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的大神們,請問一下做吉利汽車的供應商好做嗎?

嵇志浩


像吉利這種國內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汽車企業,能夠進入它的供應商體系那是非常好的機會。


1)吉利汽車的每年的銷量都有百萬以上,對供應商來說有訂單保障,即使單件的利潤給的不高也可以薄利多銷賺上不少錢。量大也會平攤下來的模具等成本會很低!

2)能夠成為吉利汽車的供應商對自身來說也是非常有好處的,能夠提升自身在行業的知名度,每年大量的訂單會提升企業設計,研發,製造,售後的團隊實力,能夠接觸到吉利的質量體系、流程,積累與大企業合作的經驗。

3)吉利汽車的資金充足,不會出現付款延期、拿車抵貨款等情況。


汽車程序猿


呵呵,好多優秀供應商這兩年都有一個準則,不再接吉利的新項目,你懂的!

無底線的二軌,呵呵。

無底線的付款,呵呵。

無底線的罰款,呵呵。

尼瑪,大吉大利,毫無天理,行業內大夥都清楚!


我還是叫滴滴吧


必須要進吉利!好處:一,量大,能夠攤薄模具成本:二,規範,流程規範,付款及時;三、充分尊重供應商知識產權,沒有一二三軌;四,同情供應商,在供應商遇到困難是,能夠及時與供應商交流談心,特別是配套廠高層;五、沒有那麼多的質量考核,容許供應商犯錯;六、內部有合規性審查,對供應商不會吃拿卡要;七、不會用車抵扣貨款;八、信守合同承諾,不會有年降,半年降,季度降,只要供貨利潤空間絕對有保證。

我能列舉的就這麼多,還沒進供應商體系的,趕緊加入,現在吉利供應商准入門檻很高了。


阿Q戀吳媽


做為汽車行業從業20多年的業內人士,有幾點建議和您分享。

是機遇

縱觀整個國內自主品牌,吉利是相對最有戰略遠光的,在工程研發,產品積累,產業佈局上,李書福先生的戰略眼光令人敬佩。從長遠來說,吉利的前景非常值得期待,即使目前汽車行業正處於低谷,但相信吉利應該是最早走出低谷的那批企業。

是挑戰

吉利汽車的產品定位,撇開沃爾沃汽車不提,瞄準的是還是合資車廠之下的中低端經濟車型市場,因此不可避免地帶有國內自主品牌的通病。

對掌握核心技術的外資零部件企業必恭必敬,對民營零部件小廠則壓迫嚴重。通常有這麼些手法,都是我經歷過的:

  • 90天賬期加180天承兌匯票。如果能真正落實,倒也能接受,但實際操作往往不能保證,一年拿到一次貨款也屬常見。吉利是香港上市公司,從公佈的財務數據裡可看到,吉利2018年的應付賬款佔營收的55%。
  • 喜歡開第二,甚至第三供應商,循環壓價。無視第一家投入的大量工程測試,模具費用,用第一家的圖紙讓第二家開發,因為沒有早期工程投入,且車型市場已有一定的量,所以可以較容易從第二家獲得更加便宜的價格,緊接著再用第二家的價格去壓第一家的價格,最後採購價格下降,第一家被分走一部分業務。

年度降價指標很重

慣常的3年每年3%的降價遠遠滿足不了吉利的胃口,通常會要求5到8點的降價。對供應商的成本壓力很大,很多時候也為產品質量賣下隱患。

額外成本高

供應商需要預留幾個點的質量成本,吉利的質量扣款刀很快。

國內汽車行業採和供行業風氣一直不好,吃拿卡要,上下打點,小廠根本躲不過,大廠內部各有各的利益攸關方,臉難看是常態。

做為供應商,建議考慮這些點:

  • 盡最大努力降本應對降價壓力。因為有年降,半年降,還有循環壓價,各種扣款。
  • 確保有足夠的現金流應對長付款週期。
  • 仔細評估和研讀供貨合同,包括交貨滯納金,質量扣款、工程模具費用和分攤,付款期等等,尤其知識產權條款要細看。
  • 閻王好說話,小鬼難纏。注意客情關係維護,工程師、採購、SQE隨便出來一個就可以讓小廠感覺猶如吃屎。
  • 業務量大未必是好事,因為價格會壓得更低,盈利更是難上加難。和吉利合作若掌握不了話語權,就需小心控制對業務的投入程度,小廠要抵得住誘惑,不建議盲目去接大單,去接自己能吃得下的業務,做好交學費的準備,為和其它合資大廠合作打基礎。

寫在後面,

和吉利有機會合作,是個不錯的機遇,但必須對困難得有充分準備。

請關注@Anson梅,20年汽車行業職場經驗,我們多聊聊,一起進步。


Anson梅


不管你的目的是什麼,反正目前來講做吉利的供應商最放心,貨款肯定有保證!

也許你想聽些黑水軍的話,什麼吉利供應商壓價呀,欠錢呀,反正你進不去。


江南一刻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題主之所以由此一問,肯定是第一次有機會可以做吉利的供應商,也就是說題主的企業規模應該不算很大,畢竟大的供應商很多應該都和吉利及一些國內車企打過交流,對彼此情況都很瞭解。

那麼,作為一個不是很大的供應商, 我覺得還是可以考慮的。這麼說吧,吉利的車子賣的好,對於供貨的需求穩定,這樣一來,完全可以攤薄公司的模具成本。再者,有吉利這個平臺,也有助於供應商的成長,學習到規範化的供貨流程。再者,也不存在做吉利的供應商好不好之說,因為目前國內車企的供貨情況就是這樣,即使你去奇瑞,長城也是一樣,關鍵還是在於供應商自身的實力過不過硬。


南煙故夢


有錢墊資不???有錢被押款不???延遲付款頂的住不???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Lushen1117


首先告訴你,評論中那些一面倒說吉利不好的都不對,他們光說吉利是什麼意思?國內自主品牌的汽車廠商都一個德行,東山的老虎吃人,西山的老虎一樣吃人。奉勸你去做別的行業吧,不要碰汽車行業了。現在這個行業用四個字形容:沒有底線


Rogerdaidai


還是不要做了,這兩年他們對供應商的價格和貨期在不停的壓榨,很多間接材料供應商已經逐步的退出了,現在接手的基本都是來填坑的。按照道理你已經在其它整車廠裡做了供應商,應該消息比較多才是。


策駿


跟吉利合作全是坑,隨便找個理由就扣你款,付款週期一般9個月以上,合同籤的付款週期是三個月,從來沒有遵守過。要錢還要送禮,太他媽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