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和發熱門診一門之隔──地鐵6號線人民醫院站工作人員戰“疫”紀實

眼下,乘坐地鐵出行的市民很少了。經常一個車廂裡,只有一兩位乘客,還刻意保持著距離,你坐這一頭,我坐那一頭。

可無論乘客是多是少,地鐵工作人員卻必須全部正常到崗,堅守戰“疫”一線。

在全線網143座車站當中,有一座車站有些特殊。那就是6號線的人民醫院站。


這裡和發熱門診一門之隔──地鐵6號線人民醫院站工作人員戰“疫”紀實

人民醫院站D口與人民醫院急診樓結合建設,自去年11月23日投入使用極大方便了市民出行和就醫。然而疫情爆發後,人民醫院是47家發熱門診之一,與急診科緊鄰的地鐵D口通道曾經人來人往,一夜之間門可羅雀。“有多近呢?”人民醫院站的值班站長金夢指著手機上的地圖說,“就是緊挨著吧。”


這裡和發熱門診一門之隔──地鐵6號線人民醫院站工作人員戰“疫”紀實

責任: 為乘客丈量出一個安全島

“這樣的距離,怕嗎?”

“更多是責任。”金夢說。

在人民醫院站見到金夢時,她正在“設備均已消毒,請您放心使用”的標識牌上籤上日期。消毒──如今已成為車站每天工作的重中之重。同事都說,金夢的性格特別爽朗,工作中總會衝在最前面。今年春節,她和同是值班站長的愛人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他們分別堅守在各自的車站,共同守護著市民的出行安全。“都是乾地鐵的,我倆懂彼此。”金夢說。


這裡和發熱門診一門之隔──地鐵6號線人民醫院站工作人員戰“疫”紀實

疫情當前,網上有一種說法是“看看微信運動裡排名靠前的好友,然後拉黑他們”。當很多市民在家裡閒得無聊時,在家休息對於金夢來說,卻成了奢侈。她用每天過萬的步數,為乘客丈量出了一個安全島。


這裡和發熱門診一門之隔──地鐵6號線人民醫院站工作人員戰“疫”紀實

勇氣: 苦過這一陣兒總會甜起來

李成,是人民醫院站的行車值班員,雖然戴著口罩,卻掩飾不住他的活力和清秀。聊起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自己作為班裡最年輕的“壯勞力”,主動承擔各種衝鋒在前的任務時,他卻只是害羞地說“沒什麼,沒什麼”。

李成唯一擔心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本來計劃今年上半年要和女友舉行婚禮,不知道疫情將持續多久,會不會影響婚期。可話鋒一轉,小夥子的眼睛又笑成了彎彎的月牙兒:“2020年就是‘愛你愛你’的意思吧,聽起來超有愛,苦過這一陣兒總會甜起來的吧!”


這裡和發熱門診一門之隔──地鐵6號線人民醫院站工作人員戰“疫”紀實

他說得滿是甜蜜,可一旁的同事卻不知怎的,眼睛裡閃出了淚花,而後又堅定地點點頭。

“2003年,我是被守護的一代;2020年,讓我來守護大家吧。”李成說得一字一頓,像個衝鋒陷陣的“大人”,像個溫暖堅韌的勇士。

堅定: 為抗擊疫情一線的戰友分憂

遠遠望過去,站得最筆直的那位安檢員,就是劉家興。


這裡和發熱門診一門之隔──地鐵6號線人民醫院站工作人員戰“疫”紀實

消毒安檢機門簾、消毒液體檢測儀、為乘客測量體溫……劉家興樣樣幹得仔細又麻利。

去年9月,劉家興才剛剛退伍,來到地鐵工作還不到半年,就又遇上這一場硬仗。

“和當初扛槍保衛祖國一樣,現在我是在車站裡保衛乘客的安全,我還是人民的兒子!”劉家興平靜地說著,依然站得挺拔。他又說,自己很多戰友,正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不眠不休,相比他們,自己的工作不算辛苦。

“所以,我每天把安檢點的衛生做得細緻再細緻一點,給乘客準確地測好體溫,叮囑乘客做好防護,保證從安檢點走過的每一位乘客都是健康安全的,就算是為戰友們分憂了……”

“哎,我學歷不高,只有初中文化,其實好多想說的,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說……”劉家興停頓了一下,突然舉起右拳,略微一點頭,道出一句──

“中國加油!”

  

慈愛: 我家寶貝兒也給我加油

王大爺是人民醫院站的保潔員。疫情來襲後,他就每天提著大桶的消毒液和幾塊抹布,在車站裡每個角落,反反覆覆地清潔和消毒。從車站出入口到站廳,從站廳到站臺,從站臺再到出入口……每一塊地磚,每一個扶手,每一節臺階。


這裡和發熱門診一門之隔──地鐵6號線人民醫院站工作人員戰“疫”紀實

“哎呀不怕你笑話,歲數大了就是不行了,記憶力和體力都跟不上了,總怕記不住哪兒擦了哪兒沒擦,哪兒還少擦幾遍,乾脆,我讓兒子在我手機上定了鬧錶,它一響,嘿,我就知道自己現在該幹嘛了!”

去年12月底,王大爺剛有了一個可愛的小孫子。如今才剛滿月,又趕上疫情,王大爺卻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特殊時期,我不能給大家拖後腿啊。我那‘紅眼兒’也在家給我加油呢!”王大爺笑著說。

“我孫子啊,真是特別可愛喔……”

(天津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