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中疫事!一條不經意的朋友圈,一段感動的故事

“圈”中疫事!一條不經意的朋友圈,一段感動的故事

疫情當前,除了最前沿的白衣戰士外,還有許多不同戰線的商醫人,也在為抗擊疫情默默付出。他們做得多,關注少,有時,一條不經意的朋友圈,背後就有段感動人的小故事……

故事一

“圈”中疫事!一条不经意的朋友圈,一段感动的故事

這是商洛市中心醫院感控科劉永強大年初二晚上11點多的一條朋友圈,剛做父親不到一個月的小劉,還滿心沉浸在與女兒相處的點滴時光。

當晚醫院接診了一位高度疑似病例,負責醫院東區整個隔離病區消毒、隔離、防護及終末消毒的指導、培訓等工作的小劉必須馬上到崗。

疫情就是命令,小劉清楚一旦與患者接觸,好多天就不能再回家,但他又實在捨不得天使般的女兒,“趴在門口再看一眼寶寶,”小劉帶著不捨火速奔赴醫院。

果不其然,商洛首例確診病例很快公佈,小劉也自覺的把自己與家人“隔離”起來,家裡沒菜了,孩子紙尿褲完了,小劉送到門口,又悄悄離開,吃、住、忙都在醫院的日子一晃就是七天,他乾脆同時還負責起防護用品、應急物資庫管理。

因為抗疫情,也沒能和女兒拍滿月照,小劉笑說,女兒肯定會理解他,還會為爸爸的工作驕傲呢!

故事二

“圈”中疫事!一条不经意的朋友圈,一段感动的故事

凌晨四點的商洛市中心醫院什麼樣,公衛科劉毅的朋友圈有答案。劉毅說,新冠疫情感染的肺炎患者發熱嚴重多是晚上,有的人也刻意選擇在晚上人少時就診,所以,疫情下的醫院晚上往往比白天忙碌。

出現疑似發熱病人後,公共衛生科需要參與會診並收集相關數據,同時要傳遞上報疫情信息,並協助流調,督導採樣,對接疾控中心等工作。

一個疑似病人從初次接診到隔離觀察,往往得三四個小時忙,對他和科室人來說,忙碌的“夜生活”已成為春節的全部。

故事三

“圈”中疫事!一条不经意的朋友圈,一段感动的故事

匆匆吃了口泡麵,已經快晚上11點了,張亞鋒和同事還開著車,在高速路上飛馳。這麼急著趕路,只為儘快將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撥的部分醫療物資第一時間運回醫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次疫情全國都存在防護用品短缺的現實,為了保障一線救護順利開展,商醫許多非醫療崗位的工作人員絲毫沒有閒著,四處聯繫物資,準備各類醫用防護品。

從公共資源到私人關係,從國外朋友郵遞到國內企業捐贈,大家想點子、出主意、找辦法,群策群力,堅決保障一線防護物資供應。

除了這些,在醫院還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在發生。他們雖然崗位不同,但是心意相通,他們貼心、暖心、用心共同構築起抗疫的“銅牆鐵壁”,化作抗疫的希望和力量,折射出商醫的溫度和擔當。讓我們共同努力,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

(LJ)

“圈”中疫事!一条不经意的朋友圈,一段感动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