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冷兵器时代,马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和交通工具。家里有一匹马,就相当于家里有了辆小轿车;家里有一匹马好,就相当于一辆大奔。马,是家里财力的体现,也是国力的体现。

唐代第一爱马的人,应该是太宗李世民。隋末天下大乱,李渊晋阳起兵。18岁的李世民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他一路斩关夺隘屡立战功。二十四五岁平定天下,每战必身先士卒,和战马建立的是生死相依的关系。贞观十年,太宗为了纪念与自己生死与共的战马,颁布诏书,命令当时著名的画家阎立本、阎立德绘制图样,把这六匹战马分别雕刻成青石石像,列至于昭陵陵山北麓的司马门内。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

养马,养好马,成为风尚。唐人骑马出行,唐人打马球,唐人狩猎。马,在唐人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唐代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创作,绘画、诗歌、雕塑、陶瓷等等不一而足。

唐代富足,国力强盛。作品中的马均膘肥体壮,贼具“龙马精神”。辽宁省博物馆的“又见大唐”书画展中有不少马的题材,让人们通过大唐的马,感受盛唐气象,看到唐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宋人摹唐虢国夫人游春图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这幅画最大的谜团就是谁是虢国夫人。现在更多目光居中在这位男装者。证据就是她骑的这匹马:马鬃被精心修饰成“三花”,胸前有红色的绒球“踢胸”,马鞍下面的障泥有精美的纹饰。

李白诗中有“五花马,千金裘”,这马虽不是五花马,却也是三花马,是一匹与众不同的好马,它的主人的身份必定更高贵。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另一匹三花马上坐着的是侍女抱着虢国夫人的女儿。而前面这两个胖贵妇,马不是三花,但马有红色的踢胸。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侍者的马,就没有那么多装饰。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唐韩干(传)神骏图。此画描绘了僧人支遁爱马故事。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踏水而来的骏马,骏马上坐披发童子,手执棒状毛刷,似从水中洗浴后奔驰而来。此马肚大臀肥,欢蹦跳跃,动感十足。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岸上石坡,僧人支遁和友人对坐于石台之上,均望向溪中的骏马。爱马之心溢于言表。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旁立一西域侍者,其臂上立一雄鹰,增加了画面的平衡感。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复制品)

此画从摹画唐太宗昭陵石刻而来。原件藏于故宫博物院。昭陵六骏在太宗墓前守护了千余年,在上世纪初被人惦记上了,打碎后要盗卖。好在最终被拦下四匹,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不幸的是,最好的两匹,包括六骏中唯一有人像的飒露紫,被倒卖出境。现在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唐韩干(传)清溪饮马图页。这也是一匹膘肥体壮的马。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唐韩干照夜白图(复制品),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此马不仅有膘肥肌健的外形,更有着桀骜不驯的雄骏神采。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南宋佚名明皇击球图卷

唐人爱打马球。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可以在球场上飞驰。与打马球相关的故事很多:唐高宗借藩人打马球告诉大臣他对朝政“心知肚明”;唐玄宗做皇子的时候,代表皇家马球队轻轻松松打败了吐蕃马球队;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中有国宝级壁画“马球图”;大明宫考古竟然出土了“含光殿毬场石志”,证明在大明宫就有马球场……。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唐明皇是一个很会玩的皇帝,马球打得非常好。据说,经常和杨贵妃一起挥杆上场。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唐代对女子的约束相对小,女人打马球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位美女是不是杨贵妃?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辽博又见大唐:膘肥体壮

唐代墓葬中马的形象必不可少。

推荐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