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男孩整天睡意朦胧,没精神,沉默不语,身体检查一切正常,这是怎么回事?

思念169409271


孩子整天犯困,没精神,这可能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存在,十三岁的孩子我想应该已经上初中或者叫7年级了,这个阶段学业较之前繁重,有些孩子升入中学换了新的环境,会出现适应不良,因为以前的好伙伴、好老师都更换了,有些孩子确实会因为这样的情况而难以适应;那么他出现犯困没精神头有多久了,是最近几天还是持续数月,最近的作息时间怎样,晚上有没有熬夜玩手机,或者其他牵扯精力的事情等等。作为家长需要掌握孩子现在的学习状态,最好从同学和老师的方面多了解一下。

提到沉默不语,我见过一些青少年的患儿很多来门诊也都是保持缄默,对家人或者医生的询问不予回应,这可能确实是因为孩子自身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的。现在的小学和初中环境已经不是我们以前印象里的那样,孩子们的很多观点和知识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能接受新鲜事物,当然也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左右,在同学交往上,很多小学、初中的孩子不能很好把握技巧,造成与同学交往的障碍,甚至由于自身没有调整好状态,被同学歧视、排挤等等。

如果孩子不是内向性格,以前经常侃侃而谈,突然变得沉默不语,那我们更要引起注意了;孩子是不是在近期遭遇了自己无法解决的生活事件,或者受到其他事情的刺激而出现的反应。

我能看出你很担心孩子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感觉孩子上面的表现会不会是抑郁症。我们诊断抑郁症需要有病程标准、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等等,那我们首先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或者从侧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确定是否存在引起孩子抑郁的原因;之后我们需要和孩子聊一聊他目前的感受,沉默不语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孩子不愿意说,那我们要试着用关心的口吻去了解他日常的变化,比如最近心情怎样,以前喜欢的事情还是否感兴趣,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白天感觉乏力有没有原因,头脑反应有没有变得迟钝,最近为什么不爱和同学聚会了,有没有想出去旅游的想法等等,从一些平常性的问题看看孩子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

如果我们多次沟通后发现孩子确实因为一些事件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以至于自我无法调整状态,出现没精神、不想说话,甚至还有更严重的表现,那我们需要带着孩子到专业精神科医院进一步诊治,如果确定是抑郁症,及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还是很有必要的,情感障碍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预后还是很好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精神知多少


分析一下孩子的问题

我们来分析一下孩子的问题,十三岁的孩子,如果我没有算错应该是小学六年级,是不是要面对小升初的考试,在一些城市,小升初成绩好是可以异地择校的,所以一些家长给孩子很大压力,当然即使家长不说,存在这样的抉择的时候孩子自己也会感受到升学的压力。

所以我会问,孩子最近在学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事件,比如学习成绩有没有快速的下降?与老师同学相处有没有什么反常的表现?有没有社交退缩、喜欢独处的表现?有没有注意力不集中?有没有整日闷闷不乐?晚上睡眠是否有所减少?我觉得这么大的孩子大概率事件还是一个情绪问题,但不管是否情绪问题,我们一定要排除青少年抑郁症的可能性。

不要以为十三岁的青少年患抑郁症是危言耸听,实际上在儿童门诊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我现在就有一个15岁的抑郁症患者最初发病就是在小学六年级十三岁的时候,她是因为父母离异,在学校感到自卑,怕别的同学议论自己的家庭情况逐渐出现的抑郁症状。

对于青少年抑郁的研究我们国家做的很少,但美国的这方面研究很多。2010年和2011年对美国12至17岁青少年(n> 45,000)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一年内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病率为8%。另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终身患病率为11%。而且相比较而言,处于青春期的女孩要比同年龄的男孩更容易患抑郁症,甚至大于成年人男女患抑郁症比例的1:2。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研究中的患病高危因素有:

  • 低出生体重

  • 一级亲属抑郁和焦虑的家族史(包括产前或产后抑郁症)

  • 家庭功能障碍或照顾者 - 儿童冲突

  • 暴露于早期逆境(例如,滥用,忽视或早期损失)

  • 心理社会压力源(例如,同伴问题和受害[欺凌]和学业困难)

  • 性别焦虑和同性恋,特别是如果青少年被欺负

  • 解释事件和应对压力的负面风格

  • 焦虑症,物质使用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对立违抗障碍的历史

  • 创伤性脑损伤

  • 慢性疾病,特别是如果症状和/或治疗负担导致慢性生命中断

关于孩子的问题,我觉得如果确认排除青少年抑郁症,考虑是否青少年情绪障碍,最好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不适合药物治疗。

如果到儿科门诊诊治后考虑青少年抑郁症,还是最好到专业的儿科治疗中心由家人陪同进行治疗,如非严重到一定程度,最好避免使用抗抑郁药物,运用心理治疗,改善患者家庭支持系统和情感支持,改善患者在家庭和学校与人沟通的方式。

  • 了解自己和抑郁症的本质

  • 改变有问题的行为

  • 应对抑郁症状

  • 管理与抑郁症相关的关系和生活压力

  • 提高社交技能

  • 增强自信心

  • 预防抑郁症状的发作

如果通过医生确诊,抑郁程度达到中度或重度抑郁发作,也可以在医生严密监护下使用抗抑郁药物甚至运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及运动辅助疗法等治疗方法。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答你的疑问,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帮你解答,或者觉得不方便也可以私信留言,我会每隔几天定期帮大家回复,工作原因做不到每天及时回复,请见谅。


我说精神


小孩“更年期”,成长过渡期,需要换个环境

用老人的话说,带孩子过过海就好了

其实就是旅旅游,散散心,带孩子坐船跨海一游吧


手机用户丐帮帮主


父母抑郁情况下生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