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7.4,糖化6.6,餐后两小时正常。这正常吗?

上善若水8978


疑是有糖尿病的患者想要确定自己得了糖尿病,或者糖尿病患者复查的时候都要检查一个糖化值,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检查单里面这个糖化值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糖化值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这个糖化值指的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的值。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液中葡萄糖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糖基化部分。正常人的糖化值的参考数值是5.89±0.9%(4.99%~6.79%),长时间高于这个数值就要怀疑自己是否患了糖尿病了。故此,糖化值是判断糖尿病严不严重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值是不一样的。

糖尿病患者检查单中有一个糖化值,糖化值是主要用于判断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好不好的标准,血糖高,糖化值跟着高,血糖正常,糖化值也跟着正常。并且糖化值反应的是糖尿病患者这三个月以来的血糖平均值,不是某个时间点的。

临床上医生叫糖尿病病人检查糖化值来了解患者这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用于评估糖尿病导致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这个数值还可以用来预防糖尿病孕妇怀孕胎儿的健康情况。并且可以通过近期的糖化值来看出血糖的控制水准,帮助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

不同的糖友的糖化值不同,那么糖化值控制在多少是比较好的呢?

一、孕妇

高血糖对孕妇和胎儿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糖尿病的孕妇更应该对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保持在正常人的水平。糖尿病孕妇在餐前以及睡觉前的糖化值应该不超过5.5%,餐后一个小时内不应该超过7.8 mmol/L,餐后2个小时尽量不要超过6.6 mmol/L,要是超过这几个数值,就应该及时做预防了。

二、中老年人

跟成年人相比,中老年人糖尿病的危害更加大,中老年患糖尿病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较容易诱发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中老年人的糖化值标准跟成年人也不一样,只要保持在空腹的情况下不超过8 mmol/L,餐后两小时不超过12 mmol/L就可以了。

三、成年人

我国制定的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是,空腹的血糖为4.4 mmol/L到6.1 mmol/L之间,餐后两个小时内为4.4 mmol/L到8 mmol/L之间,糖化值不小于6.5%。这个数值主要是适用于普通的成年糖尿病患者。

总而言之,正常人如果检查报告中显示糖化值的数值过高,那么就要预防糖尿病了;而糖尿病患者显示糖化值偏高,更加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这个时候一定要听从医生的话,该吃药的吃药,该注射胰岛素就注射胰岛素。同时,生活上也要控制糖量的摄取。


39名医在线


有朋友问:我的空腹血糖7.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糖化血红蛋白6.6%,这可能吗?

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是完全可以发生的,无论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还是糖化血红蛋白虽然相互之间有联系,也相影响,但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在糖尿病的诊断及血糖高低的监测中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 空腹血糖是指进餐后8-12小时的血糖,其高低划分为三个层级,正常值是3.9-6.1mmol/l;空腹血糖受损即糖尿病前期是6.1-7.0mmol/L;糖尿病是大于7.0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进餐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也划分为三个层级,正常值是4.4-7.8mmol/L;糖耐量异常即糖尿病前期是7.8-11.1mmol/L;糖尿病是大于11.1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比率,可以反映近3个月来血糖的平均水平,正常值是6.5%。理论上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也会越高,但由于两者的结合以红细胞的死亡而消失,所以如果血压波动较大,比如高血糖与低血糖交互发生时,糖化血红蛋白便不能准确反应这种状态。

在我国糖尿病诊断中,只以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诊断标准为依据,糖化血红蛋白只作为血糖监测的一个指标而不作为诊断指标,因此只要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中的一个达到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此外,空腹血糖反映的是在未进餐时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而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的是胰岛细胞受进餐后血糖升高的刺激而增加胰岛素分泌的能力,两种能力下降便会造成血糖的升高。但这两种能力的下降既可同时发生,也可能分别发生且发生时间可不同,表现为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升高或分别升高。

空用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升高时,糖化血红蛋白也会升高;但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只有一个升高时,而别一个没有升高甚至下降时,则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不明显甚至还会下降,所以要想更准确判断近3个月来血糖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要将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结合起来分析。

具体到这位朋友空腹血糖7.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按照上述标准分析,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空腹血糖已超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 糖化血红蛋白超过了正常值,表明近3个月来血糖平均水平偏高,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

  • 空腹血糖居高不下,表明胰岛细胞对高血糖刺激的反应能力尚可,但在未进餐时分泌基础胰岛素的能力下降明显

  • 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措施是,在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的基础上,每晚注射补充一次中长效的胰岛素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因为我国目前尚未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所以,咱们还是以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为主要参考依据,二者只要有一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您的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咱们就暂不做考虑,只说一下关于空腹血糖的问题,正常的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mmol/L之间,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为≥7.0mmol/L,那么在6.1mmol/L和7.0mmol/L之间的就是空腹血糖受损的情况了,也就是所谓的糖尿病前期;

您的空腹血糖为7.4mmol/L,已经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不过即使如此,依然不能确诊糖尿病,我们还要考虑到以下情况:

1、是否具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如果有,那么您就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了;若没有,您还需要再次测定血糖值,如果还是超出标准范围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了;

2、排除是否患有其它的内分泌疾病,比如甲亢等;排除应激状态,比如外伤、发热等;排除某些药物导致的高血糖症状,比如糖皮质激素、他汀类药物等等;

3、更重要的是诊断糖尿病一定要采用静脉血测定,指尖血快速血糖仪测定的误差可能会更大一些,不适合作为诊断之用!

不论再次测定的结果怎样,对于您来说,都不建议服药治疗,我们建议您可以先利用饮食和运动疗法改善自己的血糖情况,坚持一个月后再行测定血糖!


综合内科张医生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两项指标,只要任意一项达到标准,就可以确定为糖尿病。但是血糖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建议择日再复查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虽然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但可以判断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加上以下任意一项:

(1)空腹血糖≥7.0mmol/L;

(2)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3)任意时间的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7.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虽然已经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血糖水平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感染、创伤、输液等,暂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等到这些原因纠正后再复查血糖,方可确诊。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它的作用有:①评估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②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

正常参考值为4%~6%,要求有血糖升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或者更严格<6.5%,它与平均血糖的关系如下图:

糖化血红蛋白6.6%,相当于平均血糖水平7.8mmol/L,建议再观察。

根据目前情况,建议:

①按照以前的正常饮食,改日再次复查空腹血糖,或者做75g葡萄糖耐量检查,明确血糖情况。

②如果血糖仍然高于7.1mmol/L,建议首先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一个月后,再复查血糖,血糖恢复正常,继续坚持。血糖仍不达标,同时口服药物治疗。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诊断为糖尿病,但是血糖的调节能力可能受损,建议立即明确,并进行正确的治疗。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如果你是一个内分泌的医生你是否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这个化验是正确的话根本不能解释,因为提问者问这正常吗很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否患糖尿病,那更不用说治疗了。

1.单纯从空腹血糖7.4mmoI/L而又不知道歺后多少?糖化血红蛋白多少?可能有二种:

一.是糖尿病,无论歺后二小时还是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还是髙。

二.不是糖尿病:同时歺后二小时和糖化血红蛋白都不高。那就是黎明现象发生在无糖病人身上的单纯空腹高血糖症。

所谓的黎明现象是指无论有无糖尿病的人,凌晨5点左右大脑从睡眠中渐复苏,体内的各种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会引起空腹血糖升高。因个体差异这种情况仅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空腹血糖指十二个小时内胰腺能否分泌足夠的胰岛素把血糖降到6以下。

歺后二小时血糖是反映进食后二小时内胰腺的胰岛细胞能否应激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使血糖迅速下降,应该是6以下,现在用的金标准放松到11.1mmoI/L。

三.糖化血红蛋白是指三个月内每个时辰平均的血糖水平。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是糖尿病诊断最真实最客观的金标准,也应该小于6。(和指南唱反调,比如无糖尿病的黎明现象空腹血糖大于7mmoI/L而歺后二小时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正常给戴上糖尿病帽子是否妥当?)因为它可以反映你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血糖处于什么水平。

2.提问者不知是否有糖尿病更不可能打胰岛素,因此由于晚上打胰岛素过量后半夜产生低血糖,清早血糖反跳得较高的苏木杰现象可以排除了。

如果真的在打胰岛素早晚各一次,该患者空腹血糖高、糖化血红蛋白也高,歺后二小时正常可以用早上打的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来解释了。

3.看完上述的情况我只能怀疑歺后二小时检查结果是錯的。一天三歺如果歺后大部分时间血糖小于6那么糖化血红蛋白不可能高。而提问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是6.6mmoI/L说明他一天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6.6左右。除非歺后血糖一直是高的。

4.另一种情况提问者仅说飯后2小时血糖正常,他是指血糖在7.8-11.1mmoI/L,那么这患者就凭空腹血糖7.4mmoI/L一个条件就可以定为糖尿病了。我一直想不通胰岛功能下降了,迟早逃不了糖尿病帽子,即使为了减少、减轻靶器官和小动脉的损害为什么非要把把金标准定为空腹大于7mmoI/L飯后2小时小于11.1mmoI/L而不肯下降,却要画蛇添足搞出自已从字面上根本解释不通的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等画蛇添足的名称。

糖尿病患者在中国已近一亿了,有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的后补糖尿病的人还有一亿多,对糖尿病的重视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否则它一定会报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光背书做不好医生,我常说要做个好医生就应该在学校读好书,工作后必须用脑子向不同个体的病人去学习,病人是你最好的老师而不是负担,不然你的大学考錯门了。否则现在和将来的医生的知识面会越来越狭窄、越来越不会看病了,因为除了指南你什么都不懂!

2018.8.26


我想说点真话


如果是正常人此血糖很高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当然应去医院检查后确诊。如是糖尿病患者,如年龄偏小,空腹高了,如果年龄偏大如70岁还是可以的。但糖化都高了,通过计算6.6的糖化平均血糖起过8了,因此估计餐后血糖也不低。以上判断以医院专科检查为准!


知古真


空腹大于等于7.0mmol/l和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是诊断糖尿病的两项指标,只要任意一项达到标准,就可以确定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你近三个月内的血糖水平。虽然你的餐后血糖在正常范围,但是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高于正常值,我觉得你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了,建议你做一次标准的糖耐量试验,可以进一步知道你的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水平。

【咨询更多的健康问题请关注“全科医师巩大夫”,有问必答】



正常人空腹血糖超过7.0就考虑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是4–6,但这项目前不做诊断依据,这种情况如果有症状可考虑糖尿病,可以进一步作糖耐量实验确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