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作者 | 花朵財經

花朵財經ID | F-Finance


||


鼠年開市的頭兩個交易日,資本市場並不平靜。

開市第一天,上證指數跌7.72%,深證成指跌8.45%,創業板指跌6.85%。當天,兩市有3289支股票跌幅超過7%。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在一片綠色中,有一批資金卻逆向而行,開啟買買買模式。他們就是代表外部市場的北向資金。2020年2月3日,北向資金跑步進場,在A股市場掃貨199.32億元。

花朵財經並不排除北向資金中,有帶著任務來維持上證50和滬深300標的穩定的資金。但是,除了買入權重股“抱團取暖”之外,北向資金客觀上買入的方向,恰恰是未來最有可能復甦的行業。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為什麼內外部資金會相向而行?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持續時間會有多長?

危機之中,哪些行業會逆勢上揚?

別急,這些問題,我們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會一一解答。


1

疫情來襲,四個宏觀要素值得注意


花朵財經分析認為,疫情發生之後,為了能夠將損害控制到最低,決策層必然會對人流和貨物流進行管控。其中,對人流的限制作用最大。

因此,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至少體現在四個方面。


  • 第一,對GDP增速的影響。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以非典爆發時期為例,2003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從11.1%下降為9.1%,較一季度增幅大幅度下跌2個百分點。到下半年,疫情過去之後,GDP增速才企穩回升。

從地區來看,2003年非典疫情最為嚴重的北京、廣東地區,GDP增速受到明顯影響。其中北京的GDP增速大幅度下降3.1%,拖累全國GDP增速0.11個百分點。

因為北京的第三產業佔比比廣東(當時以製造業等第二產業為主)高,因此北京受到的影響較大。

武漢此次面臨新冠疫情時,考慮病毒傳播特性,而採取了更為嚴格的管控措施,因此受到的影響將更大。

同時,由於此次疫情發生的時間,恰好是農曆春節期間。對於目前正在經歷經濟增長模式轉型,急需國內消費拉動GDP增長的我國來說,是一次比較嚴重的短期打擊。


  • 第二,對就業的影響。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由於全國各地對人流的管控措施已經開始實施,因此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就更為嚴重。

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從2002年底的4.0%上升至疫情蔓延期間的4.2%,並在疫情結束後,繼續上升至4.3%。

本次疫情發生期間的官方失業數據尚未公佈。但從疫情爆發後直接影響的部分行業來看,嚴峻的就業形勢可能會至少持續到疫情消除之後的一個季度內。

這對各地穩增長和穩就業政策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 第三,對產業佈局的影響。

這次疫情中,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武漢。

由於武漢九省通衢的特殊經濟區位,將製造業基地設立在這裡的企業不在少數。

花朵財經查詢後發現,目前註冊地在武漢的上市公司,一共有60。另外還有46家,是在湖北設立製造廠的重要大中型企業。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2019年,武漢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24.5%,其中數字經濟佔比,更是達到40%左右。光電子信息(面板、存儲器和光通信)、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等世界級三大產業集群已經形成,國家存儲器、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航天產業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已經建立。

名單中羅列的企業,會因為疫情而短期停產、延期復工,對相關產業鏈單的全國其他地區企業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 第四,對政策的影響。

疫情出現之後,各地衛生防疫部門開始動員,向武漢集中,並加大對各地人員往來的管控力度。全民注意力,也都集中在如何有效防護及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等醫療問題上。

但現代社會的特點,就是任何一個社會問題都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可能性。“蝴蝶效應”已經深入現代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更別說新冠病毒這種颶風,對經濟領域的影響更大。

就A股來說,短期內外部資金的買入、賣出方向不同,正是市場參與者對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看法的一次量化表現。

從買入標的的風格看,北向資金一向代表的,是中長期價值投資取向的外資機構。而A股市場中的內地投資人,基本以散戶為主,代表的是短線投資領域的風向。

外資機構買入,代表的是機構投資人還是認為疫情過去之後,對國內市場產期看好的預期。

內地資本賣出的原因,除了有春節假期期間,將疫情影響交易到價格中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對短期整體經濟走勢的擔憂。

各取所需。

相信這種分歧,已經被決策層所察覺。因此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我國也正在採取措施進行調整。

短期來看,央行已經通過貨幣市場工具向市場釋放大量流動性。

2月3日,銀行間等多個市場將開市,由於假期延長等因素造成的將有超萬億資金到期的局面,央行表態將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及時投放充足的流動性,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中長期看,花朵財經認為,已經可以期待今年年中,決策層對貨幣政策的放鬆(如降準降息),以及對財政政策投放力度的進一步加大。


2

疫情之中,這六個行業需要救助!


和非典疫情類似,這次受新冠疫情影響,第三產業中的特定行業,面臨的困難最多。

花朵財經認為,這些行業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經營過程中,嚴重依賴人的聚集。

我們在前文中提到,為了抑制疫情蔓延,最重要的就是施行人流、貨物流的管控。其中對人流的管控是重中之重。

餐飲旅遊行業,文化傳媒行業中的院線電影板塊,教育行業中的線下教育板塊,養殖行業、地產行業、交通運輸行業受到的影響最大。

篇幅所限,我們只舉其中受影響最直接、最嚴重的三個行業——餐飲行業、院線電影行業、地產行業為例,說明疫情產生的短期和中長期影響。


▶餐飲旅遊行業

疫情讓所有居民,在餐飲消費行為上,產生了兩個明顯的變化。一是導致外出減少,居家防護;二是對食品安全更加重視。

人們外出活動的減少,聚會頻率降低,將會直接導致餐飲消費、便利店消費和專賣店消費的減少,對可選消費行業的影響巨大。

1月20日疫情蔓延之後,呷哺下跌20.52%,海底撈下跌15%,九毛九下跌20.72%,頤海國際(18年佔收入比重44%的下游客戶為海底撈)下跌16.8%。

1月20-23日,首旅/錦江分別下跌-14.82%/-12.08%,A股休市期間,香格里拉(0069.HK)繼續補跌,1月20-31日香格里拉跌幅-13.37%,華住酒店跌幅-12.19%。

再細分看,受餐飲負面影響的有酒類消費(主要是白酒,一季度本來是白酒消費旺季)、軟飲料、調味品和速凍火鍋料食品;受便利店流通渠道負面影響的有烘焙麵包類產品和定量裝為主的休閒食品,以及專賣店銷售為主的休閒食品;受街邊店隨機消費減少影響的有休閒滷製品等。

當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將導致包裝類、冷鏈運輸類產品消費的增多。


▶院線電影行業

2020 年 1 月 23 日午間,《唐人街探案 3》、《囧媽》、《奪冠》、《緊急救援》、《姜子牙》、《熊出沒·狂野大陸》、《急先鋒》等七部春季檔影片宣佈撤檔,曾是院線極度期待的,全年最大的票倉——春節檔,偃旗息鼓。

撤檔令下,花朵財經認為,短期將使院線板塊收入減少,負面影響較大。先期預計若疫情得到控制,影片重新定檔,其後續的反彈也可期。

但24號之後的劇情,顯然沒有按照院線方想好的劇本的安排走。

就在院線方焦急等待下一波新檔期之時,歡喜傳媒公告稱,終止《囧媽》保底發行協議。同時,《囧媽》出品方歡喜傳媒與各方溝通後,將如期在1月25日上映。但是,電影播放的終端,從院線端轉到字節跳動旗下的手機+智能電視大屏端(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

雖然這次合作,也是疫情逼出來的。但在製作出品方與線上合作方受益之後,大電影製作方若不遵守行規,將電影直接轉為線上銷售,則會對院線電影的發行與放映的商業模式帶來中長期影響。


▶地產行業

我們在1月25日發表的《春節觀察之二: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房價?》一文中,曾經分析過疫情對於房地產行業的影響: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對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我們從鐵路運力調整的幅度和速度就能夠觀察出來:2月1日全國發送旅客1318.6萬人次,同比下降85.9%。


3

疫情過後,這些行業值得關注!

有危險才有機會。對於某些行業來說,這次疫情恰恰蘊含著巨大市場機會。

■電商行業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上一次非典疫情,讓騰訊、阿里等巨頭分別看到了電商和線上通訊帶來的巨大機遇。他們迅速跟進,改造認知,才有了今天的千億體量和成就。

這一次新冠疫情,依舊會讓電商行業收益。只不過,這回玩法升級。掌握“私域流量”的線上商家,才是真正的贏家。與“公域流量”相比,私域流量更像是粉絲經濟的延伸。線上商家賺取的並不簡單的是利潤,而是通過深度線上互動獲得粉絲的信任,從而將粉絲逐步轉變為商家/網紅的“超級傳播者”。儲備有大量線上“超級傳播者”的私域流量商家,將會開創一個新的互聯網電商時代。

和4G時代的公域流量模式相比,5G時代的私域流量更貼近生活,一個個細分領域的意見領袖更可能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來推廣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根據英特爾《電信視覺雲-釋放視覺雲創新潛力》 報告中的預測,到2022年,視頻流量將佔到整個互聯網流量的82%。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在2019年,某視頻直播平臺依託 5G 網絡實現了 5G+ 4K 高清戶外直播。被稱為“遊戲直播第一股” 的直播平臺與中國電信合作,首次在直播行業進行5G商用探索,結合5G與邊緣計算開展高清視頻直播業務嘗試,順利完成5G+4K高清戶外直播試驗,成為中國率先實現5G網絡直播的平臺。

可以預測的未來,深耕私域流量的在線視頻電商,將會獲得重要歷史發展機會,進一步蠶食傳統電商及線下消費品市場。

除了可能大放異彩的私域流量電商之外,花朵財經認為,市場需求製造者在經濟活動中的強勢地位不可撼動,因此,在某些領域,製造商提前佈局的產業方向,極有可能會成為疫情過後的重要投資風口。


■雲辦公

消費習慣的改變,往往蘊含巨大的商機。

對於群體巨大的普通上班族而言,不受地理空間限制的遠程辦公,是目前最實際也最迫切的需求。大部分企業受到春節復工延期政策的影響,也不得不採取遠程辦公的模式。大規模的延遲復工為在線辦公提供了試驗田,在線辦公一定程度上維持了企業的運行,這使得新辦公模式從“可選”變為“必選”。

在這個大背景下,遠程辦公行業軟件SaaS化及通信技術的儲備恰好進入產品成熟期。

至2017年,全世界已有 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採用遠程辦公方式;到2020年,預計約50%的科技公司將會有約 29%的員工實現遠程辦公。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注:2015-2018年,我國硬件視頻會議主要廠商市場份額


特殊的疫情背景加上成熟的產品雙重驅動,將會推動遠程辦公市場迎來爆發期。

目前,多家軟件服務商免費開放遠程辦公產品以減少人員流動共同抗疫。其中阿里巴巴的釘釘,華為雲額WeLink,騰訊雲的騰訊會議,字節跳動的飛書和中國電信的天翼雲會議都是行業中的領跑者。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在線教育


過去10年,在線教育受4G信息技術的影響,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時至今日,似乎遇到行業天花板。

天花板的出現,是由行業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在線教育行業是教育行業與信息技術產業的交叉產業。

2019年之前,在互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日漸成熟、用戶習慣向線上大規模遷移的背景下,我國在線教育行業近年來呈現出持續升溫的局面,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不斷增長。未來幾年,如果在信息技術領域沒有新的突破,中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幅度將持續降低。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注:2012-2022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及用戶總數情況


根據艾瑞諮詢數據,預計在 2022 年其市場規模將達5433.5億元。用戶對在線教育的接受度不斷提升、付費意識的覺醒以及線上學習豐富度的完善等是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

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全國教育培訓機構停止線下教學,同時教育部宣佈2020年春季開學延期,並提倡“停課不停學”,鼓勵學校和培訓機構將教育教學轉移至線上場景。與此同時,國內一些科技巨頭、教育公司和企業服務公司,也針對教育行業提出了或免費或減免的支援方案。


危中有機,疫情過後,哪些行業值得我們去關注?

此次新冠疫情的出現,對在線教育市場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因為之前的在線教育市場,服務的對象,基本集中於成人教育(約佔整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80%左右)。新冠疫情之後,在線教育市場結構將會發生根本變化,中小學學生使用在線教育的比例有望上升,在線教育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

除了這三個明星行業之外,花朵財經認為還需要持續關注的,包括芯片製造、在線遊戲、可穿戴裝備、遠程醫療和新能源汽車行業。

這些行業或在疫情出現之前,已經有明顯的預期改善(芯片製造、可穿戴裝備,遠程醫療);或在疫情出現之後受到影響較小,自身復甦能力較強(在線遊戲,新能源汽車),從而有成為疫情結束之後,變身新經濟增長點的巨大潛力。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疫情總會過去,生活還會繼續。

無心則無得,無謀則無成。任何一次危機中認知的提升,都是對自己生命負責任的表現。

最後,致敬哪些逆向而行的勇士,願疫情早點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