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有趣,也就没空无聊了!“战疫”当下,杭州这位特级教师给孩子们写下长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金丹丹

天天宅在家,孩子们是不是觉得有点闷?

在这个特殊时期,特级教师、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郑英老师给班里孩子写了一封长信,给孩子十条建议。

她说,对抗无聊的最好办法,是做有意义有质地的事。“忙着有趣,也就没空无聊了。”

忙着有趣,也就没空无聊了!“战疫”当下,杭州这位特级教师给孩子们写下长信

郑英班里的孩子“宅家”做家务

“好棒的生活指南!”郑老师的信在家长群里引起热烈反应。

忙着有趣,也就没空无聊了!“战疫”当下,杭州这位特级教师给孩子们写下长信
忙着有趣,也就没空无聊了!“战疫”当下,杭州这位特级教师给孩子们写下长信

下面是郑老师的信:

面对疫情,给孩儿们的几点小叮咛

孩儿们,万万没想到吧,过了个加长版的假期。这带来了两个麻烦,一是你们无法在2月9日见到为师;二是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不是觉得憋得慌,很单调很无聊有没有?无聊是最折磨人的,爆棚的精力没有缺口,就会生出问题,所谓无事生非是也。

对抗无聊的最好办法,是做一点有意义有质地的事。苏格拉底问弟子,如何让旷野不长杂草,答案是种上庄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忙着有趣,也就没空无聊了。为此,为师给孩儿们几点小叮咛,一是帮助尔等对抗无聊,二是见字如面,真是一举两得。

忙着有趣,也就没空无聊了!“战疫”当下,杭州这位特级教师给孩子们写下长信

1. 多读点书,知道“光”在哪里

一本书,不过两三寸见方,却可以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虽囿于一室却可以领略外面的景致,也为心灵提供一片栖息之地。

有道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书籍是活着的声音,有质地的书读得多了,能滋养出精神上的万千气象。读书,让自己知道“光”在哪里,离开了读书,精神就会贫乏,思想也容易走入迷途。

读书不但医愚,还能医俗,让人由内而外让言行举止间都有别样的神韵。所以,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始终伴随着阅读。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其实这话反过来说也成立,活着是为了阅读。

需要提醒的是,书读后要有自己的思考,思考地多了,更能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这次的疫情,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纷繁复杂,拥有独立精神就不会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而是会去冷静分析,对比甄别,做出自己的判断,表现出理性的力量和负责的态度。

2. 多看几部有质地的电影

宅家,简直就是看电影的黄金时光,切莫错过,而且尽量看有精神质地的电影。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好的电影是对人的生命行为的一种体验、叙述和反思。看电影,也是一种经历不同人生的过程,既可以作为一个局外人去观看他人的生活,也可以站在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活得清醒、深刻。

至于找电影,有一个简便的寻找方法,上豆瓣,根据评分从高到低筛选。当然,也可以参见为师给你们的《值得用一生去完成的作业》里推荐的一批电影。

观看了电影,可以试着写写影评,并学习一下他人的优秀影评,这可以增加自己的理解力和思考深度。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为一些经典片段配配音,这也是有趣的事。

3.善待万物,心怀悲悯

我们知道,这次疫情是因为吃野生动物而引发。为师这里提倡善待万物,不是因为吃了野生动物会危及健康,而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源于悲悯心的不忍,这两者之间,有着令人沉吟的高度差。

一只猫,一条鱼,一棵草,虽然在生物谱系上与人类有着莫大的距离,但作为一种生命,在天平上与人类是等量的。

深广的悲悯心,是包含人类生命在内的万物的普遍同情、包容和关怀,这才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该有的可贵和高贵。

一个悲悯的人,即便处在一个寒凉的环境里,也不容易被冻伤,因为他自带温度。

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所以对受病的人,我们也应怀真诚的悲悯和同情,如果有可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待到开学,为师给你们讲讲亚姆村的故事,讲讲我们杭州的林生斌先生的故事,当然,假如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可以此时去查询了解,以及了解更多关于人性的可贵和高贵的故事。鲁迅先生那一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值得孩儿们铭记。

4.学做几道菜

我们国人向来注重“吃”,古有“民以食为天”,今有《舌尖上的中国》。我们的饮食已经不是停留于口腹之欲,而是讲究色香味俱全的生活美学,甚至传递着生活仪式、伦理乃至治国(如伊尹的“以鼎调羹”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文化信息。

现在,不妨向爸爸妈妈学习做几道菜,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又增进了自己的生活技能,真是两全其美的事。

烧制过程中,让爸爸妈妈拍下照片或视频,既可以作为作品进行嘚瑟,也可以用于回放观照以提升技艺。当你烧制出一道道舌尖上的美味时,你会发现,柴米油盐中,不只有生活的烟火味,更有人世间的情味。

也不用担心烧不好,一般情况下,再难吃,自己都会觉得好吃。而且爸爸妈妈一般都特别“善良”,都会用行动来证明你的劳动质量或是守护你的尊严。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为保险起见,每样少烧一点。

5.多与家人互动,珍惜与亲人共处的时光

外部关系固然重要,可以帮你拓宽视野,但决定你幸福指数的,终究还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及其关系质量。宅在家里,正是制造温馨画面的大好时机。

可以陪父母聊聊天,近期新闻非常多,这些都是聊天素材,而且这样聊他们多半不会说“吃好饭做作业去”这类让你烦心的话。

可以帮忙做做家务,搞搞卫生,洗洗衣服,理理房间,让妈妈做回“自由女神”,再说做家务本身就是一种“劳育”。

可以为家人拍些照片和视频,或是一起拍张全家福,留下光影里的温馨和记忆。

如果还在老家,不妨向家人学说家乡话,无形中增加了一点家乡情怀,也有一种慎终追远的意味。

如果有一片空旷无人的野外,可以与家人一起去采点马兰头等野菜,或是去挖挖笋,都是一些平时在城市里体会不到的田野里的快乐。

你会发现,有“我”参与的时光,家的味道才会更醇,亲情的味道才会更浓。

你会发现,因为付出,所以爱;因为爱,所以更愿付出,对事,对物,对人,都一样。

6.学习经营家庭生活

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色调和味道要靠自己调。假如能用审美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哪怕是寻常之事,都会变得与众不同。

可以装点一下家庭,比如打理好家里的绿植,为这个家点缀出一片生机和绿意。

可以用小小的贴心为家人制造一点小惊喜,比如准备早餐时在煮鸡蛋上画个笑脸,就是给美好的一天写了个欢快的序言。要知道,幸福多不是源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完成,而是生活中一些微小愿望的实现,或是意外小惊喜的到来。

生活本庸常,需要手动添加一点儿色彩,从而将寻常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无论什么条件下,都尽力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掌握生活的主动权。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是一种用心,也是一种信心,能唤醒我们内在的创造力。

7.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对这次疫情,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风险,所以注重佩戴口罩的同时,要注意勤洗手。可以说,对抗眼下的疫情,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自我保护,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保护。

不只双手要洁净,还要保持身体的洁净。干净,永远是排列第一的品质要素,也是最唾手可得的个人修养。

自己的家,也要打理得纤尘不染。这样的家就不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温暖又悦目的生活场所。

家里的器物,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为见器如见人,能看出主人的精致程度。真正的生活富足,不是物质上的丰富,而是要懂得惜物,懂得照料每一样物件。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离灾病远一些。

从更广的意义来说:人,应当一切干净,双手,面容,居所,心灵。

8.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从来,防患于未然是最经济也是最保险的,无论对于做事,还是对于健康。

对抗疾病最好的办法,是长期锻炼,增强免疫力,须知免疫力是人体最好的护卫和医生。所以,每天要坚持锻炼。

我们的《做博雅学子》第十二条便是“爱上图书馆和运动场”,前者帮你提升精神颜值,后者帮你提升精气神,质于内而精于外,内外皆修,才是真正的雅。

许多回报,是长期潜在的修炼在某一时刻的成果显现,我们平时说的“功在平时”、“功不唐捐”,在体育锻炼方面依然适用。只是这需要意志力,因为世间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强调体育锻炼,不是为了体育中考,也不是为了特长生保送,而是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你收获一个更强健的自己。

9. 学会与自己相处

不善与人相处,固然是一种缺憾;不善与自己相处,其实是更大的缺憾。

善于独处的人,能在孤独中自己寻找方向,享受着孤独并使之具有生产力;

善于独处的人,能在内心宇宙里与自己对话,找到一种内在的自足;

善于独处的人,会真诚地自省,并能思考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活得深刻。

龙应台说:“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诚不谬哉!

这次疫情,让众多生命凋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海德格尔说的“向死而生”,由死亡反观生命,是一种由“死”出发而执着于“生”的逆向思考方式,从终点思考而又立足当下,可以让步履更从容。

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此刻的你是怎样的?你希望拥有怎样的人生?这其实是哲学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三个终极问题的另一种表述。这些问题越早思考,想得越明白,你的行动就会越坚定。

我们也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才是他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参数,有健康的兴趣爱好,便能自成一个世界,永远不觉得孤独,哪怕只身一人。

10.重新制定时间表,同时为后续的线上学习做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因为开学时间的延长,且目前尚未得到确切的日期,眼下首要的是先制定一份阶段性的计划表。有目标,也有路径,就有了一个“可视”的标准,不但有一种节奏感,还能带给自己安全感。待到开学,你会显得从容笃定,而不是慌乱和悔不当初,徒留叹息和遗憾。

每天看一下日历,今天是几号,星期几。当你有意注意这一天时,这一天就会显得清晰而且印象深刻。小小提醒,立春已经来了,这样一个日子,是不是看着就有种希望有种力量?

虽然是长时间宅家,但依然过一种劳逸、张弛、起伏和舒缓的有节奏感的日子。但自己会看,会感叹没有辜负,也没有虚度,除了丰富那些当下,更能带给自己温暖而充实的回忆。

最后,为师借用朱光潜先生那句恪守一生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

但凡此身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推诿给别人;

但凡此时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拖延到明天;

但凡此地应该且能做的,决不幻想着彼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