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的职责与担当:她因高强度工作体力不支 晕倒在疫情岗位上

35岁的护士周红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工作已经有11年了, 在同事们眼中,属于“元老级”护士。

平时工作中,周红就是疗区的优秀护士,能力过硬。疫情发生后,她向主任隐瞒了家里爱人出差在外地,婆婆犯心脏病,孩子太小没有人照顾等家中重重的困难,主动申请,作为第一梯队成员第一时间来到疫区一线,开始了为期17天的“抗疫”之战。

“白衣”的职责与担当:她因高强度工作体力不支 晕倒在疫情岗位上

为什么要主动请缨,她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这身白衣不是谁都可以穿的,既然我穿上了,那么这就是职责和使命!”

在疫区,所有人员在岗位上都是夜以继日,持续奋战,全副武装。为了不浪费紧缺的防护服,医护人员每次至少要值守5小时以上,她们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身为护士的周红每天更要尽量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抽血、打针、护理病人、清理生活垃圾,有些患者情绪比较激动的,她还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体重100斤出头的周红,每次进入疫区之前,都要准备一份清单,哪个房间、哪位患者,他们的所需,他们交待给亲人的话,都会写在纸上,她还要为患者送三次餐食,两只手满满的盒饭和物品。患者刚进入疫区的时候都带了很多东西,她要穿着笨重的防护服,从地下一楼给拿上来,因为东西太多,拿三趟才能拿完,相当于一个人上上下下,三楼来回跑了6趟。

“白衣”的职责与担当:她因高强度工作体力不支 晕倒在疫情岗位上

遇到患者身体不舒服时,她还要为患者把衣服更换好,再帮患者每天打热水,每一次都是10暖瓶。在处置打针的时候,由于穿着防护服,带着2层手套,加上护目镜上的雾滴让视线变得非常模糊。对于这位业务素养高的护士来讲,也增加了太多的难度。

“为了给患者只扎一针,每一次扎针前我都要用力的甩头,让护目镜上的雾气变成水滴,从护目镜中流下来,让眼睛看的清楚一点,凭借着多年的技术进行盲扎。”她说。

2月2日,超时长连续工作5小时的周红,在为患者服务完之后,在更换防护服的时候,突然虚脱晕倒,同事们见状立即救治,大家心疼不已,眼泪、呼唤声在房间里交织。

周红有胃病,工作期间几乎不能按时吃饭,有时为了能够多替换同事,多点时间照顾患者,分分钟就吃完一餐,导致在一线工作时时常胃痛。

见状同事都劝她,她却每次都笑着回答:“哪有时间啊,没事的,我能坚持住!”

据同事回忆,1月26日9时周红进去疫区,这次的主要任务是采血、打针和处置工作,时间不会很久。

“白衣”的职责与担当:她因高强度工作体力不支 晕倒在疫情岗位上

但周红却一直没出来,午饭也没吃。对讲机催了多次之后,就再没了回话,固定电话没人接,对话喇叭找不到人,拍打窗户也没有回应。

眼看已经快5个半小时了,已经超出疫区工作时间,大家十分担忧,生怕她因为没吃饭,导致血糖低晕倒。

正在外面的医务人员准备穿好衣服进去找人的时候,远远地听见了微弱的声音,周红终于听见声音并回了话。

“白衣”的职责与担当:她因高强度工作体力不支 晕倒在疫情岗位上

原来她在走廊的另一端进行病毒消杀,她为了下一批进入疫区的同事可以安全一点。出来以后,周红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了,嘴唇干得起了皮,脸上印着深深的口罩印记,胳膊上也是因为滑石粉过敏,红了一片。

“白衣”的职责与担当:她因高强度工作体力不支 晕倒在疫情岗位上

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的周红依然坚定地告诉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她一定会继续坚持,完成好此次医疗任务,请领导和同事们放心。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些可爱的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的身影,温暖了整个被疫情笼罩的寒冬!向每一位坚守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致敬。疫情中的逆行者们,我们等你平安归来!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