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慕容复娶王语嫣,把阿朱阿碧纳妾生一堆娃,收一堆干儿子,能不能光复燕国?

歪哥浪四方


慕容复是金庸武侠里一个著名的表哥形象,也是表哥里面最厉害的一个。不过慕容复依然逃脱不了高开低走的悲剧,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复国梦,最后的下场很凄惨。

有人可能会觉得慕容家族百年复国梦,但是基本都是一脉单传,人丁不旺,那么就算慕容家族人才济济,兄弟众多,他们就有可能完成复国梦吗?如果看过《天龙八部》新修版,相信很多人都会对最后结尾的改编印象深刻,在三联版里,慕容复最后傻了,只有婢女阿碧留在他身边照顾。新修版里面慕容复同样傻了,但是王语嫣对他始终念念不忘,最后还是跑回他身边。

这个慕容复呢,只是后来遭受打击太多,得了失心疯,先天条件还是相当优秀的,他身边有两个女人,王语嫣和阿碧,王语嫣是个可以熟背百家武学的聪明人,阿碧虽然是个婢女,但是也是机灵乖巧。在他们背后,由于段誉对王语嫣的感情,即便王语嫣跑回慕容复身边,对他们也一直有提供生活上的照顾。有了这些条件,如果王语嫣和阿碧愿意,每人生几个娃还是没问题的,而且这些娃资质都不会差。


尽管慕容复疯了,但是他一流高手的武功还在,再加上王语嫣这个武学百科全书,他们的孩子要想学武绝非难事。可以做一个好一点假设,假如说王语嫣和阿碧每人生三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健康聪明的。然后六人都学些武功,武功修炼的水平跟当年的慕容复不相上下,有了这么多孩子支持,慕容家族能够复国吗,答案还是没有可能。

为什么呢,首先从慕容家族内部分析。慕容家族心心念要复兴的大燕国,是在魏晋之后,南北朝时期存在的一个慕容氏国家,前前后后经历过钱燕、后燕、西燕、南燕四个政权,的确也有过比较高光的时期,但是从来没有建立大一统政权。当然了,这也不是关键,关键南北朝距离慕容复生活的年代太远了,已经过去了六七百年,什么大燕血脉,基本上就是个子虚乌有的存在了。至于说五代时期也有一个大燕国,但那是刘守光建立的,跟慕容氏基本扯不上关系。不过呢,慕容家族的老祖宗慕容龙城就是奇思妙想,非要恢复这几乎就被所有人遗忘的慕容燕国。而慕容龙城当年是绝顶武林高手,创造的斗转星移十分厉害,所以他很天真的认为可以从武林入手,建立大燕国。慕容家族后代秉承着老祖宗的遗志一直都把复国放在嘴边,但是一代代下来,除了有四大家臣之外,城池没占据一个,队伍也没有组织一个,除了武功延续下来,慕容家族在复国大计上没有寸进,跟普通的武林家族没什么区别。更为致命的一点是,慕容家族由于一直有复国野心,他们很怕别人知道这一点,所以不怎么跟别人接触,在武林中也搞得神神秘秘,独来独往的,压根就没有什么朋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慕容复多了几个儿子,顶多可以成为武林上的顶尖家族,想要复兴燕国甚至一统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慕容家族除了历史上有存在那么个燕国之外,慕容龙城一脉就没有任何复国基因。慕容家族做的最大努力就是慕容博这一代,他看复国无望,就想走挑拨离间的诡计,找大宋高手攻击契丹贵族,故意泄露少林绝技给吐蕃上层国师,企图利用个人矛盾挑起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这个做法看起来有点作用,实际上十分幼稚,对复国压根没有帮助。国与国之间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大规模战乱都是根本利益的纷争,不可能因为一两个人的原因就大动干戈。

从内部说了,整个慕容家族在复国上面除了有个想法之外,其他方面是一塌糊涂。而外部环境呢,显然也是没有丝毫慕容家族复国的机会。慕容家族位于姑苏一带,属于大宋的地盘。当时的大宋的确四处有帝国,除了辽国、西夏两个主要矛盾国,还有吐蕃、大理等国家环伺,大宋的确危机不断。但尽管如此,大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们大体过得不算差,内部还是相对稳定的,就算有些农民起义,也是小规模的,很快就被剿灭了。慕容家族一直希望天下大乱借机崛起的机会是不存在的。

那么如果慕容复几个儿子都读书科举,当朝做官发展势力,这样有机会复国吗,显然也是没机会。宋朝那时候重文轻武,地方武装势力薄弱,主要军权集中中央。宋朝有很多厉害的文官武将,但是没有一个人说可以左右皇权。哪怕像岳飞那样,君权在手,威望又高,皇帝不想他活,那也是分分钟被秦桧害死。大名鼎鼎的苏东坡苏家三父子都是当朝为官,那又怎样呢,在官场影响力有限。宋朝不同于唐末,一个地方节度使就拥有很大的权力,慕容家族想走这条道路复国也是行不通的。



实际上,关于慕容家族复国大梦,慕容复是受害者,王语嫣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她那么爱自己表哥慕容复,但是慕容复因为复国之事,平日对她不冷不热也就罢了,后来居然为了复国屡屡要害她性命,要说谁对复国最深恶痛绝,非王语嫣莫属。那时候慕容复已经成了傻子,她跟慕容复、阿碧组成的三人家庭就以王语嫣为大,就算以后真的生了不少孩子,王语嫣也绝不会让孩子们走上复国大梦之路的,所以就更没有可能了。


一览众河小


这个问题一定要吃了含笑半步癫后才能开始回答,如果慕容复娶王语嫣,把阿朱阿碧收房,生一堆儿子,教他们一身绝世武功,能不能光复燕国?如果能,慕容博早就光复了,也不用假死把复国重任推儿子身上了。

慕容复想恢复的燕国是五胡乱华时期的燕国政权,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存在了七十余年,最后一个南燕政权是公元410年灭亡,到北宋建国已过去了500多年,慕容家族偏居江南一个小岛,但依然做着光复大燕,重回北部做霸主的梦,只能说这一家人传下来的家训太坑人。要想建立一个国家,首先要有人、有兵、有钱,这三样慕容家一无所有。

时势造英雄,慕容家族光复燕国注定是个梦

《天龙八部》里的北宋,北有大辽,西有吐藩,西南有大理,西北有西夏,黑龙江流域有萌芽阶段的后金,北宋在这几个强敌环伺下,勉强支持,辽国随时想南下,西夏和北宋连年有战争,吐藩蠢蠢欲动,就剩大理还比较安静,这确实有点乱世的感觉,但乱世出英雄,出的都是手握重兵、执掌朝廷大权,挟天子以令诸候的英雄,而不是一个江湖高手。慕容家不在任何一个国家为官,手里没兵,家里没钱,想趁乱建立一个政权,简直是做梦。

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靠挑拨各国关系,从中渔利,几乎是幻想。慕容博通报玄慈大师一个假消息,说辽国准备派人到少林寺偷武林秘籍,结果,除了搞得萧峰一家人妻离子散,武林一片血雨腥风外,对两国邦交没有一点影响。国与国之间的问题,都是各种政治利益的权衡,江湖手段解决不了。

慕容复想称霸武林都不可能,何谈恢复燕国?

江湖上虽有南慕容北乔峰的传言,但几次武林血战都能看出,慕容复的武功低于乔峰,而且慕容复的脾气性格不够豪爽豁达,和江湖中人关系一般,没有号召群雄的能力。可能是光复燕国的压力让慕容复和江湖中人有点格格不入,但和段誉、乔峰这些世子、南院大王的关系,慕容复也维护得不好,上不能结交显贵,下不能拉拢群雄,慕容家族光复燕国的梦想,注定到慕容复这一代戛然而止。

就算慕容复有一堆武功高强的儿子,也只能称霸一方武林

退一万步,就算慕容复真娶了王语嫣,阿朱、阿碧三人,生了一堆娃娃,教他们每人一身绝世武功,那也只能称霸一方武林,离建立一个政权差得太远太远,首先,一支军队要建立起来,就要有人,到哪里找人,总得有共同利益,大家才愿意加入一个队伍,光复大燕只是慕容复的想法,其他人从光复大燕中能获得什么利益,慕容复保证不了。第二,就算真靠封官加爵,组建了一支军队,粮草军饷怎么解决,仅靠劫几个江湖上的富户肯定不可行,也维持不了多久。第三,统率之才,慕容复多疑,胆小,不是帅才,连将才都勉强,如何保证队伍在乱世中不被打散。

慕容博的借兵之计也不现实,无论是大理还是西夏,都不可能贸然为了帮一个江湖中人出兵复国,这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或是走到绝路的空想。

慕容复的悲剧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的不理智,但既生在慕容家族,他也没法选择,只能以发疯结束这个可笑的复国梦。


小雅的小


个人感觉不会,他一心复国根本无心儿女私情,纵使王语嫣美貌无双,聪慧过人而且最初是对他一往情深却也没能换来他的半分怜惜,他性格孤傲,且刚愎自用,作为一个失势的皇室后裔,失了人心,且看不清局势,做不到隐忍,他的人设就决定了他无法复国。





水仙花少女


慕容复绝对无法光复燕国,我觉得这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从他的祖宗前后燕到北宋宋哲宗时代,已经六百多年了,慕容复没有任何恢复燕国的基础。

二是当时的北宋、西夏、辽国三强平衡的国际环境不会给他任何复国的空间。

三是慕容复本人没有雄才大略,看不清形势,选择复国策略时又昏招频出。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慕容复就是娶十个王语嫣、阿朱和阿碧,生三百个儿子也没有用。

一、慕容复所处时代,离他的祖宗前后燕灭国已经六百多年,他没有任何复国的基础。

说到历史上的燕国,那就多了去了,除了春秋战国时代,战国七雄中的那个燕国,就是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代好几个燕国了,有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等等,都是鲜卑慕容家族所建立的胡人政权。

慕容博在少林寺藏经阁,向萧远山萧峰父子和鸠摩智展示过所谓燕国的“皇帝世系谱表”,其中提到的慕容皝、慕容儁、慕容垂等等,都是前燕和后燕的皇帝。

后燕灭亡于公元407年,而《天龙八部》末尾,当时北宋摄政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去世是公元1093年,已过去680多年,期间经历了南北朝、隋唐和五代十国。

相隔这么久,慕容家族的子孙早已经流落各地,而居于江南苏州的姑苏慕容家族,除了慕容博慕容复父子,只有慕容家族的所谓四大家臣包不同、风波恶、邓百川、公冶乾,就凭这几个人,就想建立一个政权,恢复燕国,慕容复未免有点异想天开了。

我们都知道,慕容复真的想复国,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钱,二是人,有钱才能招兵买马,有人才能组成军队,然后攻城略地,占领地盘,慕容复是狗屁没有。

其实慕容博早就明白这个道理的,他之所以装死,一方面是他可以暗中阴谋行事,做一些挑拨离间的事,另一方面是这个复国的担子太他妈重了,他受不了了,所以把它传给了儿子慕容复,谁知道,最后把慕容复给逼疯了。

慕容博道:“照啊!萧兄之言,大得我心。慕容氏若要兴复大燕,须得有机可乘。想我慕容氏人丁单薄,势力微弱,重建邦国,当真谈何容易?唯一的机缘便是天下大乱,四处征战不休。

二、慕容复所处的时代,中原和江南有北宋政权,西北有西夏政权,北方和辽东则有辽国政权,西南则有大理小国,西域则有实力强劲的吐蕃,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没有任何慕容复复国的空间。

宋哲宗及其以前的时代,北宋和辽、西夏都有战事,边关经常不宁,各个国家都想扩大地盘,怎么会给慕容复父子地盘?

慕容博还想着依靠萧峰父子在辽国的关系,通过牺牲自己,让萧远山父子复仇,从而从辽国借来一支兵马,然后再制造宋辽之间的战争,慕容博使用借来的这批军队,在混乱中跟辽国瓜分宋朝的土地。

“不错,其时我慕容氏建一枝义旗,兵发山东,为大辽呼应,同时吐蕃、西夏、大理三国一时并起,咱五国瓜分了大宋,亦非难事。我燕国不敢取大辽一尺一寸土地,若得建国,尽当取之于南朝。此事于大辽大大有利,萧兄何乐而不为?”

慕容博当年之所以通报假消息,让玄慈方丈上当,杀害无辜的萧远山夫妇省亲一行,就是看准了萧远山是辽国萧太后一族的贵族,当辽国知道自己的贵族被北宋剿灭全家,岂会善罢甘休?此时,辽宋战事一起,慕容博正好从中渔翁得利。

可惜的是,萧远山萧峰父子都没死。

而且,当时宋、辽、西夏,虽然在边关战事不断,但是大体还维持着三强平衡的状态,谁也没有能力灭了谁。

当时,宋、辽、西夏三国,都是建国百年左右,处于国势平稳下降时期,只有辽国还算兵强马壮一点,但是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没有足够实力吞并了其他两国。

而且北宋占有中原和江南绝大多数土地,兵虽弱,但是国力强,由于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因此这期间北宋政治比较清明,经济也十分繁荣,岂是辽国想打就打得了的吗?

以当时国际上三强平衡的态势,最多是边关局部战争,根本不会引发全面战争。

慕容博还希望什么

倘若宋辽间战争复起,大燕便能乘时而动。当年东晋有八王之乱,司马氏自相残杀,我五胡方能割据中原之地。今日之事,亦复如此。”

简直是痴心妄想。宋辽就算有战事,也不会像八王之乱那样的,还扯什么司马氏自相残杀、趁机割据中原的蛋。

萧远山虽然是一介武夫,他也不会不明白,就算辽国真的发兵攻打北宋,北宋不得已退守江南,划江而治,辽国也不会把中原山东给慕容博。

辽国自己都想要中原和山东。耶律洪基为什么要南院大王萧峰发兵啊?不就是想要中原山东嘛。

到时候耶律洪基一想,姑苏慕容?你算哪根葱,谁拿你蘸酱吃啊!哪凉快哪待着去吧您呐!

三、慕容复毫无雄才大略,想出的复国妙招竟然是笼络武林人士,后面想当西夏驸马、想占段誉大理国的便宜,从而借一支兵马,又都是打错了如意算盘。只能说慕容复没什么才干和眼光。

慕容复整天梦想着恢复大燕,却一点实事都不干,而且他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一点判断力都没有。此外慕容复还人品低劣,以至于乔峰觉得跟他齐名丢人。

第一,他的复国大业竟然想通过拉拢中原武林人士实现,还有比这更不靠谱的吗?那些武林人士可都“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你还没反呢,他们先把你剁成肉酱了。

玄慈方丈为什么带领一帮武林高手去雁门关截杀契丹武士?不就是怕藏经阁的武林秘籍传到辽国,辽国变得兵强马壮,从而威胁大宋吗?为了大宋,他们可是抛头颅,洒热血,都不怕死的。除了一个赵钱孙李。

少林寺武林盟主大会的时候,萧峰带着燕云十八骑来了,当时在场的几乎所有中原武林人士都想干倒乔峰,一时之间骂声一片,将萧峰和燕云十八骑团团围住,有人虽跃跃欲试,却还没有一个敢挑头的。

慕容复的家臣们都很佩服萧峰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想帮乔峰,被慕容复给阻拦了。当时慕容复怎么想的?

慕容复却道:“众位兄长,咱们以兴复为第一要务,岂可为了萧峰一人而得罪天下英雄?”邓百川道:“公子之言甚是。咱们该当如何?”慕容复道:“收揽人心,以为己助。”

慕容复第一个站出来挑战萧峰,就是为了他的兴复大业。

可是慕容复有没有想过,在场的除了星宿派和大理段正淳及其一堆老婆,其他的都是大宋人啊。你慕容复想兴复大燕,考虑没考虑丐帮的感受,考虑没考虑少林寺的感受,考虑没考虑中原武林人士的感受?

这帮人为了大宋,头可断,血可流,岂会任你驱使,造大宋的反?丐帮的三大长老首先会带着叫花子们全国追杀你。

为什么乔峰当不成丐帮帮主,还被人人追杀?不就是因为他是异族吗?不就是因为他不是汉人?你鲜卑慕容可也是胡人,慕容复还想着收揽中原武林的人心,真是白痴一个啊。

第二,慕容复对当时的国际局势是一点判断力都没有。

《天龙八部》前半部分,慕容复为了兴复大燕,一点实事都没干,没招兵也没买马,虽然他爹慕容慕容博打死了什么柯百岁,是为了人家的财产,但是他也没用在实地啊。

后来藏经阁一次会晤,他爹慕容博给他指明了道路,就是借兵,他这才有了点思路,结果却昏招频频。

首先,他想当西夏的驸马,从而从西夏借兵,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当时北宋、辽国、西夏三国鼎立,最弱的可能就是西夏了,西夏能在北宋和辽国两强之间保证不受侵犯就不错了,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吐蕃,西夏皇帝还敢借兵给你姑苏慕容搞事情?万一辽国和北宋被激怒,联合吐蕃把西夏瓜分了,事情就玩大了。西夏皇帝不傻!

其次,慕容复把自己的表妹王语嫣送给段誉,想依靠段誉大理国的权势,得到兵马。慕容复就不想想,大理乃是西南边陲小国,也就是大宋因为忙于北边的辽国西夏,无暇顾及大理,它才活下来的,还敢借兵给慕容复挑事?

第三,后来慕容复又认四大恶人之首的段老大为干爹,想帮助段老大夺回大理皇帝的位子,从而从大理弄点权势,可是当段老大知道段誉是自己的儿子之后,慕容复则成了弃子。

即便段老大不知道段誉是自己的儿子,以段老大的头脑,会把权力和兵马分给你个外姓?

总之,以慕容复这种毫无才干,毫无头脑,又薄恩寡义的人,就算生一万个儿子,他也复国无望。


西堤君


慕容家在《天龙八部》中富甲一方,慕容复在武林中更有“南慕容”之美誉。后燕国灭亡之后,慕容氏的复国之志代代相传,然而,到了慕容复这一代,距后燕灭亡已有六百余年之久,慕容氏旧部的后代早已不知所踪。因此,慕容复想复国,只能依靠江湖人士。

慕容复行走江湖,一心想凭他“南慕容”的威望和武功笼络武林人士,企图借他们的力量来组建军队,光复大燕。因此,娶妻生子继承香火对慕容复而言,永远排在第二位。可是,中原武林卧虎藏龙,高手太多,慕容复虽心机用尽,却处处碰壁,最终只能落得个癫疯收场。

要是慕容复一开始就娶王语嫣为妻,纳阿朱阿碧为妾,然后生一堆娃,那么他只会比书中更平庸。妻妾和娃多了,矛盾也会多起来,慕容复处理家庭矛盾都应接不暇了,哪里还有时间去思考怎样光复大燕。

慕容复的家族观念极其根深蒂固,绝不可能收干儿子来干涉家事,况且,自己都有孩子了,还收一堆干儿子来添乱么!


倚斋听风雨


作为一个男人,慕容复复国就是想君临天下、妻妾成群。

既然他娶了那么多绝色女人,还有什么必要去光复燕国呢?

凭慕容家的资财,二百平方大宅住起,三十万的豪车开起,渴了让阿朱倒杯啤酒,色了让阿碧跳个艳舞,馋了让王语嫣拍个黄瓜,寂寞了拿起麦克风吼吼。白天四个人可以搓几圈麻将,晚上可以喊上几个美女一起,蜡烛果冻小皮鞭,吹拉弹唱一条龙。每天美酒佳肴,纵情声色穿梭于众艳之间,岂不快哉?

艾玛!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大丈夫得意,莫过如此吧?倘若真的光复了燕国,每天国事繁多,案牍劳神,群臣膜拜虽然很享受,每日里在一大堆老男人的汗臭味儿口臭儿操劳,有什么意思?


奇葩大喷


小说就是小说!军队的作用才是复国的关键,而不是武功的高低。西楚霸王再强也打不过刘邦。为什么屠龙刀才是天下霸主因为里面不是最高的武功而是武穆遗书!王语嫣只对武功有所了解而不是对战争了如指掌,洞若观火!而手中有倚天剑的最多只能当一个破坏者的角色。而且战争中萧何,荀彧这种大神是可遇不可求的!秦之一统天下有制度,法律,汉唐有民怨,明有宗教,清有南方大地主的离心离德他慕容家有什么?太平天国,白莲教,方腊都没成的事一个家族怎么可以轻易如愿!


不知离愁


首先,只要慕容复不宰了风波恶和包不同这两货就永远复国无望。风波恶见人就想动手。出场砍段誉,后来接着砍丐帮,然后又砍鸠摩智。砍四大恶人(大理储君,南宋第一大帮,吐蕃国师,西夏一品堂)出场没多久,几大势力都动过手。再来是包不同,出口伤人,非也非也,只要是跟包不同说过话的人几乎都让包不同的罪过。慕容复有这两猪队友还复国?就算从他老头子手上接下大燕国都得让这两货给灭了😂😂😂😂😂


狼牙土豆大湿


慕容复复国很难,自己国家灭国灭了几十年了想,就留下一个燕子坞两个家将怎么复国?再加上慕容复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注定失败。要是胸有大志礼贤下士在姑苏召集旧部及后人厉兵秣马,跟大辽一起讨伐大宋也许会成功。成天老想做武林盟主想着和西夏结亲想着认人家干儿子借兵复国怎么行?


农村文彬


当时宋辽对峙,女真虎视,慕容复或者上梁山反宋,或者加入女真部族等待天下有变。又或者进入政府以征四寇为进身之本谋取兵权。反此三者或有复国之望。捎带说一下李自成自称李继迁之后,是西夏党项人。也就是说李自成差一点就复兴西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