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对导师的批评,内心总是很难过,要怎样调整这种负面情绪呢?

我们人总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因此总要面对他人的评价。

而别人的评价,要么是负面的,要么是正面的。当然也有一种评价,就是客观公正地描述,不过在日常生活情境里,这个评价方式比较少见。

那么我们的内心怎么面对别人的负面评价呢,如何面对亲人、朋友、上司的批评呢?

面对这些批评,什么样的情绪反应才是真正符合身心健康的、符合生活逻辑的?

如果面对批评,我们的内心总是很难过,该如何处理?

我面对导师的批评,内心总是很难过,要怎样调整这种负面情绪呢?

案例故事:

老师好。我已经是22岁的研究生了。可是被导师稍微批评了一句,也就语气严厉说了一句,说我太不认真,我就心里很难受。请问我这种心理,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做到,既是被导师批评,可是不难过呢?

我面对导师的批评,内心总是很难过,要怎样调整这种负面情绪呢?

舵主导航:分析及建议。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也能够体会你内心中那种被批评后难过的心理。特别是对于自尊心很强的人、平常很少被负面评价的人而言,他人的批评以及负面评价,往往让我们内心很难接受。不是难于接受所说的具体内容,而是难于接受这种“被批评”的方式本身。

你在描述中说,被导师批评了,一句“不太认真”,就让你感到很难受,你对自己会因为一点小批评就难受感到困惑,并希望自己能坦然面对批评。能感觉到你的自我觉察力非常强,觉察自己是改变的开始。你希望找到一些途径来改变这种难受的心理感受。那么,接下我们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帮你摆脱这种难受的内心感受。

其实,每个人都有被赞许的倾向,被批评时心里都会有点不舒服。所以,你难受也是一种正常表观。为什么会难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害怕在导师心中的形象受损。你希望自己在导师心目中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导师批评你,你认为自己在导师的心目中的印象就受“损”了,所以会难受。这只是你自己想象的,其实导师只是指出了你的不足,是爱护你的表现,不会影响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2、经历批评较少,一时难以适应。可能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受到批评的机会比较少,父母师长对你更多的是鼓励和赞许,导师稍严厉一点的语气让你一时难以接受、适应。

3、损坏了你的自我想象评价。你可能一向自我感觉良好,导师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你,让你觉得自己原来并没有这么优秀,意识到你的自我认知与真实的自我有差距。

被批评了,难受,很正常。难受才会促使你去改变自己的不足,如果不难受,则没有改变的动力。面导师批评,要想不难过,除非你根本不在乎老师的看法,或者你根本不上进。

当然,对于老师的批评,如果你能理解成是老师对你的爱,你也不会那么难受了;另外,你要去反思,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如老师说的不认真,把精力放在对自身的反省上,你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专业性建议。对于自己较为重视的人的批评,自己内心的难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然后对症下药:批评的主观情绪态度,批评行为本身,批评所指事实真相。

1、对于批评行为本身难过。一般来说,经历少的,对于这种偶然面对的批评事件本身,都会难于接受。这种情况,其实经历多一点之后,就慢慢学会了心平气和的对待了。

2、因为批评者主观情绪难过。如果批评者本身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我们也容易难受,因为我们重视的人错误地针对自己。那么事后沟通,或者暂时放过,只要是偶尔事件,这种难过是可以被消除的。但如果经常出现这种问题,就需要认真严肃真诚地沟通了。

3、因为批评内容和事实不符难过。这其实是一种被冤枉的心理。内心强大的人,可以心怀感激,一笑置之。一般情况下,事后在合适的时机,进行适当的解释就行了。

在面对批评的时候,对事不对人地进行反思和自我检查,就容易摆脱瞬间的情绪干扰。

我面对导师的批评,内心总是很难过,要怎样调整这种负面情绪呢?

结论:

我是彼岸舵主。批评这个词的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负面评价色彩。面对批评而产生的难过情绪,“被批评了”这个事件,其实仅仅是一个外因、导火索,本质原因来自于我们自己对于所谓“批评”这个生活事件的主观负面评价。

人无完人,总会有不足的。被他人指出自己的不足,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面对别人所指出的不足,我们心存感激,客观面对并进行必要的完善和修正,这是最正常的身心应对方式。

我面对导师的批评,内心总是很难过,要怎样调整这种负面情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