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杯创新才俊李宏烨的公式相声,能成为中国相声的未来吗?

武侠小王子


我觉得不能,相声,做为一门表演艺术,评判的标准,应该是观众的接受度,打比方说,你做一场表演,台下连个观众都没有,你却非要说你的表演是主流的,是成功的,是优秀的,这何其荒谬?相声这种表演艺术,不同于字画,雕塑这种,甚至他跟音乐,戏曲等都不同,你能想象,台上两个人按某种公式讲着相声,台下一群人西装礼服,正襟危坐,不时低声交谈,:“嗯嗯,他这两句,符合某某公式,他这段绕口令属于某某公式”这种情景吗?


南拥夏天


这夫妻俩被骂了这么久,我以为消停了。没想到贼心不死,看样子博士帽是彻底扔了,非要死磕郭德纲。奉劝二位:没孩子回去努努力,趁年轻生一个俩的,照顾小的,孝敬老的,踏实过日子,也算没虚度后半生。和郭德纲过招,你嫩的太多了,歇菜吧您呐。


泰来CLJ


李宏烨作为一名交大博士,在去年《相声有新人》一怼成名。节目中,虽然他没有被郭德纲认可,但随后却在主流相声界混的风生水起。不仅凭借公式相声进入了《央视相声小品大赛》全国24强,还积极参加主流相声界的各种活动和研讨会等。11月3日,第二届《马季杯》落下帷幕,李宏烨凭借公式相声第二次在《马季杯》上获奖。这是否意味着相声未来呢?

笔者负责任的说,如果公式相声能够成为相声的未来?那么相声一定就没有未来了。但如果再加把劲稍加学习,有可能成为主流相声界的未来,毕竟主流相声不以商业演出为主,通常由专家们认可就可以了。从数据上来看,李宏烨已经可以引领主流相声界了。姜昆老师经常在各个公开场合表示:相声一定要坚持创新。单从这一点来说,公式相声是非常符合要求的,而且大有秒杀部分主流相声演员的趋势。李宏烨公式相声的理念:不创新就等于死,正好和姜昆老师的相声创新理念相吻合。下图是李宏烨相声理念的微博截图。

那么姜昆老师看中的就是李宏烨的创新,并称其是矢志不渝的精神。其实姜昆老师根本听就不懂公式相声,可能有人会问:听不懂还给公式相声《相声的有限元》写序?原来姜昆老师,到现在都不知道这本书的意思。也曾经亲自去现场听过公式相声,虽然没听懂,但姜昆老师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要来了,所以表示支持公式相声矢志不渝的精神。如果按照创新数量来说,李宏烨已经引领了主流相声界了。

其实也难怪姜昆老师如此大力支持公式相声,如果按照创新数据来说,李宏烨在相声界还真是无人能敌。德云社五队,曾经规定演员们每三个月创作一段相声,这已经是很高产了。相声诞生100多年来,传统相声流传下来的约500多段(部分失传),以侯宝林大师为代表的新相声约有100多段。郭德纲至今整理过约600段相声,苗阜在2018年写了一篇《我和相声》的文章,他表示:现如今自己已经会说30段相声了。

那么李宏烨就显得就那么的与众不同了,他的相声是按照《相声的有限元》的理论,已经实现工业量产化模式创作相声了。按照他的公式计算,每两天就可以创作一段相声。其中2016年,公式相声年产量已达180段,2017年年产量约150段,如今共创作了约1600多段相声了(超过了相声史上总和的3倍多)。按照创新数据来看,他完全可以引领主流相声界的未来了,而且按照公式相声计算,相声根本无需学习基本功(这与部分主流相声演员不谋而合),演员每学习7天就可以登台演出。

基于李宏烨如今在主流相声界取得的成就,再加上个人“矢志不渝的精神”,成为主流相声界的未来指日可待。那么想要成为非主流相声(民间相声)的未来,那可就难了。首先民间相声(非主流相声)因为要养家糊口,所以必须卖钱才行。单从这一点来看,虽然公式相声取得了各种主流相声的荣誉,但似乎“能卖票”这一简单的要求,公式相声已经没有了未来。李宏烨曾经相信自己很有能力,自己都被主流相声界认可了,难道还怕商演不成?所以他信心满满,在今年1月2日,上海人民大舞台举办商演《读书一掷》。结果可想而知,上座率可以用寥寥无几来形容,立即就透露出公式相声的不足,最终以失败告终。

下图是公式相声商演当时的上座率截图。

那么马季杯是全国大学生相声比赛,面向大学生艺校等团体,不能代表相声的全部,所以即使李宏烨两次马季杯获奖也不能代表相声的未来。校园相声走向社会还需要一段距离,例如:曹鹤阳当年就属于标准的校园派相声。在校期间,自己的相声水平非常优秀曾多次获奖。但走出校门后,第一次上台说相声时,却被台下观众起哄往下轰,曹鹤阳不得不拜师重新学起。曹鹤阳是专业曲校毕业的,但他的同学和同届学生们已经有三分之二不再说相声了,可见专业学校出来的相声演员,以后成材率也不是很高。那么笔者认为:以公式相声教出来的学生,相声成材率应该更是少之又少,甚至为0。因为专业院校教出来学生,日后成材的比例都很低,何况是一个不懂相声的人来教相声呢。

那么虽然李宏烨也有自己的团队,也招收学员,但笔者认为:他教出来的相声演员,有误人子弟的嫌疑。因为他自己本身连相声的基本功是什么都不明白,怎么可以教其他人相声呢?所以更不可能成为相声的未来。其实他在校园里,给学生们演出一下还是挺好的,给学生们做个启蒙,而且还有登台锻炼的机会和积累经验等,然后再参加一些主流相声界的活动挺好。中国相声的未来,还是交给专业的相声演员比较靠谱。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明辨是非123


一针见血的说,如果没有郭德纲,还有谁拿相声当回事儿?如果没有郭德纲,李秀才你还会搞公式相声吗?如何没有郭德纲,姜公公会搭理你个毛都不懂的书呆子?说白了你就是赶的点儿好,在姜公公饥饿的时候,来了个臭鸡蛋,苍蝇也是肉啊!

问题是观众可不买你的账,观众需要的是欢笑,而不是看你个二货给观众背课文。如果你想搞公式相声,没问题,你先了解传统相声,虚心学习,认真揣摩,潜心研究,诚心请教啊。可你丫毛都不懂,拿过来就说。别人说点不同的观点就跟踩了你狗尾巴似的,嗷就急眼了,跟疯狗一样一通胡咬乱咬。

哎,本想到老郭那表现一下,期待老郭能接受你的公式,结果没说几句急眼了,也不虚心受教,被老郭贬得一文不值。返回头又去找不景气的主流相声界,从此视郭德纲为敌,可见人品啊!

算了,不说你了。噢,对了,臭鸡蛋,我这篇评论格式没错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郭德盆


我说几句公道话的。

首先相声是门艺术。艺术就有两特点,一是艺术是没有公式的,二是艺术是有一定规律的。

先说第二点,艺术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你练画画,西方画打抵是先素描,再用色。国画练笔,练墨。比如国画的竹,画法其实就那点,你练练几个月也能画得有模有样。其他不展开了,比如电影,英雄片就那几个套路。

再来说第一点,有一定规律不代表有公式。简单点,张卫健一直模仿周星驰,是掌握了周星驰的一点规律,比如哇哈哈的笑,但成功了吗?又比如更失败的黄晓明,演唐伯虎,结果呢。更夸张的是,同样的剧本,黄日华的郭靖和李亚鹏的郭靖差距就大了,更别说翁美玲的黄蓉,你来说说公式在哪?

之所以没人说公式演戏,却有人说公式相声。就是因为很多人觉得说相声就是念本,没有表演成分。其实大错特错。演戏还有个背景啥的,说相声有啥,就一个桌子,有时候桌子都没有。这其实很考验演员的控场能力,表演能力。同样的段子,郭德纲说,岳云鹏说,姜昆说,我说,效果会一样吗?

相声和演戏一样,表演起码占80%。剧本之占20%。很多人不了解,觉得郭德纲不就那样吗,屎尿屁,你来试试,你只看到别人成功的表像,没看到人家后面的努力和积淀。郭德纲没成名前,经历过多少?什么没干过?就像周星驰,你只看到人家搞笑,觉得不就那样吗,我也行,但你看到周星驰的努力吗?那是一个演被梅超风一抓就死的龙套也在研究怎么演好的人。就喜剧之王不让拿盒饭那段表情几个人能演出来?就斧头帮那舞,几个人能演出神韵来?那是周指导跳的。

很多人想成功,想出名,看到人家成功,看到人家成功的一点点特征,就觉得多简单,我也行。没有沉淀下去。比如马云,不就是个淘宝网吗,一个网站有什么技术含量,你试试,不说别的,你都发不起工资你能坚持下去吗,你能在发现网购的信誉问题,在国家不允许情况下搞支付宝吗?没有谁随随便便成功,不要太肤浅了。


鳄鱼的可能


说句实话,真心不认同什么公式相声。本身幽默风趣就不是公式能套出来的,李博士的公式相声也有几年了,社会、观众的反映如何?大家有目共睹。社会、观众不认可,你有生存发展的必要吗?姜昆支持公式相声,纯属公报私仇,分化打击郭德纲。人品有问题!总结,李博士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相声。姜昆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351912826498行者


本人小学毕业,看到一个博士说什么公式相声,我认为我念了十几年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受到了奇耻大辱。咱有那么高的学历,可不可以不去玷污相声啊。


慎独135230


我认为「不能」我宁愿看“抗日神剧”、就当小品看,相声像李什么叶说的那样,我直接划过、……真的不得不说,目前相声界,除去郭德纲,一概不听


春天47736229


李博士和部分主流说相声的人有共同点,就是都没有基本功。前些年相声的没落就是因为这些没有基本功的人操作下造成的,如果李博士之流掌控相声界,真为未来的相声前景堪犹。希望相声界的人别再胡闹啦!


运河情怀


这是好事,能创新就说明相声事业有了很大进步,李宏烨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为中华民族的相声艺术去创造未来,大家不要小看李宏烨的执着能力,到时候一定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想当年郭的出现也是受尽嘲笑,李宏烨就是相声界第二个郭德刚,我也看好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