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律和正义处于对立的时候,哪个更重要?

芸浦潇


我要先明确一下,本文中“法”的定义,本文中的“法”是广义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实定法,还包括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以及判例。


言归正传,一般情况下,法律与正义很难冲突。

虽然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法律也要满足被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更何况,在我国,统治阶级就是人民,法律本质上所反映的观念与人民的道德观念(道德直觉),也就是这里说的正义是一致的。

当然,也会有冲突,现实中许多案例也都有体现,前面也有人回答了,冲突的原因无非两种——民众的正义观没有与时俱进,或者统治阶级与人民意志背离。理由固然不错,但在一个稳定的社会,这种冲突本质上均为“伪冲突”,所谓“伪冲突”,就是实际上法与正义并不冲突,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是冲突的,其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大众的道德直觉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冲突。世界各国在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后,均是如此。在伪冲突的情况下,法是为了保护一个更大的利益而在个案中表现为表面上的不正义。

其实还有一种冲突,连伪冲突都算不上,就是因为法院判决自身败诉而导致的认为法律不正义,因为在这一冲突中,大前提就可能不正确,即败诉方的利益是具有值得保护性的。篇幅限制,这一冲突先不说。我主要说第一种。

由于非法学的人较多,所以我简单介绍一下判例,也就是我上文所说的个案不正义。为什么单单拿出判例来说,而不去说其他的法律规范?原因就在于法律的规定不会背离我们的正义观念,我们之所以认为某个法律是背离正义观念的,原因在于法律在个案中所运用的结果和我们的内心预期不一致。

再强调一次,我现在所说的都是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状态下,即具有自我调整、缓和功能的社会之下。说白了,就是在国家的实定法不背离正义观念的前提下,我国的法目前就与大众的正义观念相一致。

大家不要认为判例只对个案起作用,实际上判例对以后所有类似案件的判决都具有一个指导作用。在一些社会主体进行活动时候,都会想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有个预期,而作出这种预测的重要参考就是判例,尤其是对于法人而言。为什么如此?因为法律的规定往往是抽象的,而判例是对法律运用的结果,更直观和明确。在英美国家,判例就是法,国家不特别制定单独的法律,法律规范几乎均由判例产生,只是今几十年来,出现了判例成文化的趋势。

“法与道德直觉的冲突”,这样说似乎有些“法不容情”的意味,但实际上大家并不用担心,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道德直觉是非常准确的,它与法的精神和逻辑是一致的。但是,毕竟道德直觉是朴素的,只是我们感觉“应该这样做”以及“这样做在我们看来对我们好”,这些朴素的道德直觉并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因而就会产生对立。

当然,我要补充一句,我们的法律中有很多规定都是尊重公众的道德直觉和公序良俗的。很著名的一个案例就是小三得到遗赠违背公序良俗,因而遗赠无效。尊重道德直觉对树立法律权威,维持良好社会风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一些情况下,二者也会出现冲突。这种冲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冲突。

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冲突呢?举个例子,以前有一个很著名的医疗事故,讲的是一位女士在输血过程中感染了乙肝,但是医院在输血之前对血液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女士肯定不高兴了,向法院起诉,要求医院承担侵权责任。法院也就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如果医院采用实验室检测技术,是能够发现血液存在问题的,但是用当时的医疗检测技术是无法检测到的。最后,法官判了医院不承担责任。

当时舆论或者说大众在知道通过实验室技术可以检测到以及医院不承担责任的时候,一片哗然,纷纷指责法院和医院,说什么没有良心,自己没有感染乙肝,不保护弱者,枉法裁判等等,法院一时承受了很大压力,最后没有改判。

那么,法院为什么会这么判呢?对我而言,从我们上学的第一次课,老师就教育我们——司法一定要向前看,即看到这个判决会导致什么后果。

那么就这个案子而言,是的,法院如果判决这位女士胜诉,的确可以为女士讨个公道,保护患者利益。但是之后呢?对医院来说,当前技术检测不到,医院本就无过错。舆论说,实验室技术呀!是的,医院固然可以采用实验室技术,且不说每个县级医院是否有这样的条件,即便有这样的条件,采用实验室技术的后果是什么?实验室技术成本相当高,要高于一般医疗检测几倍甚至几十倍。又有舆论说,人的生命是无价的,贵又如何?是呀,贵又如何?用个不好听的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医院不会自己承担这部分成本,承担这部分成本的最终是患者,也就是说,患者输血的成本将会有极大的提高,这也就意味着,患者看病成本更高,会有更多人看不了病,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得不到有效救助。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固然重要,可是千千万万不特定的中低收入家庭的健康生命更重要。尤其是在医疗费用已经非常高的今天。

从另一个角度看,普通检测技术只有非常小(具体多少我记不清了)的几率出现检测错误,也就是说在几千万(比这个更多,我记不清了)人中,只有一个人可能会因检测错误而感染,但是采用实验室技术固然能够降低这个几率,但为了降低0.01%你可能需要投入上千万甚至更多的医疗检测成本,而这最终导致的可能只是减少几个人的患病率,同时因为成本的提高,医疗费用也会上升,可能有更多的中下收入人群本应得到救治,现在却得不到了。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边际收益问题。

而想要解决意外感染问题,最好的方法不是由法院判决医院去赔,是购买保险,以此获得感染后的补偿,而且对个人而言,成本也不高,能够平衡个人与社会大众的利益。

因此,法学家、法官、立法者们在考虑一个问题,一个案子的时候,是综合平衡各方利益的,而这些可能是道德直觉所考虑不到的,因此就会产生冲突,这些冲突也是正常的。

PS:上述专家学者不包括作秀、伪专家、枉法者。


互联网早晚要规制


请自行查询“法律”的定义。

当然这里我可以复述一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统治工具,合法化的本身即是正义。凡是法律不认可的“正义”就是“非正义”。

综上,法律和正义对立是不存在的。凡是法律认定的,就是正义。

否则你以为法官判曰“不是你撞倒的,你为什么要扶?”的时候,为何没有人提出异议?为何所有人都认为合理?所有人都认为这就是“正义”?


蕾蔻尔


这个问题问得好!

这也是很多人心里困惑的问题,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说法,也有“法有可恕、情有可原”的论断。

究竟应该是法为主、情为辅?还是“情为主、法为辅”?

个人认为,宇宙洪荒尚有规则,人类作为宇宙中万物之灵,岂能没有规则?还是应该“法为主、情为辅”。

有法方可立国、有法方可为人。任何正义如果偏离了法律的约束,都将不再是正义。

【请看这个视频,激烈的庭审辩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罪恶面前,法律最重,法律面前,证据最大,证据面前,人言最轻】http://tingshen.court.gov.cn/share/wechat/9338458?type=s2&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tt_daymode=1&tt_font=m&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桃花岛主人


当法律和正义处于对立的时候,那个更重要?

当然是“正义”!正义是永恒的,法律是“正义”的“卫士”!法律的目的就是维护公平、正义。但法律是还有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法律违背公平、正义,法律每一次的修改、完善,其目的就是维护正义。所以,正义永远重要,当法律出现和正义对立的时候,就不能称之为“法律”,这样的法律就要修改或摒弃。


王万东法律服务


法律与正义并不是分开的东西,法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而真正的正义本应该包含在法律之中,只是正义有时发生在法律未完善的地方才产生矛盾,那时只有人性化执法了。


心事浩茫连天宇


法律和正义并不冲突,法律也是维护正义的,正义多从个人的道德观或者私利作为出发点,法律是经过严谨论证才制定的,有一定的依据和考量。维护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当正义和法律发生冲突时,首先尊重的是法律。即使觉得不公也要走法律途径来解决!


秋水情怀


法律没有站在正义的一方说明这个法律条款制定的有问题,法律应该代表正义,公平,公正的立场。


大漠的主人1


当法律和道德对立的时候那个更重要?那就看法律的使命是什么了。如果法律是维护道德,惩恶扬善。那么法律也不可能与道德对立,如果是惩善扬恶那就道德重要了。因为不管谁,只有道德才能维护善良人的利益。这是自己的观点你感觉如何。


过两天1963


法律条文在哲学上叫。


高广福204高广福204


孙悟空给师父唐老大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这就是法,而唐老大会念紧箍咒又给孙悟空立了一个法,两者都能制约对方,谁是正义?谁又是法?我有点蒙了,望各位指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