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大棚10000斤,他橫穿金山,把這批“搶收”的萵筍送給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


晚上7點,接到記者電話的時候,丁煒剛到家不過一刻鐘。對於64歲的丁煒來說,今天是忙碌的一天。下午,他們夫妻倆在村裡10名黨員志願者的幫助下,收割了自家4個大棚裡種的5000斤萵筍,並橫穿整個金山區,把這批新鮮下地的萵筍,送到了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來回路上用時近3個小時。


8個大棚10000斤,他橫穿金山,把這批“搶收”的萵筍送給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

故事要從大年初三說起。


這天中午,金山區楓涇鎮新元村4組村民丁煒在家看電視,看到武漢新冠疫情嚴重,各地都在給武漢捐贈各種物資。“我們家地裡有2畝萵筍還沒收割,我就想把這些萵筍捐給武漢災區,跟老婆商量了一下,她也表示同意。”不知道該通過什麼渠道捐贈的丁煒,撥通了村黨總支書記沈偉峰的電話。


“丁煒跟我聯繫,說家裡有2畝地的萵筍,想捐給災區,我這邊第一時間跟鎮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報備,請有需要的單位跟我們聯繫。”沈偉峰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有不少村民打電話過來,想要捐贈蔬菜等物資,但有些量比較小,綜合考慮運送成本等因素,大部分尚未對接,“不過,大家想要幫助他人的意願還是非常明顯的。”


丁煒是新元村第一批集中土地流轉的承包戶,2006年開始,他承包了村裡300畝土地,種植水稻、果樹和蔬菜,這幾年承包面積有所減少。“現在大概還有120畝左右,種了100多畝的水稻,還有葡萄、黃桃,果樹地裡會套種一些蔬菜,比如毛豆之類的,單純用來種菜的,就剩這兩畝萵筍了。”丁煒說。

8個大棚10000斤,他橫穿金山,把這批“搶收”的萵筍送給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

事實上,丁煒給沈偉峰打電話的時候,地裡的萵筍並沒到最合適的收割時間。就在他等待沈偉峰迴音的時候,地裡的萵筍也在一點點長大。“2畝地正常應該能收近2萬斤萵筍,中間陸續收割了一部分,這批正常應該在半個月後收割,如果到時候還沒消息,那也沒辦法留了。”


今天上午,丁煒終於等到了沈偉峰的電話。


“我是2月4日下午接到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電話的,說市公共衛生中心對這批物資有意向。”第二天一早,沈偉峰就跟丁煒對接,商量怎麼落實這批需求。“丁煒說,家裡還剩8個大棚大概10000斤的萵筍,他們夫妻倆加上僱的兩個人,來不及收,需要幾個人幫忙。”


“一呼百應”是沈偉峰在黨員志願者、入黨積極分子微信群裡發出“召集令”後,最直接也是最真實的感受。“報名的人非常多,大家都很積極。但考慮到非常時期,大棚裡空氣流通不佳,溫度又比較高,人員不宜集聚,我們最終安排了10名黨員志願者一起幫忙,參與收割。”

8個大棚10000斤,他橫穿金山,把這批“搶收”的萵筍送給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

今天下午,一支臨時組建的“收割突擊隊”在丁煒家的連體大棚裡,開始“搶收”這批原本應該半個月後收割的萵筍。10名志願者,幾人一組,分散在大棚各個角落,忙著收割。丁煒夫妻倆和家裡僱的兩個幫工,也一起加入了收割的隊伍。從1點半到4點,兩個半小時,4個大棚5000斤萵筍收割完畢。


“現在路上管控比較嚴,叫貨車過來運送不方便,我就用自己的麵包車送了一趟。”丁煒所在的新元村位於金山區西北角,而市公共衛生中心在東南角,開車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裝著這些新鮮下地的萵筍,丁煒開著自己的麵包車,橫穿了整個金山。“多虧了有志願者幫忙,還剩4個大棚明天上午收割,大概吃過午飯就能給他們送過去。”

8個大棚10000斤,他橫穿金山,把這批“搶收”的萵筍送給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

春節期間蔬菜一度“緊缺”,很多菜的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萵筍的市場價大概在2元一斤,10000斤也就是2萬元的收入,這對於靠地為生的農戶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然而,丁煒卻說,這是“小事嘛”,“你看大家都在捐,有的都到一線去了,我們就是想盡一點力量。”


有沒有什麼特別想說的?“我就希望武漢人民平安,全國人民平安。”電話那頭,丁煒嘿嘿笑了,一旁不時傳來他老婆的聲音,“希望大家都平安。”


明天上午,等地裡的萵筍都收完了,丁煒家的這兩畝菜地就全部空出來了,也該考慮下一波播種了,畢竟,春天本就該是播種的季節,而對於農戶們來說,屬於春天的忙碌就在眼前。


“種毛豆吧。”丁煒說。


新民眼工作室 毛麗君

圖片 | 採訪對象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