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如果罂粟花有如玫瑰花那般“爱与美”的花语,我愿把它成束的送给我的爱人,可惜它不是;如果冠状病毒有如王冠般的荣耀,我愿不懈追求并被授予,可惜它不是。然而拥有美丽外表的背后竟躲藏着将你一招毙命的冷酷“杀手”!

【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当人们准备画完圆满句号送走收获满满的戊戌狗年,迎接充满期待,蓄力为之奋斗的庚子鼠年之际,隐藏在欢乐喜庆氛围下,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杀手”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正由我国病毒感染重灾区武汉向全国各地肆虐开来……

【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全国各地先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动工作,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狙击战”已经打响。原本是“天高皇帝远、病毒离我远、过年最重要”的心态,但一直以来频繁上热搜的“新型冠状病毒”也开始眼熟了起来,对不断上升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和由武汉“一点红”逐渐“晕染”变红的中国疫情地图变得不安起来。


大年三十工作微信群收到“新型冠状病毒上卡开展防控工作安排”的通知,才解除了“我们就这么坐等病毒到来?”的焦虑,禁毒专干争相自愿报名参与防控工作,“主任把我安排上”,“还有我”,“去过的就靠边”短短几秒报名满额,排班工作安排妥当。随后“取消休假”通知一出,大家都正衣装、严防护,在西夏区禁毒办专职副主任传达部署分局疫情专题会议精神,精准、简短部署安排工作后,所有人快速前往各个工作点开始工作,西夏区禁毒专干们行动起来了!


【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在县道104及绕城高速卡口,禁毒专干配合交警大队、交通建设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门工作人员在做好自身安全防范的前提下,实行24小时轮班制,对出入境车辆逐一检查,进行体温检测、车辆人员消毒及来往地排查、信息登记工作,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对发现疑似或确诊人员及时上报,并配合相关部门采取医学观察措施,坚决做好联防联控工作,遏制疫情进一步扩散。


【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在社区街道,禁毒专干、社区禁毒志愿者配合社区街道工作人员沿街张贴防范标语,提醒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开展挨家挨户上门摸排工作,对外地返银人员以及与可能带病武汉人员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并叮嘱居家隔离,实时监测体温。如有发烧、干咳等新型冠状病毒症状要及时上报并乘专车前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进行诊疗。同时禁毒专干为居民讲解有科学依据的防疫防护注意事项,并叮嘱不要觉得在家无聊,这个时候可以拿出平日里“收集”到的禁毒宣传彩页、《禁毒知识手册》来学习,尤其是“高三党”利用“两毒”划重点,为几个月后到来的高考做准备,“不要害怕,把它们变成助力我们成功的动力,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干翻!”


【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在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值守的禁毒专干也没有松懈,在抗毒、禁毒两抓的同时,认真梳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戒断三年未复吸及社会面管控人员的档案信息,为打消特殊时期存有侥幸心理的涉毒人员安排检测及更新通讯信息工作,结合禁毒大走访、大宣讲、大管控活动要求深入社区进行排查摸底,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面加强吸毒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配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定时电话联系居民询问居民身体情况、核实家人外出动向,切实做好群防群控工作。


【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也许,相比不能随意出门走动的居民百姓来说,我们禁毒专干多了一份不被束缚的自由,但同样也多了一份危险;可是相比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们又是安全的。没有经历过生与死的抉择,是体会不到他们内心的恐惧和身体的消耗,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防疫防控工作,缩短他们戴口罩的时间,让留在他们鼻梁上的红色印记不再“鲜艳”下去、让留在他们脖颈上的红色勒痕不再“深刻”下去。并向所有与病毒赛跑的医学专家、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建设医院的建设人员、辛苦在基层的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和安心在家自我隔离的所有人说一声:谢谢你们、加油,曙光就在眼前!

【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疫情防控检查点

【战“疫”必胜】“两毒”并禁 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制服!

这是一场不需动用尖船利炮的战争、是一场不需经历枪林弹雨的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战争,但同样是一场需要党政领导、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战争。你看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重危病例、死亡病例在上涨,但是治愈出院人数也在上涨、前线好消息也在不断传来,所以不要害怕,“再冷的板凳,也把它坐穿;再强的对手,也要把它干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