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與謠言齊飛,面對謠言,我們都要獨立思考

自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一直牽動著國人緊張的神經;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奉獻、犧牲;各種餐飲、酒吧、影院等娛樂場所紛紛閉門謝客;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延長全國假期的通知,各地也紛紛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採取各項措施防控疫情......在如此緊張的氛圍下,國人難免會恐慌,謠言亦隨之四起。

疫情與謠言齊飛,面對謠言,我們都要獨立思考

莎士比亞說:“謠言是一隻憑著推測、猜疑和臆度吹響的笛子。”可見,謠言是指沒有事實依據,並通過一定手段傳播而的消息。既然謠言沒有經過證實,為何會傳播如此之快?


疫情與謠言齊飛,面對謠言,我們都要獨立思考

一,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從眾心理加速了謠言傳播。

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沒有時間和耐心去尋找與謠言相反的事實與證據,在普遍緊張,擔心甚至恐慌的情緒下,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支配下,人們只要看到與自己的認知(想象)一致或利益攸關的消息,即使沒有明顯的事實依據,也會選擇相信,在當今移動互聯網如此發達的年代,每一個信謠的人都能迅速地將其道聽途說到的信息,不經篩選地通過手機發布到網上,出現謠言霸屏,滿天飛的現象就很正常了;當然,在謠言面前,也有人選擇不相信,但即使不信,他們也會選擇沉默,甚至積極參與其中,成為謠言的傳播大軍中的一員。為什麼?學者丹尼斯.古倫對此作了很好的解釋——群體成員害怕被群體排斥的風險而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意見。當然,也有可能是別有用心,想利用謠言的傳播來獲取不正當利益。


疫情與謠言齊飛,面對謠言,我們都要獨立思考


二,謠言的危害

(1)謠言會產生恐慌,造成群體非理性行為。例如,2013年非典期間,有人認為非典型肺炎與缺“碘”有關,一句“碘鹽可以防非典”,就造成了市場上的碘鹽被哄搶,在恐慌情緒下,一時颳起了全國搶碘鹽的高潮,甚至有人為此屯了數噸的鹽。2013年日本福島地震引起核洩露,因人們聽信謠言,在國內再次引發“搶鹽”浪潮......為何會發生這些近乎瘋狂的社會現象?根據《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的所總結的理論進行分析,搶鹽群體中的個人,已經不再是他自己,而是變成了一個不再受自己意識支配的玩偶,變得無法進行清醒的思考。昨日之事,歷歷在目,希望我們都不要遺忘。

疫情與謠言齊飛,面對謠言,我們都要獨立思考

(2)謠言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一個人恐慌自己就會不知所措,許多人一起恐慌就會產生混亂,一旦處理不當還會引發惡性群體事件。所以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明確規定,造謠的,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定罪處罰。根據各官方自媒體的警情通報,目前,各地警方都在嚴厲打擊散播謠言的行為,不少造謠之人已被依法行政或刑事拘留。嗯,對於謠言,法律也是一劑有效的良藥。除了法律對謠言的有效打擊,那麼作為普通個人,我們又該如何對待謠言呢?


疫情與謠言齊飛,面對謠言,我們都要獨立思考

三,獨立思考是粉碎謠言的利器

疫情當前,面對謠言,相關部門或權威機構及時出來闢謠,同時對造謠者追究法律責任是必要的,而我們作為普通個人,保持理性,獨立思考,不盲目從眾,不恐慌,就顯得尤為重要。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論述:“從一定意義上說,群體就像個睡眠中的人,他的理性已經被暫時懸置,因此他的頭腦中就能產出極為鮮明的形象,但是隻要他能夠開始思考這種形象也會迅速消失。”所以,當我們聽到一些駭人,未經證實的消息時,請各位不要恐慌,先問一問自己,這個消息源自哪裡?消息還有沒有其他來源?照片展示了事實的全部信息嗎?除了照片,還有其他證據可以佐證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嗎?當你一旦開始獨立思考,理性戰勝了情緒,心裡的恐慌自然會消失,謠言也就不攻自破。

疫情與謠言齊飛,面對謠言,我們都要獨立思考

結 語

《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在這個關鍵時刻,讓我們大家都做一個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善於獨立思考的智者,這也許是我們普通人在此次疫情中的最大貢獻。

——————————————————

大家好,我是老王,歡迎大家關注 ,將持續為大家帶來更多關於社會、歷史的乾貨文章,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