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有哪裡是值得推薦去的地方,離廣州又比較近的?

琳聽雨


其實佛山不好玩的,想不花錢玩就星期六去禪城松風路的梁園玩,免費的(只有星期六是免費的,其他日子收費),順德順風山也是不收費的,只是不好玩,而通濟橋就只有正月十五才湊熱鬧的,平時只是個街邊給老人聊天的小公園,而佛山新城那邊的人造公園只是大,毫無特色,周邊的配套全無,只適合泡妞





LZM誠信為本


其實來了佛山,我不會推薦你們去西樵山、祖廟、順峰山、南國桃源等地方,這些地方太商業化了,如果你來佛山呆幾天,你就可以去轉轉,證明你來過佛山。

我推薦給你們的是:疊滘水鄉。

一聽這名字,感覺像是邊遠小村,但其實它是市區的世外桃源。

關於小橋流水、人家枕河、林木蔥鬱、古風綿延等等等詞彙,第一感覺想到是烏鎮或者蘇州園林,或者是蘇杭那邊的景色。你很難想像在廣東地區城市裡也有這麼個地方,而這裡就是疊滘水鄉。

這片村莊裡,古樸的民居和現代建築特色的宗祠家廟,告訴你這一片歷史淵源;宗祠前不時可見的“舉人旗杆石”碑刻,上面鐫刻著“嘉慶”“道光”“同治”“光緒”諸年間這裡眾多先賢金榜題名、功成名就給族人帶來的榮耀。

那宗祠、牌坊、門樓上隨處可見的楹聯、題刻、磚雕等,無不彰顯出古村人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傳承。

坐車指南:地鐵廣佛線到千燈湖,再踩個摩拜單車到疊滘即可;

建議:下午過來,晚餐可以吃下當地美食,晚上還可以一覽千燈湖夜景。








豆B哥的理財


三水的幾個古村吧,距離廣州幾十公里,而且它們之間相距較近,一天時間已經足夠。

三水長岐古村

長岐村,坐落於廣東佛山市三水區中北部的蘆苞鎮境內。古村始建於明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建於清朝初年。村莊依山傍水,村前兩口大池塘引入北江水,村後背靠文筆山。

在明代就已經建立而成。雖然歷經了上百年的風吹雨打,但是仍然保存完好。長岐村是沿著文筆山的山勢自然而上的。

長岐古村落薈萃了嶺南的古風水文化和宗族文化。全村分盧、黃、何、鍾四大姓,各自建祠堂,其所建年代先後次序為鍾、黃、何、盧。大多數為一廳四室、一廁一天井的四合院落格局古屋棟棟雕樑畫柱,刻簷飄脊,磚雕、石雕、木雕、壁畫樣樣俱全,山水人物、花鳥栩栩如生。

大旗頭古村

大旗頭鑊耳屋

鑊耳屋——嶺南傳統民居典型代表,以廣府風格的民居建築為主要代表,因其在屋的兩邊牆上築起兩個像鑊耳一樣的擋風牆而得名。明清時期的廣府民居中,一般只有出過高官的村落,才有資格在屋頂豎起鑊耳封火山牆。

三水樂平鎮大旗頭古村,是保存得完好、具代表性的清代廣府民居建築風格的古村落。

光緒十五年,慈禧太后感念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的功勞,特意頒旨撥款建造,親賜匾額,屋頂整體以嶺南“鑊耳屋”民居為特色,鍋耳形封火山牆的青磚大瓦房。屋頂兩旁的“鍋耳”,象徵舊時官帽上對耳,又被稱作“鰲魚牆”,有“獨佔鰲頭”之意。

該村是一個祠堂,家廟兼備,聚族而居的建築群,內部佈局採用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二廊”式。前臨半廟方擴,擴基砌以石坎,突出部份狀如壺嘴;擴邊有一筆形古塔——文塔;塔下有兩方石;大者高三尺許,如硯,小者方塊狀如印,組成一個明顯的“文房四寶”齊全的人文景觀,寄希望後代“讀書做官”之意。

致力打造成廣府印象的文化體驗勝地的大旗頭村,與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開展為期一年的文化合作計劃:從5月18日起,未來一年將會舉辦四次攝影展覽,每次為期三個月。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攝影活動基地,設在在大旗頭古村裕禮鄭公祠。


36旅行


祖廟、南海影視城、國藝影視城、李小龍樂園、清暉園(附近有馳名雙皮奶)、羅村葉問故居、盈香生態園等等……,我就是比較喜歡到佛山玩的廣州人,佛山比廣州更有嶺南城市的特色,生活節奏比廣州稍慢,生活消費一般比廣州稍低,建議如想了解嶺南文化可以到佛山,自廣州出發到佛山任一景點都是1~2小時左右的路程時間[呲牙],另附最近去梁園遊玩的圖片供題主參考






黃景國律師


呆在家裡,不要來佛山。

呆在家裡,不要來佛山。

呆在家裡,不要來佛山。

呆在家裡,不要來佛山。

呆在家裡,不要來佛山。

呆在家裡,不要來佛山。

呆在家裡,不要來佛山。

呆在家裡,不要來佛山。


生阿司匹林自己不太妥


佛山祖廟、梁園,南風古灶,亞藝公園(在禪城區),這些地方都值得去。千燈湖(南海區),這些都很近地鐵站


自由天空4327


現在修的公園沒特色、沒有景點。都是花、樹和草坪


手機用戶4049396340


可惜,本人十一日從三水回茂名,從百度上沒有見有這世外桃園,下次光顧


老頑童53390


南風古灶 南海影視城 順峰山公園 都挺不錯


傑傑服飾


吃在順德,玩的話西樵山吧, 西樵山我覺得景色很不錯, 要坐車去,每個季節的景色不一樣,有桃花,山茶花,反正挺喜歡的 作為中國南獅發源地與黃飛鴻故鄉,有著悠久燦爛的龍獅武術文化,多年前就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 中國龍獅名鎮”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