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难道史记之后无历史吗?

独孤求烂


在司马迁之前,并没有一部特具科学性的、综合完整的“中国史”。《史记》又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这是它的开创,在这之前的历史,多为国别体史书或编年体史书,纪传体是他开始的。

它的开创性和文学性决定了他的历史地位,但并不是它多么真实,

很多人从他的经历看,觉得他是董狐之笔,写的真实,特别是汉朝人居然把开国皇帝写成小人、流氓无赖,更显得真实了。

实际上,司马迁家族世袭太史公,他的父亲也是太史令,他们只可能在汉朝钦定的框架内写历史,不可能超越,更不可能私自编写史书,如果私自编史,那不是宫刑可以解决的,

所以,他写的历史,都是根据皇帝的意图修史,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在《史记》里,我们可以看到神话故事,可以看到传说,可以看到他不可能知道的密室之言,可以看到同一个人的年纪、死法、故事可以完全不同,这样他之前是没有的。

史记之后的官方正史,即“二十四史”,还有很多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基础,以纪传体形式编纂而成,这决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南朝四百八十寺


鲁迅誉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可以分两层意思去理解。

《史记》乃史家之绝唱,主要是指《史记》的历史价值。《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涵盖了皇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为我们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东汉班固根据《史记》的体裁,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史记》的史学性还体现在它内容的丰富性上。《史记》包含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涉猎了各朝各代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内容相当详实,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史记》是无韵之离骚,这个主要说得是它的文学价值。《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目标,因此它的行文不仅仅是描绘史实,同事具备文学创作的色彩性,它思考人类的生存方式、处事哲学,描写语言简洁明了,但情感丰富,颇有浪漫主义色彩。

《史记》由于受史实限制,可以发挥的空间毕竟有限。比如对于人物的褒贬,如果是一般性文学作品,作者会有非常明确的倾向性。作为纪实历史来讲,往往不能偏颇。但是司马迁却做到了,他通过文学性的语言表达方式,隐晦地传递了自己的倾向,正所谓“含而不露”。

综上所述,鲁迅发出那样的感叹,也是情理之中。





半涂先生


史记并不是历史真实,而是当吋政治的需要编写的。史记决不可信。


霍小新69118075


虽然史记有许多是根据传说记录的,但基本能说明的,有时还会把几种不同的记载都抄录。绝大多数是司马迁考证后的记载。以后各朝代的历史就不那么真实了,要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来修改历史了。


钟山情怀


这个绝是水平非常高的意思,就像杜甫一首诗中说“会当凌绝顶”一样,而且对后人写作史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并不是以后没有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