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是否傷膝蓋?

生活方式腦爆炸


運動不宜過量,爬山多了會對膝蓋不好,損害膝蓋,適當爬山對身體有好處的。


dfkbs-lt


爬山對膝蓋的損害有多大~我爸爸60歲了,很喜歡運動,已經連續爬山5年了,但是最近他感覺爬山後膝蓋疼,而且很持續好些日子。我勸他不要在爬山了,因為我知道爬山對膝蓋的損傷很大,但是,他覺得我拿不出科學,合理的書面資料,所以不採納我的意見,一意孤行的堅持每個星期爬山。長此以往,我怕他的膝蓋就廢了,因此希望能給我係統全面的針對爬山對於膝蓋的損害的資料。謝謝!~


正宗木易楊


爬山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項目,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它不僅是一種有氧運動,同時又有力量練習的成分,經常參加爬山鍛鍊,對關節、骨骼和肌肉都有良好作用。爬山可以使骨骼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骨骼的物質代謝增強,有利於預防骨質疏鬆,延緩骨骼的衰老;爬山還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消化吸收。

但同時,爬山、爬樓梯這種負重運動,對於膝蓋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我之前也非常喜歡爬山,後來膝蓋就爬出損傷來了。去看醫生的時候,醫生說我這就是爬山爬多了,給膝關節中的軟骨帶來了嚴重的損傷。如果還想要我的膝蓋的話,最好就先停止爬山,好好養一下膝關節軟骨再說。

我一聽,嚇壞了,趕緊問醫生這個膝蓋軟骨要怎麼修復,需要吃什麼藥嗎?醫生就跟我說,吃藥也不需要,吃點氨糖軟骨素吧,這個只是膳食營養補充劑而已,氨糖就是關節軟骨基質的基本成分,多補充就能夠慢慢修復受損的軟骨了。

經過對各個品牌的對比,我最終就買了湯臣倍健的健力多氨糖軟骨素鈣片,它這款的有效成分比較高,我吃了大半瓶後發現,膝蓋確實好多了,看來還是挺有效的。

不過,一段時間不去爬山,我人也開始懶起來了......


魚一雙翅


爬山是一項備受大家歡迎的運動。不僅因為它能是人們鍛鍊身體、消耗身體多餘的脂肪,還能夠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甚至可以幫助人們放鬆心情。可是,一個爬山會傷膝蓋的說法令人們猶疑不已。究竟,爬山會不會對膝蓋造成損害呢?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爬山是否會傷到膝蓋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的。一般來說,爬山方式正確,並且時間強度控制的比較好的話,是不會有什麼傷害的。但是,如果,長期並且高強度的登山運動,卻是對膝關節造成傷害的,此外,錯誤的登山方式也會對膝蓋造成損害。為什麼呢?

一方面,由於人體在行走或者站立時,膝關節本身就承受著人體65%以上的重量,而在爬山時,人體對膝關節的壓力以及刺激會增加大概4-5倍。此外,膝蓋摩擦也會加劇,所以,無論是爬山的時間太長、強度太大,還是採用了錯誤的登山方法,都會損害到膝關節。下面,便為大家介紹一下怎麼在登山時保護膝蓋。

首先,要做好熱身運動。就像其他運動,熱身運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怎麼做熱身運動呢?比如說爬山前可以先做一下大概15分鐘的下肢熱身運動,從而有效防止關節僵硬。這類運動主要有蹲馬步、蹲起,蛙跳等等。

第二,瞭解正確的爬山方式。比如說盡量使膝蓋的承重力減少,這方面主要注意:上山時,身體要前傾。儘量不要用一條腿來支撐身體。下山時,注意前腳掌先著地,而後腿儘量彎曲,從而起到緩衝作用等等。

第三,量力而行,強度適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在登山時要要把握好強度以及時間,絕對不能做超過承受能力的運動。

喜歡這個回答,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收穫更多靠譜的運動醫學相關知識,關注【運動醫學李劼若醫生】


運動醫學李劼若醫生


爬山這項運動還是很受歡迎的。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很喜歡在空閒的時候去爬山。在爬山的過程中,可以看看大自然、呼吸新鮮的空氣。大多數人會爬到山頂,看看遠處的美景,看看所走過的路,也會感覺到滿足、值得。但是,有些人卻因為經常爬山而感覺到膝蓋疼痛。那麼,經常爬山會傷到膝蓋嗎?

經常爬山是會傷到膝蓋的。因為爬山的負重運動。在爬山的過程中,膝蓋的負擔會增加,要比在水平面上走路大得多。承受的壓力越大,膝關節就更容易受傷。而且,爬山的時候,膝關節頻繁的重複相同的動作,關節面反覆摩擦,也會導致磨損。

爬山會對膝關節、關節軟組織、軟骨等這些部位造成損傷。在爬山的過程中,膝蓋需要前後移動、側向扭轉,而且髕骨部位承受的壓力是最大的,所以容易導致關節軟組織(比如:半月板)的磨損。關節軟骨有潤滑的作用,可以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但是它需要周圍組織為其提供養分。到了一定的年齡後,補充的量減少了,關節軟骨也會慢慢老化了。一旦軟骨老化,就很容易發生損傷、磨損。而且軟骨會因為承受著更大的壓力而受損。軟骨的再生能力是極弱的。

雖然爬山對膝蓋會有一些影響,但是並不代表不能爬山。有些人喜歡爬山,喜歡大自然,喜歡登上山頂的感覺,但有擔心對膝蓋不好。其實,平時偶爾爬爬山,對膝蓋的傷害還是不大的。但是對於膝蓋本來就不好的,還是做其他的運動比較好。若是在爬山的時候,身體出現以下的信號,就應該停止活動。

1、關節活動時有響聲。

若是在爬山的時候,兩端軟骨下的骨頭裸露,併發生觸碰就會發出聲音。

2、關節疼痛

若是在爬山的時候,感覺到關節處疼痛,則應該停止。若是仍繼續爬山,可能疼痛會由輕至中度的間歇性鈍痛轉變為撕裂樣或針刺樣疼痛。輕度的疼痛可以通過休息緩解,但是但疼痛劇烈時,休息後疼痛是不能得到緩解的。所以在感覺到疼痛時,應該馬上休息。

3、關節活動受限

有的時候,爬著爬著會感覺到關節活動不靈活。此時應該停止活動。雖然稍微活動可以使情況得到緩解,但是可能會使得關節的活動範圍縮小。

4、關節腫脹

當爬山爬累的時候,可以有些人會感覺到很難下蹲,則可能是關節腫脹。若出現這種情況,也應該停止爬山。

其實,爬樓梯也是一樣。爬山、爬樓梯等負重運動不能頻繁進行。對於超重、孕婦、膝關節有問題等人來說,這些運動儘可能少做。

總結一下,經常爬山是會傷到膝蓋的,包括其他負重運動,例如爬樓梯,膝關節、關節軟組織、關節軟骨都會受損。在爬山的時候,若是出現以上四種情況,都應該停止活動,以免情況更加嚴重。


骨科王健醫生


爬山的時候,除了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使人感覺心曠神怡,還有利於身體健康,可以提高身體機能的同時免疫力也會上升!雖然好處多多,那麼爬山對膝蓋有損傷嗎?首先有五個重要因素!

1、爬山對膝蓋有損傷

爬山的運動強度雖然不大,但運動量比較大,持續時間長,如果運動者的身體素質差,膝關節承受能力比較差的話,運動量超過了自身承受能力,在爬山過程中,膝關節承受了一定的壓力,就容易造成損傷。

2、下山比上山易傷膝蓋

在負重的情況下,下山對膝關節的衝擊更大,如果下山的時候不注意,走路過急,或者泡泡跳跳,重心不對,步伐過大,就會導致負重加大,引起膝蓋損傷。

3、中老年人爬山更易傷膝蓋

爬山的時候,人體對膝關節壓力增加了四五倍,對膝關節磨損較大,而且髕骨,半月板,關節面摩擦加劇,更容易造成傷害,尤其中老年人要注意,由於年齡的偏大,骨質容易流失,一旦磨損,幾乎是無法恢復的。

4、雖然爬山有可能對膝關節造成傷害,但是並不意味著一點好處沒有,爬山的過程中需要調節膝關節附近的肌群,有利於曾強膝關節力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爬山對膝蓋又可以起到鍛鍊的作用,膝關節退化,功能較差的人群更適宜爬山。

5、爬山怎麼保護膝蓋

爬山的時候,儘量選擇坡度不是太陡,路程不是太遠的小山,力量而行,切忌運動過量,使用登山仗,可以節省三分之一的體力,尤其是在負重的情況下,下山的時候採用走Z字形的方式,可以保護膝關節少受衝擊。


超姐love生活


爬山是否傷膝蓋?

膝關節的結構特殊,運動方式選擇不當,或者運動過程中動作不規範都會對膝關節帶來很大的壓力,造成膝關節受損。

關節受損主要是由於連接關節的軟骨出了問題。關節軟骨是不供血的,受傷之後就沒有血液細胞帶來養分幫忙修復,如果長期受傷或者反覆撞擊,軟骨就會磨得越來越薄。等到薄到沒辦法保護關節兩面骨頭的時候,骨頭就會直接撞到一起,於是就引起了關節損傷。

只要運動不受傷,動作規範準確就磨損不到軟骨。因為膝關節受力的時候,大部分力都被肌肉吸收了,剩下的力也是分散到骨頭上,而不是到軟骨上。除非肌肉出了問題或者骨頭受了傷,外力才會作用到軟骨上。

運動能不能損傷膝關節,和受力大小有關。如果你不停地加大膝關節的壓力,膝關節肯定承受不了就會造成損傷。適度的,正確的運動,不僅不會讓關節受傷,還能保護關節。

選擇好適合的爬山路線和坡度,爬山對膝關節的影響強度和對膝關節的壓力是低於跑步的,所以爬山的影響也應該不大。

但下山的時候,我們不太好控制膝蓋,由於用力的角度和用力的方向發生了變化,會對膝關節造成的壓力加大,容易導致膝蓋受傷。這也正是我們為什麼常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的原因。所以我們在下山時就要引起注意和重視,要慢點走,或者用登山杖,減輕下肢關節的負荷。

爬樓梯和爬山一樣,在下樓和下山時都會加大膝關節的壓力,稍有不慎就會加大膝關節受損的概率。所以我們不建議體重大和下肢力量所的人群選擇爬山、爬樓梯作為鍛鍊的方式。


paul141319


登山雖然是很多人喜歡的運動,但它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傷膝蓋!

國慶期間,54歲的驢友羅先生爬山時,上山一下邁兩個臺階,下山一路小跑,不料傷了膝蓋。到醫院檢查發現左膝半月板破裂、關節軟骨也有磨損褪變,區域缺損。

醫生提醒,下山時膝關節承重會達到體重的7至8倍,切忌不要跑跳下山,應重心稍微向後,前腳掌先著地,防止摔倒。對於比較胖的人,以及膝關節已經存在一定退化、磨損的老年人來說,在平地上快走會好一些。而對於健康人群來說,登山也要適度,不可過於頻繁,而且無論上下山都要注意膝蓋的保護。

爬樓梯每年導致2萬美國人死亡

此外,美國一項研究表明,超過51%的老年人跌倒與爬樓梯相關,爬樓梯每年導致2萬美國人死亡。為什麼爬樓梯這麼要命?因為……在向上爬的過程中,膝蓋負擔的重量會在瞬間增加到4倍左右! 因此,爬樓、爬山等傷膝蓋的運動都要少做。

護膝三十省、四十順、五十養

以前五十歲左右的老人膝蓋疼的比較多,現在門診卻常見到年輕人。骨關節炎年輕化與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係,他們久坐少動,關節就像生了鏽的機器軸承一樣僵硬,另外,空調導致關節受寒,更易病變。

因此,護膝要從年輕開始注意,做到三十省、四十順、五十養。

三十省

膝關節衰老從三十歲就開始了,運動後膝關節內側有痠痛感就代表著已經開始退化。因此三十歲開始就要注重“節約”膝關節。

護膝法:1、運動前先做好熱身運動,讓膝關節適應下。2、本來運動量就不大的人可選擇游泳,水的浮力可以減少關節磨損。

四十順

臨床上,四十歲扎堆就診的人很多。膝關節的內側痠痛,尤其是走路走多了。這時的膝關節已經退化到第二個階段,要開始“遷就”膝關節。

護膝法:1、膝關節不舒服時要提高警惕,別跟它對著幹。2、走路感到痠痛就坐下休息一會兒。3、按揉膝蓋,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都可以,還要同時左右屈伸膝關節。

五十養

過了五十歲,膝關節要好好“養”。

護膝法:1、不要頻繁地上下樓梯和爬山。2、睡覺前用熱毛巾敷一敷,多按摩疼痛部位助運行氣血。3、可選用活血的藥方做個“護膝藥浴”。

護膝記住三個小妙招

1、學企鵝走路 膝蓋保持半彎曲狀,蹲著向前走,同時邊走邊上下、左右、前後交替進行擺臂轉體,像小矮人或者企鵝那樣,搖搖擺擺地堅持走10-15分鐘。這個動作可讓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均能夠得到很好的有效的鍛鍊,從而達到保護膝關節的目的。

2、直腿抬高 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後抬起,與地面平行保持5秒,左右腿交錯進行。或者躺在床上,收緊大腿肌肉,伸直腿向上抬約30度,維持5秒,然後放下,左右腿交錯進行。

3、自制中藥護膝緩解關節炎 將菊花與陳年艾葉搗成粗末,裝入紗布袋中,做成護膝,戴在膝蓋處,可祛風除溼、消腫止痛,輔助治療各種關節炎,尤其對感受寒邪引起以冷痛為主要表現的關節炎有很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關節炎,菊花和艾葉的配比是不同的。

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關節活動不利,伴發熱、口渴煩悶、苔黃燥、脈滑數等症狀的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熱痺,菊花和艾葉應以2∶1的比例來配比。 肢體關節疼痛較劇,溫度低時疼痛加劇,溫度高時疼痛緩解,關節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紅,摸上去不熱甚至發涼,屬於中醫的寒痺,菊花和艾葉應以1∶2的比例來配比。 寒熱症狀不明顯的,可用菊花和艾葉1∶1的比例來配比。

一個動作測試膝關節好壞

單腿下蹲可以讓你快速瞭解膝關節健康狀況。具體方法:在沒有任何負重,也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一隻腿站立,膝蓋稍微彎曲,另一隻腿彎曲,腳尖略高於地面,保持這一體勢,然後整個身體儘量往下蹲,過程中緩慢進行,儘可能保持身體平衡。幾秒鐘後,再站立,回到初始姿勢。

在下蹲過程中,若膝關節出現痛感,則需要儘早到醫院就診。部分人因為身體平衡性不佳,導致整個動作無法連貫完成,或者有些人因為平日針對肌肉力量的鍛鍊不夠,下蹲中加壓過度,短時不耐受,出現酸脹現象,都很正常。


健康時報客戶端


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等骨性結構構成,半月板,交叉韌帶及肌肉等軟組織組成。爬山時,軟骨承受全身重量,對軟骨是較大的刺激,尤其是髕股關節軟骨面。

反覆經常爬樓梯或爬山均非常不利於膝關節的保養。當身體爬山向上時,膝關節處於屈曲或極度屈曲狀態,此時股四頭肌及髕韌帶均受力收縮,產生一個向膝關節後方的合力,長期可以加重髕骨軟骨與股骨軟骨之間的應力及磨損。[石化][石化]

承受重量越大傷害越大:體重越重,膝關節承受壓力越大,磨損就越嚴重。上下樓梯或者爬山時,全身重量都需要膝關節承受,壓力達到最高峰,那這種動作就需要儘量避免(特別是已經膝關節疼痛的人群)

據文獻報道,爬山時膝關節的受力可瞬間增為平常的4倍以上。因此,長期地、過量地爬山及爬樓梯可導致髕股關節面的軟骨磨損加劇,引發膝關節骨關節炎等,產生疼痛。值得引起警惕及重視。#真相來了# #清風計劃#


骨科張還添醫生


我們看待任何一種運動,都不該因噎廢食,只要是正確合理的運動,不但不會損傷膝關節,還會鍛鍊到相關的肌肉,讓身體變得更好用!

為什麼會損傷膝關節?

  • 之所以運動會出現損傷,主要是由於身體素質較差,不足以支撐這種運動或者運動強度過大超出身體的負荷範圍,或者長期過勞不斷積累,爬山也是如此。


  • 另外,除了上述問題,突然性的受到外力,也是可以造成損傷的,例如爬樓梯踩空,扭傷等,在膝關節屈曲的時候易傷到半月板,膝關節伸直的時候易傷到副韌帶和交叉韌帶。

膕肌損傷

  1. 對於爬山和上樓梯來講,很多人膝關節疼痛,普遍出現的一個疾病叫膕肌損傷,典型表現是走平路不疼,上下樓梯痛,蹲起困難,尤其做膝關節檢查沒發現病變的人,應該優先考慮這個問題。


  2. 膕肌是一個屈膝肌,爬山和爬樓梯時會處於緊張,這個肌肉對於膝關節來講體積太小,長期爬山過量,之後也不拉伸,就會導致膕肌出現損傷,蹲起和爬山的時候膕肌進一步緊張,就會刺激脛神經。

  3. 脛神經有一個關節支會放射到膝關節前側,膕肌損傷就會刺激這個神經引起疼痛,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很多醫生,想不到是膝關節後側下方的膕肌造成的膝關節前側疼痛原因!

控制與鍛鍊

至於控制運動量,因人而異,想要爬山,除了心肺功能要強大,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和大腿後側的膕繩肌要優先鍛鍊一下,它們的強大可以保護好膝關節,減少損傷幾率,也可以爬的更久和更高不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