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商家从淘宝退出,难道是实体行业开始复苏了?

百年常青藤


都在说大量的商家从淘宝退出,是实体行业复苏的开始。我认为即使这一批退出的商家在去经营实体店铺也未必都能成功,商家的退出并不意味这实体行业的复苏。实体行业的复苏还是与商家的成本有着最大的关系,商家的房租年年都在上涨,以我们这边的房价来看,20平米商品从之前的2000多/月涨到了现在的5000多/月。去年的营商环境已经够差的了,房假依然没有降低的迹象,房东还在想办法涨价。所以实体行业难做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商户的成本太高了。

大量的商家从淘宝退出,这样的言论我不知道有没有数据依据,还是退出的商家自己得出的结论。每年都会有一批商家推出淘宝,当然也会有一批人加入到淘宝中。这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也是强者生存的平台。

商家无法适应淘宝的发展变革,赚不到钱只能选择离开淘宝。不可能一直耗着,耗着淘宝也不会给你发钱。只有赚到钱并且适应了淘宝变革的人才能够持续的在淘宝营商。

退出淘宝的商家不一定就去从事了实体行业,很多的商家加入到了拼多多等社交电商平台,用淘宝之前的套路在其他的平台谋求更好的收益。

所以退出淘宝的商家并非去经营所谓的实体行业,离开的原因无法就是赚不到钱或者无法适应淘宝的变革而已。一部分是之前刷单的人,由于店铺刷单已经无法持续才选择了离开。一部分是在淘宝的运营中由于产品问题无法赚到钱而离开。一部分是没有稳定的货源,无法正常经营店铺只能选择放弃。一部分是本来就是兼职的店铺,对于他们来说有着自己的工作,淘宝店铺可有可无,退出也无所谓。


十九说电商


对淘宝已近失望透顶了,买东西遇到卖家发语音骂人,我把骂人的话用文字展示出截图来给差评,最后居然判定我评论里图片上有辱骂言论屏蔽了,投诉了最后客服说就是这样规则,我投诉淘宝客服人家说淘宝客服不可以投诉,我真是醉了,怪不得商家这么嚣张,我的评论被屏蔽了后商家在后面写了一大堆装可怜还说我怎么说话难听如何骂人,还在淘宝群里发动一大波沙雕在下面评论骂人,反正评论已经变成系统默认了,我只有开了不能评论后清净了,气的直接卸载了淘宝,现在只买天猫和苏宁易购


小贝壳3056


我注册淘宝卖家也有好几年了,不说做的好与坏,就这个邮费都没办法和南方义务那边比,在我们这边邮费要8元,而义务那边要5元我觉的不公平竞争,怎么和那边比进回来一摸一样的货人家赶卖八元十元还赚钱,我卖八元十元还赔钱怎么卖,总不能光赔钱,等什么时候邮费和那边一样了再做吧!!!


旺彬833


讲一下本人的切身感受,我是09年开始做淘宝,淘宝真正难做是从16年开始的,是跟阿里的策略有关,开始了千人千面,开始了所谓消费升级,店铺去爆款模式,从那时候开始店铺的流量极速下降!不管大卖家,还是中小卖家,不管开不开直通车都是流量下降,淘宝店铺已经很难出大爆款,单品曝光转换速度非常快,很难有稳定流量,其本质上是把淘宝流量导给了天猫!另外刚好拼多多崛起,把淘宝挤出无法生存的卖家挖走,造成了更多买家的流失,从而整个淘系的流量流失!所有卖家都更难做!

另外整个经济周期都在调整,整个大环境都不好,并不是说实体开始好做!


倾城彩妆


你说的这个可能性不存在,电商退出和实体店倒闭是一样的,经营不好,没及时改变经营理念,没认真研究学习电商新的交易规则被淘汰也很正常,以前女儿开始正式上班之前也有一个小淘宝店,当时小店的收入也不错10-13年每个月一个月也有六七千的收入,有时一个月也有万八的净收入,也许是我的思想太老了,要孩子去正式上班,小店由她妈打理,从此没能跟上淘宝经营理念方式方法的改变,流量逐渐没了,小店只有倒闭了。

所以说电商退出倒闭很正常,就和实体店倒闭关门一样。


barton1963


网购是当今的大环境大气候,网店以它的“便利,快捷,价优,物美,品全”占主导地位,实体店大部分已全军覆没,不可能东山再起的。

就拿我来说已经网购了11年,日常的“吃,喝,穿,戴,家居用品,化妆品及家具”全是网购,购得的商品很多都是“价廉物美”非常满意。

我下午到货的一盒“费列罗巧克力”,我前天在上海联华超市买了一盒是93.8,昨天在网上买了一盒一模一样的就便宜了23.8,所以谁不愿意网购?(这是下午收到的那盒)



蔷薇xxpp


淘宝就不能来个商品同质化标准么?

比方说小米3,既然都是同一个版本,基准价必须全网一致,不能低几毛几块钱,要低就最低5%,要高就最低高5%。最低不低于基准价的70%,最高不高于基准价的130%(具体看情况而定)。

以后别在质量标准上扯皮,不符合就重罚,商品同质化后不用买家费心制作商品信息,淘宝专门板块做,你卖的商品是这个就用这个链接,按照销售量×销售价格×系数来缴费。


莫问天尘


淘宝现在百分之90热销产品的销量跟评价都是造假的,现在逛淘宝感觉像是在买古玩。没点经验啥的都不敢下手!最早是因为淘宝性价比高,方便。现在你买习惯了淘宝,有一天你到实体店突然发现,情况大逆转。淘宝已经完全脱离淘宝这两个字了。


金课目


随着淘宝的运用越来越广,加入到电商领域的人越来越多,想通过电商赚钱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快地,就出现了两种现象:

一、想利用电商赚钱的人太多,新增业务又逐步进入瓶颈,供需矛盾开始发生转变。过去是买者多、供者少,现在是买者增长有限、供者越来越多,有限的市场份额也就被各种电商瓜分了,形成大家都吃不饱饭的现象;

二、进入的人多了,也就出现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现象,鱼目混珠者太多,造成电商市场的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假冒伪劣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消费者对电商产生了一定恐惧。

同时要看到,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许多企业也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出现了一些停工、歇业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方面,下岗人员增多,收入增长也遇到了一定压力。所以,造成这些人群的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下岗人员为了生计,也在尝试着通过电商等进行创业,结果,造成电商业从业人员更多,竞争更加激烈。一进一出,自然也会让电商销售面临很大矛盾和压力。


复襄公社


大量的商家从淘宝退出,只能说明退出的那些商家被淘汰了,被更年轻更优秀的团队给排挤出去了,跟实体店复苏无关。

如果对淘宝服装类目有深入了解的会发现,现在的头部商家的掌柜大多数是90后,有部分是95后,或是火车头运营部都是90后或是95后,可是在六年前那可是80后垄断了头部商家呀,我的分析是三年后95后同样会把90后给排挤出去。

不要以为一门手艺可以吃一辈子,不要以为一个方法可以吃个三五年。

被淘宝淘汰出局的商家大多数是从一开始找到了一套方法,于是产品大卖,赚钱了,然后一直使用那套方法,慢慢的,他的店铺流量少了,成交了少了。于是,大喊淘宝不好做了!是的,是你自己不好做了!

淘宝的游戏规则天天在变,而且是一年左右就会有特别大的变动。这就是淘宝的魅力,游戏规则的改变让广大的消费者能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喜欢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淘宝越来越强大的原因所在。

80后抓住了淘宝流量红利赚钱了,却在淘宝升级为个性化上被90后给排挤出去了。于是,这几年90后把淘宝店铺做的风生水起。可是,现在又是95后开始崛起了,很明显在2019年4月中旬,淘宝的游戏规则来了一个大大的改变,头部商家中的一小部分倒下了,95后挤进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