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中学由丰子恺、朱光潜等人执教,北大校长蔡元培说:我羡慕

在中国有这样一所中学,它拥有中国有史以来最奢华的教师配置:

画家兼音乐教育家丰子恺负责教授音乐和美术,

散文家朱自清担任国文老师,

美学家兼翻译家朱光潜出任英语老师,

而且,这所中学时不时还有社会名流做讲座,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蔡元培、李叔同、何香凝、黄炎培、叶圣陶、胡愈之、柳亚子、张闻天、俞平伯、吴觉农、蒋梦麟、于右任、张大千等人。

这便是上虞春晖中学。

它成立于民国十年(1921年),位于美丽的白马湖畔。

春晖二字,取自我们熟悉的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里的“春晖”二字被用来指代父母的养育之恩,后来逐渐引申为家乡对自己的抚育之情。出资修建春晖中学的正是出生于上虞的陈春澜。

这所中学由丰子恺、朱光潜等人执教,北大校长蔡元培说:我羡慕

如今提起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很陌生,但在明末清初,陈春澜和胡雪岩可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商巨贾,甚至有人形象的称之为:

湖北胡雪岩,上虞陈春澜。

胡雪岩作为晚清著名的红顶山,可以说是接喻户晓的一位人物,其在功成名就后创办的胡庆余堂,更是造福了一方百姓,成为一代佳话。陈春澜同样也是在功成名就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上虞,创办了教书育人的虞春晖中学。

除了创办春晖中学,陈春澜本人的经历也很有传奇色彩。时间回到十九世纪中叶,19岁的陈春澜不愿在家乡穷一辈子,一个人跑到了上海闯荡,在洋行给洋人当了十多年跑腿,终于攒下一笔钱做起了物流业务。当时正是上海飞速发展的阶段,到处都是南来北往的客人,陈春澜的物流生意便伴随这股东风成了事。

在事业进入瓶颈期后,陈春澜有转型做金融业,并在辛亥革命前夜预判上海不但不会受到战乱影响,反而会吸引更多的商人汇聚到上海,于是在大家纷纷撤资时,坚守没有离开,又一次把握住了商机。

这所中学由丰子恺、朱光潜等人执教,北大校长蔡元培说:我羡慕

功成名就后的陈春澜选择急流勇退,将事业转交给家族后辈之后,开始做慈善,首先便是会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创办实业,在实业发展到一段时间后,又捐款白银五万,创办春晖学堂,后来又追加了二十万银元续办这所中学。

硬件齐全了,但决定一所学校实力的关键,除了硬件设施,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于是想为家乡建一所好学校的陈春澜,诚邀同样是上虞老乡的经亨颐出任学校校长。如果说陈春澜是商界的泰斗,那么经亨颐无疑是当时中国教育界的红人,其本人不仅参与倡导了新文化运动,此前还曾出任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校长,并兼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其与蔡元培、胡适、叶圣陶等人被人誉为民国八大教育家。

此次经亨颐出任春晖中学第一任校长,相当于也是学校的创始人之一了,同时又是为自己的家乡办学,自然竭尽所能,为此东奔西走寻找优秀人才来当教师,组成了当时民国最为豪华的教师团队,以至于应邀前来做讲座的蔡元培也不禁感慨的对春晖中学的学生说道:

我所羡慕诸君……学校有这样的好(师资)环境。

除了文章最开始提到的几位名师,还有其他几位同样是大师级的人物,前来春晖中学任教,很多人是其他人花多少钱都请不来的,之所以到春晖任教,不少是卖经亨颐的面子。这其中就包括文学家兼翻译家夏丏(mian)尊。在经亨颐担任校长期间,夏丏尊除了担任国文老师外,还自告奋勇的出任学生宿舍的管理员。一时间无故请假的不见了,贪玩贪睡的少了,夜晚自修越来越有规律,后来还被同学封为春晖中学的“四大金刚”。

这所中学由丰子恺、朱光潜等人执教,北大校长蔡元培说:我羡慕

许是离乡多年,再次回到家乡执教,让夏丏尊对家乡生出了更多浓厚的感情,于是他亲自出资并设计了一座精致的宅院,并取名为“平屋”,典故出自明代心学创始人王阳明的《传习录》:

问: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

王阳明: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在执教春晖期间,夏丏尊还亲自编写教材,为此翻译了世界名著《爱的教育》,为了追求翻译精准,还特意对照了英语和日语两个版本。这本书后来被出版,并由夏丏尊在春晖中学的同时兼好友丰子恺绘制插图,成为民国当时的畅销书之一,多次再版。有这样富有才华且治学严谨的老师,学生自然对其敬爱有加,甚至有的同学发自肺腑地将夏丏尊翻译的教材《爱的教育》昵称为“妈妈的教育”。

丰子恺曾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当时对其影响极大的恩师,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李叔同(弘一法师),另一位便是春晖中学的第一任校长经亨颐。恩师相邀怎可拒绝?于是1922年,丰子恺执教春晖中学,负责教授音乐、美术以及英语。

这所中学由丰子恺、朱光潜等人执教,北大校长蔡元培说:我羡慕

在春晖中学任教期间,丰子恺经常在白马湖畔的小杨柳屋与朋友相聚,那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漫画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当时同事兼好友的朱自清看到后,便推荐到了刊物《我们的七月》(见注释1),恰好又被作家郑振看到,认为内容十分新颖,此后丰子恺的作品便经常出现在《文学周报》,中国漫画从此起步。

我的多赞美,必是情不自禁之故。——朱自清《春晖的一月》

这是朱自清在执教春晖中学时写下的一句话,从中可见其当时的心情想必一定是极好,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这所中学由丰子恺、朱光潜等人执教,北大校长蔡元培说:我羡慕

在课上,朱自清讲得生动活泼,极受欢迎。课下,又可以与同事良友(夏丏尊、丰子恺等)品茗闲聊,洽谈人生,此外,朱自清的二儿子朱闰生也是在此期间出生的,不过美好的相聚总是短暂,1925年朱自清便北上赴清华大学任教。

良师偶遇良师,自然会有很多佳话,春晖中学的数学教师刘薰宇与丰子恺便是如此。原来丰子恺小时候听人说数学好的人美术就不好,反之亦然,于是便对数学有种天然畏惧,以至于后来都不敢涉足这门学科。在春晖中学结识了刘薰宇,却让丰子恺逐渐改变了这个看法,并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都要归功于刘薰宇从教学需要出发,写了很多趣味数学的文章,丰子恺偶然间读到便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后来在眼睛生病的情况下,还忍不住读完。

那是什么样的文章,能够改变一个天然对数学及其畏惧的人呢?

刘薰宇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让数学变得有趣呢?

后来刘薰宇将其在执教过程中写作的去问数学文章,汇集成书出版了一套《刘薰宇数学三书》共分为三册,第一册是《马先生讲数学》。在书中刘熏宇以“马先生”为第一视角,讲解了100多道趣味算术题,包括如何采用图解法求解四则运算等知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极大的启发性。

这所中学由丰子恺、朱光潜等人执教,北大校长蔡元培说:我羡慕

第二册名为《数学趣味》,内容以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为主,在这里刘薰宇还提出了一个“万物皆数学”的观点,通过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本书中应该便有让画家丰子恺,一改对数学畏惧心理的文章内容。

这所中学由丰子恺、朱光潜等人执教,北大校长蔡元培说:我羡慕

第三册是《数学的园地》,内容较前两册难度稍高,属于进阶读物,内容包括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适合初中及将要上初中的孩子阅读,在培养出兴趣的基础上,为孩子插上飞入数学殿堂的翅膀。

这所中学由丰子恺、朱光潜等人执教,北大校长蔡元培说:我羡慕

建议大家可以给自己的孩子看看这本启蒙了杨振宁的数学启蒙书。

价格一点不贵,三册只要69,包邮到家。

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个谈方琳?一定要先培养好小家伙的数学兴趣。

注释1:《我们的七月》是朱自清、俞平伯、叶圣陶等人在1924年编写的一本不定期的文艺刊物,最初名为《我们》,逐期以出版年月作为书名,第一期就是《我们的七月 》。书中品类丰富,有论文、小说、诗、戏剧、小品、札记、通信并精印书画、摄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