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而非《金钱经》?是不是要告诉我们“道德至上”,而非“金钱至上”呢?

虚怀若谷104885096


以前的道德不是一个词,道是道,德是德,道德连在一起用是后来的事。

道德经作为大家推崇的国学经典,集齐身,修家,治国等运用于一身,是大智慧。

道生之,德畜之。道是本,玄牝之门,天地之根。德为抚育,滋养,也体现了道家自有的济世观。

道德,涵盖世间所有,要是老子只为单一传达正确的金钱观,只能说他脱俗,不能说他成圣。


l笑笑l


老子著的《道德经》主要阐述天地演化的基本规律及治国安邦理政的基本理念,论述有无、是非、黑白、曲直等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精髓。此处的道德,指的是道经和德经,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品行操守。金钱只是物物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象征,可能老子根本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道德至上还是金钱至上与《道德经》扯不上关系。


闲着聊聊天呀


天道坏,则行人道;人道坏,则行权道;权道坏,则天下皆盗。

天,人,权三道,正是华夏文化的核心。

何谓天之道,上古之圣,通天之道。通天为何?事天以安民。使天下无以乱,是谓古道通天。以古察古,以天入天,原古圣之道,通天人之际,以期能使人复天归道。以此治身则养身,以此治家则兴家,以此治国,则天下万安。这才是道德经的宗旨和目的。

道德经是一本圣贤书,当然是道德至上。如果和金钱挂上钩,那就是太肤浅了。



路远心更远1974


出书背景

老子,实名李耳,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

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本书综述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理常理领域的发展与表现。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探索者Kcarl


很多人以为《道德经》讲的就是道德,甚至里面的很多内容也都确确实实和道德有所关联。

但学过哲学的人就明白,在哲学领域,很多东西都是凌驾于字面意思之上的。简言之,它是超越字面意思的,甚至是近乎真理的存在。

前段时间看过一句话:真理的背面还是真理。

那么,这里的真理是什么呢?显然不是短时间的标准答案,更非时代的标准,而是相对统一的,恒久的,近乎永恒的凌驾于现实之上,人之上,事物之上的。

这么说,可能有点费解。

简单的说,标准就是:非人为的,或者说非人力所及的。

其次,超越实物本身的,是超越级的选项。

举个例子,儒家的儒学,它是一个实物吗?是人创造的吗?不,它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格局,讲的是“入世”。

与之一起的还有庄子的“道”,道是什么?显然不是实物本身,不是人为的,而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自然规律。

同理,《道德经》也是如此,名曰“道德”,实则是讲人心,讲的是道德之上的东西,那个相对原理的东西,而非实物本身,更非一个概念词。从另一个角度说,它说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原理,一种解释,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意识之上的东西。

所以为什么不叫《金钱经》,为什么叫《道德经》,显然题主可能理解错了这个东西,看到了形,却没有看到高度和正确的角度。


最后一米阳光



在线灵童


老子,李耳 。生活在周朝,当过周朝的图书馆管理员。饱读上古经书!

因看不惯当时的朝野氛围,以及亲眼所见当时的黎民百姓的苦难生活,执政者被迷惑,拂袖而去,骑一头青牛向西而去,离开洛阳向西而去,路过路过函谷关,被陕西的函谷关守将尹喜观察天象有紫气东来,有圣人到来,安排下属清扫道路,果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骑青牛而来,看到这位老者,当时大概有80多岁,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紫气头上飘,尹喜确定他就是那位圣人!

经不住尹喜的软磨硬泡各种好酒好肉招待,老子在此地写下仅有5000字的道德经,也叫道德剛,全书只有5000字,81章。寥寥数字,可谓揭示了宇宙之最高最深原理。

总体总结一句老子的思想:心怀大善,清虚守静,谦卑低下,怀柔处弱定能有一番作为!




平凡是道


道:世间万物的大道,周天的运行规律及发展。小道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原因,及发展。反应了万物最基本的本质属性。道是发展的,长远的,不是死的,是活的。是中国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核心。徳:为之道之辅助,道之提现,把道这个抽象的东西体现出来,有德才是真正的道。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因为明白真正的道的人还还怕没有金钱?道包罗万象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安其发展,还有必要去写冰山一角的金钱经?


无易不成医


老子的《道德经》是哲学,讲宇宙大道本原论及慧悟认识论。金钱即商品货币,乃经济学,崇拜金线者乃迷信进入歧途之人。到社会生产高度发达时,商品货币就消亡不存在了。但宇宙仍存在,产生宇宙万物的大道仍存在,因此,认识大道的大德,当然就会有更多的民众尊崇之。天地万物及人类的终极命运,都是由无形的物质大道所决定的。人们只有修身具备了大德大智慧而得大道时,才会掌握自己的命运,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幸福。


兰州易道王


唉……,一个人挣再多的钱,也不是自己的!最终一撒手都成了别人的!人来世上走一遭,是为了"做人",不是为了财死。自古以来论钱财,谁能多过皇帝?全天下,锦绣江山连人带物都是他家的,百般维持,还不是说成了人家的,就成了人家的嘛!因此老子用《道德经》告知后来人,万物皆循道而生,依德而行,方可存世久远。人须明了原则,勿为物役,立远见卓识于胸臆,弃鼠目寸光而骋目,乃不失于阳间一行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