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师团长是什么级别的官?

血色浪漫8858



日本师团长的基准军衔是中将,基本上是日本陆军实战系统军人的顶点了。


这里我多说几句,都说中国宋朝是“以文御武”,其实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陆军才是真正的“以文御武”,只不过日本陆军的“文人”都是日本陆军自己培养的罢了。


我看有朋友说日本军人的梦想就是担任师团长,其实这句话不准确,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很快就实行了军政与军令分离,因此师团长只能说是军政系下面实战系军人的顶点,但是由于陆军论资排辈很严重,师团长其实也是论资排辈的产物,只不过日本陆军教育比较扎实,可以保证即使是论资排辈,师团长这一级别的将军能力下限还是有保证而已。


所以对于日本许多中生代军人来说,师团长之路实在太漫长了,还是走参谋路线能快一点。


所谓的参谋路线就是负责军令系统的参谋本部,其他国家军队参谋长主要听军首长的,但是在日本,师团参谋长负责对象是参谋本部,不是师团长。


而制定作战计划都是参谋本部参谋制定的,师团长无权自己制定作战计划,也不能擅自更改作战计划,因此,表面上平均年纪五十多岁的师团长是军人的顶点,但是事实上他们却被平均不到四十岁的参谋本部的佐官参谋指挥着。


这其实可以算是日本版的“以文御武”,“将从中御”了。



比如九一八事变幕后黑手石原莞尔,他就一辈子没有担任过师团长的职务,他一直在军令系统工作,最高做到过关东军参谋长以及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


这里值得说的是作战部部长,基本上全日本陆军所有的师团都必须在他的指挥棒下活动,可是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只是少将,而师团长则都是中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日本事实上“重文轻武”分不开。


日本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特别看重大学成绩,因为陆大和海大每年只招收50名现役军人,而日本最好的大学东大每年招收好几千人,所以陆大和海大的优秀毕业生特别容易目中无人,毕竟他们是几十万军人里最优秀的十几个人之一嘛。



而二战爆发前,日本师团长们有些还是20世纪前的军人,他们理所当然被军队秀才们认为落伍了。


当然,日本陆军升职路线图还是比较合理,如果一个军官想当上军人的顶点:陆军大臣,那么师团长就是他必须要担任过的一个职务;石原莞尔如果当年要不是主张不扩大对华战争被边缘化,他迟早是要被派到一线部队担任师团长的。


换句话说,石原莞尔在真实历史上最后被任命为中将守备司令,也就说明他彻底失势了。


兰台


直奔主题,日本的师团长相当于少将和中将军衔,官职也和国军中的军长、师长差不多,但是日本的师团长一般都是少将军衔,要在这支军队中考核一到两年,才可以晋升到中将。不过这也只是走个形式,师团长主要还是中将居多。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二战中的冈村宁次在提升师团长之后就是中将军衔。

有人说二战时期的日本一个装甲师就相当于现如今中国的一个集团军,说这话其

日本的一个师团,最开始是完全效仿德国的师编制,人数大约在18000人,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也一直在变动。

二战时期,日本主要就是以师团作为基本的作战单位,师团长即中将,同时也是日本军队的中流砥柱,他们已经具备了打动局部战争的能力。

日本师团还分为四个级别

甲种师团人数在28200人;

乙种师团人数在24400人;

丙种师团人数在15500人;

丁种师团人数在11000人;

日本的陆军编制中

师团相当于军,对应的军衔是中将或者少将;

旅团相当于师,对应的军衔是少将

联队相当于团,对应的军衔是大佐

大队相当于营,对应的军衔是少佐

中队相当于连,对应的军衔是大尉

小队相当于排。对应的军衔是少尉。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猫眼观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日本师团长是非常高的军官,能够成为师团长是每个日本军人的梦想。

二战初期,日本甲种师团有3万人,实战还会配属增强部队,往往达到4万。

而当时国军1个师不过几千人,地方军阀1个师甚至才二三千人。

国军最精锐的中央军1个军,兵力不过一万多人。

大体上,日军师团下属的2个旅团,每个旅团是1万人,就相当于国军的军。



而日军师团,应该相当于中国的集团军,师团长就是集团军司令。

日军的师团长,原则上都是最优秀的军人。

我们研究抗战,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就是日军师团长年龄一般偏大。

比如台儿庄战役中,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当时已经53岁。而另一个第10师团长矶谷廉介,也有52岁。

在我们看来,师团长要到一线指挥,跟随部队四处转战。50多岁的老头子,在当年是应该退休回家带孙子的人,怎么能做如此重要的职务呢?

这是日军对于师团长的重视所决定的。

在日军中,战斗力较强的师团长,都是日军军官中资历最深、经验最丰富、能力最强甚至学校成绩最好的人。

以矶谷廉介为例,1904年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15年又在日本陆军大学毕业。

从军长达30多年,从见习排长干起,最终成为陆军中将,期间担任过驻中国使馆任武官,是日军中的“支那通”。

他的资历和履历,在当时日军军官中是相当好的。后来,矶谷廉介长期担任香港总督,位极人臣。

再说板垣征四郎就更厉害。1931年和石原莞尔共同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于1932年8月8日晋升陆军少将,被任命为伪满洲国执政顾问,1933年2月开始任奉天特务机关长、1934年9月任满洲国军政部最高顾问,12月10日任关东军参谋次长兼驻满洲国武官,参与扶植德王成立傀儡政权蒙古军政府。1936年3月23日任关东军参谋长等职。



最后,板垣征四郎担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陆军大将军衔。


萨沙


日本的师团长是中将军衔。

中将只是比大将和元帅低一些,而元帅是日本军衔中最高统帅,而侵华时期日本的宪法规定天皇为陆海军之统帅。日本的将官就是大将,中将,少将,接下来就是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等等。所以说日本的中将师团长的权利是非常大的。

再来说日本的军队编制,日本的师团是陆军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师团也是日军陆军部队的基石,师团以下就是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

虽然说日本的师团长是中将军衔,但是根据每个师团的不同,其实师团长的权利差距也是很大的,日本当时的师团分为甲种师团,乙种师团,丙种师团,丁种师团。甲级师团是日本战斗力最高的部队,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当时只有17个常设师团,后来由于战线拉得太长,日本不得已只能是扩编军队,乙丙丁师团就出现了,但是扩编出来的乙丙丁的师团长的权利也是没有甲级师团长的权利大的,首先来说甲级师团不管是在武器装备,还是人员配置等等都要比下面的师团要高出许多,所以师团长权利自然不同。


中国历史研究所


日军师团长是什么级别的官?<strong>

这个得先讲讲日军的“师团”是个什么级别的编制!

日军编制有点特殊,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班、排、连、营、团、(旅)师、军这样的编制是有区别的。

日军编制是从最小的“分队”开始,其后是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

其中师团师最高的常备作战单位,其上面的军、方面军、总军等等都是一些战时编制,其波动调派比较大,不是常备单位!

所以师团其应该是相当于军一级编制,即师团长相当于军长,一般是中将军衔。其往下对应的分别是师、旅、团、营、连

最初的日本常备师团建设乃是参照德军步兵师,一个师团在1.8万人左右。不过在“宇垣裁军”后,日本军队实行改组,成立了17个“常备师团”,即甲种师团。

其军队规模大幅度提升,总人数近三万人。其一般下辖两旅团,四个步兵联队,以及骑兵联队、炮兵联队、辎重联队、工兵联队等。此外还有师团部等后勤文职人员。

其实,这只是叫法称呼上的区别!

同时期的世界各国,其军队编制虽然都叫着军师团这些,但不同国家的编制,其规模是不一样的。

咱们中国就不讲了,因为太乱了,军阀派系太多,没有比较额定的编制。

特别是我军,那基本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李云龙一个团开始当不上楚云飞一个营;后来一个团扯出上万人。陈大雷一个军分区三个营、一营二营都是幌子,只有个三营;而三营里一连二连待建,只有个三连。

不靠谱不靠谱!

像德国,咱们之前讲过,其常备军事单位是师,一个步兵师一般下辖三个团,一般没有旅编制,规模在1.8万人左右。

而二战英军步兵师师辖3个步兵旅,每个旅下辖辖3个步兵营,没有团级,人数在1.4万左右。

二战美军一个标准步兵师辖三个步兵团、每团三营,也没有旅!

而咱们解放军现在编制是集团军--师--团--营--连--排,没有了军!据说未来还会取消师团级,向旅、营级发展。


白话历史君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日本的师团长一般是日军中的高级别将领,尤其是日本在战争初期的17个师团,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之前大正裁军时裁掉了作战不力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这些师团都是日军的主力精锐部队,担任这些师团的师团长都是属于真正的高级将领,其军衔都是中将。

就日军的前17个师团来说,除去近卫师团(近卫师团编有好几个师团),其他的都是属于甲种师团,人数编制为28800人左右,下辖2个旅团,一旅团下辖2步兵联队,另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一个步兵联队通常有3个步兵大队;一个步兵大队一般在800-1500人左右。

就日本的前17个师团来说,担任过其师团长的后来都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对于日军的军衔来说,基本没有出现过元帅,最高为大将,而元帅是属于荣誉军衔,通常会授予死去的战功卓著的将领。如乃木希典、山本五十六。

如日军第四师团,由于其作风太差,曾经由寺内寿一(1932-1934)和山下奉文(1939-1940)担任过其师团长。寺内寿一后来官至日本陆军大将,日军南方军总司令(主管东南亚战场)。山下奉文后来也担任了日军马来半岛方面作战的总司令,军衔为大将。

一般来说,要成为日军的师团长,必须是陆军大学毕业,并且从基层做起,有着多年的丰富的带兵经验以及优秀的军事素养。如山下奉文也是在陆军大学毕业,从最早的陆军少尉开始做起,直到54岁的时候才担任了日军第四师团的师团长。

年龄来说,一般都是50岁左右的情况。

一个满编的日军主力师团,包括后勤人员以及协助人员,往往一个师团长在正式作战的时候可以调动到4万人左右。而同期来说,如国民党军,一个师一般在8000-12000人左右,而且还是国军的中央主力师,至于地方上的部队,一个师2000-3000人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日军一个师团人数相当于国军一个主力部队的一个军的编制。

而日军在师团以上的编制为军,一个军一般有2-3个师团有时候会更多,所以日军一个军的编制就相当于国军的一个集团军。而日军一个军的长官也有中将的情况,也就是说,日军的一个军长和师团长在军衔上很多时候是一个级别的。

由此可见日军的师团长是多么地重要。

又如日本在二战期间的陆军大臣(陆军最高长官)山衫元、坂垣征四郎、畑俊六等人都有担任过师团长的经历。


老威观史


整个二战期间,日军的师团长基本都是中将军衔,不分常备师团、特设师团或者是警备师团,也不分后来的“甲乙丙丁”师团。当然,尽管都是中将师团长,还是要分为三六九等,因为二战期间日本的大将军衔是很难晋升的,所以日本陆军中央的许多重要职务、包括野战部队的军司令官和大部分方面军司令官都是中将,这就有说道了。

(陆相板垣征四郎)

总体而言,二战日军的将级军衔设计过于简单,既没有国军的“一二级上将”,也没有什么“中将加上将”特殊军衔,由此造成了中间多两头少的“葫芦状”。到战争中后期,由于急剧扩军,好些少将旅团长水涨船高升为师团长后,为了师团级别的适配性,匆匆忙忙晋升了中将,但资历和重用度是不一样的。

所谓资历,要考虑这些中将师团长在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一些人没有)的毕业时间,陆军大学还要拼下是否“军刀组”;所谓重用度,是要看“站队”,因为主管人事的陆军大臣职务,以坂垣征四郎、畑俊六和东条英机这个团伙把持时间最长,板垣和东条又是“哥们”,不被他们所喜的师团长上升空间很小;其它就要综合战功或裕仁的了解程度了。

(陆相畑俊六)

日军师团长以上的职务,虽然也是由陆军省军务局提名,但必须经过裕仁天皇的批准。同时,日本的“总军”级的总司令是大将,但参谋长的适配军衔是中将,比如“中国派遣军”的板垣、南方军的冢田攻、关东军的秦彦三郎等,不过方面军以下司令部的参谋长就是少将了。

一般来说,一等主力师团的师团长(近卫和第一到第六)可以直接回东京任职陆军大臣、陆军省次官、教育总监和参谋次长,这里比较特殊的是“陆军三巨头”的参谋总长,作为日本陆军的头号人物,必须要求是大将军衔,比如载仁亲王、杉山元、梅津美治郎等。但陆军大臣(陆相)和教育总监可以是中将,1938年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直接回国出任陆军大臣,而教育总监安藤利吉接手师团长,就证明了这个规则。

在升任军司令官的优先度上,一等主力师团也有特权,隶属于关东军的第二师团,1937到1938年的两任师团长,梅津升任第一军司令官,冈村升第11军司令官。

(首相兼陆相东条)

二等主力师团的师团长(第七到二十师团)选任军司令官和方面军司令官时,优先度仅次于一等,比如《亮剑》里那个筱冢义男,就是从第10师团长的位子上升为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的,司令部驻太原。再比如第13师团长内山英太郎,差点在陈诚反攻宜昌时切腹,后来升为华北方面军第12军司令官。

其它师团的师团长就没有一定之规了,完全看前述三个条件的满足程度了,而番号100以外的师团长更不受待见,如果得不到晋升,一旦解除师团长职务后回不了陆军中央(军部的二级部长适配少将军衔),也成为不了天皇的“军事参议官”,那就只能转为预备役或直接退出现役。

(最后一任陆相阿南)

比如阿南惟畿,晋升中将担任陆军省次官时,因为与主官板垣不睦,被板垣打发到山西109师团任师团长,这就是下放,因为是特设师团。畑俊六上台后再拉回陆军省任次官,不久出任第11军司令官,虽然还是中将的位置,但这就是晋升。在杉山元之后,阿南惟畿终于成为陆军大臣,可惜是最后一任,日本很快投降。

还有一些中将衔的“冷板凳”可以成为师团长的去处,比如什么航空总监、兵器总监、陆军士官学校和其它军校的校长等等。

(杉山元等日军高级将领)


度度狼gg


这些年来,抗日神剧频频出现在大众眼前,有许多罔顾史实的虚构情节——一支中国独立团竟然可以独立击败日军一个师团?甚至不少观众居然信以为真,众所周知,有些时候谎言重复一千遍之后就会变成某些所谓的正确的道理,有些时候,以讹传讹的多了,却让人越来越远离事情的本来面目了。

事实上与电视剧上截然不同的是,不管是国民党中央军还是杂牌军,多数情况根本不可能几个团乃至几个师就敢独立对抗任何一支日军甲种师团。国民党中央军也好,普通的杂牌军也罢,在电视剧里面大杀四方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剧情需要,不能当真的,而且由于我们中国在抗战时期损失惨重,使得不少观众对日军被打这种剧情颇为欢迎。

在真实历史上,国民党总裁蒋老板在徐州会战后曾经又痛心又不甘地承认,“我国府调十个师居然还打不过小鬼子他一个师团,娘希匹”。更有国民党高层在南宁之役后的总结大会上非常耻辱的承认:

“南宁大战,我二十余师之兵力,竟被敌寇一个半师团击败败溃。”


至于当时共产党的军队,当然也不可能做到,明证如下——陈诚将军“在运动战时,我们的战士,要一个完整的师勉可对付敌人的一个联队。”

蒋介石、陈诚都是一时人杰,他们言之凿凿:一个师,远远不是日军甲种师团下的一个联队的对手,单独的师和旅等作战单位是不要想了,那如果派上大量的军呢,联合作战呢——忻口战役,完全符合这个要求:国府动了血本,大调兵,一口气整了11个军,按照国军的正常编制,换算下来达到25个师,而日军参战兵力为1个师团,结果是——国军崩溃,大败……

日军师团居然有如此实力,实在让人大吃一惊吧?请不要吃惊,还没完,下面我要给大家举一个更让人吃惊的案例——姑且认为下面这个案例是日军师团战斗力天花板吧!


国军大点兵,又一口气整了2个集团军过来了,日军参战兵力共1个师团又2个旅团。过程十分惨烈,这里就不赘述了,结果稍微说一下此役是为平绥路东段惨败。

看完了上面对日军师团战斗力的分析,我们再来仔细研究一下日军的师团是个怎么回事,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师团”这个日军军队编制。

二战期间,一般情况下,日本的作战部队主力都叫xxx师团,这些个师团还有甲种乙种之分,甲种常备师团为四四制,师团长一般是中将军衔,可能有人觉得这个也不过是中将军衔,没什么了不得的,但是请大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何以一个师团可以战斗力如此夸张?


由于国民党内部军衔过滥,所以可能有人对师团长这种中将军衔没有什么概念,二战时期的缅甸方面军兵力高达30万人,司令官也就是个中将,而在长沙会战时候的冈村宁次、园部和一郎、阿南惟几、冢田攻、横山勇这些中国人民的刽子手在当时都是中将。

以上大概能说明师团长在日军中是一个什么样的级别了。


夏目历史君


简单地说,日本军队的师团相当于我国和其他国家军队中的军一级,因此师团长就相当于我国军队的军长,一般授中将或少将军衔,而以中将军衔居多。

军职和军衔的对应关系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军制大同小异,军职和军衔体系都差不多,只有日本比较特殊。

由于抗日剧泛滥,几乎每个年龄阶段的观众都对日本军队大小军官的职务名称耳熟能详,但如果略微深究一下,很多人对日本军职与我国军职的对应关系并不了解。

以我人民解放军为例,军队的编制单位由高到低分别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对应的军事长官分别是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

日本陆军的编制体系是:师团下辖旅团,旅团下辖联队,联队下辖大队,大队下辖中队,中队下辖小队,小队下辖分队,与我国军队的编制层次的对应关系如下。

师团=军,师团长=军长,授衔中将或少将,中将较多;

旅团=师,旅团长=师长,授衔少将或大佐,少将较多;

联队=团,联队长=团长,授衔大佐或中佐,相当于上校或中校,大佐较多;

大队=营,大队长=营长,授衔少佐或大尉,相当于少校或上尉,少佐较多;

中队=连,中队长=连长,授衔大尉或中尉,中尉较多;

小队=排,小队长=排长,授衔少尉较多;

分队=班,分队长=班长,授衔曹长或军曹,相当于上士或中士。

日军的四种师团等级

师团是日本陆军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相当于其他分国家军队中的军一级编制,一般下辖两个旅团(相当于其他分国家军队中的师一级编制),以及其他部队。

二战战场上,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需要,将陆军的全部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甲种师团和乙种师团。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加上工、骑、炮、辎各一个联队,共八个联队,以及其他部队,总编制数为285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辖两个步兵联队,加上工、炮、辎各一联队,共七个联队,以及其他部队,总编制数为25000人,比甲种师团少了一个骑兵联队。

3,丙种师团,辖三个步兵联队,加上工、炮各一个联队,共五个联队,加上其他部队,总编制数为15500人。

4,丁种师团,辖三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为大队或中队,加上其他部队,总编制数为11000人。

日本陆军的四种等级师团,跟其军队人数多寡、武器装备情况、战斗力强弱直接相关,甲种师团最强,乙种次之,丙种更次之,丁种最差。虽然都是军一级编制,但甲种师团、乙种师团的师团长一般都授中将军衔;丙种师团、丁种师团的师团长一般授少将军衔。

四种师团都曾参加侵华战争,但被投放的战场位置和进攻重心并不一样。

人数最多、武器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的甲种师团都用于跟国军的正面战场;略次的乙种师团,也都被投放在国军的正面战场;丙种师团主要用于保卫本土,也有部分师团投放在国军的正面战场;装备最差、战斗力最弱的丁种师团主要用于敌后战场,扫荡抗日根据地。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在职务上,日本的师团长是日本陆军师团的最高长官。

在军衔上,师团长都由日军陆军现役中将担任,中将军衔在旧日本军队中仅次于名义上的大元帅(天皇)、元帅(荣誉军衔)、大将,级别与日本内阁大臣相当,可以说,师团长的级别非常高。

日军师团的由来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积极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其军队也开始仿照西方军事制度开始了正规化建设。

随着废藩置县的完成,行政权力向中央政府集中,原本属于个藩镇的军权也从各藩国手中转移到了中央政府的手里。

1868年3月13日,明治天皇政府有了自己的“御亲兵”,这便是日本近卫师团的前身。

之后,日本开始陆续组建陆军军团,新建立起来的陆军最高单位最初被称为镇台。

1871年8月设东京、大阪、镇西、东北四镇台,每镇配备官兵约一万五千人。

1873年1月设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和熊本六镇台。

1888年废除镇台,代之以师团相称,原来的六个镇台改编为六个师团。

这六个师团,便是日本陆军中资历最老的部队,是旧日本陆军最精锐的部队。

东京镇台改称第1师团,仙台镇台改称第2师团,名古屋镇台改称第3师团,大阪镇台改称第3师团,广岛镇台改称第5师团,熊本镇台改称第6师团。

旧日本帝国军队师团的级别

在和平时期,师团是旧日本陆军的最高编制,是日军最基本的战役兵团。

只有在战时,才会编成比师团级别高的战役单位。

可见,日本师团在日军编制中的级别是非常高的。

师团长的行政级别

二战前,日本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人的地位很高。

战前的日本陆军大将位于官吏的最高行政级别,与日本首相和枢秘院的议长同等级。

日军师团长一般有现役中将担任,中将的行政级大概相当于内阁大臣(各部部长),可以说是相当的高。

在二战中,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战争规模,日本疯狂扩军,在原有的十七个甲类师团的基础上新建了大量乙类、丙类、丁类师团,这些师团的师团长全部为中将。

虽然同为中将师团长,但是这些师团长的地位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甲类师团长地位最高,优先提拔,优先晋升,其他类别师团长很难获得晋升大将的机会。

日本帝国陆军从建立到灭亡总共有134名陆军中将晋升大将,这些人全部来自于早期的甲类师团。

日本陆上自卫队师团长级别

二战后,日本被剥夺了战争权,被禁止拥有正规军队,仅能保留一定的自卫力量,所以就诞生了日本陆上、海上自卫队。

目前,日本陆上自卫队的编制为:方面队--师团--连队--连--排

方面队司令:中将(日称“将二"),师团长:少将(日称“将补")

大概与目前中国陆军集团军军长(少将)及美国陆军军长(少将)相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