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最后一题究竟有多难?你当年做出来了吗?

盛京小五数学


有多难?地方卷是会有点难度,全国卷别逗了,我来给你看看有多难,2019年全国三卷压轴大题举例,第一问,一步,第二问三步。自行观看



了一先生


我是广东一名培训机构的高中数学老师,从事教育行业四年,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本人是11年参加湖北高考,那一年最后压轴题是数列和不等式的综合,高考数学135,最后一题共三问,只做了两问,圆锥曲线那道压轴题第二问没做完,时间不够,当年湖北一本线理科570。

高考题最后一道压轴题是非常有区分度的,也很有综合性, 我以我当年2011年湖北高考最后一道高考题为例

1.高考压轴题知识点都是由很多细小的知识点综合而成,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个题目就很难做出来,当年考了是数列和不等式的综合,利用了函数的单调性,放缩法,来证明不等式。

2.不等式的压轴题一般思路非常难想,往往需要采用逆向思维来推到会好很多,还要用到一些常用的放缩的不等式,需要学生平时的积累,做题型总结。

当然现在来看当年的考题压轴题,觉得简单一点,但是现在给我做也不一定能够拿满分,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识面的拓展,思维更开阔,觉得简单这一点不用奇怪。所以高考数学能够考140以上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有些甚至考满分,那就需要很强的数学素养,并且高考只有两个小时,在那么短的时间把压轴题做出来实属不易。百分99的人一般是拿不了满分,但是把该拿到的分拿到手就非常不错了。

现在头条上各种大神,什么大题秒解创始人,自己自封的,学习还是要讲求循循渐进,不要太去追求所谓的解题大招,那些所谓的大招就是常规方法的高度浓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掌握常规方法,掌握常规方法去推到那些所谓的大招,适当的总结掌握一些比较实用实用的结论和常考题型的方法即可!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看到有个评论说五分钟把压轴题做出来,我真佩服你是个神人,哪来的自信,你就算抄答案也不止抄五分钟把,难道你不需要时间想,不需要思路,吹牛逼吹得太过,那些说压轴题简单的马后炮,真正当年高考那道题是否真的拿了满分,不要忽悠网友,容易遭雷劈!





数学老师杨


我是有三十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历的高三数学老师,现在正在带领我的学生们紧张的备战高考。

我来回答高考最后一道题有多难!

高考数学压轴题确实的最难的,一般压轴题满分万分之几的概率,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即使给了答案,能看懂的学生也为数不多。大部分考生对高考数学压轴题第二问都是直接放弃的。

最近几年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道压轴题,基本上都是导数与函数综合题,题目简单时,往往第一问比较基础,大部分学生可以得到分,题目稍难时,第一问大部分学生都无从下手!第二问属于整张试卷的高难度题,为选拔优秀学生而设置的,题目灵活的考察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区分度比较大!

另外高考时间比较紧张,当你把会做的题做完,该做压轴题时,往往时间已经不多,所以大部分人当年高考,数学压轴题是拿不到满分的!

然而,压轴题拿不了满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把会的题得分就够了,对于那些数学还不错的学生,第一问有时间还是可以去做的,做对也不难。即使压轴题第二问做不了,考130多分也没问题!




高考数学朱老师


全国卷一,当年数学145,最后一题应该没扣分(5分扣在了前面计算失误)。那年题目难度不大,好像一共22道题,前面21道题1个小时就做完了,后面剩余一个小时来研究最后一题,当然难的是最后一问的证明。当时把平时用到的技巧都试了还是没证明出来,后面只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和估分的情况对比,最后一题的分都得到了。

一般情况下数学最后一题属于压轴题,难度高是一定的。尤其是最后一小题,区分度极高,只有少数人能做出来(当然,出题人的本意也是如此)。本人高考前做过03年的数学卷和04年的江苏卷,最后一题基本没思路。印象特别深的是高三一天晚自习,我们一个同学问数学老师04年江苏卷最后一题,晚自习两节课整整两个小时时间老师也没做出来,同学还开玩笑说草纸用了他十几张。北京卷简单是人所共知的,高考前我也拿北京卷找过自信,整体确实简单到飞起,选择填空几乎全部心算出结果,前面几道大题也是迅速做出,但是做到最后一题,也是费了好大功夫才做出来。所以,无论哪张卷子,最后一题难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对于最后一题我们有什么对策吗?个人觉得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不要贪心这道题的分数,你可以把第一小问做一下就行了,后面的直接不看。我大学隔壁宿舍的当年数学136(总分644),他当时最后一题14分连看都没看,他说这是他的一贯策略,问他如果第一小问很简单那不是很亏?他说人都贪婪,做出第一小问肯定忍不住往下做的,结果一般都是做不出来,我还不如用这些时间保证前面做过的都对呢。心态真好,他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他当年高考刚满16岁。

当然上面只是个例,对于数学成绩比较好的,最后一题肯定是要做的。对于这个段位的学生,基本上对于最后一题的题型也早已熟稔于心,即使做不出来,按照常规的套路写出解答的步骤框架也能拿到一部分分的。而对于常见的证明题,数学归纳法无疑是把利器,平时把数学归纳法练熟,考试时能把整个框架搭建起来,一大半分都拿到了,如果前面的题目都确保正确,基本140以上是没问题了。




无名即名


高考数学最后一道题,可以说是最难的一道题,没点金刚钻,千万别这浪费功夫。

可以说高考数学最后一道题都是给那些智商超高的人准备的,像我们这些普通学生就当个兴趣看看吧,虽然解不出来,但是我们看过啊。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所以相当年的高考数学,我对于最后一道题也只是看看,哈哈。毕竟没有那个脑子啊。



这里我不是说最后一道题就应该放弃,在自己的能力无法触及的时候,抓紧做别的题。绝不能意气用事,干和它耗。最后别因为这一道题毁了整张卷子,这个代价不是我们能承受的。所以,如果你把试卷其他题目全部解出,检查毫无疑问。可以去挑战自己。万一能解出来,岂不是锦上添花?所以我觉得当你做到最后一道题的时候,读一遍题如果三五分钟一点思路都没有,赶紧换题。最后如果有时间,再去试着解它。



无论如何做出来确实是好事,也证明高中三年数学知识掌握的高度与深度。但是做不来了不代表自己数学学的就是一塌糊涂。在别的题上充分发挥,未免也不是一件好事。同样也能考出高分。



所以给大家一句忠告,最后一道题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应该清晰明白自己有多大本事。


强子书屋


我是06年高考,广西卷。印象中做出来了,出问题的是其他题目。好像是数归法,怕时间不够,瞎写。后来时间够了,稿纸上也做出来了,苦逼的发现答题卷上没空间了,就没往上写。最后扣了5分。145,当年单科最高分147……


送的不要不要的


全国卷最后一题都是选修题,占着十分的分值,一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很多同学都能够拿到,都是解析几何、不等式,最后一题真的不难,可是很多同学都会觉得,不管哪个学科,哪套卷子,最后一题都是最难的,让自己的内心先产生恐慌。看到提问者是教育领域的人,想来应该也知道最后一题的题型是什么,考什么内容。

我认为全国卷(包含一卷二卷三卷)难得部分在这里:选择题最后两道,填空题最后两道,大题的倒数第二道和倒数第三道,其他的一般来说都不难,只要有一点的数学底子,应该都能够做好。

数学的题型虽然多变,但是每个题考什么内容基本上还是有规律的,例如选择题第一题会出集合,大题的第一题不是数列就是三角函数 时间过得久了我也有些忘记了,一般来说只要你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做题的时候再细心一点,选择填空拿60分左右是没有问题的。

大题的第一题多为数列三角函数,这些题多练练,它是有很多题型的,而高考也就不过这几个题型而已,学会灵活变通也能拿到满分,第二题就是概率题也是比较简单的,如果遇到那种算数题,细心一点就可以了,第三题和第四提,也就是我刚刚所说的倒数第二道和第三道,是解析几何和函数,这两道大题的第一问是非常简单的,加起来可以拿十分左右,第二问有些难了,考生会多少写多少,最后一题也就是选修题,也是很容易拿到分数的。

综合一下,高考数学最难的题是选择题最后两道,填空题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三道第四道的第二问,这个规律仅限于全国卷。

这是我的观点和看法,大家可以参考一次,高考只要把会的题做了,基础分拿到110还是没有问题的。

我是去年参加的高考,用的全国一卷 可能选择填空比较简单吧,就没有错,丢分主要是在大题,但是最后一题也挺简单的,也做了出来,数学还是多练练比较好,见的题型多了,自然就会了。

下面是一些题型 大家可以看看。





学妹带你逛高校


我来带大家见识一下各省市高考压轴题,看你能做多少?

这没有进行大范围的全国统考之前很多省市进行自主命题,每年的题型变化也是非常大的,要不像现在全国卷比较呆板



在高考之后说各种秒杀高考压轴题的几乎都不可能

实话实说:本人作为一名市重点高中的高中数学教师,确实有过很深的体会,对于高考卷每年都会及时的更新详解。遇到最后题也确实要花很长的时间,有时候可能思路会出现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网上看到过更多的是各

种马后炮,说各种秒杀高考大题,我就不信他们事前花了多长时间去准备。

特别是对于考生来讲,在那样一个重要而又紧张的时刻,看到最后一题密密麻麻的文字跟数学不好,那么压力肯定是倍增,可能就会出现原本能做出来的题目,也会导致思路出现空白页。

所以恳请各位“大师”不要事后亮出各种“大招”来秒解高考压轴题,误导学生使用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解法。

很多的是高中课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就像前段时间我看到网上竟然有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来解决问题。

何为压轴题?就是最有难度的艺体高考一个题型分布就是按照从易到难的步骤去排布

考试个目的就是为了选拔,出现压轴难题并不为怪。 我是在06年高考,那个时候我记得考的是数列恒等式的放缩证明,我没有做出来很正常,因为我的水平还没到那么高的境界。

但是每年都有考清华北大,每年都有状元,而这些状元对于这类题目肯定就有很深的认识,他们的综合能力也是非常强。

我仍然记得我那个时候高考的数列恒等式证明,就算看到答案也没有想到去将它进行那样一步放缩。但是到现在来看,却觉得那个题目非常的简单,因为自己的一个知识面也变得越来越广。


所以在这里以一个老师的角度来对学生提一个比较不错的建议:

这可是当中遇到难题或者新题没看到过的题目,不妨从后往前去推,这个非常有必要。什么是难题?就是由若干个细小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一旦哪一个环节你掌握的不是很清楚就会出现短路,这个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往后面做下去。但是往往你可以根据题目所问来反着推倒,怎么样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那种结果,或许你会豁然开朗。

二中数学王大川老师


作为江西人,08江西理科最后一题了解一下,一道不等式证明题,全省没一个人做出来,当时的江西省理科状元才考126,平均分这题0.31,这就是最难压轴题。


琪琪的忠粉


无论哪省,高考数学最后一题可能是数列、导数、解析几何中的一种

只说天津卷和全国1,2,3卷,近几年的风格就是:

最后一题或两题的第二问或第三问,出题者根本不想让你算出来。

如果你自学过无穷级数,那么你做一些数列题时候眼界会开阔很多。

如果你学过极限和微积分的70%,那么你做导数会更有感觉。

但问题是:无穷级数、极限和微积分这三章都是大学数学里的啊!

所以说,如果你看最后一题没什么把握,平时也没有练过,那么我推荐你先别做最后一题。把精力放在中等题,保证不出错。

如果中等题拿下了,就120分稳拿了。

如果你在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二模的联考中都不低于120分的时候,我建议你可以冲一冲最后一题。

从高考年的4月冲,每天一道难题即可,一直冲到高考那天

这样你能保证稳定135+

即使这样,最后一题你还真未必能算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