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应聘进新公司,发现有很多同事都不断的跳槽离开,所有人无心工作,自己该辞职吗?

职场幸福路


及时止损是最明智的行为,当一家公司很多员工都不断跳槽,所有员工都无心工作,说明这家公司在制度上或者是企业文化上有很多是员工无法接受,否则大家都是为了生活,没必要老是跳槽。


所有人都离职,自己该不该离职?

该!

当员工的流动率在正常的范畴之内是可以考虑留下的,因为人才原本就是流动,适当的人员流动也会给企业带来活力,但是当流动超出一定范畴,那么这家公司一定是有问题,大家都选择离职,这说明这家公司有可能存在经营上困难,也可能是这家公司管理或者是制度上有很大的问题。


经营上出现了困难


朋友在一家公司上班,目前公司面临经营上的困难,公司也已经两个月没发出工资了,高层领导纷纷跳槽,当然我朋友也没能熬下去,因为在城市生活成本是很大,一家公司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了,那么说明这家公司一定出现了大问题。


为什么所有都无心工作?


制度的问题


制度包括很多,比如说奖惩机制,我呆过一家公司,基本上奖励很少,大多数都是惩罚,做好了是应该做的,做错了就要受到惩罚,导致公司里面的员工都是来几个月就走人了,基本上留不住人。


任何一家公司想要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光光靠打压和惩罚是没有办法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做错就要被惩罚,做好了理所当然,员工宁愿不抢风头把事情做到极致,也不愿意把事情做错,为了避免做错,最好的方式是不错,少做就少错,这样的话,大家都无心工作,不求功也不求过,最后都成混日子都人。


无激励的薪酬制度:我们都知道为什么员工为什么会离职?感觉到不公平,但是公平又是没有标准的,准确来讲,每个人觉得公平的点都是不一样,如果公司年终奖发一万,有些觉得公司做得很好,公平,但是有些员工并这样认为,因为他觉得我业绩这么好,为什么拿跟别人一样奖金。


员工离职无外乎两点,钱少了,做得不开心,有时候离职并不是因为钱少,而是分的问题,所有的都是一样的工资,看似是公平的,实际上是变相地赶走优秀员工,让原本工作积极的员工变得无心工作,提升积极性,首先就得学会如何分钱,把钱分好了,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


总结:任何一个职场人都想找到一家好的公司,然后长期做下去,所以当一家公司离职率出奇高,最好是及时止损,重新寻找新的机会。


懂职场


讲个有趣的案例

隔壁小王通过面试来到了这家企业工作。

在做完自我介绍之后,老板鼓励他在这家企业当中努力工作,并且给他安排了对应座位。

小王刚刚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就有两三个同事过来对他说,我们准备去某公司去跳槽,你来吗?

小王一脸蒙圈的看着所有的人说道:我这不刚来到这家企业吗?怎么马上就要跳槽了?

然后同事说因为这家企业已经待不下去了,我们正在商量去另一家企业。

小王不以为然,每天仍然在努力的办公。

只不过整个办公室里面几乎所有的员工都在讨论去哪一家企业好。

一个月之后,公司里面就只剩下老板和小王两个人了。

企业环境决定一切

我们一直在探讨一个企业当中的外在环境和内部环境,其实真正能够决定一个企业生死的并不是外在环境,而是内在环境。


1.内在环境优秀的企业,他的团队凝聚力非常的高。

我曾经见过一个企业,他们马上面临破产了,公司因为一项合同的失误,导致必须承担不能够承担的责任。

这件事情讲起来非常复杂,但是在关键时刻所有的员工都没有离职,而是努力加班加点帮助公司共度危机。

在经过5天不间断的加班和进度的跟进过程中,终于完成了对应的任务额度。

当时这个企业的外部环境非常恶劣,甚至还有几个企业在给这个企业挖坑埋雷,但是这个企业扛过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非常的高。

2.内在环境不好的企业赶紧离去。

有些企业它的环境非常的不好,而且不稳定,呈现出一个可能破产的状态。

这样的企业,我们不建议大家继续在这个企业当中努力打拼,努力工作,因为你现在的努力,现在的付出,极有可能到最后是一场空。而且如果他不稳定,如果它内部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的话,这个企业说实在的离破产已经不远了。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十年职场培养师经历,持续输出优质职场文化,全方位解析职场难题,希望大家关注@职场全能王!

职场全能王


茉莉觉得吧,什么公司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不存在的理由。

茉莉之前也是从一个超级多人跳槽出来的公司辞职了,当时的理由就是觉得那个公司快要倒闭,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人家还不是好好的,只是说该内斗的还是内斗。

所以茉莉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这个公司不倒闭,你能不能接受这个公司最大的坏处。

第一,实际案例

当时茉莉在国企,本来是我们本地的龙头企业,话说茉莉小时候就看着这个企业成长,也看到它的辉煌,只是后来没有关注了。等到自己终于有机会面试和进入这个公司的时候,茉莉当时是更多被过往自己对这个公司,这个品牌的热爱冲昏了头脑。

面试的时候已有端倪。

面试的副总和茉莉说,就不知道你水平如何。茉莉心想,刚刚不是做完了笔试和其他上机考试吗?不合适就叫我走就得了呗。

然后这个时候人事总监突然就插话了,说茉莉是xx学校毕业的,而且在办公室也工作了很多年,很有经验了。我觉得是很有能力的。

茉莉这个时候又想:大哥,我和你很熟?好像我今天才第一次见你。

在面试的时候,一个是用人部门最大的领导,一个是负责招聘的最大的领导,都能现场这样掐起来,茉莉也是不清醒。

后来入职了以后,发现这个公司很多事情都没法找到人问,为啥,要不就是负责的同事退休了,要不就是已经离职了。不说其他部门,就单纯从办公室这个部门来说,一年下来,文秘岗,已经换了10个人。茉莉不禁问,那这些人是分别什么原因走的?

行政秘书是一个老油条大哥,他忌讳莫深的说,各种走的,x总逼走的(和我面试那个),自己觉得适应不了这个公司的环境的。

我当时也觉得x总确实是一个奇葩,后来我才知道,x总招聘的原则就是,最好招聘一个博士生来,你别说,我们后来真的招聘了一个博士来体验生活,幸好茉莉那时已经离职了。

那个公司又不是科研单位,每年还向集团不断借资,然后自己的各种主营业务又跟不上。要不是有个好爸爸,真是瞬间垮掉,但是从这里也看出了,国企还是能撑啊。


茉莉后来是忍不了亲爱的x总,x总是女的,有些很奇怪的嗜好,她不下班,你们不准下班,哪怕她在办公室玩;她觉得自己貌美如花,你们得天天供奉她,说x总,无论是什么时候,你都是我们集团的c位美女;她觉得自己才情横溢,各位同事得说,我们都是没脑子的,全靠x总领导到位,但是这句话表达要非常巧妙,要不她可能会以后拿这句话为依据,说你工作能力达不到公司要求,劝退同事(她经常做这事)。


第二,能忍什么不能忍什么

所以茉莉还是那句,每个公司都有他的缺点,只要这个公司不倒闭,能发工资,保证收入,这个是底线。其他的情况,大家要看自己能忍什么不能忍什么。

茉莉最不能忍是直属领导不尊重同事,比如说,茉莉说的那个例子的领导,会对同事进行人身攻击,同事肥,是肥,但是如果对方已经为了这个事情有点自卑,你当初看不上这个同事的时候,为什么要招进来,难道只是为了日后鱼肉这些同事吗?

还有就是x总看不惯穷人,比如说,如果你在广州工作 ,工作五年还不能有车有房,她就会各种说这个同事没有努力工作。我的天,家里有矿,大家出来就是开宝马过来体验生活了。

茉莉最不能忍就是这种,工作是为了做事,是为了企业运营,即便你们有好爸爸,可以一直借支,但是我们在工作的同事还是想继续工作的。


综合来说,公司人员在不停的离职,如果集中在一个部门,那就是这个部门领导的问题,你看看自己能不能和他相处;如果是分散在各部门,那就是公司管理的问题,这种情况一般都还好,乱就大家一起乱呗。


Molly小秘书


刚应聘进新公司,发现有很多同事都不断跳槽离开,所有人无心工作;说明这个公司存在的问题很多,而且还非常的严重。需要引起题主的高度关注。该不该辞职?要看题主应聘到公司的角色定位吧!

通常情况下,一个公司如果员工流失率过高的话,那说明这个公司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公司留不住人,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员工辞职。

要么是工资待遇不高,待遇没有吸引力;要么是公司经营不善,效益不好,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要么是公司企业文化不人性化,规章制度制定的不合理,员工都不能接受、认可等等。

总之,公司存在的问题会比较多,公司根本就留不住员工。

没有辞职而留下的所有人无心工作,也足以说明公司存在的严重问题,让这些员工无心工作,说不定也再考虑自己的后路,或者在观望。

不清楚题主应聘到公司是从事什么工作?题主没有交代。如果是普通员工的话,就没必要干了,还是随大流辞职为好。

刚进公司也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应该还在试用期内吧,辞职也很容易;赶紧再找一个相对好些的公司,还是比较靠谱的。

如果题主是老板招聘来帮他一起来整治、管理公司的话,说明老板对你寄予厚望,希望能帮助老板他一起来扭转被动局面,也说明老板对公司的未来是有信心的。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不妨先沉下心来,先好好熟悉公司情况,和老板一起分析公司的现状,找出造成员工跳槽多、所有人无心工作的原因,研究制定下一步努力改进的方向,尽快来扭转被动局面。

危难时刻见真情、显能力。如果题主能帮助老板扭转公司被动局面,使公司步入正规的话,相信老板会善待于你,题主的职业发展之路一定会比较顺利。

总之,题主要不要辞职,还是看自己的角色定位吧。

【欢迎关注我@职言心语,20年职场高管心得,乐于与您分享。】

职言心语


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估计很多小伙伴都遇到过。今天咱们就来认真的谈谈。

员工大量跳槽的原因

首先,分析企业出现大量跳槽离职的原因。其实,无非就两类:

  • 第一类,是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了。员工的工资、基本待遇及公司前景都无法得到保证,自然没人愿意继续待在这条“破船”上了;
  • 第二类,是企业的业务方向或组织架构在进行较大的调整
    ,不符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的部门和人员要积极地想出路。

如何选择?

其次,咱们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分别讨论。

针对第一类情况,建议您要毅然选择尽快离开,因为这类企业确实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举个例子:小耿,某名校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有两年工作经验。看到某知名杀毒软件企业招聘研发工程师,便有意进入该公司工作,整个投简历和应聘过程都很顺利。可是,进入公司不到半个月,发现现实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公司的研发骨干纷纷离职,新项目无人带,老项目没人接。可是,这还不是最麻烦的问题。作为新员工,还没熟悉产品情况时,老板就让他来接别人的代码(之前负责项目的人早就跑没影了)。接个鬼呀,就是些备份代码的硬盘和目录。他连找人搭建环境,验证一下代码的机会都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小耿毅然选择了离职。后来,和从这家公司离职的同事(之前都不认识),又在其他公司共事。聊起来才知道,杀毒行业早就过去了最辉煌的红利期。他去的不是时候,再多待两个月估计连工资都没保障了。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针对第二类情况,建议您要判断自己的部门或业务是否属于公司发展的方向,而且这个发展方向是否真的存在市场机会(尽自己所能去判断吧)。

如果自己从事的业务方向属于公司要收缩的业务方向,那也和第一类情况没区别。不过咱们可以采取“骑驴找马”的战术,先找找满意的下家(反正公司也不会马上垮掉)。但是,要记住自己是新人,就不要指望什么N+1的补偿了。

如果自己新入职的部门属于公司要大力发展的业务方向,而且这个业务方向经过自己的判断,还是蕴含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您踏实工作,耐心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

还是举个例子:

小马,计算机专业毕业5年以来,一直在做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开发,职场范围也一直在BAT三家打转。可以有一次,朋友介绍他到一个传统线下家电零售企业应聘(品牌连锁的家电卖场,具体是谁就不便透露啦)。听说他们在组建互联网电商平台部门,挖人的薪资待遇都挺不错。小马就试着过去面试,没想到一举拿下Offer。当小马入职后,发现新东家的品牌虽然是家喻户晓,但毕竟是传统线下家电卖场,管理方式与传统互联网企业有很大差别。而且,公司也刚刚启动战略转型,大批的传统业务部门的员工被裁撤或调整岗位。但是,小马不为所动,他看到了新东家的未来发展优势,那就是今天推崇的“实体店+互联网”模式。他踏实努力的和新东家共成长,经过5年的时间,现在已经是公司的高级经理了。真可谓是名利双收呀!

总结

最后总结,经常耐心的分析公司和部门的发展趋势,是每个职场人的必修课。出现入职后,公司就有动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辩证的看,这也许还是好事情。按照我的建议,早早认清形势,采取对应措施,总比你空耗一段时间的青春,再后悔可强多啦!

我是@照亮职场,专注于知识分享与个人成长。如果认可我的观点,烦请点赞、转发和评论。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照亮职场


做为曾经亲见过类似公司经历的人,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刚入公司便发现公司人员流动频繁,所有人无心工作,如果你还有其他offer可以选择,最好选择辞职。这样的公司多存在业务经营不善、团队氛围不良、决策者经营战略不清晰等问题。

人员流动频繁、员工无心工作,依然说明公司存在巨大风险。

lily曾见过一家100人左右的企业,半年内换了同一岗位的三位领导,而其中有一部门中,每三个月部门内部员工全部更新一次。

这样的公司或团队,多会存在下述问题:

  1. 工作思路不能持续贯彻,频繁更新员工,会大量的工作在短时间内被重复、低效进行。
  2. 业务开展和维系困难,试想一下,甲方公司对于频繁更换对接人的行为,必然会产生:“这家公司流动性如此大,我能把业务放心交给他们吗?”这样的疑问。
  3. 从lily观察过的多家存在人员流动频繁、员工无心工作的公司来看,这样的公司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老板对具体业务方向和战略并不清晰、团队管理和用人机制多有问题。

基于这样的情况,如留在现在的公司,必然会承担很多风险:

  1. 这段工作经历并不一定给予你成长的可能,因为类似的公司其业务、团队状态多不能支持渴求成长的人的预期。
  2. 还可能为你带来不必要的负能量。通常无心工作的团队,多有抱怨的声音,甚至会存在激烈的内部矛盾。职场情绪本身在工作中便亦滋生。
  3. 同时,也极易面对不到半年或一年便无奈离职的情况存在。而通常这样的履历不会为你的个人职业发展锦上添花,反而会成为你的职场bug。大多数企业与HR都不会欢迎频繁更换工作的员工,而题主提到的公司则最易出现类似状况。

结语

个人认为,如果你在入职之初便发现员工离职频繁、员工无心工作,

离开是最好的止损方式。因为这期间付出的沉默成本极高。


人在职场lily


这种情况在我过去的求职就业过程中,也出现过好多次。理智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的,分三步走:

1、确定你眼睛看到的都是客观的。

有时候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比如你说的一句:所有人都无心工作。这就不是客观事实,如果所有人都没有工作,那你是怎没被招聘进来的?你能被他们公司招聘进来,这就是有人在工作。


很多人在跳槽,你所谓的这个很多是多少,占比全体成员是多少。很多业务主导型的公司,人员流动性大是正常的。有部门做过统计,员工流失率低于百分之三十都是正常的。当然也不否认有些公司就是很垃圾,员工流失率超高。

比如我之前进过一个电话营销公司,通过越洋电话推销电视节目服务的,进来的员工都是那些学历不高,土不拉几,工厂出来的年轻人,所以很多人受不了这里的待遇低,压力大,工作环境枯燥就离开了。不过就是在这样的公司里,也有人做到了一个月两三万薪水的工资。这还是在几年前,还是东莞市这样的三线城市里。说这些东西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公司很垃圾,但也不代表所有人都很垃圾,你要看那些优秀的人,公司是怎么活下来的。

你能被招聘进来,就说明你们老板肯定是想干好公司,肯定不愿意倒闭的。所以要多给彼此一个机会,你多用心看看,多做观察,甚至做一些调查。现在网络都很普及了,随便到网上一查,很多东西都搞清楚了。

观察一个公司有没有前途,其实也是有很多方法的。比如我之前去一个公司上班,就会看这个公司里有没有美女,前台的女孩子够漂亮不?如果一共公司里帅哥美女很多,那么大概率这家公司也是有发展前途的,可以做一段时间试试。你又不是傻子,在公司里待一段时间,难道还有你不了解的东西?

很多东西可以装,但也有很多是装不来的,只要你相信自己的感觉,用心体会。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那些被传销组织欺骗的人,大多智商不在线。

2、明确自己想要的

我们是要找工作赚钱,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了解、定位,以及自己接下来的发展。你的职业履历应该是完整的,有个前后递进的过程的。也就是你要明确自己想要的。

你为什么来到这家公司,之前是干嘛的,工资多少,工作内容上有可连续的地方吗?说到这里,真心给那些找工作的人一个建议:迷茫的时候就好好学习、思考、静心一下,不要出去乱撞。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状态,能找到什么好工作呢?

找工作之前,一定要清楚一个问题:自己做过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准确的定位。如果你实在不清楚,可以多去找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书籍看看。有具体的问题也可以直接问我。


比如我上一份工作,是朋友直接打电话找我的,我们之前就认识,过去了也是做过电话营销,是我本来就做过的岗位。底薪还可以,我就接受了,做了一段时间。因为我之前就已经在这个行业里混了很多年了,他们公司我早就知道了,所以不存在多大的忽悠成分啊!当你在一个行业里工作多年的时候,你就是这个行业里的专家了,怎么可能有人忽悠得了你呢?

3、思考自己的选择

比如我在上一家公司上班,其实也没有赚多少钱,底薪加提成,一个月可以拿四五千吧,旺季的时候还会高一点。可是因为我还在做着其他副业,比如我做了四五年的微商,比如我一直在写文章,他们这里时间管理不是那么严格,正适合我。他们付钱买我一部分时间,我有空闲时间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也可以有收入,我觉得这个状态正是自己想要的,所以我就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啊!

今年我想换一家公司,因为有人告诉我他这家公司工资更高,转正之后,底薪七千二,工作内容和我之前差不多,而且我看了公司的介绍,很多员工都是帅哥美女,所以其实我还是蛮感兴趣的。不过这段时间疫情比较严重,就还没有过去,不过今天早上通过微信我们已经沟通过了,等疫情一结束,我就应该过去了。



职业,往小了说是自己赚钱谋生的手段;往大了说是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展现自己创造力、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想法的一个过程。比如我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干教育行业,可能是无意识的一种选择,但背后其实都是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表达。


归来少侠


跳槽后,最害怕的就是看到新入职的公司人心不稳,相继离去,自己想离开而又难以抉择!因为跳槽的你,本来还满怀期待,信心满满的准备大干一番,没想到,入职后看到这样一番场景,你可能满腔热血会瞬间的冰凉下来,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此时,你可能会从新公司在职的和离职的同事那里听到很多关于新公司不好的消息,你的内心起初是迷茫的,因为面试的时候,公司并不是这样说的,对听到的消息也是半信半疑。慢慢的,你会发现,剩下的同事对待工作多半也是心不在焉,于是你就会开始动摇,内心想着自己要不要也离开。但是,此刻,你的内心还尚存一丝的希望,不会立刻辞职。等到你进入工作状态以后,可能会发生以下2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工作不仅量大,而且推进起来也很费劲,这时,你会毅然决然的辞职。

第二种情形:你发现公司又招进来一批新人,并且你发现公司正常运转,并没有因为员工的跳槽离开而受到任何影响。

鉴于这2种情形,接下来我将针对刚应聘进新公司,发现有很多同事都不断的跳槽离开,所有人无心工作,自己该辞职吗?这个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帮助到有类似场景的职场人。

一、搞清楚新公司同事离职的原因,再做是否离职的打算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职场人离职跳槽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论是公司的老员工,还是入职新公司的新员工,都不要因为公司的人员流动引起自己的过度恐慌,先要仔细观察一番,分析清楚公司员工的离职原因,再决定自己是否有离职的必要性。

一般情况下, 有以下“三离三不离”的说法:

三离:

1.套路招聘,用高薪和高职位吸引人,却无力足额按期支付工资,兑现职位承诺

很多人在求职的时候,多半是因为丰厚的报酬和优质的职位被吸引的。有些公司,虽然规模不大,盈利一般,但对外宣称的工资水平却不低,基本上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在职位的命名上也是颇有世界500强的风范,一个10人的公司,设有董事长,总经理,执行总监,经理,主管,组长等职位,真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但殊不知,某些公司是入不敷出的,老板不甘心失败,只能是不断的招人,不断的办离职。为了吸引求职者,打出高额的工资和诱人的职位,导致有些求职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上套了。

我一个做销售的朋友曾经就遭遇过这样的事情,2018的时候,她去应聘一家商贸公司的销售总监,当时老板在面试的时候说的非常好,谈了公司的规划,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且还给她开出了高于她之前在销售主管岗位上50%的工资。没想到,去上班后,发现公司仅有的30名员工竟然陆陆续续的离开,原因是公司已经3个多月发不出工资了,很多人已经熬不住了。

当时,我朋友加入这个公司时是这样想的,她想自己毕竟也干了好几年销售管理工作了,也该通过跳槽实现薪资和职位的跃迁了。没想到,竟然是一个骗局,后来听说这个老板负债累累,还跟员工借了好几万没有还,每次都是打着销售总监的旗号招聘,招来的销售总监也就是个卖货的,商品积压在库房里基本上滞销。

假如入职一家新公司是这样的情况,还是趁早离开,不要贪恋什么高薪和高职位了,一切都是虚的,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的。

2.亲戚当政,旁人毫无发展前景

虽然很多民营企业基本上是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有远见的家族企业早就发现家族企业的诸多弊端,早早的就已经改制了,入驻了职业经理人团队,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新一批的家族企业又崛地而起,迅速的发展了起来,目前很多处于半成熟的状态。这些公司的各个核心部门基本上都是由老板的亲戚朋友把持或是由各个股东把持,通过正常渠道应聘进去的人员基本上没有多少晋升空间。

记得2016年的时候,我就遇到过一个应聘者,他说自己从上家公司离职就是因为公司属于家族制,没有晋升空间。老板的老婆是财务经理,小舅子是采购经理,侄子是销售经理,侄女是行政经理……反正七大姑八大姨占据着公司的重要部门,其他人是没有发言权的,更谈不上晋升,导致员工流失率很高,一直在招人。

如果你发现新公司是这样的状况,很多同事离职跳槽也是非常的正常的,因为他们已经再无任何发展的空间了,不跳槽,也就只能等着重复日复一日的工作,没有任何的成长机会了。

3.老板只关心业绩和钱,而不关心员工

作为领导关心业绩和钱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只关心这些,而不关心员工,就不符合人性化管理了。

有些企业的老板,每天的口头禅就是“业绩”和“钱”,用某些老板的话说,就是“榨干一批算一批。”意思就是说员工就是用来利用的,等他的价值发挥完了,就可以解雇掉,再招一批继续利用。当然,这样的老板毕竟只是少数,我相信大多数老板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是有情怀的。

如果进入新公司以后,发现同事离职跳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作为你个人,我建议还是赶快离开,因为在这样的公司做下去,仅仅凭借工作过程去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是非常的有限的,等到你的能量发挥殆尽时,也就是公司解雇你的时候。

三不离:

1.公司遭遇危机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遭遇几次危机,作为公司也一样,也会遭遇自己的危机。当你新加入一家公司的时候,发现公司由于内部和外界的原因遭遇危机,同事们为求自保,相继离去。

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我觉得,你应该义无反顾的留下来,因为此时正是你大展拳脚的时候。公司遭遇危机,你留下来必定要挑大梁,担重任。

历史的实践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危机中总是存在着很多机遇,危机总能造就很多精英人才。

比如,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催生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才,使他们由布衣草民在乱世中夺得一片天下,成为时代精英。

加入新公司,发现公司遭遇危机,员工纷纷离职,当别人哀叹自己命运不好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振作起来,虽然过程必定是艰难的,但也不失为一种锻炼自己,让自己快速成长的途径。

一旦自己做出一定的成就,在解除公司的危机上出了一把力,你将会成为公司的骨干核心,实现职场的大跃迁。

2.公司进行大换血

很多公司为了起到“鲶鱼效应”,会每隔几年进行一定数量员工的大换血,以此来激发整个团队的工作动力和积极心。

比如,著名的阿里巴巴集团和华为公司,他们就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在外人看来,这是企业在卸磨杀驴,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经营管理的手段而已,如果不及时输入新鲜血液,现有员工必将在满足了自身生存的条件以后,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员工没动力,企业将不会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离倒闭关门也就不远了。

如果在加入新公司以后,发现是这种情形,则不该离职,因为你将会是企业的新生代力量。

3.公司处于技术革新或转型阶段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每一次技术革新或转型都会导致一批人失业,催生新一代的就业大军。作为企业来说,每隔几年也会进行一次技术革新或转型,这就意味着很多不适应技术革新或转型后工作的人将要离开公司。

记得有一家物业公司,他们之前一直做大型商场的保洁员劳务输出,当智能扫地机普及的时候,人工智能代替了劳动力,导致他们的保洁员大批量的下岗,只需要留下少部分会操作洗地机的保洁员。

这就是技术革新带来的失业,当你进入一家新公司的时候,如果是由于技术革新或转型导致很多同事不得不离职跳槽,请不要惊慌,不要失措,能招你进来,肯定是你能够适应技术革新或转型后的工作岗位,你看见那些留下的,无心工作的人只是技术革新或转型后疲乏期的症状而已,步入正轨后就会自然消失掉。

二、面对同事跳槽离职,所有同事无心工作,你的核心关注点是什么?应该坚持什么样的行为原则?

在刚加入一家新公司以后,发现同事们纷纷离职跳槽,留下的也都无精打采的,作为你个人,必须要有核心的关注焦点,坚持正确的行为原则。

核心关注焦点:同事的离职跳槽原因是由什么导致的

在本文第一点中就已经分析了“三离三不离”的情况,作为一名新人,在发现这种状况后,首先不要慌张,而是要将自己的目光对准同事离职跳槽的真正原因上,看他们的离职跳槽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如果发现企业在法律,道德,管理这三个层面有任何一个问题的存在,就应该及早离开,否则,可能会给你个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个人的后期发展。

如果发现企业在法律,道德,管理这三个层面没有任何的问题,只是遭遇了危机,进行大换血,处于技术革新和转型的阶段,就应该留下来,为自己后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要声明的是,除过企业坚决不能存在法律和道德的问题之外,我所说的“管理”问题,是指那些已经阻碍了企业和员工发展的管理问题,而不是一些不痛不痒的管理问题。

行为原则:

1.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

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要转换思维,多角度看待问题。在进入新公司以后,看到很多同事离职跳槽,留下的也是无心工作,这只是一个表象而已。也许同事离职跳槽只是在趋利避害,也许同事的离职跳槽也只是公司换了一种方式在裁员,留下的要么是聪明人,在伺机而动,要么就是一般的员工,无处可去罢了。

当你能够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以后,你就会豁然开朗,将新公司目前的情形看的清清楚楚,当你一清二楚的时候,你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是离开,还是留下?这样的话,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抉择失误,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失。

2.不制造谣言,不散播谣言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当你加入一家新公司的时候,看到确是这样的一番景象,我想,作为常人,肯定内心会恐慌,会失望,再加上公司其他同事的负面言论,肯定会让你产生动摇。此时,你也可能会加入他们的离职跳槽大军中,同时,也会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制造新的信息,这种不实的信息就会成为“谣言”。

不论你是选择要离开,还是要留下,都不要无端的凭借自己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一番想象后形成新的观点,再将这种观点传播给其他人。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有正确的关注焦点,坚持正确的行为原则,做到“不制造谣言,不散播谣言”,这样的话,对自己,对他人都好。

3.留则安心工作,离则干脆利落

如果你觉得你有留下来工作的必要,那么,你就安心认真的工作,争取干好手头上的每一件事情,不给公司,给同事,给自己制造麻烦。

如果你觉得公司已经毫无发展的生机,那么,你就尽快的离开,不要做过多的停留,在离开的过程中不要抱怨,不要愤懑,而是心平气和的离开,继续寻找新的发展之路。

【结束语】:

以上的内容只是我个人根据多年的职场经验,以及自己的主观分析进行的论述,可能会存在一些比较理想的状况,不太符合现实的状况,希望有类似情形的职场人可以以此文中的观点作为一个参考,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形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职同心合


我觉得题主没必要这么快考虑辞职,不妨先认真研究一下公司处于什么情势再作决定。

我们初到一家新单位,人生地不熟的,很容易被各种负面信息带动消极情绪。新员工的流动率高就是因为心理状态不稳定产生的,对于我们求职者来说,频繁跳槽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对一家公司的情况尚且摸不着头脑时,还是先冷静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题主说很多同事跳槽离职,所有人无心工作,但这家公司还没有关门,说明人员流动频繁尚未能让公司垮掉。只要还能正常发工资,作为一个新来的员工,没必要恐慌失措。

员工不断离职,很多人无心工作,证明公司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一般这种现象产生于公司的两种情况之下:一是内部进行大的管理改革时期;二是公司经营出现危机之时。

之所以不认为是公司倒闭的前兆,是因为如果公司经营出现大问题即将面临关门,那么员工们反而不会大面积跳槽,因为大家会等待公司倒闭补偿。

题主作为新进员工,建议保持冷静心态。最好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许不久就等来脱颖而出的机会。

  1. 公司内部改革触动的是老员工利益,他们的离职正好是为公司解决了改革阻碍。公司高层也许是秉着不破不立的思想,本身就想让一些保守或无能的员工离职。题主被新招聘进来,只要努力工作,等公司内部稳定下来后,相信很快成为公司的骨干。

  2. 公司处于危机状态,正是疾风知劲草的机会。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旗下员工是忠诚能干的,遇到困难就跳槽离开,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的。题主只要沉下心来,认真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也许就能从危机中赢得上位的机会。

总之,从众不是一个成熟职场人士应有的心态。只要公司不是面临马上破产关门的绝境,在人心惶惶时要保持冷静,做好自己的工作,也许是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反正题主入职不久,没必要跟着别人急着辞职,不如先观察一段时间再来考虑。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讨论留言。关注@职场本纪,分享更多职场智慧。

职场本纪


你刚加入公司就发现有人不断跳槽走人,这个情况是比较糟糕,但也要冷静下来看看是啥原因。

1,本来就是靠招聘人,淘汰人来维持公司生存的行业,见怪不怪,不必过于恐慌。典型的如保险,直销行业销售。招募很多人更多是把人员工资当市场推广费用来计算的。做不出业绩的要淘汰。很多人干了一阵,等于是帮公司做了市场推广,不出业绩自然辞职走人了。

2,要看是只有一个部门跳槽多。如果仅仅是其中一个部门,比如销售部。这部门特殊,确实人才流动高。也没有太多好恐慌的。一个部门跳槽多,也许是部门领导的问题。

如果是各个部门人员流动都很大,那是要看看。这又可能是公司老板,企业文化的问题了。

3,也要看看对比同行,你们的人员流动率是否正常?有些行业,以销售为导向。是靠一批批的换人实现业绩增长。相对来说,就业市场不缺求职者。有些行业需要大量开拓新市场,不断找新人试错也是常见策略。

4,总之需要充分观察,确保不是行业,公司业务特色的问题。而真的是公司企业文化,前途的问题,你是可以考虑跳槽了。

5,也有个反过来的思路。要看你自己本事。一般不怎么样的公司,虽然一天到晚有人跳槽,但基本是一线的普通员工多。中高层相对稳定。如果你能稳住,熬住。很容易变成资深经验员工,也有很大希望熬到中层。

这就是所谓在混乱不堪中的机遇,公司只要不倒闭,能发出工资。其实越乱里面的人越有机会冒出来,做领导。

反过来,一个非常平衡平稳发展的公司,大家谁也不走,不跳槽。你熬个5年10年也未必有机会做领导。

具体怎么选,要看你自己本事和本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