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孙坚之妻孙权之母吴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一个人的历史

吴夫人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吴国太,他是孙坚的正妻,也是孙权的母亲。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并没有“吴国太”这号人物,但是对于孙坚之妻,孙权之母吴夫人确有记载。

慧眼识人,喜结连理

吴夫人是吴主孙权的母亲,她本来是吴郡吴县人,后来迁居到本郡钱塘,很早就失去了父母,与弟弟吴景居住在一起。孙坚听说她有才有貌,想娶她做妻子。吴氏的亲戚嫌孙坚出身卑微为人狡诈,打算拒绝他,孙坚为此感到非常羞愧和遗憾。


吴夫人对她的亲属说:“怎么能因为爱惜我一个女子,而使家族招致祸患呢?如果我没有遇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那也是我的命该如此。”于是便答应了与孙坚结婚,并生下四男一女。

立业之功,国之栋梁

吴夫人的弟弟吴景经常跟随孙坚四处征伐并立有战功,被任为骑都尉。袁术上表朝廷任吴景兼任丹阳郡太守,讨伐原丹阳郡太守周昕,于是占领了丹阳郡。孙策与孙河、吕范一起前去依附于吴景,聚集人马共同征讨泾县山区叛军首领祖郎,祖郎兵败逃走。这时因为刘繇军的逼迫,吴景又北上依附袁术,袁术任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一起讨伐驻扎在横江的樊能等人,又进攻驻扎在秣陵的笮融、薛礼。


当时孙策在牛渚受伤,已经投降的敌军又再度反叛,吴景率军攻伐,把叛军全部擒获。吴景又跟随孙策讨伐刘繇,刘繇逃到豫章郡,孙策派吴景、孙贲到寿春向袁术报告战绩。这时袁术正在与刘备争夺徐州,便任吴景为广陵郡太守。

忠心不二,肱骨之臣

袁术后来非非分称帝,孙策给袁术写信劝他不要这样做,袁术不听,孙策便封锁了长江沿岸的渡口,断绝了与袁术的往来,并派人告诉吴景。


吴景立即离开广陵回到江东,孙策又任吴景担任丹阳郡太守,汉朝廷派遣议郎王浦带着使命南下,王浦上表任吴景为扬武将军,依旧兼任丹阳郡太守。

托付重任,定国安邦

后来年轻的孙权统管大业,吴夫人又帮助他治理军国大事,对孙权的事业有极大的帮助。建安七年,吴夫人逝世,临死前召见张昭等人,把身后的事情托付给他们。吴夫人死后与孙坚一起合葬在高陵。


建安八年,吴景死在任上,他的儿子吴奋被授予兵马,担任将领,封为新亭侯,后逝世。吴奋的儿子吴安继承了他的爵位,后吴安因帮助鲁王孙霸而犯罪被孙权处死。

吴奋的弟弟吴祺又继承了爵位,被封为都亭侯,后来也死了。吴祺的儿子吴纂继承爵位,吴纂的妻子就是滕胤的女儿,后来滕胤被杀,他们一起被处死。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历史上真实的孙坚之妻、孙权之母吴夫人(后或追封武烈皇后)与《三国演义》里相处甚远,依据《三国志·吴夫人传》及《三国志·孙坚传》都记载:吴夫人嫁孙坚后生下孙策、孙权、孙 翊、孙匡这四个儿子,所生女儿历史并未记载其姓名。孙坚还有另外一子孙朗(别名孙仁)乃其庶妻(姓名不详)所生。

这个吴夫人才貌双全,当年父母早亡,与弟弟吴景一起迁居浙江钱塘。孙坚听其美名,前去求亲。但是吴家认为孙坚是县衙小吏出身,勇武任侠、狡诈而不够庄重,拒绝了他,孙坚因此既羞愧又愤恨。吴夫人深明大义,觉得不能因自己一个女子而可能危及到整个吴家,因为毕竟孙坚是东汉末年乱世之中以军功起来的“草头王”,于是说服家人嫁给了孙坚。

真实的吴夫人压根没有妹妹,小说《三国演义》却凭空给吴夫人(小说中称“吴太夫人”)虚构了一个妹妹吴国太,吴国太被描述为孙坚的次妻,孙朗、孙仁(孙尚香)的母亲。吴太夫人去世后,孙权遵母亲遗命,奉养吴国太如同亲生母亲。


顺便说一下,《三国演义》里所谓“吴国太”的儿女亲家“乔国老”(大乔小乔之父乔玄),依据《后汉书·桥玄传》,桥玄字公祖,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少年入仕,汉灵帝时数任三公之职,光和元年迁太尉,后以疾罢官,拜太中大夫,就医里舍。七十五岁卒,时光和六年。 也就是早在刘备赴江东见孙权之时二十多年前,桥玄就死了。

可见“刘备招亲”的两个主要人物吴国太和乔国老都是虚构的。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山色归读

吴夫人少时嫁于孙坚为妻,生长子孙策,次子孙权,三子孙翊、幼子孙匡及一女儿。《三国志》中称孙破虏吴夫人。能在三国志中有一席之地的妇人岂是等闲之辈。这位吴夫人可堪为孙吴政权的早期奠基人,为孙策、孙权的江东基业出力颇多。

孙策好杀人,平定吴郡、会稽郡后诛杀了很多当地的豪杰,吴夫人头脑较为清醒,多次劝导孙策,不可妄杀人,利用自已的身份保护了一些江东士人。一次孙策的功曹魏腾违背了孙策的决策,策欲杀魏腾,下面的士人都很惶恐,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救魏腾;吴夫人知晓此事便唤孙策来见他,当时吴夫人靠于大井边,说:你刚平定江东不久,人心尚未归附,应对贤士以礼相待,不可以小过妄开杀戮之例,于公魏腾无过错,如果杀了他,众人都会背叛,他不忍看到孙策众叛亲离的惨况,现在就跳井自尽。孙策大惊,只好放过魏腾。

建安七年202年曹孟德破袁绍,兵威日隆,即写信于孙权叫他把儿子送至许都做人质,以示臣服。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众人莫衷一是,大都畏惧曹操势大,孙权不想送子入质,便同周瑜一起拜见吴太夫人,以求定夺。周瑜反对送子入质,并陈于利害,操志在并吞江东,若送人质于许都则江东不保矣。吴太夫人认同周瑜之见,遂不入质于曹。周瑜与长子孙策同年,吴太夫人谓孙权将周瑜视为兄长,军国大事多同瑜谋。

张昭、周瑜共挽危局的这个阶断,太妃吴夫人起了重要作用,他在筹思军国大事时首先是以确保江东为虑的。~田余庆。

建安十二年207年吴夫人过世,孙权称帝后,追谥吴夫人为吴烈皇后,吴夫人实为三国时代颇有建树的女杰。


賀灏

孙坚之妻是江东政权能够平稳过渡的核心人物。

孙坚之妻吴氏,《三国志》称之为“孙破虏吴夫人”。吴夫人从出嫁时起就表现出了一种卓越的政治眼光和为人处世能力。据《三国志》记载,孙坚听说了吴夫人的才貌想娶回家,吴夫人的亲戚都认为孙坚这个人太轻狡(轻佻狡诈),反对这门婚事。但吴夫人却说“

何爱一女以取祸乎? 如有不遇, 命也”。

吴夫人深知孙坚好杀,因而采取了最为理智的选择,牺牲自己婚姻保全宗族。孙坚死时37岁,没有稳定的地盘,死后部曲全部归了袁术,此时的孙策也只有17岁。所以,江东的真正开创者其实就是吴夫人所生的长子孙策。

但孙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遗传了其父弑杀的性格特点,在创业过程中经常错杀贤良,曹操的谋士郭嘉就曾说“

孙策所杀皆英豪雄杰”,这个时候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吴夫人。比如在杀魏腾这件事上,吴夫人以跳井自杀相威胁:“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魏功曹在公尽规,汝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见祸之及,当先投此井中耳。”正是在吴夫人的多次干预下,江东的人心才渐渐归附孙氏。

但孙策最终还是因为弑杀结怨,26岁即死于刺客之手。接班的孙权只有19岁,这是东吴出现的第二次重大危机。史载,江东多地太守“

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外有曹操的威胁,内有各地反叛,又是吴夫人站了出来,“策薨,权年少,初统事, 太妃忧之,引见张昭及袭等”,收拢人心,趁着曹操与袁绍大战之际,平定了东吴内乱。

建安七年,袁绍病死,北方基本平定,曹操开始着手对付江东,下令孙权送质子,当时江东内部意见不一,张昭等江东士族皆认为曹操势大,不愿得罪曹操,唯独周瑜提出反对意见,这个时候又是吴夫人站出来拍板决策,不送质子,保持独立性,为后来的赤壁之战三分天下打下了总基调。

《三国志》对于吴夫人在江东基业的奠定过程中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及权少年统业, 夫人助治军国, 甚其补益”。


秦皇汉武

吴夫人可以说是一个际遇悲惨的人,她幼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而且嫁给孙坚也是被孙坚强迫的。但是这种种的打击却没有打垮她,反而成为了东吴过渡时期的重要人物。



幼年丧父;孙坚强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

幼年丧父

《三国志》记载吴主权母也。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与弟景居。

这里说明了孙权的母亲幼年的时候便父母双亡,和弟弟在一起居住。

孙坚强娶

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於是遂许为婚。

长大之后,孙坚听说吴夫人生的貌美,想要娶了她。但是亲戚们劝说吴夫人;孙坚这个人奸诈狡猾,不能嫁给他。可是吴夫人却因为孙坚势力强大,怕召开祸患。于是不情愿的嫁给了孙坚。



中年丧夫

公元191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在和刘表交战的过程中,被黄祖暗箭射杀。此时的孙坚才36岁。幼子孙匡才出生不久。

晚年丧子

孙坚死后,吴夫人颠沛流离。终于在孙策攻破刘繇后,吴夫人回到了曲阿的老家,但是好景不长。公元200年,孙策却为刺客所杀。



助治军国

《三国志》记载;权少年统业,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

孙策去世时,孙权尚且年幼,吴夫人成为了东吴实际的指挥者,每当遇到大事的时候,实际是命令都是吴夫人决策,由张紘和张昭负责草创撰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