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是耐寒还是耐热?老一辈认为手脚暖了才是暖,这是对的吗?

能能之圆


你好,很高兴为你答疑支招,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有时候老人的经验和现在的科学喂养出现冲突的时候,真心不知道那个是对,更不知道如何去说服年迈的父母。就比如给宝贝穿衣服吧,老人们都说要多穿,说宝宝那么小,怕冷,一冷就会受凉感冒,但现在很多专家,包括医生都在说,婴幼儿要少穿,不能以手是否暖和来判断宝宝的冷暖。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如果老一辈错,又该如何说服?


婴幼儿到底是怕冷还是怕热?

其实,对于宝贝来说,尤其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既怕冷又怕热。为什么这样说?怕冷,是因为刚出生不久的宝宝,皮下脂肪少,所以对冷的自我调节保温能力不够。怕热是因为宝宝小,汗腺功能不完善,自我调节体温能力差,容易被热着。所以,宝宝是很容易被热着,也容易冻着的。


如何知道宝宝是冷还是热?

很多人,尤其老人们都是以宝宝的手是否暖和来判断冷热,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宝贝小,心脏泵血功能不足,手脚离心脏最远,末端血液循环会差点,加上宝宝小,尤其半岁以内的宝宝,活动量小,末梢血液循环会更差,导致手脚经常都是冰凉的,但这不能判断为宝宝冷,因为宝宝小,皮肤散热能力差,如果穿多了盖厚了,头部和躯干部位,尤其面颊,颈部,后背等皮肤比较薄的部位就会出现热疹,甚至出现痱子。所以,年轻的父母想要知道小宝宝冷不冷,不是摸手冷不冷,而且摸脑后脖子处,只要那个部位是暖和的就可以了。


任何月龄段的宝宝都这样判断冷热吗?

随着宝贝月龄的增长,活动量增加,皮下脂肪逐渐增多,汗腺功能不断完善,自身对外环境的温度变化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判断宝宝的冷热也需要逐渐转变,从摸脑后脖子处转变到摸手脚来判断宝宝的冷热。这个月龄如何掌控呢?从我家豌豆的成长来看,基本以学会走路为时间节点,不会走路前我都以脑后脖子处为准,1岁会走路后我都以小手温温的不冰凉为准,但2岁后就就以小手相对比较暖和但不出汗为主。


宝宝过冷过热会影响健康吗?

当然会

很多人只觉得冷会导致感冒,所以特别怕冷着宝宝,其实宝宝越小越容易热着,热着后的宝宝除了容易长热疹,影响睡眠,吃奶等,导致爱哭闹,烦躁不安,不好喂养外,热着还会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导致腹泻。记得豌豆刚出月子,正好进入9月,气温下降,但其实不冷,豌豆爸生怕冻着她闺女,在我睡着后偷偷给豌豆盖多了,后来不仅出现了热疹,还出现了拉肚子,每天大便次数多,出现黄色泡泡不说,还出现红屁屁,着实让豌豆难受了好几天。


养孩子不是单靠老一辈的经验,还得结合靠谱的喂养知识,更好注意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好季节天气的变化来合理安排穿衣和被褥的厚薄。老话说得好,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我是儿童营养师夏群英,一个爱宝贝爱营养懂食疗的宝妈,感谢你的关注,带你一起涨知识,祝宝宝健康成长!


儿童营养师夏群英


耐热?耐冷?不重要。重要的是会判断婴儿到底是冷还是热?

婴儿的手部温度和脚部温度并不能作为依据。因为宝宝还小,神经末梢发育并不完美,手脚凉爽是很正常的。

孩子在冷热程度一般通过触摸孩子的颈部或者背部,看是否出汗来判断孩子的冷热。如果你用手摸到孩子背部出汗,证明孩子有点热,建议给孩子穿单薄一些或者不要盖得太厚。

如果触摸到孩子颈部,或者是背后没有出汗,但是孩子手脚冰凉,证明孩子有点冷,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多穿一点衣服。



慧舒


我们经常说宝宝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冷!的确很多长辈和宝妈都认为摸宝宝的手脚来判断宝宝冷热,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哦,因为宝宝手暖的时候,说不准宝宝的后背已经大汗淋漓了哦,怎样判断宝宝冷热呢,欢迎听听我的视频分享[微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7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bc0004854dff7a5266\

3宝妈的快乐分享


正常情况下小孩子是比较耐寒的。认为手脚暖和才是暖是不对的。

婴儿手脚凉并不能说他冷,由于他的末梢循环较差,血供会差一些,手脚冰凉是很容易出现的一个正常的生理状况,我们不能以此来判断小孩是冷还是热,要结合整体情况来看。

如果小孩手脚凉,可以摸一下他的鼻子和后颈,若这两处都是暖和的,说明不存在冷的情况。若是凉的,说明小孩确实有些冷。


顽固土豆


孩子应该是比大人怕热一些的。但是可能孩子调节温度的能力很差,婴儿时期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可能需要妈妈给宝宝合适的温度,添加衣物。

我们这边带孩子会按照成人的穿衣,稍微给孩子多加一件衣服这样感知孩子的温度。

也可以用自己做衡量指标,跟大人穿的一样多就可以了。





乐乐妈育儿说


我个人认为婴幼儿是比较耐寒的。因为在我们东北这,80后的我在小时候冬天都穿着活裆裤子滑冰车那都不是事儿,但是脚丫必须穿的暖暖的,所以老一辈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忙碌的人84019422


婴幼儿未出生前,是在子宫内由羊水环绕着的。羊水除了给胎儿提供所需的营养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宝宝提供一个恒温的环境。

从生物学上来说人属于恒温动物。因为人体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通过调节体内代谢,使机体温度维持在37度左右,所以婴幼儿既不耐寒也不耐热。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大脑中枢神经发育还未完善,皮肤也很稚嫩,不能很好的调节体温,体温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宝妈们能够准确的判断宝宝冷或者热,并给宝宝适当加减衣服很重要。

另外,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婴儿是零到一岁,幼儿是一到三岁,婴儿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完善,两个阶段都不能准确的用语言说出自己是冷还是热,通常需要宝妈们自己来判断。有经验的宝妈们还好,对于第一次养娃的宝妈来说这个度很难拿捏,毕竟自己是自己,宝宝是宝宝,大人和孩子的体质不一样,对冷和热的感受肯定也不相同。



怎么判断婴儿是冷还是热呢?

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情绪是否平和、精神头是否足。如果宝宝感觉到冷或热,情绪一般都会有变化,比如哭闹、烦躁等。

因为宝宝体质的关系很容易出汗,所以满头大汗不代表宝宝热。婴儿的新陈代谢速度快,短时间内活动量大或者情绪变化大就会满头大汗,如果这时候急忙给宝宝减衣服降温,一旦被寒风吹,就容易感冒。宝妈们要多注意宝宝的动向,避免误判。

如果宝宝很安静,不怎么动,也不哭闹,宝妈们要注意了,宝宝可能不是想睡觉,而是感到冷从而传递出的增加衣物的信号。

通过触摸来判断宝宝是冷还是热。宝妈们通过触摸婴儿的头、手、脚、及背部来判断宝宝的体温。

如果宝宝手脚很暖,背后没有汗或者仅是微微汗渍,说明宝宝现在体温刚好不冷不热,不需要再进行其他防护。如果手脚冰凉且皮肤有呈紫色,背部没汗发凉,则表示宝宝感觉到冷需要加衣保暖。如果手脚冰,背部却有很多汗,那么宝宝可能感觉比较热,因为出汗时手脚也会发凉,所以宝妈们要考虑给宝宝降温,切忌不要用风扇,尽量让宝宝的体温缓慢稳定的下降,若是短时间内体温变化太大,容易引发感冒。



量体温,注意体温波动。

用体温计给宝宝量体温,虽然麻烦,但是准确。因为发热早期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这时候要先进行保暖,待手脚转暖、背后出汗后,慢慢进行降温处理。如果宝宝体温高居不下,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切忌不要宝宝一打喷嚏就认为宝宝冷了,因为也可能是宝宝的鼻腔发育不完善,遇到冷空气后启动自我保护的本能打喷嚏。宝妈们要学会判断宝宝是冷还是热的方法,避免杯弓蛇影,错误地给宝宝增添或者脱减衣物,引起宝宝的不适。

至于幼儿期,除了以上方法,宝宝自己也会通过简单的动作或者语言来表达自己是冷还是热。相对于婴儿期,宝妈们要轻松很多,毕竟宝宝的免疫力也增强了很多,能更好的应对这世界。不过宝妈们也不要任由宝宝脱减衣物,因为宝宝们会在剧烈运动身体发热出汗后,不由分说的自己脱衣服,如果劝说无效,宝妈可以稍微责备一下,待宝宝情绪稳定后,解释原因给她听。



老一辈认为的手脚暖了才是暖并不科学。

新生儿的末端循环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若只是通过手脚来判断宝宝是冷是热不够准确。因为如果宝宝所处的外部环境温度偏低也会造成宝宝手脚冰凉,所以要配合宝宝的背部和后颈部位来判断宝宝的体温情况。如果这两个部位都暖暖的且没有汗,则说明刚刚好,既不需要加衣也不需要减衣。如果两个部位发凉,那么宝妈们要及时给宝宝添加衣物保暖。反之若是有汗渍,宝妈们要慢慢给宝宝降温,不要猛一下给宝宝脱减衣服,以免短时间内温差过大,从而诱发感冒。

宝妈要谨记:宝宝的脚心和肚子不能受凉!

宝宝的脚心和肚子这两块地方和很多器官相关联,特别是肚脐周围有很多器官。不管是春夏秋冬,宝妈们都要为宝宝护好这俩地方,因为若是这俩地方受凉,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宝宝,只能选择哭闹来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力和表达自己的不满,宝妈们可能连原因都找不到,只能干着急。

无论是有经验的宝妈还是没有经验的宝妈,对于怎么才能更好的照顾婴幼儿都不是很有把握。因为每个宝宝的成长过程都不可能被复制,遇到的问题虽有类似,也因宝宝体质千差万别而对应不同的办法。宝妈们要根据宝宝所处年龄的身体特征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一起来判断宝宝的冷或者热,不要以偏概全。

每个孩子值得被关爱,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天使,宝妈们的每一分努力和爱都会成为宝宝成长的助力。虽然辛苦,但都值得


授渔饭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不太准确,婴幼儿他们的身体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所以他们没有所谓耐寒和耐热,他们只是排热功能不完全,自我调节能力差一些,让不懂科学的老人家觉得他们不怕冷,看他们冷不冷,不能看手,手脚离心脏最远,只要接触冷空气就容易凉,看他们冷不冷应该摸他们的脖子和背。两个孩子妈,个人经验,还请勿喷。


我是小小畅


1.幼儿脏腑和筋骨都没有长成,都处于脆弱期,相对成年人来说既不耐寒也不耐热,既不能捂的太热出汗多也不能让受风寒。

2.具体个体对比来说,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初期血液都是来源于母亲。所以受遗传影响。母亲的体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儿体质。有的母亲体质偏寒有的母亲体质偏热幼儿的也就不一样。

3.在气血运行顺畅的情况下,手脚是循环的末梢,最能体现身体阳气情况。试想末梢都暖了里面更没问题了。

但是在气机紊乱或者其它情况下末梢的手脚凉热是没有参考意义的。


辰锐5


婴幼儿,既不耐寒也不耐热。寒热看后背。后背有汗是热了。后背无汗,手脚冰凉,是冷!应该加衣或加被!

中国有句俗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就是不能热着。不能吃得太饱。

东北冬天很冷,但孩子易患热病。

因为冷,不让孩子出去玩,室内封闭,过敏物质多,环境太热,加重过敏。所以孩子易患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比如哮喘等疾病。

因为冷,家长怕孩子冻着,总是给多穿,盖得多。

所以,患病的孩子很多!

环境冷一点,让孩子运动,爱运动的孩子产热多。经常锻炼,吃得不要太饱,才能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