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吃手可以得到锻炼!但是超过这个年纪,家长就要警惕了

案例故事

莎莎从小被父母寄养在爷爷奶奶家里,爸爸妈妈一直努力在城里打拼,在莎莎四岁生日来临之际,父母总算在城里买了一套自己的房子,于是就把莎莎接到了自己身边照顾。

最近莎莎的妈妈却发现莎莎有吃手的坏习惯,而且经常对妈妈说:“妈妈,我害怕”。妈妈看到女儿的这种表现,内心有一种浓浓的愧疚感,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妈妈觉得莎莎一定是刚到城市不习惯所以才会害怕,于是就决定带莎莎多出去逛一逛,适应一下环境。

妈妈带着莎莎去了附近的游乐园,其他孩子到了游乐园之后玩儿的都非常的开心,但是莎莎似乎并没有任何的兴趣,一直紧张的吃手,还催促妈妈赶紧回家,妈妈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皱了眉,她不明白莎莎为何会害怕,又为什么会吃手?

孩子经常吃手可以得到锻炼!但是超过这个年纪,家长就要警惕了

案例分析

从儿童成长学来说,婴幼儿吃手这种行为非常正常,通常来说孩子在几个月或者一岁左右就会逐渐进入口欲期,这个时候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成熟,还分不清自我以及他人,意识混沌,有时候就会吃自己的手或者随便抓起一件东西就往嘴里放,所以这种行为也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一种非常正常的行为。

而且有心理学家认为,小孩子吃手啃咬等动作还会锻炼孩子的大脑以及肢体肌肉。只不过家长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吃手完全没有问题,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孩子超过3岁还喜欢吃手,家长就要警惕这个问题了。

孩子经常吃手可以得到锻炼!但是超过这个年纪,家长就要警惕了

孩子在两岁的时候,自我意识已经比较强烈了,在孩子三岁的时候,自我意识会飞速的发展,这个时候孩子已经能够分得清很多事了,如果还是喜欢吃手,家长应该警惕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开头讲述的事例中,莎莎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四岁才被爸爸妈妈接到身边,也就是说莎莎从小就缺乏父母的爱,从小就缺乏安全感,这就导致莎莎的性格比较敏感,胆小,正是因为胆小这种性格所以才导致莎莎喜欢吃手。

吃手指是一种行为,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家长发现孩子总是习惯性吃手指的时候,你要关注的是孩子吃手背后的心理原因,而不是吃手这种行为,莎莎由于性格敏感缺乏安全感才会忍不住吃手,只要家长给足孩子安全感,莎莎吃手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孩子经常吃手可以得到锻炼!但是超过这个年纪,家长就要警惕了

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从不陪伴孩子

英国著名分析学家和儿童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曾提出过儿童依恋这一概念

鲍尔比研究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这就意味着对父母的依恋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当父母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本能的痛苦。

除此之外美国心理学家哈洛也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让刚刚出生的婴猴跟它的母亲隔离,然后将它跟两位特殊的“母亲”放在一起,其中一位母亲是铁丝制成,另一位是棉布制成,铁丝母亲可以给小猴子食物,棉布母亲无法给予小猴子食物,但却能给小猴子温暖。

哈洛通过长时间的实验研究发现:这只小猴子更喜欢跟棉布母亲待在一起,有一次哈洛还故意制造了一些巨大的响声,小猴子在听到这些危险的响声时,第一反应也是紧紧抱住棉布母亲。

这个实验被称作恒河猴母爱实验,这个实验也证明了婴幼儿早期的主要需求就是父母的爱,其次才是温饱这种生理需求。

在开头讲述的事例中,莎莎从小就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里,直到4岁才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也就意味着爸爸妈妈很少会陪伴莎莎,所以这才导致莎莎性格敏感,胆小。

孩子经常吃手可以得到锻炼!但是超过这个年纪,家长就要警惕了

2.孩子受到生理或者心理上的虐待

生理上的虐待就是父母殴打孩子,看到孩子不听话就直接打,根本不考虑孩子感受,心理上的虐待就是对孩子进行冷暴力,进行精神虐待。

生理上的虐待大家都明白,这一点我就不多家阐述了,我重点说一下冷暴力,这种精神上的虐待。很多家长都意识不到自己在冷暴力孩子。

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伤害,这就是冷暴力。

举个例子:孩子这一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然后家长冷嘲热讽的对孩子说:“你平常不是很厉害的嘛,怎么关键时候考这么点分?你还有脸回家”。

孩子经常吃手可以得到锻炼!但是超过这个年纪,家长就要警惕了

家长们可以想一想,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他自己肯定也会很难过,这个时候家长还冷嘲热讽,这不就相当于火上浇油么,这也相当于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孩子怎么可能会不难过呢?

有儿童教育专家通过长期追踪后发现:经常遭受冷暴力对待的孩子,思想会比较极端,性格自卑敏感,人际关系差劲,性格容易冲动,心理常常处于孤独状态。

前面也提到过,孩子出生之后最本能的需求就是父母的爱,如果孩子在家庭环境中长期感受不到关爱,长期遭受生理上的虐待和心理上的虐待,孩子的内心会缺乏安全感自然一点也不奇怪了。

家长应如何给足孩子安全感?

1.建议不要隔代育儿,尽量自己带孩子

从儿童心理学上来讲,3岁前的孩子正好处于亲子关系依恋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是孩子与父母建立爱与信任以及安全感的重要时刻,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内家长最好亲自带孩子。

如果没有条件做全职妈妈,那么可以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帮忙照看孩子,你至少要保证每天跟孩子见一面。

孩子经常吃手可以得到锻炼!但是超过这个年纪,家长就要警惕了

2.可以经常拥抱孩子

我相信很多宝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只要妈妈抱一抱孩子,温柔的哄一下孩子,孩子很快就会止住哭声,这就是父母抚摸孩子的神奇魔力。

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爱抚产生的感觉可以使人的神经系统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从而缓解紧张,改善情绪,增强自信心。

经常拥抱孩子就会给孩子一种安全的信号,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父母爱的,他自然也就不会缺乏安全感。

孩子经常吃手可以得到锻炼!但是超过这个年纪,家长就要警惕了

总结:当家长们发现孩子喜欢吃手,口头禅是害怕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警惕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孩子身上出现这种现象多半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如果你家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建议家长们多陪一下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