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存在缺氧问题吗?

GONG丶Jc


以前,我军战机基本上都是苏式改进而来,飞行员吸氧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实用,就是带一只氧气钢瓶上去,那只氧气瓶其实足够飞行员高空区域吸氧所用,你想,当时的战斗机能飞多远,基本上都是短腿先生,滞空时间又不长,上天飞行没多长时间,就得考虑往回撤了,或者到别的机场下降。

但科技发展了,带只氧气瓶上天,似乎是落后的象征了,于是;就在战机上装备了机载制氧系统,国外上世纪80年代大概渐渐成熟和使用,但即便结构不是很大,但也是由数个设备所组成,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

但有时候,高科技的东西,并不一定十分保险,美军战机使用的机载制氧系统(OBOGS),在高空环境下工作状态并不一定稳定,发生过不制氧的情况,军方曾要求制氧机供应商拿出解决方案,但雷神公司表示无能为力,只给出一个令美军暴跳如雷的答案别飞太高。

F-22是全球率先研发并装备空军的隐形战机,就曾经因为制氧机的问题,飞行员供养不畅,导致战机坠毁飞行员未跳伞的严重航空事故。

事故调查显示意外可能起因于战斗机上配置的氧气产生系统有设计瑕疵,在高空飞行时会造成供氧不足而导致飞行员昏迷;由于增压服及相关系统出现问题,尽管已更换其阀门和过滤器,但直到现在仍有许多美军飞行员和工程师并不相信美空军已经解决了F-22氧气的根源问题。

F-22曾经因为缺氧事件而全部停飞,但美空军调查多年依然拿不出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美军只能命令所有的F-22停飞返厂加装氧气罐,瞧见没有,关键时刻,还是氧气瓶靠得牢

F-22自服役以来,可谓事故频繁,天灾人祸不断,令F-22处于损失一架少一架的状态,由于生产线关闭,导致F-22已经得不到有效补充,美军方曾讨论过重启F-22生产线的问题,但最终还是未能重启,原因就是缺钱,需要耗费天文数字般的美元。

前段时间,日自卫队空军摔下的那架F-35隐形战机,网络上也有许多文章指向非常有可能是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发生故障,导致飞行员缺氧,影响了飞行员的操控,从而发生了意外。

但真实的原因,外界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即便查明了F-35摔机的真实原因,美日军方也不会对外公布,就怕影响以后F-35隐形战机的销售。

好在美空军F-22隐形战机碰到的问题,并未在空军新进服役的歼-20隐形战机上体现出来,从我军战机多年来的表现看,并不存在缺氧的问题,近些年发生的几起坠毁事件,飞豹由机械故障引发,歼-10是飞鸟撞机等原因,不存在飞行员缺氧事故,说明国产制氧系统很可靠,军迷大可放心。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外界不可能知道歼-20隐形战机供飞行员使用的究竟是何种供氧系统,但可以从空军包括央视播放的视频画面中,从歼-20飞行员的头盔系统连在一起的供氧管子,可窥探歼-20飞行员的供氧。

歼-20的飞行头盔相当科幻,外形与F-35战机所使用的第三代头盔显示器非常相似,此外,其呼吸器与F-22和F-35战机所使用的几乎一模一样,有美媒据此认为军工有可能抄袭了美方的相关技术。

不过,相对于F-22的飞行故障,包括日自卫队F-35摔下来,我军飞行员的供氧系统却一直非常稳妥,未有因为制氧系统故障而导致的飞行事故报道。

有公开报道的是我军歼-10A装备了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由传统的气氧、液氧氧源,转向采用机载制氧技术,通过分离空气制取高浓度氧气来满足供氧需要,特别适合长时间续航的远程战斗机供氧,延长了战斗机的续航时间。

由于此系统在歼-10战斗机上使用情况良好,待成熟以后移植到歼-20隐形战机上,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增强了歼-20隐形战机的的出动强度和整机的技战术性能。


国平军史


我军的分子筛制氧机已经在歼-10上使用多年,没出现过太大问题,美国F-22A坠毁实际上是制度原因

传统战斗机上使用的供养系统都是由氧气瓶进行供氧,但这就决定一个问题,携带的氧气瓶中氧气量决定了飞机最长滞空时间,对于现在很多通过空中加油延长滞空时间来说,就很存在问题。携带多少氧气合适,带太多要挤占宝贵的机内空间和重量,带少了滞空时间要受到限制。这就导致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战斗机开始安装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空中加油技术,倒逼了战斗机要安装使用机载分子筛制氧技术(OBOGS),法国的幻影2000战斗机是最早使用这种技术的战斗机。这种技术先从外界大气中吸入空气,通过涡轮机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分子筛筛选分离出氮气,再进行提纯获得可供飞行员呼吸的高纯度氧气。

上图荷兰为其战斗机升级购买的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以色列的F-16I使用的新型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制氧机生产出氧气后先在氧气罐中储存,再通过仪表盘与飞行服上供氧系统连接。
美军在F-22A战斗机上采用新的第二代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这套系统更轻,耗电量更小。但是不想出现严重问题,在2010年11月16日美国空军飞行员杰夫汉尼上尉驾驶的F-22战斗机突然急剧俯冲,以超音速撞击地面,导致机毁人亡。事后美军认为是供养系统出现问题,因为F-22机队飞行员普遍反应驾驶F-22后会出现意识丧失,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并伴有持续的呼吸问题和慢性咳嗽。为此美军停止了F-22的作战飞行任务,并将飞行训练高度限制在7620米以下。

坠毁的F-22残骸,然而美国把F-22这套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一环坏的拆开研究,没有发现任何设计上的问题。最后发现问题主要来源出现在制氧机的用来吸附过滤氮气的沸石上,这种新一代制氧机使用的是锂交换X型沸石,

而美军后勤部门采购的这种沸石纯度不够,含有少量杂质,会产生少量有毒气体,飞行员在进行高G机动大量吸入后会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真的是体制问题……与此同时氧气阀门以及飞行服上充气背心设计上也有缺陷,在高G机动时有时会出现供氧量不足。美军后在机载制氧系统后端加了一道活性炭过滤,用来吸附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或杂志,并修改了阀门和充气背心等,在2013年4月4日,解除了对F-22的飞行限制。

我军的机载制氧系统是从歼-10A上开始的,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发布的《新型歼击机机载分子筛制氧氧气系统及其配套抗荷装备抗荷性能的研究》证实了歼-10A装备了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歼-10A上开始使用的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

目前歼-10使用机载分子筛制氧系统使用了那么多年,总产量也超过500多架,一直没出现过什么供氧问题,歼-20更不会出现这样情况。美军那是作死,自己采购了劣质沸石导致出意外。


五岳掩赤城


我不知道我们的歼20是那种方式供养,我国惯例是氧气瓶,俄毛那边祖传的,优点的占用空间小故障率几乎是0,除非你忘记充了。美国一般采用制氧机,故障率高,但是F151618等都没有什么大问题暴露出来,可能F35用了新的制氧机。制氧机优点是后勤依赖比较小,每次飞行之前不需要加氧气,美军经常打仗,而且都是高强度的火力输出,如果你在装弹药的时候还在加氧气,机械装弹装置很容易出火花,很容易出安全事故,就像战机降落我们用减速伞美军用刹车片一样,大家都是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我们飞得少,后勤多做点,实际上我们发动机每次飞回来都要检修,所以也快不了。美军不一样,他们要连轴转,他们可以连续飞5.6趟十几个飞行小时才需要保养,制氧机的问题自己困扰美国好几年了,这次绿本掉下来的F35据说是用氧气瓶的,忘记充氧气了。。。


黑山老妖37625003


歼-20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款第五代战斗机,歼-20战斗机具备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视距打击能力和超强的机动能力,这些性能都是五代机的基本特征。世界上第一款第五代战斗机是美国空军的F-22A猛禽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建立的第五代战斗机的一个研制标准,这就是4S,也就是歼-20战斗机所同样拥有的能力。美国的F-22A猛禽战斗机曾经长期受到座舱氧气问题的困扰,这是在于美国的战斗机大部分都是采用了“机载氧气生成系统”,也就是通过分子筛的方式从大气中获得氧原子来给飞行员呼吸用。

机载氧气生成系统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通过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地勤的工作内容,否则战斗机在准备过程中还要使用充氧车,因为其他许多战斗机的座舱氧气供应是通过氧气瓶的方式来进行的,而氧气瓶需要通过外界的充氧车来进行补充,相比较而言F-22A猛禽战斗就简单了,因为根本就不需要进行充氧的动作。

但是在使用了氧气生成系统的F-22A猛禽战斗在使用中多次有飞行员报告缺氧的症状,期间还有F-22A猛禽战斗机的坠毁也怀疑与机载氧气生成系统有关系,最终所有的F-22A猛禽战斗机都配备了氧气瓶,这样可以保证在紧急关头还是有氧气的供应。美国军队还有其他机型也装备有机载氧气生成系统,包括F/A-18系列和如今的F-35战斗机。

我国歼-20战斗机还是使用了传统的氧气瓶的模式来供应氧气,虽然我国已经具备使用机载氧气生成系统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还是没有依赖这套系统。氧气瓶虽然增加了地面准备的内容,但是其简单可靠是优点,使用氧气瓶也就不会存在缺氧的问题了。

美军的战斗机大批使用机载氧气生成系统是与美军的全球作战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氧气瓶的容量有限,所以无法保证战斗机的长时间飞行,特别是远距离的越洋飞行,所以采用机载氧气生成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航空视界


我们都憋气,不用氧气的,不然海选那么多飞行员干嘛,就是挑选超人的。


菜刀的菜


呵呵!都缺氧的。但中国飞行员都练有龟息功,所以完全不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