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联军已经掌握了伊德利卜战役的主动权了吗?

幸福地带2




俄叙联军现在确实已经掌握了目前伊德利卜战役的主动权。

从5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要求叙利亚政府军2月底前从伊德利卜省战场后撤,否则土方将“自己动手”,就能看出埃尔多安的急躁与不安。

目前叙利亚政府军已经越过了土耳其在伊德利卜布置的2所军事观察哨所,并且还有进一步往前推进的军事部署,不过遭到了土耳其军队的反抗与炮击。土耳其打击大约40个叙军驻扎点,造成约30至35名叙军人员死伤。

“猛人”埃尔多安对外宣布这标志着“新时期”,“如果我方驻伊德利卜士兵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没人能阻止我们行使自卫的权利”。



伊德利卜是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最后的一块集中生存地,叙利亚政府一直想收复伊德利卜,不过都遭到了反叛武装的激烈反抗,土耳其也向叛军组织援助了大批的军事装备物资。

同时,从俄罗斯方面也得到了土耳其目前在伊德利卜最新的动态,俄罗斯方面称,面对伊德利卜的颓势,土耳其加大了伊德利卜境内的反叛组织人员活动,用以配合土耳其军队的军事防御,俄罗斯方面表示对此表现出了担忧。



正是叙利亚政府军在伊德利卜有着军事的优势,刺激了土耳其在伊德利卜的相关军事布置,也从侧面证明了土耳其在伊德利卜处于相对的弱势。

也正是这些原因,让这几天土耳其在军事外交上,都充满了对俄罗斯的不满。


难明我心


伊德利卜是叙利亚西部战线的最后一块硬骨头。

如果巴沙尔政府军收复,意味着西部地区基本统一。

俄罗斯和伊朗的相关军事人员才会有逐渐大规模撤离的可能,这样对俄罗斯和伊朗经济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在于,土耳其不会轻易让巴沙尔的政府军占领伊德利卜全境的,甚至还会和美国人协调,利用西方的支持来和俄罗斯与伊朗博弈。

木叔注意到半岛台2月5日的消息称,一周前,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土耳其秘密开了一次会议,讨论了伊德利卜的局势,会议上做出的决定是,美欧支持土耳其在当地的行动。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意味着西方和土耳其还是会继续在叙利亚维持存在。

之所以美国和欧洲国家做出类似的判断,是因为伊朗对伊德利卜的介入也越来越明显。这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甚至觉得很危险的。如果伊朗势力减少,美国可能对土耳其就没这么明确的支持。

另外,毕竟土耳其和西方合作的时间更长,土耳其本身就是北约国家,他们的利益其实共同点更多。

在此背景下西方支持土耳其人的伊德利卜军事行动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所以,现在谈叙利亚和俄罗斯以及伊朗人,在伊德利卜占有主动权,为时尚早。

不仅土耳其这个拦路虎很难轻易解决掉,西方人的支持又来了,这就让伊德利卜呈现更复杂的局面。

当然无论土耳其和西方,或者俄罗斯和伊朗怎么运作,他们都是幕后。

前台“唱戏”的还是巴沙尔的政府军和逊尼派反政府武装组织。

这两者的能力,其实最能决定战局走向。如果逊尼派实在不给力,伊德利卜战役对巴沙尔一方来讲就容易得多。


木春山谈天下


俄叙联军掌握了进攻伊德利卜的主动权,伊德利卜叛军失败的命运就会到来,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

伊德利卜叛军背后力量是美国和土耳其,目前美土已无能为力助叛军抵抗俄叙联军了。一旦伊德利卜被俄叙联军占领,困兽犹斗地叛军有可能逃进土耳其境内,有朝一日再伺机反扑。必竟是美土供养,哪能这么轻易“卸磨杀驴”呢?

在利比亚就是见证。土耳其为了掌控地中海资源,与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签署了协议,为了落实协议,土耳其答应出兵利比亚。因此在叙利亚叛军里招兵,用这些叛军空运去利比亚与哈夫塔尔的国民军交战,目的是帮助民族团结政府抵抗哈夫塔尔。


铁男春秋


叙政府军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对于伊德利卜地区的战役主动权已经掌握在手里。但是随着美英法又要在联合国提交涉及叙利亚西北部的问题议案,这也证明:随着伊德利卜局势发展,西方国家又想参与进来搅局,而根源应该就是土耳其埃尔多安呼吁,美国响应的结果。但总体来看,美西方国家在叙利亚已经失去了主导权,最多就是恶心一下局势,但总统方向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目前来看,埃尔多安十分希望能够与普京就叙利亚伊德利卜达成协议,但土耳其舍不得放弃利益,而伊德利卜地区作为俄罗斯的核心控制区,是一定不会让土耳其参与的,这就是一个死结。

而土耳其在利比亚面对俄罗斯支持的哈夫塔尔利比亚国民军,也处于一个急需要协调立场的阶段。

总的来讲,即使土耳其埃尔多安跟美国进行勾兑,目前土耳其在伊德利卜也沾不到便宜,毕竟在叙利亚政府军在萨拉基布向土军炮击之前,俄罗斯刚刚公布自己的拉塔尼亚塔尔图斯基地遭到无人机攻击威胁,这个就成为目前俄罗斯很“佛系”的根源:

就在2月3日,埃尔多安对于自己遭到炮击说要告诉俄罗斯当局,我们在这里(伊德利卜)对话这不是你们(俄罗斯),而是叙利亚政权,不要妨碍我们。结果,俄罗斯战机还空袭了叙政府军正在攻击的萨拉基布以东8公里的叙反对派武装目标!

慢慢来!

另外,所谓的土耳其直接将老虎师哈桑击杀的消息,包括什么造成土军30多人阵亡等等,俄罗斯媒体已经否认了!真实情况是,叙军的“老虎部队”已经控制了M4公路,切断了土军对萨拉基布的补给线。


英武


笔者认为,俄叙联军确实已经掌握了伊德利卜战役的主动权,转折点就在于1月27日,叙利亚政府军成功收复战略重镇马雷特努曼市,当叙利亚政府军成功收复该地区之后,就为继续向北进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叙利亚政府军已经继续向北推进,进攻势如破竹,先后解放了伊德利卜省的达迪克,卡夫-巴迪克等等村镇,已经直逼下一个攻占的战略重镇萨拉齐布市,据早前消息报道,叙利亚政府军 已经直逼该市区仅5km处;



据了解,萨拉齐布地区,至今还盘踞着大约7000人 左右的土耳其支持的叛军武装,这无疑成为了俄叙联军 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毫无疑问的是,正是由于土耳其对该地区的叛军武装进行极力支持,才让该地区的叛军武装,有了与政府军对抗的资本,叙利亚政府军为了警告土耳其,于2月3日 向土耳其军事观察哨开炮,打死了4至6名土耳其士兵,另有9名土耳其士兵受伤;


随后一天,叙利亚政府军总参谋部2月4日,发布声明称,叙利亚政府给伊德利卜省的叛军武装分子,最后一次机会,部署在该地区的政府军部队已经接到命令,允许那些无望获得土耳其支持的人员 立即放下武器;很显然,这是叙利亚政府军,在向伊德利卜地区的叛军武装份子进行的劝降,叙利亚政府军无疑想通过劝降的方式,以减少政府军接下来的进攻伤亡程度,也算是给叛军武装分子一次活命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看,叙利亚政府军当前 确实已经彻底掌握了伊德利卜战局,也说明了,叙利亚政府军当前,已经下定决心 要以最快速度,收复整个伊德利卜地区。




小柳聊聊兵


叙利亚解放战争的主动权近三二个月以来的中东世界情势早以悬挂在叙利亚国土的空中,只是因为它们没有掌握好不相信自己不敢故也许是自己的实力吧进行极慢,不知道这个机会还有多长多大的空间(时间空间)了。战争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实力加人民的精神力量智慧是决定胜利的法宝,不过单纯的精神力量智慧亦可胜利何况尚有俄罗斯及世界各国反侵略反战争的世界人民支持它们呢?又比如叙利亚的高科武装全都有只是人员的使用上的问题了。一个神兵利器在智慧者(熟)的手中它绝对的是神兵利器而交与半生不熟之人的手中它即不算神兵利器而绝对的是块费铁了吧。这个反侵略的解放战争言主动权言胜尚早即是表面上无战火的枪炮声可是它黑夜中的暗战暗流亦是凶涌激烈的,越是最后越更靠智慧来解决它了,困难困境乱像会有但是终究还是归于寂静定。

不是一翻寒彻骨。怎得黄梅普天香。

而今群蜂横树忙。急寻香蜜满空狂。

观吧。


李承岱


就目前的情况看,能够为伊德利卜叛军提供帮助的只有土耳其军队,土耳其为了能够保住伊德利卜这个筹码增兵伊德利卜地区,并且在叙利亚政府军进攻的路线上设立据点,阻止叙利亚军队的进攻,土耳其应该说是急了。近日,土耳其因为俄罗斯帮助叙利亚政府军攻击伊德利卜,土耳其开始对俄罗斯大肆谴责,中止了和俄罗斯军队的联合巡逻,同时支持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的要求,而且还给乌克兰军事援助,用来购买土耳其武器装备,总之是转眼之间土耳其就成了俄罗斯的敌人,土耳其的这个善变性格太快了,其实,它无非是让俄罗斯做出更多的让步,其中就有让俄罗斯施压叙利亚政府停止进攻伊德利卜。
不过土耳其的做法估计是起了反作用,俄罗斯空军大规模轰炸了伊德利卜的叛军,其中自然有亲土耳其的武装组织了。土耳其虽然是阻止叙利亚军队进攻伊德利卜的主要外部势力,但土耳其直接出手和叙利亚政府军对抗的可能性并不大,土耳其是把伊德利卜做为一个筹码,以此向俄罗斯


要好处,如果土耳其真的和叙利亚政府军开打,必将会被拖入战争泥潭,这不符合土耳其的利益。如果叙利亚军队继续攻击伊德利卜,土耳其最后很可能会把土协军抽出来,保不住伊德利卜它要保住利比亚战场上的利益,土协军可是土耳其的命根子,不论是叙利亚战场还是利比亚战争都是土协军在替土耳其作战。

土耳其也在拉拢美国等势力介入叙利亚战场,但目前来说美国介入的可能性不大,美国已经背上了背信弃义的骂名,而且土耳其也对美国不咋滴,可以说是土耳其把美国军队撵出了叙利亚,美国和土耳其目前正闹矛盾,美国不会帮助土耳其。关键是美国也没有办法去帮,库尔德武装已经让美国出卖了,美国军队又不能直接出手,所以,土耳其指望不上。现在的关键是俄罗斯,俄罗斯自不从和土耳其攀上亲戚就受制于土耳其,土耳其是一个老江湖,游走于美俄之间没少得利,可以说是叙利亚问题上的胜利者,不过土耳其胃口越来越大,估计俄罗斯都无法满足它了。俄罗斯空袭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也是回应土耳其支持乌克兰收复克里米亚的言论,叙利亚政府军攻击土耳其据点也是有目的的,所以,土耳其不敢介入伊德利卜过深,所以,叙利亚军队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伊德利卜战场上的主动权。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