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外卖小哥:你的“今日份幸福”,是他测过10多次体温后送来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婕

跟以往一样,等单的空档,外卖小哥杨明找个人少的地方,停好电瓶车,就地休息一下,刷刷手机。只不过,这段时间,抖音刷得少了,杨明看的更多的是跟疫情有关的新闻。

杨明是云南大理人,来杭州干外卖2年多了,跟以往一样,他不凑春运的热闹,选择值班。这段时间,杨明每天都能接到20多个单子。

单子来了!明亮的阳光里,杨明开工了。在宽敞的马路上骑着小电驴,杨明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歌声从口罩下面传来,听不清唱的是什么,只觉得,一切都没那么沉重了。

90后外卖小哥:你的“今日份幸福”,是他测过10多次体温后送来的

一天要被量10多次体温

在门岗看着外卖被领走

对中国人来说,这个春节注定和以往不同。但谁能想到,有一天,外卖小哥的工作会从“量体温”开始。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杨明戴着一只N95口罩,这是站点最新升级的防护装备。早上10点前赶到站点,第一件事是就是找站长量体温,并做好记录:36.5摄氏度。

一切正常,杨明开始着手给自己的餐箱消毒,这样的事,杨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每天都要往返站点至少三次。

中午11点,杨明今天接到的第一单是从新白鹿送到古墩路一个小区的午餐。

想去餐厅后厨取餐?嗯,杨明在进门前量了今天的第二次体温。顺利取完餐后,杨明赶到了小区门口,电瓶车在外面停好,看到保安拿着额温枪站在门岗,杨明脚步加快,主动迎了上去。

“我来量个体温吧。”怕相熟的保安觉得不好意思,杨明抢先开了口。“麻烦是麻烦了一些,可是为了居民的安全,保安们也很辛苦。”

体温过了关,杨明掏出手机,电话跟顾客沟通了几句之后,杨明先是站着等了一阵子,估摸着顾客快到了,他这才把打包盒从餐箱中拎了出来,放在保安指定的区域,

杨明再次掏出手机,对着外卖拍了一张照片,上传到平台。接着,杨明迅速退后,远远看着顾客前来,取好了餐,彼此相视一笑。这一单,完成了。

仔细算算,一天下来,杨明至少要被量十多次体温。“我们这个行业关系到很多人,必须更重视安全。重视度越高,安全性也更高。”

90后外卖小哥:你的“今日份幸福”,是他测过10多次体温后送来的

“他们说我们是战斗在一线的英雄”

看到“今日份幸福”的照片,我很满足

杨明告诉记者,如果坐普通火车要30多个小时,车票也难买。如果坐高铁,晚上到昆明,没有回老家的中巴车,还要在昆明花钱住一晚,”精打细算的杨明,在外的这些年,都选择春运结束之后再错峰回家。

“年年春节杭州的马路都很空,看不到堵车,一路畅通。”杨明说,今年尤其如此,响应号召宅在家里的杭州市民,为了减少人际接触,不少都选择从外卖平台下单购买生活必须品,在路上跑的往往都是外卖小哥,外卖小哥成为这个商户、药店、超市、菜场与社区居民之间的链接体。

“有些出租房里没有办法烧饭,他们只能点外卖,还有些人会让我们代买一些生活用品。”杨明解释,

过去一周,杭州很多居民用饿了么买医疗用品和生活用品的频率提高了。饿了么数据显示,杭州的医疗类订单环比12月同期增长了17.8%。尤其是口罩和消毒液、温度计的外卖订单增长迅猛。

杨明告诉记者,前两天真的有人找他下单购买双黄连口服液,但是自己跑了几家药店都没买到。这起码说明大多数杭州人对疫情防护都很重视,社会的安全系数也会更高一些。

“跟顾客沟通了一下,虽然订单取消了,但是顾客还连连感谢。”杨明说,自己最近常常被顾客感动到。

杨明解释,以前送餐是面对面交接,如果菜品有撒漏等能当场解决,现在为了安全采取的是无接触送餐,有时跟顾客连面都碰不到。

“有些客人会给我发照片,确认自己取餐,让我们安心。还有的顾客在卡片上看到了我们骑手的姓名及体温之后,打电话来夸我们是‘战斗在一线的英雄’,我们真的被暖到了。”杨明说,套用一句网络用语,这就是“今日份幸福”。

统计显示,过去这一周,在平台上提醒小哥注意防护、注意疫情的外卖备注累计有347条。杨明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顾客们请放心,小哥们都很重视安全防护。“我们有疫情应对专门小组。年前我们就开始戴口罩送外卖了,每天发3个,保证4个小时换一次,这个星期我们还用上了N95口罩,最大限度保障自己和顾客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