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产业集聚区打响“三返”疫情防控“预备战”

温州市“25条紧急举措”落地之后,2月1日以来,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严格落实“企自为战”“校自为战”要求,全面实行“两推迟一暂停”,确保各类企业不早于2月17日24时前复工,所有学校延期至3月1日之后开学。出台“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八大举措和“答企业疫情防控十问”,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各类学校不组织任何形式的线下集中教学活动和集体活动。

浙南产业集聚区打响“三返”疫情防控“预备战”

返工(岗)人数基数大

企业开(复)工前须落实防控

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有46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湖北籍员工18900多人,湖北籍员工留温过年400多人。截止2月4日,全区“三返”人员合计人数126791人,其中以返工人员占比最高,返工人员合计111533人。可见,返工人员基数大,湖北籍人数多,疫情防控任务重。

针对现状,全区加大宣传力度,下发《关于全面落实企业返工防控措施的紧急通知》,层层落实街道属地责任、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部署与企业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实行“一企一档”“一人一表”登记建档,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对企业擅自开复工并经查证属实的,予以举报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

截止2月4日,全区成功劝返人员(购票已退票、承诺不返温)人数91404人,单位已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7335家;返温人员14人,其中湖北地区2人(均为返工人员),集中隔离人数2人,隔离率100%。劝返工作收到初步成效。

全区4个乡镇切实推动各项举措落地,打好返工防控“提前战”。

2月4日,沙城街道召开返工防控工作部署会,进一步推动压实企业返工防控“六大举措”。设立企业擅自开复工举报电话“0577-86992218”及举报奖励机制;要求企业排查劝告对外地员工推迟来温,对返企湖北籍员工一律集中隔离;全面签订《企业疫情防控承诺书》;督促企业建立“一企一档”、“一人一表”,实行每日上报机制;统筹部门力量,加强对企业监管力度。

近日,海城街道紧急行动,办事处、村两委、网格员层层总动员,成立“三返”工作组,尽最大努力强化防控保障。大数据排查人员结合科技手段,用好现代化技术优势,不断深入排查,完善“三返”名单,日清日报。到企到校到户,落实具体推进。安排综治办、社会事务办等相关部门再次落实推迟企业复工、学校开学宣传到位。截至目前,正在持续跟进辖区内1500余家企业的通知工作,并已分发张贴《海城街道关于加强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1060张。

“返学”人数摸底掌控

劝阻疫区学生返校并做好随访

目前,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累计排查到,全区有湖北籍中小学、幼儿园在读学生1907人、在武汉高校就读学生35人,湖北籍教职工104人,其中春节假期返回湖北师生共1609人,留温州或其他地方的学生共402人。

针对湖北籍、有接触湖北籍人员的师生,区文教体局建立一人一档,按规范做好隔离。要求班主任固定每日两次视频随访,了解学生学习身心状况,并劝阻其开学前安心留乡。截至2月2日零时,市外未返温人员一律开展劝返工作,实现劝返零遗漏,累计成功劝返数12491人。

疫情发生后,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区文教体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处室负责人任组员的防控“新冠”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设立5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局机关联系学校制度,划分四个街道片区,每日跟踪掌握区内78所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防疫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区内74家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关停。

领导小组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先后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倡导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强化各项防控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修订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做好超前预判和周密准备。建立不定时巡查机制,严查提前招生、开学、线下补课等行为。

1月28日,领导小组通过区级微信公众平台及局网,向全区师生家长推送防疫倡议书。利用微信群、“家校通”等媒介,及时向各校(园)传达省、市、区有关工作通知,全面普及科学防疫常识,引导全体师生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另外,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加强学校教室、食堂、寝室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整治;严格校园门禁管理,谢绝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教职工凭工作证或校园一卡通,并经现场测量体温正常后,方可进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