨構成的。可見宋代特別是南宋時代的山水畫,水墨的基礎是相當鞏固的。傑出的馬遠和夏圭,就水墨的美的發揮來說,他們卓越地做到了淋漓蒼勁、墨氣襲人的地步。

看了這個才知道,原來乾隆的九塊“補丁”並不是亂來的!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卷》(局部)

水墨山水畫是萌芽於多彩多姿的唐代而成熟於褪盡外來影響的宋代,特別是南宋時代,是一種什麼力量影響著支持著它們呢?換句話,它們又反映了些什麼呢?據我膚淺的看法,宗教思想的影響主要是禪宗的影響,增加了造型藝術創作、鑑賞上的主觀的傾向,而理學的“言心言性”在某些要求上又和禪宗一致,著重自我省察的功夫,於是更有力地推動了這一傾向,如宋瓷的清明澄澈,不重彩飾。這是比較基本的一面。

另一面,還在於中國繪畫傳統形式和技法的本身存在著相當嚴重的矛盾。基本上是由線而組成的中國繪畫,色彩是受到一定的約束的,色彩若無限制地發展,無疑是線所不能容忍的,像梁代張僧繇所創造的“沒骨”形式,雖然有它一定的進步意義,而結果只有消滅線的存在。張彥遠說:“具其彩色,則失其筆法。”(《歷代名畫記·論畫六法》)又說“運墨而五色具”(《歷代名畫記·論畫工用拓寫》)。

看了這個才知道,原來乾隆的九塊“補丁”並不是亂來的!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卷》(局部)

因為色彩的發展變成為對線的壓迫,所以唐代吳道子便提出了一套辦法向色彩作猛烈的鬥爭。他處在張僧繇、展子虔、李思訓諸家青綠重色的傳統氛圍之中,高舉著“焦墨薄彩”的旗幟,立刻獲得廣大群眾的支持,稱譽他是“古今獨步,前不見顧、陸,後無來者”(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二,《論顧陸張吳用筆》)的“畫聖”。這一場鬥爭,肯定了吳道子的勝利,同時也肯定了線和墨的勝利。中國繪畫為什麼不走西洋繪畫那樣,單純依靠“光線”“色彩”來造型的路線,而堅決地保持著以線為主,理由就在這裡。

唐末五代,當線和色彩的矛盾尚未很好地得到一致的時候,墨又以新的姿態隨著山水畫飛躍的發展加入了它們的鬥爭,於是色彩的發展就不僅僅是威脅著線同時也妨礙了墨。加以工具、材料,宋代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特別是紙的廣泛使用,紙碰上了墨,它的內容就越是豐富了。換句話說,水墨性能的高度發揮,有了客觀的基礎。通過米芾、米友仁父子,牧溪,瑩玉澗,馬遠,夏圭為首的諸大家們創造性的努力,在作者和鑑賞者的思想意識中,在廣大的讀者中,幾乎是墨即是色,色即是墨。所以水墨、山水便有足夠的條件順利地經過“不平凡”的元代而成為中國繪畫傳統的主流。

因此,我認為水墨、山水的發展,是辯證的發展。

看了這個才知道,原來乾隆的九塊“補丁”並不是亂來的!

元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卷》(局部)

元代(1280—1367)是外族侵佔、整個社會生產陷入衰微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裡,漢人遭受了空前殘酷的外族統治。作為意識形態之一的造型藝術的繪畫(它的內容和形(子昂)是一位過渡性的人物,他是封建貴族,竭力鼓吹復古,認為繪畫應該以唐、宋為師。董其昌曾恭維他的《鵲華秋色圖卷》說“有唐人之致而去其纖,有北宋之雄而去其獷”,可是絕大多數的畫家不是“開倒車”的保守主義者,連他的外孫王蒙也不感覺興趣。他們認為繪畫應該抒發自己的感情和意志,所以形式則採取水墨淡彩,內容則最親切的是山水。後世稱為元代四大家的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全是水墨畫家,同時是山水畫家。

元代封建主子對南宋人民特別是以臨安(杭州)為中心地區的人民,是恨之入骨的,給予了難以想象的殘酷待遇。同時分“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指黃河以南及南宋遺民)四種人,而南人是最低的一等。元代—代表時代的—四位畫家,都是距長期反抗外族的中心臨安(杭州)不遠的“南人”(黃是常熟人,王是吳興人,倪是無錫人,吳是嘉興人);他們在繪畫上所以會產生劇烈變化,我想是容易理解的。山水畫的頭等任務,原是描寫我們可親可愛、可歌可頌的偉大的祖國河山,當外族施行殘酷統治的時候,誰不仇恨河山的變色,誰不愛護自己的田園廬墓。反映在他們的畫面就必然是採取水墨、山水的道途。

看了這個才知道,原來乾隆的九塊“補丁”並不是亂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