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護指南,給在路上、回到家、去上班的您

近日,不少人已經陸續返程,即將返回工作崗位,然而疫情形勢依舊嚴峻:

截至2月4日16:21,全國範圍目前確診20502例,疑似23214例,重症2788例,治癒660例,死亡426例。


那麼,此時在返程途中、回到家中、到公司上班的您,該如何做好防護呢?

阿鹿醫生從三大生活場景,談談防護措施!大家可以保存下圖,方便記憶本文要點~


方便記憶版(請橫屏閱讀)▽


最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護指南,給在路上、回到家、去上班的您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

詳細版的防護措施


一、在路上


又開始了新一年的打拼,返程途中,防護很重要。


1、公共交通返程


不管您是坐飛機、高鐵、還是大巴,阿鹿醫生建議您全程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同時帶上3樣隨身物品:


封口袋

,用來裝暫時不戴的口罩,避免口罩被汙染;


便攜式肥皂或免洗消毒液,洗手防病也非常重要,最好是在流水下用肥皂洗手;


酒精棉片,在接觸公共區域之前用酒精棉片擦拭區域,但即使消毒後,也不要用手觸摸口鼻眼。


另外,建議不在旅途中摘下口罩吃喝。儘量在出行前後解決好吃喝的問題。


如果行程太長,實在要吃,請與咳嗽人群保持距離,速戰速決,吃完替換口罩。


2、乘坐私家車返程


出發前可將車門打開讓空氣流通,有條件可以針對車內容易接觸到的地方消消毒,比如座椅和方向盤等地方。


保持車內空氣流通,在服務區停靠休息時也別忘做防護,下車前一定要帶好口罩,儘量不要在服務區這樣人群密集的地方用餐。


二、回到家


趕了一天的路回到家,不想把病毒帶進家門,做好這4步


摘掉口罩。摘口罩時將口罩由內向外摺疊後,裝進垃圾桶。


處理衣物。將外穿衣物脫下,更換成家居服。

如果途中衣物汙染嚴重,可用 75% 酒精噴灑衣物,再將衣物內外翻面,掛於陽臺通風。


將外穿的鞋子放置於門外,或用鞋盒、鞋套將鞋子「隔離」,放在玄關,減小室內被汙染的風險。


最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護指南,給在路上、回到家、去上班的您


洗手消毒,處理完口罩和衣物記得認真洗手,不要清水衝一下就結束了,用流動水+肥皂搓洗至少20秒


開窗戶,更新室內空氣,降低室內可能存在的病毒量,保持5-10分鐘的通風即可。


做完這4步,您就可以在家中放心休息啦~


家用消毒方法


長居家中的人可能會問了,針對這次疫情,除了上面羅列的方法,想給家裡全面消毒,該怎麼做呢?這裡阿鹿給大家推薦兩種靠譜方法


1、用醫用酒精消毒


醫用酒精特指的是濃度為75%的酒精,這是最常見的病毒殺滅劑。酒精可以讓蛋白質變性,因此具備殺滅微生物的效果。


最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護指南,給在路上、回到家、去上班的您


為什麼是75%的濃度?

因為低濃度酒精的殺滅作用差,而高濃度酒精會讓微生物表面的蛋白質過快凝固,酒精無法深入其中,效果較差。


因此,對於普通的日用品,大家可以直接購買商品化的醫用酒精進行消毒,不建議自行調配。


2、用84消毒液消毒


84消毒液具有高效與高破壞力,需在稀釋後使用。稀釋時,務必注意濃度。一般家庭消毒時,可參考消毒液的使用說明,擦拭、浸泡相關物品。


最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護指南,給在路上、回到家、去上班的您


不過,含氯消毒劑有強烈刺激性,使用時務必遵照說明,注意通風、不可入眼和接觸黏膜


還有,84消毒液不能與潔廁靈同用,它們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氯氣,不僅導致消毒失效,氯氣的毒性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三、在公司


憋了一個春節,進入公司,看見熟悉面孔,心情逐漸激動ing,但真正「您好他好大家好」的問候方法是:


戴口罩、不擁抱、不握手,不近距離聊天,不要給病毒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的機會。


身處開放的環境辦公,請注意:


佩戴口罩,談話保持距離,除了喝水,不管是乘電梯,在工位,開會,還是向老闆彙報工作。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其他小夥伴負責的方法。


勤消毒,勤洗手,隨時保持良好通風,對鍵盤鼠標、文具和桌面進行必要的酒精消毒,勤洗手,不用手接觸眼鼻口。


最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防護指南,給在路上、回到家、去上班的您


不要直接接觸高危區域,遇到公共區域的電梯按鈕、門把手等風險較高的地方,觸碰時儘量用面巾紙或消毒紙巾隔開,不要用手直接觸碰。如有觸碰,及時洗手消毒。


公共就餐,請注意:


擠滿人排隊打飯或就餐的區域,人流量大、密度高,因此一定要做到:


  • 坐下吃飯的最後一刻才脫口罩;
  • 避免面對面就餐,避免就餐說話;
  • 最好避免扎堆就餐。


一旦開始工作,大量的事情可能會讓大家忽略周遭的危機,但此時千萬不能放鬆對疫情的警惕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用,

請轉發給您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特殊時期,讓我們把更多的愛和健康傳遞出去~


健康阿鹿關心您的健康,更關心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