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龙一与音乐

漫谈|坂本龙一与音乐

上上个月,2019年12月16日,电影《坂本龙一:终曲》在中国上映。

这部关于日本顶级作曲家坂本龙一的纪录片,主要按照2012年到2017年的时间顺序,剪辑了坂本龙一30年前参与《末代皇帝》等电影以及40年前作为YMO乐队成员活动的宝贵片段。大多数人对坂本龙一都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影片不止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接触这位音乐大师,也给了观众深入了解他的机会。


漫谈 | 坂本龙一与音乐

本来这部纪录片是打算回顾坂本龙一过往的,但是2014年坂本龙一被检查出喉癌,导演临时改变拍摄计划,便有了《坂本龙一:终曲》的诞生。

影片开头是坂本龙一在一所曾经历海啸而废弃的农业学校探望的画面。那儿有一架钢琴,海水曾覆过琴键,因为时间久远,琴键损坏,整体走音,钢琴已没法用了。坂本龙一对那架钢琴有个奇妙的比喻:感觉好像钢琴被淹死后的遗骸。

坂本龙一绕着钢琴走了一圈,最后坐在凳子上弹奏。他后来谈到关于环境问题的时候提及了那架废弃的钢琴,他说道: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之一,钢琴,是把自然物质经人类加工的物品。有时它会走音,那是自然物质正在拼命挣扎要回去过去的形态,海浪一瞬间涌上来,让钢琴恢复到自然形态。

漫谈 | 坂本龙一与音乐

坂本龙一会对一架年久失修的钢琴如此感兴趣,还是源自于对声音的好奇、敏感与热爱,尤其是自然音,那些常常被人忽略的声音。

一个人能对声音有多好奇?声音的头号粉丝非坂本龙一莫属了,家里各式各样的"乐器"——你能看到教授拿着小提琴弓"锯"大镲和锣,也能看到他四处寻觅适合录雨声的地方。

他2008年前往北极,将采样设备放进冰面下汩汩流动的河流,他微笑着对镜头说:我在垂钓河流声。之后回听采样音频时,坂本龙一惊叹的说,这是我听过最纯净的声音。那个声音,是来自地球极寒之地的生命流动。

漫谈 | 坂本龙一与音乐


对自我关心,对群体关心,对社会关心,对人类关心,对地球关心,不局限于个体,这毫无疑问是个值得令人敬佩的人,坂本龙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灾区回来的路上,看第一次首相府邸前的抗议,坂本龙一说:有几座核电站要重启了,无论我们说什么,上头的人好像都听不见,最终又回归沉默,日本人已经沉默四十多年了,又倒回去就没意思了。

日本民众反对重启核电站,他为民众站台打气;他对科技发展有自己的观点:上世纪七十年代,对科技的态度,不支持也不反对,但始终对科技的不稳定因素保持警惕;他关注环境问题,从1992年的人类保育问题,到不支持战争,到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用作品表明对人类破坏环境行径的担忧,为社会性的问题创作音乐,先后以环境为主题举办了《生命》、《奥本海默的咏叹调》等演奏会。

坂本龙一始终有一个对永恒的追求,他说:钢琴声不是连续的,声音在减弱,慢慢消失,但我内心一直向往不会消失、持续不断、不会衰弱的声音,那是种永恒。

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份永恒是指什么,不只是音乐,可能是生命,又可能是?

其实坂本龙一与中国还是挺有缘分的,1986年受贝托鲁奇邀请来到中国出演《末代皇帝》,可能是导演看坂本龙一为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谱写的同名主题曲传遍全球,额外又邀请他写了《末代皇帝》的配乐。他的创作能力惊人,在一周内作了四十五首曲子。同年,他凭借《末代皇帝》的配乐一举拿下第六十届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当坂本龙一谈起对中国的印象,他说他记忆中最深刻的声音是北京大街上自行车来来往往发出的。

他认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是最富有活力地,为什么这么说?坂本龙一1986年来到北京拍《末代皇帝》时去了西单商场买自行车,他说当时一大早就去排队,商场门口都已人满为患。商场门准时打开,大家拥挤着挤进了商场,好不热闹。这是他记忆最深刻的画面。

坂本龙一很喜欢塔可夫斯基,他说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中自然音与画面有着很精妙的搭配。出于喜爱,坂本龙一有时会试着为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再次配乐。

电影《遮蔽的天空》中有段经典的台词: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人们总以为生命是一口不会干涸的井,但所有事情都是很有限的,多少个迷人的童年下午,回想起来,还是让你感到如此深沉的温柔,也许只有四五次,也许还没有,你能看到多少次满月之姿,大概20次,但这却看起来无穷无尽。坂本龙一尝试着为这段话作出贴切的曲子,最终这首歌被收录在他2017年病愈后发布的专辑《async》。

漫谈 | 坂本龙一与音乐


音乐是人类天性喜好的艺术形式,我们往往追随能够引起自我共鸣、自我陶醉的音乐,由此诞生了古典、爵士、放克、摇滚、流行、电子和说唱等不同风格的音乐。

世界音乐仍在快速发展,始终有人在研究思考范围更广泛,考虑深度更深远的音乐风格和形式,这类音乐,通常都在探究人类与生命,世界与宇宙,是一种拥有大格局、大胸怀的先锋音乐。

坂本龙一年轻时是日本知名乐队YMO的成员,这只乐队主打电子与前卫音乐,歌曲具有很强的未来感,曾风靡全球,后来他又为电影配乐,去做些打动人的音乐,再来到现代,坂本龙一对人生和生命有了自己的思考,便开始制作不易使人接受的实验音乐、先锋音乐。

如果你对他如今做的先锋音乐有兴趣,不妨听听他2017年发布的专辑《async》。

最后来谈谈音乐,我认为优秀的音乐人,从来是不拘泥于音乐风格的,是敢于、乐于尝试更多音乐风格,玩得转流行和摇滚,玩得转爵士和古典,不是一种风格玩到死,这只会让听众听觉疲劳,自己也逐渐灵感枯竭。

音乐风格能有这么多类型与以前的音乐人爱玩、好玩有很大的关系,爵士的诞生与古典和非洲音乐有关,摇滚的诞生与节奏布鲁斯有关,后续的分支则是与更多音乐风格的融合而产生的。周杰伦的歌曲能长盛不衰,受人喜爱的原因之一是他丰富多变的歌曲风格,不断给人新鲜感。

从前对坂本龙一这位大师了解不多,一提到这个名字,只能想到《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只能想到他是《末代皇帝》的配乐师,以为他和很多现代音乐从业者一样,没什么不同。看过这个纪录片后才知道他不是大多数,他拥有独立而深邃的对世界和生命的观念,对社会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他不单单会做音乐,他也探索音乐、探索生命,抛去世俗情感,他用发现和认真的态度阐述声音,用音符表达自我的思考,这些,注定了坂本龙一是位拥有极高艺术造诣和深度思想的大师。

漫谈 | 坂本龙一与音乐


最后的最后,以坂本龙一2011年为日本大地震受灾群众演出的视频作为结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