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吴三桂不引清军入关,你认为李自成的起义军能够支持多久呢?

骑蜗牛走高速


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实际算得上是钻了明朝中央政府的空子。当时的明廷既要面对关中地区的李自成义军,又要面对荆楚地区张献忠的义军。另外,自万历末年开始,东北的建州女真兴起,明廷北方大量的精锐骑兵和火器部队被牵制在了辽东。历经了萨尔浒之战及松山战役等大败后,辽东仅剩的吴三桂关宁兵团被牢牢锁在了山海关防线,无力回援北京。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依然勒紧裤腰带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拜孙传庭为陕西总督加兵部尚书并统领七省军事征讨李自成义军。可以说,此时的孙传庭兵团已经是明朝中央政府在关内北方战场能够拼凑出的最后一支精锐部队了。但天不遂人愿,可能确实是大明气数已尽,当时全国都爆发了极其严重的瘟疫。明军中的兵士纷纷倒下,孙传庭兵团的战斗力被极大的削弱,自然不是风头正劲的李自成义军的对手。这个情况在近两年拍摄的电影《大明劫》中有比较生动的呈现。在孙传庭败亡以后,从陕西到山西,再到居庸关防线,再没有明军敢于抵抗李自成,纷纷开城投降。闯王拿下北京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拿下北京后,李自成集团依旧只能算是全国多股实力派诸侯中的一个,并不具备一统江山的压倒实力。从关内来说,先不谈荆楚地区实力强劲的张献忠集团,单单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明廷剩余势力就极为庞大。甚至在中国北方的山东、河北等大片地区依然还有为数不少的明廷官吏和军队。从关外战场来看,即使吴三桂不迎清军入关而是投降李自成,要抵御清军的攻势依然比较困难。吴三桂的关宁军团只有约四万人的兵力,李自成从北京带领北上山海关的部队约六万人且缺乏战马,以训练不足的农名军或忠诚度不高的明朝投降部队为主。要以这样约十万成分复杂的部队对抗清廷和硕睿亲王多尔衮麾下约十二万能征善战的八旗军(满八旗约六万,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加起来约六万),没有非凡杰出的军事统帅和策略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拿下北京的李自成实际是处在了全国多股势力夹击,“众矢之的”的位置,战略处境事实上是非常堪忧的。此时吴三桂开城降清反戈一击只是背后给了李自成最为致命的一刀而已。没有这一刀,李自成想要在北京站稳脚跟也是极其不容易的。坦白讲,李自成本人心中一开始未必不清楚这一点。兵临北京城下之时,他给崇祯皇帝提出的条件只是“裂土封疆”,想让明廷承认其在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割据的合法地位。怎奈崇祯皇帝性格刚烈想不开,宁愿玉石俱焚也不愿意妥协退让才造成了后来的悲剧。

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李自成恐怕也更愿意学明太祖朱元璋夺取天下前采用刘伯温“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只有硬实力够了,机会来了才能稳稳接住。否则,捡漏得来的江山再美好,也不过是沙滩上垒起的城堡,潮水一过便再无痕迹罢了。


AbrahamXiaoSu


导读:这话本身就不客观,如果吴三桂不引清军入关李自成不是没有可能坐天下。李自成能坚持多久这个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强力外力介入的话中原大地能够统一的人只能是矬子里面拔大个。这个周期不会太长,一般延续十几年的时间都会完成。如果和传闻中一样的话,大清王朝真有可能和大辽、突厥一样不进入中原而建立一个和辽国一样横跨草原的国家。如果是这种情况中原三股势力大顺、大西和南明比较,个人的意见是最先掉队的应该是大西。至于李自成的大顺和南明基本五五开,如果大顺能休养生息、开科举的话未必没有统一中原的机会。


其实崇祯十七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李自成攻破京城导致崇祯自缢身亡;传承276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被崇祯叫回来勤王的吴三桂在山海关左右为难,如果他不引清兵入关的话很有可能投降李自成。至于说冲冠一怒为红颜,在自私自利的吴三桂面前根本不是问题。占据关外和漠南蒙古的大清不入关还可以去征服喀尔喀和准噶尔。最理想的就是中原趁清朝征服喀尔喀或者准噶尔之机完成中原统一的过程。


中原三股势力大西会先掉队

手下在中原三股势力当中,张献忠的大西是最弱小的。崇祯十七年张献忠于四川成都称帝,国号仍大西。大西政权也设置百官、实行六部治国,但是毕竟是割据政权。大西政权开科取士,通过劫富济贫来免除部分贫困农民的赋税。这让富裕的地主阶层不但发生叛乱,社会始终不能安定下来。巅峰时期的大西政权占据四川大部,四川沃野千里可为帝王之资但是毕竟隐忧很大。

1644年9月张献忠亲率大西军主力出兵与大顺军争夺川北地区,但是汉中始终控制在大顺政权手里。次年正月张献忠亲率军亲征汉中,虽然汉中几度易手但是最后还是被大顺军名将贺珍夺回汉中。我们都知道汉中历来就是四川的门户,没有汉中在手大顺随时可以得陇望蜀。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了在西川立足,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历时数年机会耗光了益州的财富才获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四川北大门在手,刘备才敢登基称帝。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北大门门户在人家大顺手里,相当于大西门户洞开李自成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占据了主动地位。

其次就是西大门三峡虽然在大西手中,但是荆州等地还在南明手中。也就是说大西向突破三峡向外发展的道路已经被堵死。四川南部在南明手中;汉中门户在大顺手里,大西政权怎么看安全性还不如三国时期的蜀汉。况且如果清军不入关,那么大顺和南明慢慢耗也能把大西耗死。大西内有地主叛乱、外有强敌,即便张献忠、孙可望、李定国再能打也没有用。清朝不入关的话,大西注定是最先掉队的地方政权。



南明、大顺五五开,大顺不是没有统一的机会

剔除大西以外我们再来看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南明政权。大顺版图东自山东、西至甘宁、北沿长城、南达江淮,包含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五省,西北甘肃、青海、宁夏的一部分,川北保宁地区若干州县,及今江苏、安徽淮河流域地区。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显然大顺要比张献忠的大西政权要庞大很多。

大顺朝同样设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职,并在大明律基础上修订了简易版的大顺律。处于国家草创,所以开科取士补充各级官吏。虽然大顺通过不断掳掠明朝藩王和贪官财富补充军饷地主阶级层面有影响和反抗,但是对于基层农民实行免除赋税三年同样会赢得底层人民的支持。

大顺朝无论是从官制建设还是律法、赋税来看,都是奔着长治久安去的。在占领京城后确实有过火劫掠百官的行为,但是对于农民起义军不能要去太高。如果没有清军入关的话,大顺只要撑过开头几年未必不能稳定政权。千万不要高看明朝遗留官员的操守,和后来的清朝一样不是有好多前朝官员吗?只要朝政稳定运行起来,那么大顺就除了防御北方的清朝以外就可以制定和南明的战役规划了。


大明北方藩王如庆王、韩王、晋王、肃王、代王等基本都被大顺朝所杀,所以大顺和南明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南明虽然占据富庶江南基本没有收到起义军的荼毒,但是内部帮派林立、军阀横行。从左良玉、江北四镇都是军阀谁都是为了自己捞好处,没有人想着以国家为重;各地藩王、监国林立,甚至彼此大打出手。弘光、鲁王、隆武、永历等大明藩王都在各野心家的拥立下彼此仇视,也就是说在南明内部还为了谁是正统纠缠不清。历史上的南明如果不是孙可望、李定国等起义军与南明联合抗清,估计南明早就亡国了。

所以说南明如果仅凭自己力量与大顺对抗未必是对手,无论是大顺的李岩、李过、李来享等还是大西的李定国、孙可望等原本历史上携手抗清的战友都会成为彼此厮杀的仇人。南明在地盘、富庶程度上比大顺强,但是大顺在军队战斗力上要比南明强。所以

两个政权基本五五开,没准大顺还要强一些。


小结:

综上所述,如果清军没有入关势力较弱的大西政权会是第一个掉队的。剩余大顺和南明政权势力基本对等,所以胜负五五开。如果非要矬子里拔将军的话,个人倾向于李自成的大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个人认为最多不会超过一年,李自成的起义军腐败的太快,即使吴三桂不引清军入关,起义军内部也会出现内讧,甚至互相攻伐,灭亡是迟早的事。


海洋望星空


从国家大一统的角度上,我不希望李自成赢,因为清军志在四方,想一统中原,入主中原,努尔哈赤本来就是大明王朝的子民,当时是收到欺压和打压,爷爷和父亲都没好好过上好日子,被战乱祸害致死,一怒之下干脆拉杆子自己干算了,努尔哈赤肯定是看到了明王朝的腐败和懒散,觉得有机可乘,加上心里怨恨太大。想着必须入关取代明王朝呢!而李自成不会想把关外和内蒙古、外蒙古等等都纳入到统治的地盘里,比较李自成只是一阶草民起义而已。


我王威武


假λ吴三桂不引清军入关,李自也坚持不了一年,因为他胜利后只顾享乐,不知道巩固胜利成果的不易,以刘宗敏为首的将士认为胜利了就好好享受,不思进取,不干正事,他也放纵不管。以牛金星为首的部分人争权夺利,陷害了忠臣李岩,不听红娘子的忠言,宋献策看到李自成政权人心涣散,失败己经是必然的,因而不辞而别,李自成阵营己无斗志,也无凝聚力,所以很快就要完蛋。


寒星张青山


李自成的口号是。闯王来了不纳粮。他还开仓放粮。我就想问问,几十万闯军补给哪来?大户有钱,也没多少粮啊。所以闯军还是得从农民手里抢粮。所以他们都是流窜洗劫。在灾区招兵,比如陕西,山西,河北。然后到河南,山东打劫。总有没灾有粮的地方。所以清军不入关的结果就是。北方李自成没粮要南下洗劫。而湖广,四川有张献忠。两江,福建有南明。他们玩三国演义咯。这样死的人更多。然后死的差不多了,清军依然捡便宜。从清军统一全国的过程就可以看到。投降的多。真正抵抗的不是很多。而且抵抗的地区都是没灾,产粮区。


青瓷雅居


已经发生的事情,意外太多,也许内部人就把他杀了,李自成就是个恶魔,欺骗全国人民然后坑害人民。还把对外坚持抗击侵略的大明中华给祸害了


天地良心1369


假如吴三桂没引清兵入关,李自成也坚持不了多久,没有优秀的战略人才。没有根据地和后勤保障。大明朝还有强大的边防军,南方还有百万大军,还有张献忠。吴三桂如果联合其它的军事将领也能李自成击败,就还当年唐朝的黄巢一样兵败。中原可能出现雄才大略的人物统一天下,就像朱元璋,替代郭子兴,刘福通,徐寿辉一样。战争会延长几十年。


大汉冕服


李自成自攻打开封遇阻,迁怒于城民,砍其手足之日起,就开始褪变了,逐渐失去人民的支持。由最初为百姓打天下变成为自己打天下,入京后,放纵部属为所欲为,天下未定,就一心谋求享乐。失民心,且一些激进措施,扩大、增强敌营。吴三桂引清如关,只是加速李自成军队(此时已不称为义军了,因为从表现来看,已无义可言)失败而已。


箭指大雕


假如李自成优待吴镶,把陈圆圆送还吴三桂!吴三桂替李自成卖命坚守山海关!那李自成在北方的政权或许能存在个三五年,七八年也说不定!不改进京后的倒行逆施的话大顺政权绝对不顺,长久不了!遗憾的是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清军入了关!极大的加速了李氏政权的垮台和李自成个人的身死!李自成集团无论是政治军事都非常的敌不过多尔衮等满清统治集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