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早期阅读有哪些方法?

超能博士


根据美国阅读图书馆协会(ALA),阅读是从出生就开始的。从0岁开始,就应该对孩子进行阅读启蒙,其中3-8岁,是语言发展关键期。8岁前的养成的阅读习惯,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那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

1.从兴趣出发。孩子喜欢的内容、孩子喜欢的形式、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成就。每一步设计,都把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放在首位。

2.以能力为导向。按照孩子阅读水平的发展,一步一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思考力、创造力、逻辑力。

3.注重思考和表达。通过交流和互动,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勇敢表达。



谢妈妈的钢琴课


学习什么都有一定的方法与原则,让宝宝学习阅读也不例外,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让他们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有趣的方法去阅读,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不过,任何有趣的活动离开了方法和规则就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在培养宝宝早期阅读时,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最基本的方法:

1.榜样诱导法

我们知道,婴幼儿天生就有模仿能力,有“本能模仿”的心理特点,因此,只要你希望孩子做什么,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尽管在他面前去做,越做的精彩,小家伙就越会羡慕你的行动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因此,教育婴幼儿最有效的方式是榜样行为和情绪的感染,而不是说教,那么用这种“榜样诱导法”吸引孩子阅读,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2.环境濡染阅读法

我们知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威力是无穷的,那么给宝宝阅读也需要在环境濡染上下功夫。在这个文明的世界里,孩子生活的地方也要常常出现文字才好。其实,平时只要他一睁眼,就看见各式各样的物品,一个一个,一件一件,不同的色彩,大小不同,式样各异,因此,聪明的父母可以把环境布置起来,让孩子常随你去阅读,去认识一个个物品。

3.成人朗读法

通过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图书朗读对儿童早期的阅读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成人用清晰而响亮的声音,正确而流畅的语音,把文字内容一字一句的念给孩子听,这是一最简单、最方便的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旨在使孩子通过语言接受图书信息的、具有传递关系的指导阅读。成人要先对要朗读的图书从头到尾看一遍,以便对于故事发展情节、角色人物的特点、语言风格有所理解,在有大致的了解才可以更好地运用声音、语气、语速向孩子去表达作品。

4.游戏活动阅读法

通常,婴幼儿最喜欢做游戏活动,因此,父母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想一些好玩的游戏方法,让孩子在从中学阅读。比如:“唱歌阅读法”“听故事阅读法”“图画阅读法”“交朋友阅读法”等,但同时还要考虑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他既有兴趣阅读,还要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

5.阅读识字法

让孩子识字、识词是为了阅读,单纯识字是没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让孩子慢慢的识字要比单纯识字有趣,因为在阅读有韵律,有情境,有故事,因而让孩子学一些句子、儿歌、短文中都是有意义的。

6.讲故事阅读法

讲故事是孩子最喜欢的阅读活动,由于它是用一种交谈或对话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对儿童的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并且,美国有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听成人讲故事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因为讲故事的方法与普通朗读法的是不同的,讲故事时不仅需要用口头语言来讲述,而且,还需要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去演绎故事的内容。所以,当成人用口语的形式与适当的表情、动作,把图书里的故事内容讲给孩子听时,就等与孩子进行一件有意义的交往活动。

7.生活感受阅读法

要让婴幼儿有效识字阅读,生活感受是基础。只有孩子的感受丰富了,那么在看到字、词、句的读音、字形和词义时就会会联想起曾经有过的生活感受,这样就使呆板无趣的字块通过联想而“活”起来了,因此在阅读中生活感受是不可被忽视的。

8.养成习惯阅读法

为了进行有效的生活阅读,一开始就要像培养孩子睡眠与吃饭一样,培养孩子也养成爱阅读的习惯。让孩子从小与书作伴,在孩子能坐起来玩时,父母就可以让他看你是怎样的翻书、读书,并逐渐地教他自己翻书、阅读以及整理图书。


超能博士


我家女宝四岁了,非常喜欢阅读书籍,在幼儿园经常给小朋友们讲她看过的故事,老师也经常夸奖她阅读能力非常棒。这与宝妈早期对孩子的阅读培养分不开,总结几个方法如下,希望有帮助。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宝妈给孩子专门布置了一个阅读角,放置了儿童书架,卡通地垫,从孩子能看书的时候,就要求阅读必须在读书角进行,同时阅读时必须关闭电视,平板等电子产品,给孩子创造一个专注阅读的环境。

第二,孩子阅读时陪伴者必须放下手里的事情,在阅读期间专注陪伴孩子阅读。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两人可以轮流陪伴孩子阅读,但是一定不能边玩儿手机边陪伴孩子,否则孩子注意力会分散,同时不要在陪伴孩子阅读途中去打扰,有什么事情阅读完了再说。

第三,想要达成好的阅读能力,坚持阅读是必须的。宝妈设计了每月阅读记录表,每天陪伴孩子阅读半个小时(可以是爸爸或者妈妈),达成目标后,让孩子在记录表上贴上小红花,一个月都达成,承诺给孩子奖励,可以是去一次游乐场,也可以是买一个玩具,或者去一次KFC等等。这样孩子有动力去坚持阅读,甚至为了每月奖励会要求爸爸妈妈陪伴阅读。

第四,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很重要。市面上有很多幼儿读物,家长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早期阅读最大的特点是孩子喜欢画面会多过文字,所以家长在选择阅读书籍时要多选择绘本故事,立体书籍等,画面多过文字。另外书籍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不要只是单一的故事。一些历史知识,人文地理,科技动物等也是可以选择的。

第五,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宝妈一般是先给孩子阅读一到两次,读的时候一定要做解释。然后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最后再让孩子重复一次。注意孩子阅读得时候会有不通顺的地方,家长要做提示。当天晚上睡觉前,宝妈和孩子一起再复习当天阅读的内容,帮助孩子睡眠的同时加深记忆。一般孩子当天的阅读并不会再第二天完全记住,所以家长不要着急,第二天阅读前带着孩子复习一下,再开始新的阅读。

最后,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当天阅读的内容孩子没有记住,第二天可以继续进行,家长切记不要不耐烦,着急,一定要有耐心噢!


舒钦亲子教育


培养阅读习惯,首先要看多大的孩子,这个早期是多早?我的个人观点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就可以,胎教就可以做。0-6岁,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孩子没有语言能力前,可以选择音频,让他听故事,一定要选择专业的音频故事给孩子听。孩子能坐起来以后可以选择音频画本,可以看图听。第二个阶段 孩子有语言能力后,可以让孩子边听边复读,锻炼开口的能力,同时可以加动作,激发孩子的想像。 第三个阶段 孩子有阅读能力后,可以首选漫画读本,字数较少,这个阶段如果有条件要让孩子朗读,年纪小的孩子我更推荐朗读,可以更好的锻炼发声和语言能力,还可以增加他的识字量。7岁以后孩子就入学了,基本上0-6岁打好基础,7岁就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习惯。7岁以后,学校会有培养孩子的方法和要求,在家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做安排。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会有不一样,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家长除了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做推荐,也可以引导推荐一些家长认为有用的书籍。小学阶段的孩子,可以多看配图的书籍,孩子年龄较小,如果只是是单纯枯燥的汉子,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兴趣。或者多看有情景,有故事的书籍,来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尤其是成人之前,孩子越小好奇心越重。家长再推荐书籍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心理和他的阅读习惯。过了小学阶段,初中以后基本上孩子是有能力自己安排阅读的,家长只需要推荐好的书籍让孩子自己选择,初中以上阶段的孩子,建议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阅读方法,各种书籍如何阅读更有效?对孩子是有很大帮助的。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好书太多了,不眠不休夜读不完,所以我们要教孩子阅读的方法,读什么?怎么读?同时教孩子做读书笔记。如果孩子小学阶段有能力也可以从简单的读书笔记做起。才更有价值!


杰出思维


1、阅读没有早晚之分,或者说什么时候开始都是合适的,不要以为孩子还看就不懂,其实小孩子充满着好奇心,阅读是孩子探索知识,探索世界最好的工具。

2、孩子一旦开始阅读就要一直坚持下去,阅读更重要的是兴趣的培养,并且养成良好习惯,把这种习惯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这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

3、每天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拿出来阅读,孩子的习惯不仅仅是出于兴趣,还要靠父母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问题基本上反映出来的都是父母的态度和育儿观念,所以,习惯起初的建立是要靠家长来完成的。

4、持之以恒的坚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你试着读一两次发现孩子没兴趣就放弃了,那么阅读习惯就会很难养成。所以,父母的亲子教育并持之以恒是孩子未来阅读能力重要基础。

5、孩子本身的专注力就没有成人的注意力那么持久,而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这样阅读肯定是不持久的。所以,父母也要抓住孩子这一特点,阅读的时间是要把握好的,如果出现不想阅读,跑开了,就不要强求孩子,可以暂时把阅读活动停止,换一个时间再继续。

6、为了增加孩子对阅读的兴趣爱好,父母在读物的选择上也要偏好于孩子,建议还是以纸质为主,且是图文搭配的。电子书并不是我们主张的形式,图画书的质感,可以增强孩子爱阅读兴趣。


涵秋语文


建议三岁前就建立给孩子阅读绘本的习惯,让孩子喜欢书,喜欢听书中的故事,在父母的阅读中要较好的跟他们互动让他们不要觉得只是倾听者,同时也是阅读的参与者。

幼儿期间,可以穿插绘本之外有一定文化深度的阅读文章,比如神话故事、简单文学典籍,不管读什么,在读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边读边指着字,让孩子倾听的过程中认字。当然读神话故事或者文学典籍的时候要稍微脱稿讲解,否则孩子会听得很无趣,注意力会跑。

小学后,可以买一些注拼音又有趣,贴合孩子生活的书籍,每天三十分钟的阅读不能少,慢慢地,孩子的阅读量建立起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有了,孩子会越来越喜欢读书。


英语老师儿


首先,语言发育。阅读可以促进孩子语言和词汇能力的发展,孩子听读得越多,语言表达会越顺畅、词汇的应用也会更丰富;

其二,想象力发展。阅读能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为孩子会一边阅读一边把故事的情节在脑海中浮现,还会改造情节;

其三,专注力培养。阅读能帮助孩子慢慢学会专注和把握注意力,虽然所有孩子从一开始的专注力会比较短,但阅读得越多的孩子,专注力会变得更好;

其四,自学能力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其实也是孩子自学能力的培养,当一个孩子养成阅读兴趣,他们未来也能习惯性地从阅读中找到他们需要的知识。


教育者的敬畏


我的建议是,首先,一定要给孩子选定好适合他的书目,根据他的学段选好书目,具体到哪些书目,我们可以参考国家规定的学段书目,也可以结合老师的建议。

其次,你所选定的书目自己一定要看一遍,不是把书扔给孩子就算完了,只有自己看一遍你才知道为什么要孩子读那本书,和孩子沟通起来才有共同语言。

第三,一定要把阅读时间固定下来,前期家长可以陪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说是营造气氛或培养习惯,其实也是对孩子的变相监督。在电子产品到处充斥的时代,要孩子静下来,坐得住板凳很关键。

第四,要有一定任务,可以问孩子书中相关内容,也可以让孩子给你复述他看的内容。这样他会十分有成就感,也会很有兴趣。

总之,早期阅读兴趣第一,阅读量第二。有这两点打基础,不愁孩子将来阅读能力上不去。


厚德载物5352


早期的阅读就是父母多给孩子读书,和孩子可以共读一本书,让孩子读完书后,把书里的内容给你讲一遍,这样不断地重复,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冯有余


亲子阅读,孩子上小学之前,我读孩子听;小学一二年级就是亲子共读,孩子读一些,妈妈或爸爸读一些;再大一点就鼓励孩子自己读书了。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书里有趣的故事、人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