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航为何离开秦腔舞台的?

说真话138468291


李锦航,女,汉族,1967年生,陕西长安人,研究生文化程度,现任陕西省艺术学校高级讲师,兼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秦腔研究会、促进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高等院校特邀艺术顾问、客座教授。

李锦航并没有离开秦腔舞台,而是去了陕西省艺校做讲师,为秦腔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去了!

你好,我是不离不弃,欢迎你的批评指正!




不离不弃153234656


最早知晓李锦航老师是从我的朋友陈魁那里.我热爱秦腔,便经常关注我朋友陈魁及其他的同学们,经常问他们都在干什么,出演什么角色,有哪些成名作,等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戏曲剧院门口,碰到陈魁和李锦航打招呼,经介绍才当面认识李锦航,并知道她是省艺术学校的秦腔教师,声音甜美,颇有马友仙老师的风格.因为我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当时由衷的产生了亲近感和敬佩之情.此后便不断的关注网上和报刊有关她的内容.随着日后的接触和电话不断,便引起了我对她的关注.对她我印象最深处有三:

第一、一名热心普及秦腔艺术的无私奉献的好园丁.

李锦航1980-1987年间就读陕西省艺术学校戏曲表演班,主工青衣正小旦.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西安五一剧团,1996年,为了培养秦腔艺术人才,离开了舞台,调入母校任教.教好学生是她的本职工作,令人敬佩的是她还热心秦腔艺术的普及工作.一次,陕西高校秦腔研究会利用周日在大雁塔东广场进行庆祝五一演出活动,我们邀请了李老师前来助兴,消息传开一下子吸引了300余名观众前来观看,我担任板胡.就在这次演出现场,李锦航老师,她身着一身黑色职业正装,还带来了她的几个艺术学校的甘肃籍学生,年龄不到15岁,一边给热心秦腔艺术的观众赠送她的演唱光碟,一边耐心热情地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

演出开始了,观众们非常激动,爆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老师为大家演唱.那天,应观众的强烈要求,她答应为学生起个头,示范了一段《探窑》青衣戏,还唱了一段小旦戏、闺阁旦戏,总之,一口气唱了4段,还让她的小弟子们轮流上场为大家表演.优美的唱腔,老师的率先垂范风格,让在场观众过足了戏瘾.大家都在私下议论说,李老师的演唱的确好,不愧是名师,学生也都不错,很有前途.专业演员、专业教师能无偿的参与群众秦腔演唱活动,让演唱会增色不少,给观众带来“美味佳肴”般的精神享受,确实令人敬佩.

演出中间,她还发表了令人感动的演讲.记得她首先介绍了自己近几年的工作情况,接着向热爱秦腔的人们发出强烈的呼吁,希望广大观众及戏迷朋友们能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秦腔、支持秦腔,热爱咱们陕西人民的精神家园,为秦腔教育、改革献计献策,并慷慨激昂地表示,为了振兴秦腔,她以一个人民教师的名义,愿意呼号奔走,无私地传道授业,以满足人民对秦腔艺术的需要,并表示要让秦腔不断发扬光大,还传递了政府为振兴秦腔,学校决定对秦腔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的特大喜讯.

记得那天她唱了很多,也讲了很多.无论是唱腔还是讲话,都流露出她对秦腔艺术的执爱和对秦腔普及的希望和决心,令人看到了积极、阳光、亮丽、敬业的人民好教师形象.说实话,在人们追求多元价值观的时代,像她这样安贫乐道、热心公益事业的好教师还真不多见.随后,带着更多的疑惑,许多人不看演出,专门跑到后台围着李老师,问长问短.

说到教学,据同仁和她的学生反映,李老师整天忙碌得像园丁一样.她热爱她的职业,更热爱她的学生,教学中是严师,生活中是慈母,对于不听话较调皮的孩子,总是耐心劝导,仔细观察,找出症结利用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式教育引导,并不厌其烦地反复示范直到学生深得要领,掌握为止.对于学业进步的孩子,热情鼓励他们不断向高水平迈进,告诫学生切切不可骄傲自大,秦腔艺术界名人辈出,在专业上要不断虚心学习,精益求精.在学生们心中,李老师不仅是一位严格教学的好“大姐”,更像是生活中一位慈祥的好“妈妈”.用她的话来说,凡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她根本就不嫌辛劳.

说到普及秦腔,我们陕西师范大学,对秦腔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着一批热心秦腔艺术的老师和学生.因为戏缘,李老师便成为我们陕西师范大学的常客,只要有空,她就无偿地为我们师大秦妍会和学生组织的社团传授秦腔知识,2012年4月份,由本校理科部学生牵头成立了学生秦腔社团——陕西高校大学生秦腔协会.那天特意邀请到李老师出席,她依然那么热情洋溢,风采依然,不仅现场精彩演唱了拿手好戏,还为大学生成立秦腔协会鼓劲加油,表示十分支持,讲话肯定了大学生作为振兴秦腔新生力量的重要性,当场被聘请为艺术指导.会后,李老师亲切地拉着大学生秦腔爱好者的手和他们交流,给他们示范,久久不肯离去,其感人场面,确实让人激动不已,她的举动增强了大学生们办好秦腔协会的信心.大家从心底由衷敬佩这位热心普及秦腔艺术的好大姐.

第二、一位业务上追求上进,专业扎实,演唱俱佳的好演员.

据了解,1987年分配到西安五一剧团的李锦航,醉心舞台,勤学苦练,在舞台上尽情书写着美好人生.十年舞台生涯中,先后主演了《铡美案》《五典坡》《斩秦英》《玉蝉泪》《三上轿》《洪湖赤卫队》《银屏公主》等二十多出本戏、折子戏,成功塑造了“秦香莲”“王宝钏”“曹芳儿”“韩英”“李铁梅”“武则天”等人物形象.由于苦下功夫,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她被誉为“西北秦腔艺术的百灵鸟”;1997年被评为群众最喜爱的电视戏曲百佳演员:2000年获得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主唱的广播剧《梨花梦》获全国广播剧最佳演唱创新奖:2008年10月,获得省文化厅、省剧协颁发的“园丁奖”,并获得论文范文、中国剧协颁发的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国戏剧小梅花奖”、“园丁奖”金牌,唱腔优美、表演规范、做工细腻给观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第三、敢于创新,善于钻研的艺术教育工作者.

随着多媒体对舞台艺术的冲击,秦腔艺术如何争取观众,让更多的人爱听、喜欢,成为李锦航老师经常思考的内容,面对传统与现代,面对改革和改良,她在艺术实践领域没有却步,而是大胆创新,兼容并蓄,集成创新,体现出时代赋予艺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风范.

秦腔:第二届秦腔艺术节秦腔名家演唱会(下)

在艺校期间,李锦航老师潜心钻研秦腔艺术的唱腔技巧,并利用业余时间拜著名歌唱家田生玉、刘正、白秉权为师,潜心学习声乐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大胆尝试把西洋乐器及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以及京剧的拖腔特点,有分寸地借鉴并融入戏曲的伴奏和行腔的韵味,有效改变了秦腔吼唱的习惯,使其在不失秦腔风格和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又注入了现代表现意识和新的音乐元素,给人以美感,增强了戏剧效果和声腔的感染力,深受省内外广大中青年听众、观众的喜爱和追求模仿.

她出版的个人演唱专辑《锦航远航》中的唱段正好印证了观众的心声和改革开放形势下人们对秦腔的普遍追求.表演大方得体,娴熟驾驭人物,声腔含蓄高雅,分寸得当、扮相秀美,字正腔圆,以气带声,以声传情.人们形象地给予她“锦腔”的评价,这是给她创新精神的最好回报.

有人说李锦航老师生活很苦.其实人生谁会不遇到困苦,关键是如何面对困难和痛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李老师有着令她感激多多的舞台和学生,有着执着的普及振兴秦腔艺术雄心壮志,有着一大批支持她,渴望她再上艺术高峰的朋友,我相信什么艰难困苦都是暂时的!愿李老师扬帆远航为秦腔艺术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







小龙说娱QwQ


早就知道秦腔演员李锦航在舞台上、电视上很耀眼,多次在秦腔演唱大赛中得奖,却不知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秦腔新人上,是一位深受学员喜爱的好老师。前天,由省艺校和陕台《秦之声》栏目联合举办的少儿戏曲夏令营秦腔大赛落幕,年仅6岁的小营员张碧恬以演唱《洪湖赤卫队》和《红灯记》选段一举夺得冠军,这让她的老师李锦航颇感欣慰。教师节前夕,记者采访了李锦航,了解到她在艺术道路上的点点滴滴。

不论是传统戏《王宝钏》《三上轿》,还是现代剧《洪湖赤卫队》《江姐》,李锦航的演唱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她的嗓音甜润厚亮,气息流畅,表现力丰富。知情人告诉记者,李锦航这是把声乐的发声技巧运用到秦腔演唱中,才获得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李锦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习声乐,曾得到过我省著名歌唱家白秉权、冯健雪和上海音乐学院歌唱家周晓燕、刘正的指点。1995年她还到西安音院音乐教育系进修,主攻声乐。李锦航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秦腔的演唱方法也可以有所创新,这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也是演员走向成熟的过程。

李锦航主攻正旦、青衣,曾在《生死牌》《赶坡》《断桥》《三对面》《二进宫》等剧中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角色。李锦航说自己喜欢演悲剧性的人物,而每个人物给观众的感觉又完全不同,演员对戏曲人物内涵的把握十分重要。

李锦航出生在长安区滦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爱好文艺,琴棋书画无一不能,还在村上组织过一个业余秦腔剧社。受父母影响,李锦航从小爱好文学。1985年,还是一名艺校学生的她利用业余时间进入柳青文学院学习,她是当时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王愚、张贤亮、肖云儒、和谷等知名学者、作家都为他们上过课。文学的教化,让李锦航对戏曲人物的性格把握得更准确了。

李锦航现在是省艺校的戏曲声乐主课老师,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把无私的爱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她和艺校其他老师一起培养了大批秦腔新苗,李君梅、梁少琴、李艳、李梦聪、张梦云等学生先后荣获中国戏曲“小梅花”奖。这次少儿戏曲夏令营让来自全省各地的40多名18岁以下的秦腔爱好者相聚在一起,接受戏曲艺术的熏陶。李锦航等教师放弃假期,为学员逐句教唱、手把手教动作,一个月的时间让学员们收益匪浅。面对这些孩子,李锦航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也感到自己的责任。她说:“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好苗子,要把这些孩子培养成艺术家,不仅要给他们教戏,更应在提高他们文化修养上下工夫。这些孩子这么喜欢秦腔,也让我看到了这门古老艺术的希望。


平媛


并没有离开,秦腔永远在心里。有一次戏迷见面会上,李锦航老师从秦腔的历史起源、创新发展、艺术特征、演唱方法等方面,为广大戏迷讲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课;从正确的站立姿势、积极的演唱欲望、科学的呼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示范训练,结合演唱,对每一位戏迷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以自己渊博的戏曲知识、丰富的舞台经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戏迷的一致好评。




娱评乐论


第一届西凤杯广播大赛犾得者!


用户26126476354


好像也不算离开舞台。各种视频里看她在幕后当老师教学生了。


用户99819654543


不认识,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