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那么软,写出的字为什么可以行云流水,又可以入木三分?

我来陪你玩GOOD


书法之所以能成为艺术,能行云流水,离不开书家的行文流水。书法其实是文章的延伸,三大行书,作者首先是个文学家,所作文章是个人文化底蕴的沉淀,也是情性的表达。其中一笔一画,也是随着文章的行文而瞬间行成,凝结的更多是人的精神,这一切都是古人对势的理解和体悟。入木三分,也不是他们为了写出多么结实的笔画,多么结严谨的结构,一切都在于“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是书家精神和书写习惯的写照,其中传达的是一种力量感,不是简单的力量大。


鷹撃大司馬


孙过庭在书谱中说,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尤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

写字就是一个造像的过程,和画画有相似的地方,高手可以把这个像造的气象万千,有的也可以把它造的妩媚婉约,


比如像这种字秀美生动

而有的字狂放率性

要表现这么复杂的,富有情感的美学的内涵,又不是画画,要按照字本身来形象来重新的造像,要反映出自身的心绪,唐张怀瓘说:书,心画也,就是所谓字如其人也。所以孙过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这么复杂美学内涵要在一点一画中表现出来,从一个字,一片书法作品中反映出来,显然一般的工具是不能胜任的。

一方面,毛笔具有特殊的结构,软软的笔毛可以完成很多复杂的动作,如提按,顿挫,使转,迟速……通过这些充满对立统一的动作,去表达一个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是不是很搭?

另一方面,历经不同时代人杰们的探索,慢慢的丰富完善了毛笔的用笔方法,使其表现力得到比较充分的挖掘。

所以毛笔虽然软软的,却可以写出一个世界,不仅仅是行云流水或入木三分。而且only you!!

有用注射器的,这是浮躁的世界加上历史上的一座座丰碑把想出名的人逼疯了。

我说的有道理吧,别忘记点个赞,鞠躬🙇


山东少川


实际上正因为毛笔软的特点,才能写出更生动丰富的点画线条,也就是说,毛笔的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予了毛笔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可以行云流水的不是毛笔二十使用毛笔的人,由于书法家的驾驭能力产生。无论是行云流水亦或入木三分都是在于人对毛笔的驾驭能力所致。

在进一步来说,是对技法都娴熟和自如的驾驭功夫所完成的。笔作为工具,只是在使用者的手中发挥着其最大的可能变化幅度。是书写者将毛笔的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毛笔的软,的表现力更丰富,这时其优点而不是缺点。

行云流水的书写,在于书写者的技法娴熟和对笔的性能熟悉,因此做到了随心所欲。如果毛笔在不会实用他的人手中就无法驾驭他,因此谈不上什么行云流水,入木三分。这是一种功夫,经过千锤百炼而锻炼出来的功夫。这种功夫是靠临摹练习获得。

至于入木三分,更是一种功夫,是书法家的功夫所致。可以说与毛笔的软没有太大的关系。仍然是与书法家的技法功夫有关,与运笔的稳健沉着有关。入木三分实际上就是用笔沉着,中锋运笔,墨在合适的速度均匀的笔力下的结果。


翰墨书道


书法家的高底一般看写出的字在运笔上有没有劲力。如果劲力浅,书法中显露圆滑飘逸之感。劲力十足,书法中暗藏坚木硬骨之气势。

这就和气功大师发力推物一样,柔和挺进。

木入三分难能到达,纸透三张不是不可能。

书法家多有,木入三分不妄虚名。待见!






郭玺清


无论是“行云流水”还是“入木三分”,其实都只是一种形容。

行云流水是形容一幅书法笔意连贯,一气呵成,这是建立在通篇布局成竹在胸,运笔控笔游刃有余的基础上的。

而“入木三分”是形容笔力刚劲,笔法凝练,这是由于长期的扎实练习而达到精神与身体的完美统一而形成的。

所以,“行云流水”固然是一种抽象的表达,而“入木三分”也并不是真的把笔墨沁入木板中三分深。

试想一下,我们写书法,把笔墨沁入这么深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是写字还是刻字?同理,“力透纸背”也是一种形容而已。

当然,如果真想实现“入木三分”也很容易,只要选择疏松一点儿的木材,比如泡桐或者松木,然后用比较稀的墨汁,把笔蘸饱墨汁,写的时候慢一些,别说入木三分,入木一寸也不是不可能。

总之,入木三分只是一种形容,并不是真实的情况,也不是学书法需要追求的效果。自然与毛笔的软硬也没有关系。

最后贴几幅我自己写的书法作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省思斋


这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

如水一样,可柔可刚;

柔则如水绕山而行,遇海而入,遇到分水岭就分流开来,遇到汇合口就汇聚一处,它的不固执,它的筋骨柔顺让它川流不息,永远充满生机。

刚则如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只要持之以恒,日久天长,自会做成难以想象的事情。


瑞和堂择日馆


东汉书论家蔡邕曾说过,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说出了我们我们中国书法特有的工具毛笔,就因为毛笔是软的,才可以写出变化丰富的笔法和笔画,可以提按,顿挫,表现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是说书法有功力的表现,其实是体现出书家的基本功修养,对笔法墨法等熟练地驾驭,例如力透纸背也是这个意思



书法小青年


书法是因毛笔书写而产生的一门一艺术。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毛笔书法的魅力,就在于笔毫的柔软,使毛笔的运动形态丰富多彩。在水平运动中产生使转的笔法,在垂直运动中产生提按的笔法。

同时,勤于练习,方法得当,还能使笔毫凝聚,产生万毫齐力的效果。

当然,还可因书法家的个人爱好、审美追求,产生仕女簪花的流丽风格和壮士横刀的雄强特色!








柏夫文艺


书法,其实是一种思想的作品化,毛笔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古人用其书写文章,承载的其实是人精神活动的产物。

在中国哲学中,有“精气神”之说。精,其实代表的是物质,气代表的是无形中流动的力场,神,代表的是精神。

而书法,其实就是通过毛笔这一物质,表达精神面貌的创作过程。

而毛笔的柔软,恰恰是老子道德经的精髓,以柔克刚。

而书法写出的字行云流水,是一种贴近自然状态流淌的心态,而入木三分,便是力道力透纸背的功底和气势。






文君公旦评


毛笔软,是相对于现在人的书写硬笔而言。民国前几千年中国人都用毛笔,已然发展成熟。至于为什么写出的字能行云流水,入木三分。一是毛笔通过几千年的书写和改进已经成为很好很成熟的书写工具。,二是,不是每个人写字都可以笔走蛇龙,行云流水。需要一定的书写功底。有的人穷且一生都在追求书法造诣。

在古代书法作为很高的艺术追求存在,是上层艺术。流传下来的也是书法大家之笔。所以我们今人看到大多是他们的字。看着都用入木三分之功力。

再有,我们现在人用硬笔写字习惯了,突然拿起毛笔写字就感觉软趴趴的。这是我们用现在用笔的姿势和力道去用毛笔写字,当然会感觉很软[灵光一闪]

另外,毛笔也有硬豪软豪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