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作为一年气候划分,作物如何适应24节气环境变化?

大清侃三农


24节气对农事非常重要。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又有6个节气划分,这6个节气分别在不同的季节中对农时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春天,从立春开始进入春天,阳合起蛰,品物皆春,从此万物复苏,新的一年便从此开始。一年四季在于春,随着阳光明媚,气温回升,农时农事便开始进行,春耕备播,浇水犁地,修树整枝,施肥播种等等,一切的农事按节气有序进行,春争日,夏争时,秋管理,冬收贮,农业,农民及四季,相依相伴,一切农作物也随之播种,生长,结果,收获,农业离不开四季,农民随着四季中的24节气打理农事,农作物依照24节气生生息息。因此,农民的梦想就在一年四季,顺顺利利!





alhqqcom我是扬


你提出的问题就要涉及到廿四节气的知识和来历

廿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一大创造。它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起初大约仅有【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一直到战国时期才逐渐形成完备的廿四节气系统。

廿四节气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太阳历,一直对农业生产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将廿四节气引入历法至今己有二千多年历史了,至今依然保留历法上,为农业生产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廿四节气分别标志着太阳在一周年运动的廿四个大体固定的位置,是对太阳周年运动位置的特殊描述,它们能较好地反映一年中寒暑、雨旱、日照长短等的变化规律。所以它们不但具有重要天文意义,而且对农业生产有着重大指导作用和意义。

廿四节气的划分

有一首七言诗对记忆廿四节气极为方便: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寒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年的划分以立春为界,立春前为上一年,自交立春之日起,即为新的一年开始。

廿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侯的演变次序,分为廿四段,每段约隔半个月,分别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节气",在月中的叫“中气",所谓气就是气候、气象的意思,廿四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表明一年中最热;小寒、大寒表明一年中最冷;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的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现象。

附:农历廿四节气表

(按公元月日计算)

正月(寅月)管【立春、雨水】

2月3日一5日交立春节

2月18日一20日交雨水节

二月(卯月)管【惊蛰、春分】

3月5日一7日交惊蛰节

3月20日一22日交春分节

三月(辰月)管【清明、谷雨】

4月4日一6日交清明节

4月19日一21日交谷雨节

四月(巳月)管【立夏、小满】

5月5日一7日交立夏节

5月20日一22日交小满节

五月(午月)管【芒种、夏至】

6月5日一7日交芒种节

6月21日一22日交夏至节

六月(未月)管【小暑、大暑】

7月6日一8日交小暑节

7月22日一24日交大暑节

七月(申月)管【立秋、处暑】

8月7日一9日交立秋节

8月22日一24日交处暑节

八月(酉月)管【白露、秋分】

9月7日一9日交白露节

9月22日一24日交秋分节

九月(戍月)管【寒露、霜降】

10月8日一9日交寒露节

10月23日一24日交霜降节

十月(亥月)管【立冬、小雪】

11月7日一8日交立冬节

11月22日一23日岁小雪节

十一月(子月)管【大雪、冬至】

12月6日一8日交大雪节

12月21日一23日交冬至节

十二月(丑月)管【小寒、大寒】

1月5日一7日交小寒节

1月20日一21日交大寒节

‘环境的变化是受天气运行规律的变化产生的,所以农作物也是受环境的变化而跟着变化的。当节气来临时,农作物就会受影响而产生萌芽、开花、结果等而去适应节气的到来。

例如

在我国岭南地区和沿海地区,节气来临则适宜种植下列农作物。

【1】立春

番茄、茄子、牛蒡、葱、西瓜、刺瓜、香瓜、芋头、空心菜、莴苣、姜、紫苏、苋菜等。

【2】雨水

韭菜、乌豆、白豆、丝瓜、番椒、紫苏、刺瓜、香瓜、花生、莲藕等。

【3】惊蛰

西瓜、香瓜、刺瓜、芋头、花生、姜、菜豆、黑豆等。

【4】春分

苦瓜、芋头、山药、莲藕、韭菜、空心菜、刺瓜、番薯、花生、葱、苋菜、刺瓜等。

【5】清明

番薯、克菜、花生、皇帝豆、黑豆、白豆、长年菜、茭白、豆薯等。

【6】谷雨

番椒、番薯、刺瓜、丝瓜、西瓜、茄子、空心菜、芋头、花生、韭菜、葱、菜豆等。

【7】立夏

番薯、红豆、长年菜、丝瓜、葱、萝卜、黑豆、白豆等。

【8】小满

刺瓜、菜豆、茄子、番薯、葱、小白菜、空心菜、韭菜、白豆、蒜、萝卜等。

【9】芒种

刺瓜、茄子、菜豆、葱、番薯、小白菜、空心菜、韭菜等。

【10】夏至

樱桃、金针花、小白菜、萝卜、芹菜、荷兰豆、刺瓜等。

【11】小暑

番茄、番椒、小白菜、菜豆、芥蓝菜、刺瓜等。

【12】大暑

冬瓜、菜豆、小白菜、番薯、芥蓝菜、高丽菜、大白菜等。

【13】立秋

长年菜、番薯、高丽菜、茄子、芹菜、芹蓝菜、黑豆、白豆、葱等。

14处暑

花椰菜、番薯、花生、番茄、番椒等。

【15】白露

长年菜、荷兰豆、大白菜、花生、番椒、菠菜、番薯、花椰菜等。

【16】秋分

马铃薯、胡萝卜、韭菜、大白菜、牛蒡、茄子、萝卜、番薯、葱、苦瓜、西瓜、萝卜等。

【17】寒露

西瓜、苦瓜、花椰菜、荷兰豆、番薯、马铃薯、茄子、大白菜、菠菜萝卜、荷兰豆等。

【18】霜降

包心菜、长年菜、皇帝豆、马铃薯、番茄、番椒、芹菜、蒜等。

【19】立冬

茄子、马铃薯、胡萝卜、西瓜、苦瓜、芦笋、头菜、菜豆等。

【20】小雪

芹菜、芫茜、萝卜、马铃薯、葱、刺瓜等。

【21】大雪

香瓜、西瓜、苦瓜、刺瓜、金瓜、萝卜、韭菜、冬瓜、包心菜等。

【22】冬至

茄子、冬瓜、萝卜、韭菜、葱、菜豆、皇帝豆等。

【23】小寒

冬瓜、皇帝豆、菜豆、茄子、芹菜、蒜、葱、大白菜、芥菜等。

【24】大寒

菠菜、包心菜、大白菜、蒜、葱、唐考菜、芥菜、芥蓝菜、芹菜等。

一年分四季:春 夏 秋 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最为明显适应季节变化的是苦楝树,当立春来临之际,苦楝树即可见有叶芽,夏天时果子饱满,秋天时果子开始转黄,冬天时果子完全黄熟。

总结全文,凡能在各个节气生长、开花、结果、成熟的农作物都会跟着节气的来临而生长变化。


传道子


24节气是国人认知一年中气候、时令、物候等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古人依据24节气进行农桑耕种,跟着节气过日子。题主问作物如何适应24节气环境变化?此题并不好回答,不同的作物适应在不同的环境生长,“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热带水果很难适应温带气候,因为地理位置的变化,当地24节气的气候环境也随之改变。

作物生长需要满足温、光、水、肥等要求,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气温、光照时长、降雨量都有差异,对应作物所需的温、光、水的要求。种子萌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正常生长结实需满足作物的有效积温,黑龙江水稻品种便是按≥10℃的有效积温划分,南方水稻很少提,因为水稻好热喜湿,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生长。

作物生长发育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小麦的光饱和点为24000-30000lx,光补偿点为500-1000lx;水稻的光饱和点为40000-50000lx,光补偿点为600-1000lx。不同作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可将其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一般阳性植物要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发育良好。

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气象灾害有低温冻害、洪涝、旱灾、冰雹、台风等,常说的“倒春寒”“寒露风”便是常见的低温冻害天气,一旦作物遭遇低温冻害,减产和品质必将受损;今年湖北、江西等地区出现长达多个月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水稻、柑橘等作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而作物能适应气象灾害吗?显然是不能,即使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程度提高,依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作物适宜24节气环境变化的一种规律总结,春天气温回暖,万物复苏,作物感应到适宜萌发的温度便会萌芽生长;夏季温度高,光照充足,作物生长量很大,一般作物适宜温度在20℃-30℃生长;待到秋天,果实成熟,便是丰收的季节,自2018年起在农历秋分设立农民丰收节;冬季寒冷,气温时常低于作物的生物学零度,即作物生长发育的下限温度,如玉米的下限温度为8℃,小麦、油菜为3℃,低于此温度以下则不会生长,耐寒性差的作物会冻死,因此大多数作物需收获至家中贮藏。

最后附一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二十四节气歌谣:

立春阳气转,雨水落无断。惊蛰雷打声,春分雨水干。

清明麦吐穗,谷雨浸种忙。立夏鹅毛住,小满打麦子。

芒种万物播,夏至做黄梅。小暑耘收忙,大暑是伏天。

立秋收早秋,处暑雨似金。白露白迷迷,秋分秋秀齐。

寒露育青秋,霜降一齐倒。立冬下麦子,小雪农家闲。

大雪罱河泥,冬至河封严。小寒办年货,大寒过新年。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社会,人们在过去依据的历法是以阴历为主的,阴历又是每年变换的,而二十四节就会在每年基本相同的时间出现,反映的是以温度为主的变化信息,依据二十四节记录下来的农事就有十分贴切的指导性。

1、立春。修置农具,兴修水利。

2、雨水。小麦开始返青,抓紧耙麦锄麦。

3、惊蛰。小麦起身,及时中耕、追肥、浇水,施用除草剂。

4、春分。小麦拔节,看苗追施拔节肥,看苗、看墒、看天浇灌拔节水。

5、清明。春播大忙季节。春玉米、春高粱播种。

6、谷雨。播种春谷子、春绿豆、春棉花。

7、立夏。夏葱播种,撮葱定植。

8、小满。播种春谷子、春绿豆,播种春芝麻。收获大麦、油菜、大蒜。定植大麦茬、油菜茬、大蒜茬朝天椒、棉花、烟叶。

9、芒种。收获小麦。播种小秋(夏玉米、夏大豆、夏谷子、夏高粱、夏绿豆、夏芝麻)。

10、夏至。播种绿豆。春马铃薯收获。

11、小暑。棉花进入盛花期,及时中耕除草,整枝打顶。

12、大暑。棉花整枝。冬春茬茄子、青椒采摘结束。

13、立秋。春玉米,春谷子成熟。

14、处暑。棉花开始收摘。收获春芝麻。15、白露。大秋作物成熟收获。16、秋分。收获小秋作物。送粪整地,做好麦播准备。

17、寒露。播种半冬性小麦。。

18、霜降。播种弱春性、春性小麦(10月下旬)。拔棉柴、收刨花生、红薯、山药。

19、立冬。防治小麦黄矮病、丛矮病。秋马铃薯收获。

20、小雪。及时收获白菜,以免降雪受冻。小麦浇好盘根水,追施冬肥。

21、大雪。防治小麦纹枯病。

22、冬至。小麦灌冬水,防治小麦纹枯病。

23、小寒。露地春辣椒播种育苗。

24、大寒。露地春番茄播种育苗。

由于我国面积比较大,同样一个节气在不同的地区表现是不一样的,不能照搬,同时,过去的总结是以雨养农业为前提的,近些年来,科学技术带来变化也不断冲击着古老的记录。






冀南小冰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都指导着农民农业生产的某个时节,是勤劳的劳动人民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也给农业的带来了及时的农时提醒与气候。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一、节气划分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

古人称节气为“气”,二十四节气就是24个“气”,有“节气”和“中气”之分:每月第一个即月首的“气”,称为“节气”;第二个即月中的“气”称为“中气”。这样,全年共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合起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

二、规律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其也与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有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

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二十四节气,不仅反应了气候的变化和物候的变化,同时也包含了农作物种植方面的农事活动。

1、立春。修置农具,兴修水利。

2、雨水。小麦开始返青,抓紧耙麦锄麦。

3、惊蛰。小麦起身,及时中耕、追肥、浇水,施用除草剂。

4、春分。小麦拔节,看苗追施拔节肥,看苗、看墒、看天浇灌拔节水。

5、清明。春播大忙季节。春玉米、春高粱播种。

6、谷雨。播种春谷子、春绿豆、春棉花。

7、立夏。夏葱播种,撮葱定植。

8、小满。播种春谷子、春绿豆,播种春芝麻。收获大麦、油菜、大蒜。定植大麦茬、油菜茬、大蒜茬朝天椒、棉花、烟叶。

9、芒种。收获小麦。播种小秋(夏玉米、夏大豆、夏谷子、夏高粱、夏绿豆、夏芝麻)。

10、夏至。播种绿豆。春马铃薯收获。

11、小暑。棉花进入盛花期,及时中耕除草,整枝打顶。

12、大暑。棉花整枝。冬春茬茄子、青椒采摘结束。

13、立秋。春玉米,春谷子成熟。

14、处暑。棉花开始收摘。收获春芝麻。

15、白露。大秋作物成熟收获。

16、秋分。收获小秋作物。送粪整地,做好麦播准备。

17、寒露。播种半冬性小麦。。

18、霜降。播种弱春性、春性小麦(10月下旬)。拔棉柴、收刨花生、红薯、山药。

19、立冬。防治小麦黄矮病、丛矮病。秋马铃薯收获。

20、小雪。及时收获白菜,以免降雪受冻。小麦浇好盘根水,追施冬肥。

21、大雪。防治小麦纹枯病。

22、冬至。小麦灌冬水,防治小麦纹枯病。

23、小寒。露地春辣椒播种育苗。

24、大寒。露地春番茄播种育苗。






辣条萌妹子


1.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

2.二十四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

3.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

4.民间称为“四时八节”或“时年八节”。如果八节中再选重点,则是夏至和冬至这“二至”。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5.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6..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乡涧超哥


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二十四节气于上古时代便确立,是干支历中用以表示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是上古时代农业文明的产物。扩展资料:从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病也截然不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节气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比如立春,气候学上,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岭南地区。参考资料来源: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小兰爱摄影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清河小邱


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苗子缺水。嫁接苗前期愈合没有完成,吸收能力差,导致导管吸收水分能力不足,造成生理性缺水导致萎蔫。解决办法:天气适宜时候(最好是晴天条件下)补充水分,促进根吸收的同时叶面吸收,补充水分。

2.嫁接口愈合不好。这个问题对于嫁接苗来说是致命的,一旦伤口愈合不好,会导致养分吸收慢,造成弱苗,甚至死苗现象。处理办法是调节温度25℃左右,保持湿度适宜(不宜过大),尽可能营造一个健康的愈合环境,让苗子尽快缓过来!

3.根部出现病害。可以扒出来看看根部是否发黄甚至发褐色,如果出现说明根部受害或者发病。处理办法:使用生根剂配合杀菌剂低浓度处理,促进发生新根。


小王阿峰


24节气作为一年气候划分,作物如何适应24节气环境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立春,是农历传统二十四中第一个节气,春耕开始。

雨水,此时冷暖气团活动频繁,有规律性的风雨交替,由此气候也进入多雨的春季。

惊蛰,这时气温回升快,春雷萌动,大地复苏,农人开始培育瓜蔬育苗。

春分,白天和黑夜一样长,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清明,清明节是上坟祭祖的日子。习俗还有踏青。

谷雨,有“谷雨生百谷”的意思。这时初插秧苗、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春雨贵如油”。

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

小满,“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也”。

芒种,此节气农民开始忙播种。

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小暑,“小热天”。古代将小暑分为三侯:“一侯温风至;二侯蟋蟀居宇;三侯鹰始鸷。

大暑,大暑是全年最热、阳气最盛的时节。

立秋,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季节。

白露,从这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

秋分,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季节的开始。

霜降,秋已深,天渐冷,开始降霜。

立冬,万物收藏。

小雪,天气时常阴冷。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

冬至,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气节。

大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