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王-_-子


(看把孙权难为的愁眉苦脸)

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好问题。

孙权称帝后,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是否忘恩负义不好说,但一定是深思熟虑的。

在豹眼看来,这件事孙权处理得还是妥当的。

据《三国志·吴主孙权传》记载,孙权即皇帝位后:

"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

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而仅仅追封为长沙桓王。

对此,陈寿认为:

“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在陈寿看来,江东的基业大多是孙策打下来的。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只封为王,封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没有封王,这在道义上说,孙权过于吝啬。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西晋,看一下西晋的做法: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晋武帝。

晋武帝追尊其祖父司马懿为晋宣帝,追尊其父司马昭为晋文帝,追尊其父兄长、也就是其大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

这是因为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承了其爵位;司马师死后,因为没有儿子,司马昭继承了其兄司马师的爵位。弟承兄业,这跟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基业十分相似。

但不同之处,在于司马师没有儿子,但孙策已经有了儿子孙绍。这一点不同,恐怕是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帝的主要原因。

司马昭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就把晋武帝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作为其继承人,并且特别宠爱。司马昭认为自己是代替司马攸担任相国职位的,去世后,晋王的爵位应当还给司马攸。司马昭经常说:“这是景王的天下,我怎能去分享呢?”

这听起来很感人,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

第一,即便司马昭把晋王的爵位还给司马攸,但司马攸也还是自己的儿子。将来司马攸称帝,一样会追尊司马昭为皇帝,他该有的待遇一样不会少。

第二,或许司马昭更喜欢司马攸,如此安排不会有废长立幼的议论,反倒是遵循道义。

第三,司马昭也就是说说而已,收获一些虚名。

果不其然,在议论继承人的时候,大臣何曾等人坚决反对,于是司马炎被立为晋王太子。

西晋建立后,司马攸被封为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晋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大臣荀勖、冯紞趁机进谗,将司马攸排挤出朝廷,致使司马攸气恨发病,呕血而死,时年三十六岁。

再看孙策的情况,孙策死时已经有了亲生儿子孙绍。孙绍的生年不详,有资料介绍是公元199年十月出生,但肯定的一点是,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被刺身亡时,孙绍已经出生。

当初,孙策把职位没有传给孙绍而传给孙权,是因为江东刚刚平定,并没有完全掌控,而孙绍年纪太小,根本没法控制江东的局势。孙策让孙权继承自己的职位,是为了江东孙氏家族的利益考虑。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时,孙绍已经三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如果孙权追尊孙策为皇帝,那么作为孙策唯一继承人的孙绍就是皇子。将来孙权确定继承人时,就面临着把皇位传给孙权的儿子还是传给孙绍的问题。

从当时的情况看,自然是不适合把皇位传给孙绍,否则就会导致混乱的局面。

这与司马炎与司马攸的关系还不一样,毕竟司马氏还是亲兄弟,而孙氏兄弟就差了一层。

如果孙权把皇位传给孙绍,孙权儿孙们的势力远远大于孙绍,孙绍很难掌控局面。

想象一下曹丕、曹植兄弟的立储之争如何血腥,就会想到孙权将会面临的问题。

如果孙策被追尊为皇帝,孙绍就得立为王,其地位更加尊贵,势力就会更加强大,一些不安分的人就会主张孙绍继承帝位。

孙权死后,吴国历任孙亮、孙休两个皇帝。孙休死后,孙皓继位。由于孙皓残暴不仁、喜好杀戮,民间渐渐地流行应该让孙策之孙、孙绍之子孙奉为君的舆论,孙皓听说后,毫不犹豫地处死了孙奉。

孙奉仅仅是一个侯爵,比孙权许多封王的皇子皇孙们的地位都要低,就因为民间舆论而被杀死。如果当初孙权把孙绍封为王,一方面孙绍或许不能保持低调,另方面孙权的子孙猜忌之心更甚,这对孙绍来说,并不是好事。

因此,在豹眼看来,孙权即便再吝啬,也不至于吝惜一个给孙策更加显耀的名分,也不会吝惜给其兄长的后代一个王位。这件事不能说孙权就是忘恩负义,更多的还是出于政治需要的考虑。同时,提升孙绍的爵位,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遗患。

孙权无意也不可能把皇位传给孙绍,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让孙绍居于高位,免得带来祸患,实际上对孙绍也是一种保护。

因而,孙权对孙策的追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宫廷内斗的残酷,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孙权在立太子问题上反反复复,虽说晚年犯浑,但也可以看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如果孙绍高居王位,具备一定的势力,有一部分人追随,恐怕其子孙奉的命运早就在他身上出现了。

总之,在这件事上,还是从良好的意愿去品评孙权这么做的动机吧。


豹眼看历史


孙策有没有这个资格?

当然有,其实江东的基业,并不是孙坚所打下的,而是由孙策打下的,当然,有很多将领是孙坚的旧部。

而且孙权并不是从孙坚那边继承过来的,而是从孙策那边继承过来的,所以不管是当时的人物,比如诸葛亮,还是我们来看,江东是孙坚、孙策、孙权打下来的,孙坚是打基础,孙策是开拓了基业,孙权是保住了家业并且扩大了家业。

按道理说,孙权称帝之后,封孙坚为皇帝,那是必然的,即使孙坚啥事也没做,比如曹操的父亲与祖父也是啥事也没做,同样也被封为皇帝。

孙策,也应该要被封为皇帝,因为孙权是从孙策那边继承的。

可是按之前开国称帝的人来说,且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开国者自己努力的结果,比如刘邦,刘秀,要么是从父亲那边继承的,比如秦始皇、曹丕,都没有从兄长那边继承过来的。

所以,这个对孙权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其实,如果没有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的事情,大家还不觉得,他们的情况是一样的,司马懿传给了司马师,司马师传给了司马昭,司马昭传给了司马炎,而司马炎不仅将爷爷司马懿、父亲司马昭都封了皇帝,还将伯父司马师也封了皇帝。

这样,就显得司马炎很大方,而孙权就显得很寡情。

或许他们的心态上会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点很不同的是,孙策是有儿子的,而司马师是没有儿子(只有女儿),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

而且即使司马师没有儿子,同样在继承权上面给司马昭、司马炎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司马师无子,司马昭将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为嗣。

司马昭立太子,要在司马攸与司马炎上面做选择,而司马炎要传位,也同样在司马攸与自己的儿子司马衷做选择。

孙权,不想有这个选择,所以就只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这样啥事都没有,只能是自己的儿子继承帝位。


历史简单说


严格地说,并非无视孙策。不过待遇确实偏低。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孙坚是东吴集团第一代领导人,孙策是第二代领导人。同样是领导人,为什么一个成了皇帝,一个却只能称王呢?

因为孙策是有儿子的。(孙绍,封为吴侯)假如孙策成了皇帝,那他的后代,在法理上就有皇帝的继承权。参照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太宗赵匡义即位,北宋的皇帝都是出自赵匡义一脉。但到了南宋,因为赵构无后,皇帝又转回了赵匡胤一脉。

所以,如果孙策被追谥为皇帝,将来万一哪一天,孙策的子孙想要争夺皇位,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是合法继承人”!这显然是个隐患。

孙策的孙子孙奉,继承了孙绍的吴侯爵位。孙皓在位时,有传言说孙奉才应该是皇帝,结果孙奉因此被杀。这件事本身不论,至少可以看出,【孙策后代有可能成为皇位的威胁】这事是的确存在的。

因此孙权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那我说孙权给的待遇偏低,偏低在何处呢?

低在孙策儿子的待遇上。

孙策不能是皇帝,只能是王爵。但是让他儿子继承他的王位,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孙权只给他儿子孙绍封了一个侯爵(吴侯)。

在之前,历史上曾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刘秀称帝后,追谥他的哥哥刘縯为齐武王,刘縯的两个儿子分别封为太原王和鲁王。

对比之下,孙绍只得了一个侯爵,确实寒酸了点。

因此陈寿也忍不住批评说:“江东的基业是孙策打下来的,可儿子却只有一个侯爵,孙权实在是不厚道。”(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P.S.孙绍的这个吴侯倒不是乱封的,因为孙策生前的爵位也是吴侯。

曹操欲抚纳之,表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资治通鉴》)


北门猿


孙权是政治家,不是政客。他可以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为何只封自己的哥哥孙策为长沙恒王,那也是有考虑的,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果追封自己的哥哥孙策为皇帝,势必引起锅内政局的动荡不安。因为此时孙策的儿子孙绍已长大成人,他这个江山本是从孙策手里接着,况且顾命大臣张召还在,他手里还握着一张王牌,君可自取,如果追封孙策为皇帝,那孙绍理所当然的是皇太子了,等自己百年之后,只能将皇位传给孙绍,而不能传给自己的儿子,他不甘心,是,江东是你孙策打下的,但我孙权死死守住的,况且我还实现了你孙策至死没有完成的目标,夺得了荆州,虽说这事做的有些不地道,是在人家关羽背后捅刀子,但我毕竟实现了父兄两代人的目标,我辛辛苦苦挣来的江山岂肯便宜了别人,至于司马炎追封他大伯为皇帝,那也是有原因的,司马师只有两个女儿,至于儿子是过继司马昭的。说到底那还是亲弟兄,不怕他惦记江山,毕竟是一家人。所以我们对孙权的做法除了道德上的谴责外。别无他法。因为他这是明智之举。


约定9521


东吴黄龙元年(229),孙权正式登基称帝,史称吴大帝。登上帝位后,孙权当然是先大肆封赏,对于东吴的奠基人孙坚、孙策以及自己的母亲,孙权都进行了追封。

据《三国志》记载:"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那么,为什么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不封同样很有功绩的孙策为皇帝呢?这是一种忘恩负义吗?

从情理上讲,没有孙策也就没有孙权的后来,要追封的话孙策也应该一并追封。但孙权没有这样做,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王与帝有本质区分,孙权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这样不同的待遇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孙坚和孙策对东吴的贡献旗鼓相当,却收获了不同程度的回馈,这是否是孙权忘恩负义呢?《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这样评价孙权的这个做法的“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陈寿对孙权的如此行事十分的不理解,他认为孙策对东吴的贡献十分之大,死后却不能够获得他应该拥有的尊荣,这是孙权的一种不懂事行为。

孙策在其父死后离军守孝,守孝结束后回到袁术军中,几经周折,与舅父吴景联手起家,招了几百军士讨伐贼寇积累资本,渐渐坐大,不满袁术的小家子气和言而无信,孙策愤而自立,带着朱治等孙坚手下老将来到江东,一路招兵买马,打败了刘繇,大败许贡,击败王郎,六年征战,基本统一江东。北方袁曹反目,大战在即,在这微妙时刻,孙策因许贡门客刺杀身亡。临死前考虑到江东平定不久,暗流汹涌,儿子年少不能大任,便把大位交给二弟孙权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不是忘恩负义,是不能封,在古代大位都是父传子,这样的继位方式称为正统,名正言才能顺,继位合法你才能说话有威信,所以在孙权称帝后,为了让别人觉得他继位的合法性所以就追封其父为武烈皇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策有子嗣留了下来,如果追封其兄为皇帝,那他子嗣呢,将来怎么办,这是给他的政权带来了不稳定性如果册封其兄为皇帝这样一来孙权一旦驾崩,那么他的子嗣和孙权的子嗣都有继位的能力,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所以孙权并不是忘恩负义,他对其兄的子嗣还是不错的起码没有杀害。


街坊贰佰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登基称帝,他封孙权为吴王,孙权接受,东吴变为臣附曹魏王朝的诸侯国。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蜀汉丞相诸葛亮乘曹叡新君立足未稳,于公元228年两次北伐曹魏。孙权乘魏蜀两国交战之机,于公元229年在武昌称帝,不久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三国鼎立局面终于形成。


孙权称帝后,追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追封兄长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儿子孙登为太子。孙坚与孙权是父子,血脉相承,因此追尊孙坚为帝顺理成章。但孙权的吴主地位并非来自孙坚,而是来自孙策,吃水不忘挖井人,孙权完全有理由追尊孙策为皇帝。但孙权一直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不合当时法统

夏商周三代,王位继承既可子承父业,也可兄终弟及。但秦汉两代奉行子承父业这一法统,只有在皇帝哥哥被废或早夭没有后代的极端情况下,才由弟弟继承皇位。如汉灵帝被董卓废掉,由弟弟汉献帝继位。

孙策虽英年早逝,但留有儿子孙绍。如果孙权追尊孙策为帝,那么在他死后问题就来了:孙登上承孙权,孙绍上承孙策,两人的父亲都是皇帝,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如果有权臣或武将扶持孙绍,那孙登的皇位岂能保住?为自己子孙后代计,孙权也绝对不会追尊孙策为皇帝。

原因二:没有先例可循

从秦始皇到孙权称帝的450年间,从未出现过弟弟追尊哥哥为皇帝的先例。汉昭帝死后没有儿子,辅政大臣霍光就从昭帝的侄子辈中选出昌邑王刘贺继位。因为刘贺淫乱无道,被霍光废掉,他又从刘贺的侄子辈中选出刘询继位,即汉宣帝。依皇帝传承顺序,汉宣帝继承刘贺帝位,可以恢复叔叔刘贺的皇帝名号,但他只将生父刘进追尊为帝,并未恢复叔叔刘贺的帝号。



孙权之位来自孙策,于情可追尊孙策为帝,于理则不宜追尊。孙权主观上是有私心,但客观上则受法统限制。很多人不懂历史问题要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去考量的道理,拿晋武帝司马炎追尊生父司马昭和伯父司马师同时为皇帝的特例来贬低孙权,并不科学,因为不符合当时的历史。


史盲球盲过滤器


我是勃勃,我来回答,很正常,追封孙坚为皇帝,才是正确的,才能彰显自己的地位。


1、追封孙坚才是正统,说明自己的皇位来自父亲。

孙坚

孙权的江山是从孙策手上接过来的,大部分地盘都是孙策打下来的。但这个事实你知我知,就是不能摆在台面上来说。因为古代继位的规则是父死子继,儿子是从父亲手里继承的东西。


追封孙坚为皇帝,就表示自己的江山来自父亲,以后自己的江山也会传给自己的儿子,不会传给孙策的儿子,断了孙策一系的念想。


2、孙权借此举向孙策旧部表示,自己才是江东真正的主人。

孙策

其实,孙策旧部很多是不服孙权的。当时曹操来攻打,大部分人的意见是投降,因为在他们心中孙权不过就是一个小孩子,不需要为了他冒砍头的风险和曹操对抗,而且自己投降爵位什么的也不会有太大变化说不定还有赏赐。


孙权不得用砍断桌角的方法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威逼大家一起抗曹,因为孙权投降肯定就会被曹操除掉。周瑜张昭等孙策旧部内心也是不服孙权的,所以被孙权一步步清洗掉。


孙权直接追封孙坚为皇帝,不追封孙策,表示自己皇位不会传给孙策的后代,自己才是江东的掌舵人,唯一的皇者,自己才是江东的主人。


事实也证明,孙权清理掉孙策一系旧部以后,就开始骄奢淫逸起来,因为没有了内部压力。


勃勃说:


孙权此举有出于私心,也有出于稳定政局的无奈。他不得不苛刻兄长的儿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政治,亲情也必须让位于政治,可怜孙策的儿子孙绍,一生郁郁寡欢。


职业减肥营养师


从维护政权稳定、确保权力的平稳交接方面来说,孙权没做错。

孙权执掌江东时,对江东的掌控有限,很多跟孙策的老臣本就感恩孙策,不服孙权。都在看着孙权之后权力是否回归孙策一系?历史上也有很多是从哥哥手中取得权力但是后面权力交接出问题导致后代权力争夺的不断的事例。最著名的就是赵襄子了,死前把权力交还给大哥伯鲁的儿子,结果自己儿子不服,导致赵国内乱,连自己死了都没人埋。


孙权直接压低自己大哥这一系的爵位,完全是向江东群臣表明他的态度,他的权力是交给自己的子孙的!断了孙策旧臣和孙策后代的念想,避免同室操戈,同时也未必不是保护了孙策一脉,起码自己不用向自己的侄子举起屠刀。在宋朝,赵光义从哥哥那里继承权力后就直接灭了哥哥的后代。

从道义和情感上来说,孙权是对不住孙策的,起码可以说是小气,甚至是忘恩负义了。

“桓”字在谥号中属于褒谥号,有“辟土服远,克敬勤民,辟土兼国,武定四方,克亟成功,克敌服远,能成武志,壮以有力”之义。和孙策开疆拓土,独霸一方的事实相符。在谥号“文治”、“武功”排行榜中,“桓”字属于“武功”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武”。所以在谥号中“桓”字还是不能挑剔的。

但是,“长沙桓王”中“长沙”是地名,属于是二字王,“郡王”的级别。相比孙坚的皇帝,孙策是直接降了两级。在政治地位上,比孙权的儿子、一字王的鲁王孙霸、齐王孙奋要低一级。




而且,孙权给了孙策的儿子先封为吴侯,后改封为上虞侯。按理说,孙策的儿子应该袭孙策的爵位的,但是没有,直接变成县侯——吴侯,王爵没了。后来又把自己的孙子封为吴侯,将孙策的子孙改封为上虞侯。虽说吴侯和上虞侯都是县侯,但是级别就不一样,吴侯要比上虞侯更加尊贵。即是说,孙策儿子在政治的待遇上要比孙权的孙子差。


寻找不答应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吴国的建立者。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222年,魏文帝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建立吴国。

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孙权大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权大帝封孙策长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其子孙奉继嗣。

题中所说: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

其实,孙权没有无视孙策,而是对孙策很重视,册封为长沙桓王,并且对孙策后代也进行了册封。

孙权这样册封有没有道理?

第一、从国家安全考虑,能不能册封孙策为皇帝?

孙权自己有几个儿子,都有资格继承皇位,至少有两个儿子渴望继承皇位;

孙权几个儿子之间有矛盾,而且孙权、后宫、吴国重臣对于皇位继承,也有分歧。

这就意味着,孙权这一支系因为皇位继承,有很大可能会产生内乱。

如果册封孙策为帝,那么正统的皇位继承权应该属于孙策儿子孙绍。

当孙绍参与皇位争夺,内乱将会不可收拾;强势的魏国一定会借机消灭吴国。

从国家安全考虑,不能册封孙策为皇帝。

第二、从建国贡献大小,该不该册封孙策为皇帝?

吴国江山的起点在于孙坚,打下江山根基的人是孙策,这是后人的看法。

在孙权看来,吴国江山从父亲开始奠基,哥哥在中间只是起了传承作用。

孙坚191年去世,孙策16岁接过父亲的指挥棒,奋斗9年,东吴仍然不够强大。

孙策200年去世,孙权接手东吴的大业,经过29年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终于修成正果,建立吴国。

所以,孙权认为父亲开创的东吴基业,主要还是在自己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从建国贡献来看,不该册封孙策为皇帝。

第三、从历史传承、从天下大势来看,如何册封孙策最合适?

为了表明自己当皇帝是顺理成章,同时也表明自己仁义裹天,孙权学习历史上大有作为的皇帝。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建立政权,与哥哥刘縯的贡献密不可分。刘秀当上皇帝后,追封哥哥为齐武王,没有追尊为皇帝。

因此,孙权仿而效之。

孙权建立吴国是三国中最晚的,是顺应天下大势。孙权册封父亲为皇帝也是顺应天下大势。

几年前,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国的时候,就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孙权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与曹丕追尊父亲曹操为武皇帝,性质是一样的;孙权追封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与刘秀追封哥哥刘縯为齐武王,性质也是一样的。

因此,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皇帝,追封哥哥为王,不但不是忘恩负义,而且正是孙权仁至义尽的表现。


数学张教员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从孙权的性格来下结论,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

孙权继承了父兄遗业,但就他父兄那点遗业在东汉末年真不够称帝资本,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战争是赤壁之战,孙刘的胜利和曹操的失败给了孙权能够坐拥江东的资本,而孙策去世时江东只是众多天下私人武装中的一支,古中国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权利根基在北方,大运河开凿以前基本在黄河流域。所以没有孙权在赤壁之战的胜利就没有以江东三分天下实力和格局奠定这样一个三分天下的是孙权,不是孙坚也不是孙策。

孙权三分天下建立吴国,追封自己的父亲不是因为孙坚的功劳,而是遵循惯例,以礼孝彰显自我。而孙策的功劳在吴国建立上只能算一介猛将之劳,或成或败对于吴国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假设赤壁之战曹操胜利,那么天下乱世提前结束,那还会有三国?

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而夷陵之战更是孙权坐稳了江东。无数历史上实战证明了取南京最好的战法是沿江而下,沿江而下势如破竹,后来孙吴也是这么被灭的,所以孙吴与其怕曹操的强大不如说更怕蜀汉在上游的势威,但是孙权在取得了赤壁之战胜利后又打败关羽拿下荆州,终于在夷陵之战中打灭了蜀汉的兵威,孙权这一系列的胜利才是他建吴称帝的资本。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之功业远迈其父兄。

所以孙权不追封孙策为帝在古今看来都没什么不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