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导读:

传统经销商在经营模式上是属于多年“传统”的商业模式。所以才会戴上“传统”的帽子。

在商业模式没有完全转型前,仍然活跃在市场上的传统经销商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经销商,新营销的思路与路径。

但,很少有哪一种思路与方法,就让传统经销商们华丽转身,成为新商业模式下的“新”经销商。

传统经销商想走出困境,想寻求新思维,找出新路径。

其实,是在寻找经营上的“差异化”思维。

这种“差异化”思维也是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01

传统经销商目前面临哪些同质化的经营环境

在传统渠道的经营中,越来越难,很重要的原因是竞争的同质化。这种同质化竞争的环境,让传统经销商们越来越想逃离出去,并希望能找到差异化的经营思维。

传统经销商们目前面临哪些同质化的经营环境?

一.产品的同质化

传统经销商在经营中,必须要以产品为核心的。与同行的竞争,首先是产品的竞争。而目前出现的最大问题是,经销商经销的产品基本都是大同小异。

每一个不同的行业,基本都在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是有自己独特的产品,但很快模仿的产品就会出现在市场上。

有些生产企业同时拥有几个品牌,但这些品牌的产品,是一个流水线生产下来。只是商标不同。这样就会造成,一个区域多家传统经销商代理的品牌不同,但产品的款式和性能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在走访市场中经常会发现,沿街两家相同的店面,摆放的产品,虽然经销的品牌不同,但是同一个厂家的产品。消费者很容易分辨出来。

即使,有些一线品牌厂家的产品,与其它品牌商的产品性能几乎没有区别。另外,还会有一些企业生产的模仿产品。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二.市场推广的同质化

当大家经销的产品大都大同小异时,传统经销商们会想办法如何推广的问题。

几乎相同的产品,想采用不同的促销方式,传统经销商们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在市场中不难发现,市场促销活动的案例,几乎也都是千篇一律的。

因为产品的性能是一样的,利润空间几乎是透明的。

所以,无论是采取实体店的地推形式,还是线上结合的形式。每家采取的模式大同小异。价格几乎差不多,无法进行附加值的包装。

同时,即使市场上有相对新颖的促销方式,只要有效果。其他店面就可以迅速模仿展开。这都是取决于产品的性能是一样的。产品没有差异化,市场推广方式上也很难找到差异化。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三.客户管理方式的同质化

目前传统经销商对终端客户的管理,几乎也都是一样。一线业务人员的配置,常规的拜访方法。终端客户在每天接待的不同的传统经销商业务人员,交流的内容大致相同,千篇一律。大都是停留在主要是补货催款的环节。

由于传统经销商的规模受限,很难招到比较职业化的业务负责人。每天奔波在市场上的一线业务人员的水平大都差不多。给终端客户的感觉主要就是送货催款的角色。

对于传统经销商们年度的营销事件,每个行业,不同的时间节点,会举行一些营销活动。主要是经销商会议营销,旅游客情维护营销等等。这些大的营销活动,所采取的形式也大同小异。有些同行业的会议订货政策,几乎都是一样。换汤不换药。

每一个传统经销商在当地区域对客户的同质化管理,当传统经销商采取任何的方案,客户都会感到没有新鲜感的。相反,客户会对不同的传统经销商做的优惠方案做对比。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02

同质化的经营环境,给传统经销商造成哪些困境?

一.利润空间越来越少

当产品,市场推广,客户管理这些因素都是大同小异时,对于传统经销商们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拼价格,拼利润空间。这也是大部分传统经销商们,抱怨利润越来越小的原因。

特别是产品的同质化,包括和线上产品的同质化。任何终端零售商,客户进门,唯恐价格高流失顾客。因为他们知道,顾客如果到隔壁实体店,就有有相同的产品。

而进入实体店的顾客,很少只光顾一家店面的。俗话说,货买三家不吃亏。顾客也会声东击西,告诉其实体店老板,隔壁家是什么价格。

终端零售商赚不到利润,会不断的给传统经销商抱怨。抱怨的目的就是压价,如果传统经销商们不牺牲利润降价,零售商们会很自然的寻找另一家低价供货的经销商。

当传统经销商们抱怨电商平台的价格冲击的厉害,其实,根本上是产品的同质化造成的价格比拼。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二.客户忠诚度下降

同质化竞争的环境,造成客户的忠诚度下降。

道理很简单,对于零售商来说,想得到产品,推广方法等等,在其他任何一家供货的传统经销商们都可以得到。

这也是最近两年,传统经销商感叹,为什么客户没有忠诚度了。有些都是合作多年的老客户。当大家都采取近乎相同的客户管理方式,传统经销商自己的核心优势体现不出,客户的关注点只能在价格层面上了。

所以,现在对于传统经销商的客户来说,选择面越来越广。

当客户管理同质化的出现,谁的价格低就和谁合作。也就是说,客户只对价格忠诚,这也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三.招商难度增大

老客户忠诚度低,新客户更难招商。这也是同质化竞争的环境,给传统经销商们出的另一道难题。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传统经销商一线招商时,经常出现目标客户的产品,和自己推广的产品是一样的。有的,就是一个厂家的另一个品牌而已。

产品一样,想从市场推广方面找交流的切入点,产品推广的方式几乎也是一样的。因为价格的透明度,客户的订货优惠政策,也是换汤不换药。

这让一线招商的业务人员很无奈。是的,客户都是一样的产品,没有必要在重新找新的合作商了。

这样就造成为什么目前招商工作,对传统经销商们是一个难题。招商的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推广方法,新客户很难接受合作。

因为,和原有合作的经销商们没有什么区别的情况下,客户还是较注重原有合作商的客情关系。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03

传统经销商如何能找到“差异化”的经营思维

一.寻找差异化产品布局的厂家合作

虽然各个行业,产品同质化的厂家严重。但有少数传统经销商还是从多年的选择产品经验中,找到一些有差异化产品的厂家。

这些厂家有些是有严格的市场保护。

有的,厂家虽然自己拥有几个品牌,但只会在一个区域市场投放一个品牌。当然,这种情况一般是销售业绩较好的区域。或者在当地已有多年市场基础的区域。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厂家针对某一种特定的产品型号,投放给特定区域的经销商。这种特定的型号,就是差异化的型号。有些是区域内传统经销商老板买断了经销权。承诺给厂家这种差异化产品,实现一定的销售规模。

同时,需要传统经销商对当地同行竞品做充分的调查。从市场中找出差异化的产品需求。有实力的传统经销商可以找合作的厂家,采取定制生产的方式。避开与同行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二.市场推广不但要寻求差异化推广的方法,持续推广也是差异化

在有些传统经销商在做市场推广时,也是绞尽脑汁需求新方案。但又很难找到“一招鲜”的方案,大都以模仿为主。

但在市场中会发现,有些传统经销商市场推广的频率是很低的。有的认为达不到推广的预期效果,就果断放弃了。断断续续的推广,更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比较明显的是,有些传统经销商只是在一些节日期间做推广活动。也就是我们说的,做活动扎堆的现象。而在平时的正常经营中,很少去做市场推广活动。

这时候需要拼的是持续化的市场推广,才能见效。

这是很多的传统经销商们,只关注推广方案,而没有关注坚持,持续有计划的推广,这也是差异化的策思维。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三.客户管理都在做"大"的营销事件,从日常细节入手找差异化

现在对客户的管理,客情关系的维护,每一个传统经销商都把关注点放在所谓“大”事件上。

经销商订货会的场地,会议优惠政策,组织客户旅游的线路等等。都是认为这是竞争的主要关注点,其实,就是想造势竞争。

这样的竞争,无非就是拼成本的问题。比拼会议酒店的豪华度,比拼会议政策的优惠力度。比拼是给国内游,还是国外豪华游。都在想办法从这些方面吸引更多的客户合作。传统经销商老板们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尽可能的不让客户流失。

而在一年的经营中,大事件毕竟少。而更多的,更细的客户管理工作是在日常的工作中。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多的是体现细节的把握。

很多的传统经销商老板对客户的管理方面是粗放式的。如果大家都是粗放式的客户管理形式,从中只要抓住细节,并用心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工作。这也是差异化的表现。别人不重视,你去重视,并坚持下去形成自己的客户管理理念。

这种从日常的客户管理上,找出差异化。从小处找,从每天的基础工作上去找,经过沉淀,都会形成潜在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四.利用目前的生意+跨界经营模式形成差异化

我们在谈到同质化的竞争中,大都是站在原有行业,原有生意的运作模式,在这些不变的情境下。同时,也是基于这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寻求差异化。相对来说,是不容易的。

在最近几年的市场中发现,有少数传统经销商们,采取原有的经营模式不变,在现有的基础上,跨界增加经营项目。这主要是体现在原有经营项目的延伸。特别是相关行业的比较多见。

这样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其实,是更好的整合了原有的客户资源。有的,只需要客户原有的营业场地,适当的做些调整就可以。

这也就意味着,采取这种方式的经销商,可以给在自己的客户增加新的盈利渠道。这样和客户沟通,相对比较容易。只要新项目,能正常给客户带来盈利。客户的流失率会明显减少。

这种原有生意基础上,另外开拓相关的跨界项目,整合渠道的差异化思维。同行竞争对手的模仿难度,相对较大。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五.成为平台在当地的合作者,利用平台的系统化思维

当传统经销商感到跳不出自己的经营困局,找不到差异化的经营方式时,成为本行业电商平台合伙人。也是一种差异化经营思维。

利用平台的系统化思维,开拓另一种差异化的竞争模式。

传统经销商目前已经意识到,随着商业模式的变化,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不能再单打独斗。与一部分经销商开始主动找电商平台去合作。成为电商平台在当地的合伙人。

这样传统经销商们,在当地的竞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从产品,还是经营思路都有平台的系统化思维做指导。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结束语:

每一个传统经销商,都希望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目前的市场格局,同质化中找差异化很难。

可又是传统经销商们去掉“传统”,向“新”经销商必走之路。


传统经销商与“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是“差异化”思维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