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犢牛行為判斷斷奶能力

犢牛的斷奶過渡期至關重要,這不僅體現在斷奶後的健康和生長方面,也預示著她們斷奶後的行為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根據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犢牛早期行為與她們是否可以提前斷奶有關,該研究曾在Journal of Dairy Science期刊上發表文章。


研究人員描述了犢牛5個早期個體特徵,這些特徵都對犢牛的採食行為、採食量和生長髮育產生影響。


這5個早期個體特徵包括:生命力低下、謹慎小心、強飲者、學習能力低以及探索欲較強。

通過犢牛行為判斷斷奶能力

犢牛在哺乳期如果學習能力低下,最終會導致斷奶時間延長,尤其在採用自動飼餵系統的飼養模式中,斷奶時間大都依據開食料的採食情況而決定。

研究人員解釋道,“飼養人員會給犢牛進行強化培訓,訓練她們使用自動飼餵系統攝入牛奶,第一週牛奶攝入量明顯較低的犢牛就稱之為學習能力低下者。我們發現,這些學習能力低下的犢牛,其斷奶日齡都晚。”

綜合比較,在斷奶前,這些犢牛在牛奶採食量、飲奶速度、牛奶採食次數以及生長髮育也都比較滯後。

通過犢牛行為判斷斷奶能力

謹慎小心者強迫自己提早斷奶

有趣的是,那些被認為是謹慎小心的膽小犢牛,她們自己卻趨向於提早斷奶。這些犢牛在面對陌生的人或事物時,表現得更敏感,更謹慎。

被歸類為探索慾望較強的犢牛並沒有更快的發育和更快的開食料採食速度,但是她們在整個試驗期間確實有較高的日增重,研究人員將這些與該組犢牛的行為特徵進行關聯以更好地應對斷奶過渡期。

初乳攝入量較高且首次牛奶攝入量較高的犢牛被認為是強飲者,這些犢牛在斷奶過渡期訪問自動飼餵系統的次數少於其他組的犢牛。而這組犢牛在以開食料採食量為斷奶判定依據時,後期的增重確實不理想,這也使得研究人員建議,她們需要一個溫和的逐步斷奶方案,即逐級遞減牛奶飼餵量,促進開食料的採食量,減緩斷奶應激

通過犢牛行為判斷斷奶能力

最後一組,也就是生命力低下組,這些犢牛出生後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自主站立、行走甚至是出現吮吸行為。這些犢牛並沒有延遲採食開食料或斷奶,但整個泌乳期的牛奶攝入量確實低於其他組犢牛。

綜上所述,基於開食料採食量來作為早期斷奶的標誌,既簡單又有效!如果犢牛開始採食開食料的日齡越早,且開食料採食量越大,她們通常都可以提早斷奶,

在這48頭試驗犢牛中,最早斷奶的犢牛僅為44日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