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装逼,营造博览全书、知书达理达人形象的10本世界文学名著

2020的这个春节,正在以各种形式延长。

就在发此文的前几个小时,看到有外国人参加华人组织的春节聚会,到达现场后主办方为表欢迎现场放弃了鞭炮。结果外国来受到邀请的几位嘉宾如遭遇突发恐怖袭击,马上仓皇跳上车子落荒而逃。在我看来,问题就是大家读书太少,导致沟通不到位,导致对现场主办方的风俗等了解不够。


所以闹了这种笑话!如果正在看头条的你想避免类似的笑话,想这个假期更充实点,下面这10本外国文学名著值得一看!

最基础的五本在这里!

1.《呼啸山庄》
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

2.《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以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出版于1925年。主人公詹姆斯·卡兹本是北达科他州的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自幼梦想做个出人头地的大人物。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步步高升,并更名为杰伊·盖茨比。他在一个军训营里任中尉时,爱上了南方的大家闺秀黛茜·费。可是当他戴着军功勋章在战争结束后从海外归来时,黛茜已嫁给了一位来自芝加哥的、体格健壮、极为富有但举止粗鲁的纨绔子弟汤姆·布坎农,沉醉于爱情梦幻中的盖茨比艰苦创业,由一个贫穷的军官奋斗成为百万富翁。他在长岛西端买下了一幢豪华别墅,与住在东端的布坎农夫妇隔海湾相望。他的府第每晚灯火通明,成群的宾客饮酒纵乐。他唯一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分别了五年的情人黛茜,当他们重逢时,盖茨比以为时光可以倒流,重温旧梦,但久而久之,他发现黛茜远不像他梦想的人,可是这种醒悟还没多久,黛茜开车碾死了丈夫的情妇,汤姆嫁祸于盖茨比,盖茨比终于被害,黛茜居然没来送葬:叙述者尼克由此看透了上层社会有钱人的冷酷残忍和居心险恶,离开纽约,回到了中西部的故乡。

3.《魔山》

小说中大学生汉斯来到高山肺病疗养院探望表兄约阿希姆,不料自己也染上了肺病,只好留下治疗。疗养院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性格迥然,思想各异。汉斯是个有理想的青年,可是同这些人交往后,思想变得混乱,精神变得消沉了;俄国女子克拉芙吉亚更使他神魂颠倒。他忘记了事业和重任,高山成了一座“魔山”,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转眼七年过去了,表兄病死,克拉芙吉亚离去,那些交往甚密的朋友也各奔东西,生活把他的幻想一个个击得粉碎,使他感到痛苦和孤独。世界大战的炮火把他震醒,回首往事,汉斯觉得自己是在“魔山“上昏睡了七年,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奔赴前线的征途。
4.《白鲸》
Moby Dick,由于它是一头白鲸的名字,所以中文译名为《白鲸》,也译作《莫比·迪克》,是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文学著作,是一部史诗般的小说,由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赫尔曼·麦尔维尔编著。

聪明、凶残的白鲸莫比·迪克,经常在海上兴风作浪,夺去了无数捕鲸人的生命。艾哈贝船长也在一次捕鲸中被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条腿,从此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

为了复仇,艾哈贝船长变得独断专行。几经辗转,艾哈贝终于与莫比·迪克遭遇。经过三天追踪,最后他用鱼叉击中白鲸,但船被白鲸撞破,除一位水手得救外,全船其他人全部遇难。

5.《战争与和平》
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升级版的5本在这里

6.《公认》

《承认》(The Recognitions)被《时代杂志》评为时代杂志百大英文小说。作者盖迪斯是美国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之一。由于其复杂性和创造力的结构和风格,他的小说往往具有挑战性。

7.《独立的人们》

《独立的人们》描写一位刚毅、正直、具有萨迎英雄气概的个体农民比亚图尔通过个人奋斗得到幸福生活的梦想的破灭。独立是劳动人民千年以来一个永恒的梦。比亚图尔当了18年雇工买得一片土地,又备受12年风霜雨雪的煎熬才还清了欠款。他先后两个妻子和许多儿女都在非人的生活条件下被折磨死了,但他总算成了一个独立的人。但是,正如沼泽地里的鬼故事所说:农民永远不能摆脱幽灵的追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虚假繁荣燃起了比亚图尔的希望,他想过真正的人的生活,就用抵押贷款方法建住宅,但是他先受丹麦商人的骗,丢了存款,又因无法还清贷款而破产,他的农场被拍卖。小说结尾时,他带着老岳母。他那身患重病的养女阿丝达以及她的非婚生子女艰难地向荒原进发,去开拓新的生活。临行前,他从罢工工人口中听到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他毅然把身边唯一的儿子留下来参加斗争,因为他感觉到:儿子属于未来,属于战斗的无产阶级。小说保留着某些现代主义的影响,对人的潜意识活动作了充分的探索和表现,然而,由于他世界观的转变,在创作方法上也明显地出现了向现实主义的倾斜。书中最动人的描写是比亚图尔和阿丝达之间既爱又恨的复杂感情以及比亚图尔冬天进山找羊的冒险经历。


8.《拉德茨基进行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通过特罗塔一家四代1859年到1916年的经历反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逐步衰落。“拉德茨基进行曲”原本是对1813年前后反拿破仑的奥地利统帅拉德茨基和对哈布斯堡王朝往昔的颂歌。这部小说以此命名,表达了作者对帝国往昔的怀念,是作者唱的“一首奥地利的安魂曲”。面对20世纪的现实,作者深知奥匈帝国的“荣华”已经不可能恢复。

9.《探险家沃斯》

本书以十九世纪中叶一支探险队深入澳洲内陆、神秘失踪为蓝本,展现了人与自然、灵魂与肉体之间的漫长斗争,是一部新的“天路历程”。作者还生动地描绘了上个世纪澳洲殖民地的风土人情。

10.《心灵的焦灼》

根据作者自我介绍:
这本书里发生的事情也是从头到尾几乎原封不动由别人以书中复述的形式说给我听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最近到维也纳去,这一次因为事务庞杂,弄得我疲惫不堪。晚上我到市郊的一家饭馆去吃饭,满心以为,这家饭馆早已不是时髦酒家,问津者想必寥寥无几。可是我刚踏进门去,就懊恼地意识到我估计错误。在近门的第一张桌子旁边就有个熟人站起身来,用各种手势表现出他真诚的快乐。当然,我并没有报以同样的热忱。他邀请我在他身边坐下。如果说这位热心的先生是个令人不快或者招人讨厌的人物,那是不符合事实的。他只不过是死乞白赖硬要结交朋友的那种人。他们像孩子集邮那样孜孜不倦地积攒朋友,因而对他们收集的朋友当中的每一种样品都怀有特殊的骄傲。这个心地善良的怪人是个知识渊博、办事干练的档案管理员,这个职务反倒成了他操的副业。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则仅仅限于这样一种微小的满足:碰到报纸上偶尔出现的每一个人名,他都能怀着虚荣心,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口气补上一句:“他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或者“啊,昨天我还跟他见过面呢”,或者“我的朋友A君对我说,而我的朋友B君认为”,就这样一口气顺着字母表把他的朋友挨个介绍。在他朋友们发表的新戏初次公演的时候,他总是忠实可靠地鼓掌喝彩,第二天早上准给每一个女演员打电话表示祝贺。他绝不忘记每一个朋友的生日,报上发表的使人不悦的评论他总瞒着不让朋友知道,而赞扬的评论他便出于好心关注一一寄给朋友。所以,他不是一个令人不快的人物,他是真心诚意地对人热心。要是你偶尔求他帮个小忙,或者让他那把朋友熟人当作纪念物收藏起来的珍藏馆增添一件新的珍品,他就会感到无比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