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宋朝文官一般都會穿什麼樣的衣服?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宋朝文官的衣服一般都比較寬大,以紅色為主,還有紫色和綠色,等等。

比如在《大宋提刑官》裡,是這樣的: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宋代官員的公服大體上就是這樣的:《大宋提刑官》中的官服

當然,更多情況下,關於宋朝的歷史劇,服飾都是錯誤的。《大宋提刑官》中的服飾基本上是符合歷史的。但是,宋朝的服飾,要比《大宋提刑官》中所體現的要多得多。

比如,在最近開播的《鶴唳華亭》中,就出現了這種服飾: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鶴唳華亭》中出現的貂蟬冠服

這種“奇怪”的服飾,說陌生又不算陌生,說不陌生,好像確實又沒怎麼見過。那這種服飾叫什麼呢?它又有著怎樣的文化密碼?今天在這篇文章裡,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這種幾乎被我們當代人遺忘的中華衣冠——貂蟬冠服。

貂蟬冠服為什麼長得那麼奇怪?其實最初的時候“太監”穿得比較多

許多人在看《鶴唳華亭》的時候,都對張志堅身上穿的這套衣服表示和不解——為什麼他頭上的帽子長得這麼奇怪?

四四方方的,看起來像個盒子一樣。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貂蟬冠看起來像個“盒子”一樣

這種像盒子一樣的帽子,叫做貂蟬冠。貂蟬冠,也叫籠巾。巾,我之前在很多文章裡也說了,其實就是帽子或者冠的意思。籠,也很容易理解——這種帽子本身就像個籠子一樣。

最開始的時候,一般皇宮裡面的內侍戴這種帽子戴得比較多。比如唐朝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中,就有一副關於劉備的畫像。在劉備的身邊,兩個內侍頭上戴的就是類似的帽子: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歷代帝王圖》中的劉備

如果大家在看老版《三國》的時候,很可能發現這部劇裡面就出現了很多籠巾。

比如《三國》開頭部分,殺掉何進、把整個朝局搞壞的十常侍頭上戴的就是這種帽子: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老版《三國》十常侍頭上戴的就是籠巾

這種帽子早在秦朝之前就有,在漢朝時期主要還是皇帝身邊的近臣戴的比較多。我們從老版《三國》或者《漢武大帝》等電視劇裡,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這種帽子也逐漸改頭換面,地位慢慢地上升了。到了唐朝,這種帽子就已經成為了比較高級的官員的服飾了。

在馬躍版的《貞觀之治》裡,文官上朝時期一般就會戴籠巾: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貞觀之治》中出現的籠巾

等到了宋朝,籠巾變得更加富麗堂皇。

而它的名字,也相應地成為了“貂蟬冠”。除此之外,貂蟬冠也成為了位極人臣之人的標配,普通官員是沒有資格佩戴的。

我們當代人,依然可以從宋朝官員的繪畫中領略貂蟬冠的樣式。比如這幅《韓琦畫像》: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韓琦畫像

“貂蟬冠”跟“貂蟬”有什麼關係?沒關係!但和貂與蟬有關係

很多人一聽“貂蟬冠”這三個字,就立馬聯想到了貂蟬。但其實它和貂蟬沒有絲毫關係。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貂蟬:貂蟬冠跟我可沒關係啊

那為何它叫“貂蟬冠”呢?

這是因為,這種帽子上一般鑲嵌了一截貂尾。貂尾在當代仍然是很珍貴的東西,在古代去價值可想而知——貂一般在北方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多一些,中原王朝不是經常能搞到這種東西,而且貂尾的毛質也比較好,所以顯得愈加珍貴。

所以,宋代就將貂尾鑲嵌在籠巾上,以表示尊貴: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貂蟬冠上的貂尾

那“蟬”又是什麼呢?你總不能把蟬也掛到帽子上吧?

確實不能直接把蟬放上去,但是可以在上面鑲嵌一個蟬。所以,我們就能在這種帽子上看到這樣的裝飾物: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貂蟬冠上的“蟬”

你看,貂和蟬都聚齊了。所以,它也被稱為貂蟬冠。

為什麼有“貂蟬”,就非得叫貂蟬冠?其實它只是比較高級的進賢冠

很多人可能還有一種疑惑——為啥你加個貂和蟬,就叫貂蟬冠?

其實貂蟬冠只是一種比較高級的進賢冠。什麼是進賢冠?其實在《鶴唳華亭》這部劇裡,也對進賢冠有所體現: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鶴唳華亭》中出現的進賢冠

在《鶴唳華亭》中,王勁松所扮演的盧世瑜是太子的老師,官職是戶部尚書。

他頭上戴的就是進賢冠。

我們現在依然可以從許多宋代繪畫中看到進賢冠的身影: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繪畫中的進賢冠 如果是方心曲領則為宋代,沒有方心曲領就是明代

你可以比較一下,幾乎是原版複製。包括貂蟬冠,也是百分百復原,毫無瑕疵。所以不得不感嘆這部劇對服飾方面的考究之深。

這是題外話。再說進賢冠——進賢冠這種帽子中間的豎梁代表著品級,一般一品是七跟,二品是六根。盧尚書頭上是六根,所以是二品。

那張志堅頭上戴的帽子是幾根?七根。大家可以數一下: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張志堅頭上的帽子上有七根梁

所以,張志堅飾演的李柏舟是一品,他的職務是中書令,中書令也就是宰相。

有發現什麼區別嗎?

宰相可以戴貂蟬冠,而二品的尚書只能戴進賢冠!

還能發現什麼?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所謂的貂蟬冠,其實就是在進賢冠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套子”。這個套子也叫做“籠巾”,而“籠巾”上有貂和蟬的裝飾品。所以大家別看張志堅的帽子這麼複雜,但其實就是進賢冠上面再外加一個象徵更高地位的“套子”。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貂蟬冠其實就是進賢冠外加“籠巾”

《宋史·輿服志》記載:

“貂蟬冠,一名籠巾,織藤漆上,形正方,如平巾幘。飾以銀,前有銀花,上綴玳瑁蟬,左右為三小蟬,銜玉鼻,左插貂尾。三公、親王侍祠大朝會,則加於進賢冠而服之。”

也就是說,貂蟬冠只有親王、三公等皇室子弟或者宰輔之臣才能穿戴。而且是在朝廷諸如祭祀、立太子等大型活動時,人們才會這樣穿戴。

《鶴唳華亭》和《孤城閉》,打響了國產影視劇服化道崛起的第一槍

宋代貂蟬冠服的或者進賢冠服,都講究一個“方心曲領”。

其實這就是方心曲領: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這就是方心曲領

之所以搞方心曲領,據說是因為皇帝和官員經常在搞大型活動的時候,把衣服給搞亂了,露出了裡面的“襯衣”,顯得很不體面。所以加一個方心曲領,任你怎麼“叩拜”怎麼甩衣服,衣服都不會特別亂。

到了明代,明太祖嫌方心曲領太麻煩,於是就把方形曲領給去掉了。但明代的貂蟬冠服依然保存了下來,樣式上也沒有太大改變。電視劇《江山紀》就對明代的貂蟬冠服進行了還原: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江山紀》中的貂蟬冠服 沒有方心曲領

大家請注意,帽子的裝飾物稍有區別,總體樣式不變;衣服也保持宋代風格,但去掉了方心曲領。

在《江山紀》之前,我好像只在《江山風雨情》中見到過貂蟬冠: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江山風雨情》劇照

基本上還算可以,但樣式上的錯誤很多,官服也有問題。

《大明王朝》中出現了進賢冠,但是樣式和服飾也都有很大問題: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大明王朝》中出現的進賢冠

所以,在《江山紀》之前,很可能在中國影史上,沒有正確的明代進賢冠和貂蟬冠。相應的,在《鶴唳華亭》之前,也沒有正確的宋代進賢冠和貂蟬冠。

在老版的《包青天》中,貂蟬冠是這樣的: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老版《包青天》劇照

你看,這種戲劇化的服飾,錯誤很大。

但是,《鶴唳華亭》開了一個好頭。而接下來的《孤城閉》,也將會把這種傳統服飾之美還原到極致。

比如,我看到網上就有很多相關的圖片和照片披露: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孤城閉》中的貂蟬冠和進賢冠

在這張照片中,右下角第一個人,頭上戴的就是貂蟬冠。

相比於《鶴唳華亭》中的貂蟬冠,這版的貂蟬冠更加符合歷史。因為總體上來說,《鶴唳華亭》中的貂蟬冠,其籠巾更加偏向於明制,而《孤城閉》才是宋制。至於原因,大家可以對比我剛才發的劇照和繪畫。

我們再來看一張: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相比之下,《孤城閉》中的貂蟬冠要更加接近宋朝,《鶴唳華亭》更接近明制

在這張圖片中,左側是貂蟬冠,右側是進賢冠。進賢冠上的橫樑數為五,所以是朝廷的三品大員。

但並不是說《鶴唳華亭》不如《孤城閉》好,《鶴唳華亭》中的很多細節也讓我非常感動。

比如,許多文化工作者都很疑惑:貂蟬冠服或進賢冠服的正面我們可以從很多繪畫中看到,但它們背面是什麼樣子的呢?在《鶴唳華亭》中,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鶴唳華亭》劇照

符合歷史嗎?

符合。

宋代的繪畫告訴我們,不僅符合,而且細節非常到位。

張志堅《鶴唳華亭》中戴的貂蟬冠還原歷史?基本還原,但接近明制

繪畫中的貂蟬冠服背面

所以,今年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開播,人們對古裝劇的服飾之美有了初步的瞭解。

我原本以為,可能明年或者後面,中國的國產古裝劇服化道就會在《長安》的影響下步入正軌。但我沒想到的是,原來這兩年中國的導演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搞好古裝劇的服飾和文化!

所以,《長安》過後短短几個月時間,《鶴唳華亭》悄然上線,其中所表現出的宋代服飾再一次驚豔了中國觀眾。而在這部劇之後,還有《孤城閉》《江山紀》等同樣在服飾和文化上製作精良的古裝劇在排隊等候。

所以,我說“2019年是中國古裝劇崛起”的元年,不過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