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软件有极速版和普通版本,他们有何区别啊?

科技芯动态



极速版和普通版有啥区别?最核心的就是应用大小的区别呗。你们大家现在打开手机应用市场看一看,像今日头条、爱奇艺、百度、微博、快手、喜马拉雅、知乎等等应用的极速版和普通版的差别,就不难发现从应用大小来说,极速版的体积基本上也就是普通版本大小的三分之一。

当然了,应用大小因为是每一个用户在下载应用时最先感知到的东西,所以我在这里提到第一点来说,但是做普通版和极速版,本身肯定不是说应用大小的问题。我这里从一个产品经理的三个视角:用户、商业、技术,来说一下。

从用户角度来说

其实每一个产品,在最初最初进行构思的时候,都是整个创始团队共同来参与的,毕竟在创业初期人数并不多,甚至CEO自己来担任产品总监的角色。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产品有自己的想法,运营有自己的想法,市场有自己的想法,技术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乎大家越规划,就会发现产品功能这么越来越多,越来越重。

那么这个时候,想要做到在资源不够的情况下最快上线,最块应用到市场进行验证,那么我们会优先做一个MVP版本(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简化可实现产品)。比如说微信,MVP版本一定是加好友聊天就够了,什么朋友圈、公众号都可以往后放;比如说支付宝,MVP版本一定是绑定银行卡进行支付,什么花呗、口碑网这些都不重要;比如说爱奇艺视频,MVP版本一定是观看电视剧,什么直播、游戏根本不会有人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软件的MVP版本,它满足的一定是这个软件最核心目标群体的需求。当抓到了这样一批用户之后,运营和产品才会想办法提出其它需求,加一些功能,让那些非核心的用户也可以使用起来。

但是,功能越加越多,也就意味着对于核心用户的干扰也越来越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QQ,如果你已经持续很多年不用QQ的话,现在去下载QQ,你就会发现添加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功能,直播、游戏、商城、新闻等等。但是对于核心用户来说,用QQ就是为了跟好友聊天,看看空间回味一下过去。于是乎,QQ推出了一款“国际版”,只有聊天和空间,没有其它功能,这样的版本就是为了核心用户准备的。

因此,有的极简版存在的意义,是保留了核心功能,去掉用户不常用的功能,能够让用户专注于某一项行为上,这样可以最好的留住老用户。

从商业角度来说

其实目前有一个说法:未来大公司会越来越少,专注于某个领域的小公司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像BAT这种互联网巨头在未来会很难出现,更多的企业会专注于某一个类别进行服务,像是滴滴专注于出行,美团专注于拼团,饿了么专注于外卖等等。因此对于很多公司而言,市场规模其实是有限的,你做你的市场,我做我的市场,咱们各干各的,相互不干扰。

不过,随着竞争的激烈,那么肯定会出现市场交割,形成正面冲突的情况。这个时候,对于产品之间来说,就要想办法从某些角度也切入那些竞品的用户需求中抢占市场。我们随意举两个例子:

今日头条是中国最大的信息分发聚集平台,头条的核心就是汇总信息,给用户打标签,然后做精准分发,一直给用户推送喜欢的内容,看了还想看,根本停不下来。但是我们还应该知道中国有另一家企业叫做“趣头条”,它能够在两年之内快速成长为市场第二,并且在美国上市,最核心的两点就是:下沉市场、用户补贴。趣头条通过“看新闻给钱”的模式从三四线市场抢占用户。今日头条反应过来之后,立刻做了“今日头条极速版”,同样是打着看新闻、邀请好友赚钱的形式,砍去了一些乱七八糟的功能,跟趣头条正面竞争。

前面两年,电商市场突然冒出了一匹黑马,大家都知道,就是六亿多人都在拼的某多多。其实最初某多多并没有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毕竟假冒伪劣产品消费群体还是有限的,但是随着监管严格过后,消费者突然就觉得,这个价格买这样的产品,还是挺香的~这样一来,冲击最大的当然就是某宝,于是乎,推出了某宝特价版,专门集合那些价格实惠的产品,这样的操作大家都懂......现在还有聚划算和百亿补贴专区之间的竞争。

因此,有的极简版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稳住自己的市场,从某个角度切入,与竞品展开竞争或防守。

从技术角度来说

这个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了,一款好产品,一个有责任的企业,是不能够给自己的产品设立门槛的,或者说你需要努力让产品适配更多的设备,让更多用户可以用上你的产品。

如果你了解中国手机市场就应该知道,中国手机消费的中位数其实只有2000块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绝大多数手机用户使用的机器本身并不是什么旗舰机器,动不动就十几个G内存,骁龙8系列处理器啥的。大多数中国用户,尤其是消费潜力最大的三四线市场,更多用户使用的其实是配置中等的千元机。

那么这样一来,如果你是一款国民级的应用,要么就从本身去想办法做到功能上的克制。这一点做得最好的就是微信,微信从诞生之初,对于功能而言就非常克制,基本上做到不打扰用户,用完即走的概念。其实从本质上来讲,是不让应用变得过于庞大,微信采用“小程序”的形式将原本需要内嵌的功能改为加载运行,也就是让更多手机可以运行更多的应用。

如果你的产品确实非常复杂繁重,那么也就只能删除掉部分功能退出极速版,比如说爱奇艺视频这种很吃资源的应用,砍掉功能,减少交互动画和不必要的数据,专注于视频观看,就可以让更多用户安装体验核心功能。

因此,有的极简版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照顾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从技术角度出发较少应用的运行成本,砍掉不影响核心体验的功能,让更多消费者可以顺利使用。


不管是极速版还是普通版,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就好了。


PM宋先生


随着越来越多的软件推出极速版,极速版反而比原版更加吃香。很多网友会问极速版app有什么区别,其实极速版与普通版的功能上并没有相差太多,但是体积比普通版小很多。极速版软件好不好呢?极速版相比普通版会更加节省手机内存。

为什么出极速版呢?

先举一个例子,比如uc吧,我可以在uc上看小说,看视频,同时,我也可以下载一个小说阅读器看小说,下载一个视频播放器看影视。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两者之间出现功能重复的现象,极大的浪费了手机的性能。

极速版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砍去用户可能用不到或者有可能会有其他方式实现的功能,仅保留软件本身的核心功能,极大的缩小软件自身,提高软件的运营效率。

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如下:

1、规模不同

极速版可以说是普通版的浓缩版,运行速度相对快些,更方便用户快速浏览:普通版:安装包大小有22.8M;极速版:安装包只有4.7M;

2、面对的人群不同

普通版:面向的主要人群是自媒体人群,也就是所谓的新闻发现者和信息创造者,可以极快的发现各种有用的信息;极速版:面向的主要人群呢主要是观众,您可以在这里面看到您感兴趣的内容,并且能够获得报酬;

3、功能不同

因为面对的人群不用,规模大小不同,因此在功能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极速版仅有软件的核心功能,普通版的功能要更加全面。

普通版:有作品管理以及商城功能,如果你是一名自媒体人想要发表文章只能选择普通版;极速版:有任务功能,每天签到阅读资讯可以挣金币提现。

4、界面不同

以上种种的不同自然就导致了两者的界面设计不同,极速版的页面要更加简洁一些

另外还有两者的安装包大小不同。一般来说,极速版的包装包要远小于普通版。

因此呢,软件平台发布不同版本的的软件,一方面可以增加用户的规模和增加用户的粘性,但不仅仅是这个功能,更多的是扩大软件使用者的不同年龄领域,满足老中小都能适用。此外极速版主要是为了适配一些比较老的、低端的机型。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换手机的周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一年一换,有的人两年一换,有的人甚至一定要等到手机不能使用了才回去换手机。


吾爱分享资源


QQ,普通版是全面版本,娱乐性更多一点,支持所有qq授权登录。极速版割掉很多娱乐功能,基本只能聊天发动态。还有TIM,扩大办公功能,也去掉了娱乐。但后加者部分授权登录和分享到qq的操作进行不了。

百度地图,普通版赘余,安装包大,但定位更准确,支持离线。极速版内存小,还分HD和公交车版。

360安全卫士,普通版所有功能全有,但很复杂,很多用不上。所谓的极速版便是把各个功能开发独立软件。比如木马专杀,清理大师,360压缩等等。360国际版本就显得很简洁,也没有广告。

总体来说,普通版是软件的综合,而极速版只保留重要功能。


梦赋千秋星垂野


有区别的,首先,体积极速版的都小一些,配置略低的手机也能运行,其次,极速版一般都有看广告得钱的套路,其实就是利用流量变现,钱嘛,肯定能赚一点是一点。正常版收割普通用户,极速版收割那些贪小便宜用户。


LZ1345708


极速版本相比主APP占据内存更小,百度同极速版相比有68.7mb大小之差,约等于一个全民k歌APP的大小。

从标语来看极速版APP中有近半数提及或意思是产品“更小、更快捷”。

下面说一些体验感受主APP与极速版的异同进而猜想极速版存在的意义。

1、扩大用户量

以上述APP为例,下载皆可过亿但对比国内移动互联网人口整体来看还是有增加用户量、拓展市场的可能性。

今日头条对比趣头条都是主打智能分发的聚合资讯平台,趣头条两年完成多轮融资并快速上市,抓住了头条未能“触及的下沉用户。今日头条为“牵制”趣头条的发展并获得未触及的人群推出了今日头条极速版(以下简称极速版)。极速版同今日头条对比底部菜单栏增加了任务tab页,相比正式版在个人页中省去了如阅读历史等个人行为导航,增加了提现、赚钱等分享邀请功能。

今日头条极速版和趣头条均以“看资讯、邀好友、赚现金”为套路,极速版作为头条的“试验田”用以收割下沉或吸引对“赚钱”敏感的用户,不仅可以验证“趣头条路子”在今日头条上是否走得通,也不妨碍今日头条现有版本的重大调整而破坏现有用户,同时还吸引一波新用户,可谓“双赢”。

2、针对不同手机的硬件“内存”条件

不同手机硬件配置上有很大的差别,千元机和高端机下载同一个软件在流畅体验上定会因为手机硬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极速版的诞生可能为了适配更多的低端机型,省去了某些低端局不具备的功能,诚然说到底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用户。

百度的极速版对比普通版,极速版注重轻互动,保留文字搜索、观看视频、小说文字阅读等功能也做了邀请拉新的任务系统,相比手机百度没有了前沿的语音AI功能也简化了百度打造的小程序体系,极速版整体少了些“前沿科技”。

3、“极客”需求

现在APP的功能越做越多,部分功能对于某些用户来说可谓“多余”。某些用户就喜欢该产品的“本身”功能,对应出现的附加功能可能会对用户造成干扰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爱奇艺,爱奇艺主APP会围绕剧集衍生出如热点、会员、泡泡、剧情头条等内容,但对于只关心剧并不关注剧情之外的内容的人或许极速版对他们更加友好。

4、“打榜”和“铁粉”养成记

一般APP除主APP、极速版外还会存在付费版,付费版基本就是为了留住重度用户并将广告等干扰体验的功能去掉,直接展现它的“价值”。

当存在免费版本的时候能做到付费购买,对于产品本身来说该用户就算是“铁粉”了。用户付出了实际的成本只为使用某个功能甚至是为了减少无效价值而高效的使用该产品,付费之后该产品的留存情况应该也会好于非付费版本。

对于付费版还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就是打榜。对于免费一般很难做到排名靠前而获得流量曝光,这时付费榜就是一个很好的产品曝光机会,付费榜的常客基本都是各类游戏产品,他们的定价基本在1元这种小额付费,争夺付费榜中的排名而获得更高的流量下载。

5、“备胎”产品

由于监管部门针对产品内容审核力度的加强,很多内容型产品都曾经被点名评判甚至被下架,这时极速版就要承担主APP用户的留存活跃了,虽然说是简化版,但主APP的功能基本都有,多数省去如社区、im等功能,这样做同时也省去了部分审核工作。

在19年上半年最右曾因某些问题遭到各大应用市场的集体下架,这时最右极速版就顶替了最右的拉新功能,保证可以继续在应用市场上搜索并下载到该产品,不至于在某段时间内产品消失了,同时极速版的出现也给了正式版整改的时间。

当然有些“国民应用”就没有做极速版,甚至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在不断的添加新功能。

微信绝对是国民级的应用,从最初的只有IM聊天功能到今天除IM外如朋友圈、微信钱包等一些列功能,如此大的体量也没有“精简版”一说。

微信的每一步走的都很克制这是业界公认的,但它也在不断地改进优化现有功能,但相比其他产品做极速版为获得更多的用户,微信或许不会有太多的拉新重担,现在更多的任务是如何完善自身应用场景,更好的服务用户,IM基础之下的微信算是覆盖了中国绝大多数移动互联网用户。

猜想微信会持续优化或者探索更多服务用户的功能并做到足够的精简,至于微信的“极速版”应该没有人能在回到那个只能打字聊天的时代~

支付宝

相比微信,支付宝做了更多的场景尽可能的围绕金融、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让消费变得更安全更便捷,支付宝算是最大概率的不会出现极速版的产品了。

支付宝生态下功能的增加更多为产品增加了使用场景,贡献了使用时长,对于一个工具型产品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支付宝对抗微信支付的一个很强的壁垒。

不过这两款产品有个特点就是基本算是垄断地位,用户没有办法去选择其他产品,就算功能复杂不提供精简版也一样要使用。

上述产品基本上对极速版的定义就是在现有用户量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用户或作为防御性产品,流量至上的今天或许“地主家真的没有余粮了”,未来的主APP同极速版应该会加速差异化,在主要功能不改变的情况下更大的针对各自的用户画像推出相应的功能。超级APP的功能现在看事越来越多了,但有一天是否你会怀念那个你最初下载它的理由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